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最新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W

每次寫教案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機會,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詳細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預測和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最新8篇,感謝您的參閲。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最新8篇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設計説明

1、注重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的能力培養。分數中的估算要比整數、小數的估算難把握一些。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先讓學生結合問題情境獨立進行估算,然後進行彙報,交流估算的依據。不僅能利用估算檢驗解題的正確性,還能借此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學生很快投入到思考和探究的狀態。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立足以學生為主,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新舊知識的遷移都為學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水日嗎?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水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人類的眼淚。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節約用水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分數混合運算(三)]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從節約用水的話題入手,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舊知鋪墊。

課件出示:小剛家八月用水14噸,九月比八月節約了,九月用水多少噸?

(引導學生畫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獨立解決問題)

2、變更條件,引出問題。

課件出示:小剛家九月用水12噸,九月比八月節約了,八月用水多少噸?

3、組織學生邊讀題邊思考:

(1)估計哪個月用水量多。

(2)你是根據哪句話來判斷哪個月用水量多,哪個月用水量少的?

(3)你判斷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思考後交流問題的答案,同學互評,教師進行適當指導)

4、出示自學指導:

(1)嘗試畫線段圖分析題意,找出等量關係。

(2)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3)想一想:你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

(學生獨立探究解題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5、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梳理自己的解題思路。

6、展示解題過程。

(1)引導學生説出解題思路。學生邊畫圖邊説解題思路。

數量關係:八月的用水量-八月用水量的=九月的用水量

八月的用水量×=九月的用水量

(2)指名板演解題過程。

方法一解:設八月用水x噸。

x-x=12

x=12

x=14

方法二解:設八月用水x噸。

x=12

x=12

x=14

(3)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師追問:你們為什麼用方程解決問題?用方程解決問題有什麼好處?

(學生討論並彙報)

(4)引導學生對解題結果進行檢驗。

(學生先獨立檢驗,然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進一步理解題意,並結合線段圖體會題中的數量關係,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繫,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練習,提升反饋

1、淘氣家八月用水14噸,比九月多用了,九月用水多少噸?

(1)試着估算一下哪個月的用水量少,並説出理由。

(2)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係。

(3)解題並檢驗。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有關特徵,知道什麼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借助工具畫圖,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有關特徵,能借助工具畫圖,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

教學難點:能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些圓形物體和圓形紙片,圓規

學具準備:圓規、學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圓形物體的圖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羊吃草的故事(猜謎)

有一個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釘了一根木樁,用一根繩子拴了一隻羊在那裏。

先請同學們猜測一個字。再猜兩個字的水果名

師:我們來看一看羊吃草的範圍有多大?

(用電腦演示羊拉緊繩子旋轉一週的情況,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原來羊能吃到的草的範圍是一個圓。)

一、談話導入

1、對於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過圓形?

2、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些。見過平靜的水面嗎?如果我們從上面往下丟進一顆小石子,(電腦演示),你發現了什麼?

3、其實這樣是現象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欣賞)從這些自然現象中,你同樣找到了圓嗎?

4、有人説,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圓的奧祕,好嗎?(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動手嘗試,認識圓的特徵

(一)、初步認識圓

1、説了這麼多圓,看了這麼多圓,你想不想親自動手畫一個圓?先動腦筋想一想,再用你手頭的的。(問題就只工具動手畫一畫。(學生動手畫圓)

2、引導學生交流所畫的圓,並讓學生説説是怎樣畫要停留在藉助什麼來畫的,不要作過深的追問)

3、比較:看看你所畫的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

交流:以前所學的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

(二)、用圓規畫圓

1、剛才有同學用圓規畫出了一個圓,其他同學會畫嗎?請拿出準備的圓規,在白紙上畫一個圓。

交流:誰來説説用圓規是怎樣畫圓的?或者説在畫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指名交流,引導學生説出圓規的使用方法。)

要點:針尖要戳在紙上,另一隻腳是筆,兩腳隨意叉開。

2、剛才大家畫的圓有大有小,假如我要我們全班同學畫一個一樣大的圓,行嗎?你有什麼建議?

3、全班畫一個直徑是4釐米的圓:我們把兩腳叉開4釐米來畫一個圓。(畫好的同學拿出剪刀,把畫的圓剪下來。)

(三)、圓各部分名稱

1、圓和其它圖形一樣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稱,請同學們打開書,把例2的一段話認真地讀一讀。

2、反饋交流:你知道了關於圓的哪些知識?

(圓心、半徑、直徑,分別用字母o、r、d表示。)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並要求學生在自己的圓上將個部分標一標、畫一畫。

3、完成“練一練”第1題。

出示3個圓,分別判斷,説説是怎樣想的。

(四)、圓心、半徑、直徑的關係

1、學到現在,關於圓,該有的知識我們也探討地查差不多了。那你們覺得還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深入地去研究?其實不説別的,就圓心、直徑、半徑,還藏着許多豐富的規律呢,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研究研究?大家手頭都有圓片、直尺、圓規等等,這就是咱們的研究工具。待會兒就請大家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相信大家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另外,我還有兩點小小的建議:第一,研究過程中,別忘了把你們組的結論,哪怕是任何細小的發現都記錄在自備本上,到時候一起來交流。第二,實在沒啥研究了,老師還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時候打開看看,或許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小組活動。

2、反饋交流:

要點:

(1)、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強調在同一個圓裏)

(2)、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強調在同一個圓裏)

(3)、同一個圓裏半徑是直徑的一半,r=2/d;直徑是半徑的2倍,d=2r。

(4)、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這些對稱軸就是圓的直徑。

還有其他的發現嗎?學生可以自由説。

3、完成練習十七第1題。

學生自由填表,反饋交流。

三、應用拓展

完成“練一練”第2題。

(1)、讀題,説説是怎樣理解題意的。(注意説清直徑是5釐米,圓規兩腳叉開即半徑應該是2.5釐米)

(2)、學生畫一畫,反饋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通過大家的探究,我們已經獲得了許多關於圓的知識,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剛才的畫面(課件再次顯示)

平靜的水面丟進石子,蕩起的波紋為什麼是一個個圓形?現在,你能從數學的角度解釋這一現象了嗎?

對,簡單的自然現象中藴涵着豐富的數學規律。其他一些現象中為什麼會出現圓相信大家一定能解釋了。其實,又何止是大自然對圓情有獨鍾呢,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併成為沒的化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感覺怎麼樣?

這不就是圓的魅力所在嗎?

五、佈置作業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在課前實際調研的基礎上,交流常用的理財方式及其利弊,瞭解各種理財方式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在探究各種儲蓄方式收益情況的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實際應用

的價值。

3.在分析、比較各數據的活動中,培養數據分析的能力,推理辨析,反思調整的意識。

4.在課前活動及課上探究的活動中,感受數學源自於生活,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1.初步瞭解多種理財的基本方式,感受理財方式的優化。

2.在解決問題、辨析策略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

教學難點:能在自覺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分析數據、推理辨析、反思調整的意識。

學科德育、習慣培養、學科教學改進建議: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以及分析數據、推理辨析、反思調整的意識。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根據學生的調查情況製作的各種圖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組織交流

(一)以壓歲錢為話題,引入要研究的問題

1.談話引入:同學們,每到過新年的時候你們最高興的一件事是什麼?

師:對!得到壓歲錢,這是我國古代留下來的一種民族習俗,其寓意是祝收到壓歲錢的人在新的.一年裏順利、健康,平安。

2.提問:那你們得到的壓歲錢一般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3.小結:看來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是把壓歲錢進行合理的儲蓄,使其獲得更大的收益,這就是基本的理財意識。(板書課題:理財)

4.交流彙報:咱班理財意識強的同學,走訪了銀行,採訪了銀行的專業人士,瞭解到了一些相關的信息想與我們大家分享。(課件上出現實踐活動的照片)

(二)藉助課前調研,瞭解理財知識

下面有請趙新瑩同學與我們進行知識分享。

學生用自己製作的ppt介紹自己知道的理財知識,並且進行簡單的説明。

二、結合調研結果,提出研究的問題

1.談話過渡:看來,將錢放入銀行進行合理儲蓄的方式是比較可靠的,那如果讓你用這種方法來掌管你的壓歲錢,你最關心什麼?

2.要想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麼需求呢?

3.師: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學習資料,大家認真閲讀,看看能找到哪些信息幫我們解決問題?(拿出學習資料1--浦發銀行儲蓄知識單)

預設:

(1)20xx年浦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2)複利計息方式:每次儲蓄後將本息都取出來再進行儲蓄。

第二年的本金=第一年的本金+第一年的利息

三、小組合作計算,嘗試解決問題

(一)組織討論,探究存儲方式

1.通過閲讀學習資料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學生彙報)現在能解決剛才的問題了嗎?怎麼還不能呢?

預設:

(1)還不知道本金呢?

(2)存多長時間呢?

2.學生思考存儲方式,猜想驗證收益最高的方式

(1)那存三年,都可以怎麼存呢?

出示要求:先獨立思考,然後將你想到的存儲方式寫在紙上,並貼在黑板上。

(2)在這幾種存儲方式中,你們猜猜哪種存儲方式的收益會最大呢?説説你的想法。

(3)是不是像大家所猜想的這樣呢?我們需要--驗證(算一算)

(二)小組合作,藉助計算器進行計算,並發現規律。

1.小組合作,自由計算3年後的本息,驗證猜測是否正確。

(1)1+1+1;(2)1+2;(3)2+1(4)3;

2.學生交流、彙報

3.發現規律

(1)提問:通過計算、交流你有什麼發現或疑惑嗎?

(2)交流發現

預設1:直接存三年收益最大,1年1年1年的存收益最小。

預設2:1年+2年和2年+1年的收益是一樣的。

4.討論:在剛才自己模擬的理財過程中,你獲得了哪些經驗?(學生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知識,發散思維

1.提出問題

如果這6000元錢我們想作為上大學的一筆基金,你們覺得這回又該存幾年呢?(六年)是啊,存六年,怎樣存收益會最大呢?説説你的想法?

2.學生獨立思考後,交流想法。

師:是不是像大家所説的這樣呢?咱們課下可以試着來驗證一下。

3.小結:上完這節課後,相信我們每位同學都成為了是一名小小的理財家。(板書課題)課前,通過調研發現還有眾多的理財方式,但無論選擇哪一種理財方式,老師都有一句話送給大家----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五、板書設計

小小理財家

1+1+1 1+2 1+3 2+1

利率

存期

本金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在動畫動手操作總瞭解構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培養數學素養。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瞭解構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光憑字面很難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將靜態的畫面轉為動態畫面,具有一定的難度。

難點分析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學生較難感受。

教學方法

1.通過動手操作,動畫演示瞭解構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

2.通過體驗圓柱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繫,體驗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徵

2.圓柱究竟是怎麼樣的呢?(課件出示)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認識圓柱的底面、高和側面

(一)小組合作: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徵。

師:那麼圓柱究竟是怎麼樣的呢?(課件出示)

①、用手摸一摸、滾一滾,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有何不同?你發現了什麼?

②、圓柱有幾個面組成?

③、小組討論並驗證:兩個底面有什麼關係?

④、量一量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什麼特點?

(二)、小組彙報: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交流感知。

師:哪一組同學來給大家説説看,圓柱有哪些特徵?你們是怎麼驗證的?

(學生彙報,教師即時補充)

a組:指出圓柱有3個面組成,2個底面和一個側面,2個底面相等。

b組:知道圓柱有3個面組成,2個底面和一個側面

c組:協助下指出圓柱的3個面。

生:我們知道了圓柱有3個面組成,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

生:上下兩個面是圓形。

生: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師:指一指手中圓柱的底面、側面。

(板書:2個底面,1個側面)

圓柱的這些面有什麼特徵呢?

(三)、觀察、比較圓柱底面的特徵。

a組生: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大小相等。

師: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

預設:剪出來比較、量直徑計算、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是否重合。(分別請學生演示驗證)

師:用哪種方法驗證最簡單?

a組生: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

(四)、圓柱的高。

師:圓柱的高什麼發生了變化?

引導:哪段距離表示圓柱的高?

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

(課件出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師:圓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上顯示並用有顏色的線閃爍。

師:你能在你的圓柱上指出這條高嗎?

教師講解: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應該垂直於兩個底面。

(五)、圓柱的側面

(1)、組織學生摸一摸圓柱形的模型,看一看圓柱側面在哪裏,猜想一下側面展開後是什麼形狀。

組織學生分小組操作:剪開一個圓柱模型的側面,再展開觀察。

得出結果:ab組: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

(2)動手剪一剪

沿着罐頭盒的側面剪開,展開的包裝紙是什麼圖形?

(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

(六)知識小結

圓柱有2個完全相同底面和1個側面組成。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4.知識拓展

(一)、圓柱的高還有其他的説法。

(課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説是“深“,一個1元硬幣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説是“厚“,水管也是圓柱形的,它的高還可以叫”長“。

(二)、師:為什麼樹幹都是圓柱形的?

(課件出示小知識)圓柱具有較大的支撐力。樹木的樹冠全靠主幹支撐。特別是碩果累累的果樹,上面掛着許多果實,需要強有力的樹幹支撐,才能生存。

圓柱形的樹幹沒有稜角,狂風吹打時,不論風捲着塵沙、雜物從哪個方向吹來,受影響的都只是極少部分,不易受到衝擊的傷害。因此,樹幹的形狀是圓柱形的,這是樹木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更是為了適應生長的需要。

四、小結

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這一類圖形有幾個共同的特點:比如它們的上、下底面都是完全相等圓,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對單元知識進行概括,建立知識結構;

2、會解決實際問題;

3、歸納整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團結協作的精神,獲得收穫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脈絡。

教學方法:引發矛盾,引入課題小組合作,歸納整理多元評價,建構知識應用實際,解決問題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教學過程:

一、引發矛盾,引入課題

猜一猜: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投影]老師年齡數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數型質數,個位上的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你們説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猜這個謎語,我們需要哪些數學知識呢?

説得有理,我們學過有關數的知識很多,就像剛才我們在猜謎時就用到了數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複習數的整除,板書:數的整除複習

齊讀課題,你想到什麼?

那好吧,我們就開始複習。

二、梳理知識,形成脈絡

1、集中呈現

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按照你們的想法,把學過的數

的整除這部分知識整理在下發的紙上。(請大家認真討論商量,並由組長記錄)待會兒我們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學合理。巡視

2、逐個梳理

1)小組活動:請大家在小組中,每人挑1至2個名詞説説意思。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提示隨意在黑板上貼出各個名詞)

3)整理完善知識結構

在數的整除這部分首先學習的是整除,這是為什麼?請大家討論一下,再推薦代表發言。(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討論。

提示:整除是基礎,整除前提下產生了約數與倍數,它們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逐步引出公倍數、公約數、最小公倍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合數、質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奇數、偶數等。)

説得真好!這些知識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

對於今天整理出來的數的整除脈絡圖,大家有什麼想法?

通過整理,可以使這部分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

3、自學課本,看一看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問題?

三、應用、解決問題

1、填空題

在1----20的自然數中,有()個奇數,有()個偶數,有()個質數,有()個合數,奇數中的()是合數,偶數中的()是質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的數是()。

2、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最小兩位數是(),最大三位數是()。

3、選擇題

(1)一個合數的約數有()

a) 1個b) 2個c) 3個d) 4個

(2)如果a和b是互質數,那麼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斷題

(1)整除一定是除盡,除盡不一定整除。()

(2)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互質。()

(3)所有偶數都是合數。()

(4)24分解質因數24 = 22231 。()

(5)一個自然數的最大約數一定等於它的最小公倍數。()

5、把下面的數按照不同的標準分成兩類,你能想到幾種?

2 15 8 17 20

四、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今天我們共同上了一節數的整除的整理與複習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覺得大家特別聰明、好學,老師很高興與大家共同渡過了這美好的40分鐘,而且我們已經是多次合作,所以我想與大家做好朋友,你們願意嗎?

老師想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大家,大家以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和我聯繫,好嗎?

老師的手機號碼是11位數字,每一位數字依次是:

1)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最小奇數與最小質數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數;

4)質數中最小的兩個數的和;

5)既是質數,又是偶數;

6)最小質數與最小合數的積;

7)有約數2和3的一位數;

8)自然數中最小的奇數;

9)最大約數與最小倍數都是7的數;

10)所有自然數的約數;

11)最大的一位數。

同學們以後有事需要老師幫忙,隨時call我。

這節課上到這裏可以嗎?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0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明確納税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理解應納税額和税率的含義,瞭解常見税種。

2、能運用百分數的知識正確地計算應納税額。

過程與方法

3、經歷計算應納税額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受數學應用價值。

5、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納税”“税率”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並會正確計算應納税額。

教學難點:理解税率的含義,會正確計算應納税額,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課件出示祖國蓬勃發展的圖片,學生觀看欣賞。

師:建設的錢從哪裏來?

生:税收。

關於税收你都知道些什麼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税收的知識。

二、自主交流,瞭解納税的有關知識

你聽説過納税嗎?關於納税你都知道些什麼呢?

學生自主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有序的展示以下內容:

納税是根據國家税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和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税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税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

因此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税的義務。

税收主要分為消費税、增值税、營業税和個人所得税等幾類。

三、結合實際,理解“税率”的含義,探索應納税額的計算方法的計算方法。

1、出示納税信息

③長沙捲煙廠今年2月銷售額3000萬元,應繳納消費税1200萬元。

先請學生猜猜,可能會繳納多少税款?再出示繳納的税款,請學生計算是按什麼比例來繳税的。解釋概念,這裏的40%就是税率。請學生説一説40%表示什麼?進一步理解税率的含義,緊接着出示税率的定義,學生齊讀。指出各種收入和應納税款,小組討論:税率,應納税額,各種收入,這三者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

彙報交流:(板書)税率=應納税額÷各種收入×100%

應納税額=各種收入×税率

各種收入=應納税額÷税率

2、説説下面信息中的税率各是多少?税率表示什麼?

①海口晨光文具店20xx年全年的銷售額是40萬元,按銷售額的5%繳納增值税2萬元。

②海南賓館20xx年上半年營業額是800萬元,按營業額的4%向國家繳納營業税32萬元。

四、解決問題

1、出示例3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多少萬元?

①讀題,説説“營業額30萬元”是指什麼,“營業額的5%”是什麼意思?營業税指什麼?這裏的營業額30萬元“是指收入,5%就是指(税率:應繳納營業税款佔營業額的百分比)。營業税指應納税額。

②怎樣計算應納税額?

學生獨立完成。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係成立:

營業額×税率=營業税。

2、把表格填完整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板演,並説一説是怎麼想的?集體糾正。

重在方法和計算的指導。

3、稍複雜問題的.解決,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她應繳個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學生讀題,

②分析思考:這裏的3%是是所有收入的3%嗎?從哪裏,從哪裏可以知道呢?3%的單位“1”是誰呢?

③學生獨立解答

④彙報交流,集體糾正。

4、變式練習

將3的問題改成,她税後收入是多少?

學生思考:求“税後收入”是求什麼呢?

怎樣算呢?學生獨立試做,指名回答。

集體糾正。

5、依然是問題3的變式練習

李阿姨今年二月份的工資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60元。她今年二月份的工資是多少元?

學生讀題

這道題知道了什麼,要求什麼呢?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彙報答案,課件展示。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課後調查:問一問爸爸、媽媽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税?瞭解我國對個人所得税的税收規定。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麼-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説説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麼規律?

b、在數軸上除了可以表示整數外,還可以表示分數和小數。請學生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週每天的最低氣温在數軸上表示出來,並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説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都比0小,而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温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温是 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為“負數”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鑽研教材,其實會發現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軸上表示數要求的拓展。

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和分數。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為這樣便於對比發現兩個數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能力,為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的數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軸什麼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1;2+1;(—2);3—(—2)等於幾,這樣的設計對於學生國中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是極為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和負數、0和負數、負數和負數)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為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麼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了三種不同類型,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類型,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哪種比較方法,最終都可迴歸到“數軸上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小。”即使有學生在比較—8和—6大小時是用“8>6,所以—8。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8

設計説明

“反比例”是在學生學習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機會。

1.藉助定義、實例,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伊始,藉助正比例的意義和生活實例,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函數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關係的兩種量的比值不變的特點,為學生探究成反比例關係的兩種量之間的關係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和特點奠定良好的基礎。

2.藉助具體情境,在觀察、討論中發現規律。

教學中,通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發現“把相同體積的水倒入底面積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積×水的高度=水的體積”這一規律,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歸納、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及特點。

3.藉助已有的學習經驗總結反比例關係式。

因為正、反比例體現的都是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關係,且正比例關係表達式學生已經掌握,所以在總結反比例關係表達式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自己總結出反比例關係表達式,體驗成功的喜悦。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玻璃杯 直尺 水 實驗記錄單

教學過程

⊙複習引入

1.複習。

課件出示:一個圓柱形水箱,底面積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這個水箱能裝水多少立方米?

(1)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2)提問:你是根據什麼公式進行計算的?

預設

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3)師追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和高之間還有怎樣的數量關係呢?在什麼情況下其中的兩種量成正比例關係?

預設

生1:底面積=圓柱的體積÷高,高=圓柱的體積÷底面積。

生2:如果底面積一定,圓柱的體積與高就成正比例;如果高一定,圓柱的體積與底面積就成正比例。

2.引入課題。

如果圓柱的體積一定,那麼底面積與高又成怎樣的關係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反比例)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有關圓柱的體積問題以及列舉圓柱的體積、底面積和高之間的關係,在培養學生思維完整性的同時,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關係的量。

(1)課件出示教材47頁例2,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觀察。

師:觀察情境圖,理解圖意後,觀察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觀察,再一列一列地觀察,並思考下面的問題。

杯子的底面積與水的高度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積/cm2

10

15

20

30

60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①表中有哪兩種量?

②水的高度是怎樣隨着杯子底面積的大小變化而變化的?

③相對應的杯子的底面積與水的高度的乘積分別是多少?

(2)學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預設

生1:有杯子的底面積和水的高度這兩種量。

生2:杯子的底面積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積減小,水的高度升高。

生3:相對應的杯子的底面積與水的高度的乘積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杯子的底面積×水的高度=水的體積(一定)。

(4)明確什麼是成反比例的量。

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着杯子的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杯子的底面積增大,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積減小,水的高度反而升高。但是無論怎樣變化,杯子的底面積和水的高度的乘積總是一定的,所以我們就把杯子的底面積和水的高度這兩種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