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W

提前準備好符合教學內容的教案對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每次寫教案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機會,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篇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1.出示÷9÷。

(1)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討論分數連除怎樣計算呢?

(3)學生試算,教師巡視。

(4)選擇有代表性的算法讓學生板演。

可能有以下幾種:

a.÷9÷ b.÷9÷ c.÷9÷

=×÷ =× =×

=÷ = =

=

(5)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講。

(6)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分數連除的計算方法。

2.出示×÷。

(1)分組討論,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

(2)彙報討論結果。

(3)學生試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5)討論:以怎樣簡算這道題?

3.出示÷(15×)。

(1)討論,這道題的運算是怎樣的?

(2)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過程。

(3)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4)學生對照檢查。

(5)師生共同歸納分數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

四、實踐應用

1.完成教材練習七第9題。

2.完成教材練習七第14題。

(1)嘗試完成。

(2)反饋,並説出解方程的依據。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談一談。

六、課堂作業

教材練習七第15、16題。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整數》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整數》數學教案

第3單元 分數除法

第2課時 分數除以整數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頁例1,練習七第1、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藉助已有的經驗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並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分數除以整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情景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培養自己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計算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中滲透轉化的思想,充分感受轉化的美妙與魅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難點: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

?導學過程】

?自主預習】

1、 口算練習:

2、根據算式30×25=750寫出兩道除法算式。

3、自學教材p30頁的內容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觀察比較上面3道算式,説一説它們分別是已知什麼,求什麼?

(2)回憶一下整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聯繫整數除法的意義説説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

4、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填在課本上,並説一説是怎樣填的。

?合作探究】

1、探索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2、出示例2:把一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自己試着折一折,算一算。

(1)明確題意,小組合作折一折,塗一塗,算一算。

(2)彙報交流各自的摺紙方法、計算過程及其算理。

兩種摺紙方法與相應的算法:

① 把平均分成( )份,就是把( )個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個,就是。

②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 ),也就是。

(3)如果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你會用哪一種方法去計算呢?

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 ),也就是。

?知識梳理】

1、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比較兩種算法,説説哪一種算法適用範圍更廣,為什麼?

當分子能被整數整除時用第( )種方法才方便,當分子不能被整數整除時用第( )種方法簡單,並且在一般情況下都可以進行計算,可普遍使用。

3.根據上面的摺紙實驗和算式,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用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 )。

?隨堂練習】

1、書中第30頁“做一做”。

2、口算。

3、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麼數乘6等於?

4、完成練習七的1.2. 題.(做書上)

5、完成練習七的3題。

芳芳將m長的絲帶剪成同樣長的8段,每段絲帶有多長?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與形》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與形》數學教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新內容。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例1的教學

師(出示下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圖中圖2和圖3各有多少個像圖1這樣的小正方形?

生:圖二中有四個圖一這樣的小正方形圖三中有9個這樣的小正方形?

師:同學們動動腦嘗試用算式表示出每個圖中小正方形的個數?

生:圖一:1×1=1:圖二2×2=4:圖三:3×3=9。

師:觀察這幾個圖形與計算出的得數(1,4,9).你還有什麼發現?

生:從圖一開始小正方形的個數是在前一圖基礎上分別加3,加5.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圖中小正方形圖上不同的顏色進行演示。

師:如果我們把剛才同學們表示圖中小正方形個數而列出的不同算式綜合起來,會是什麼樣的呢?

生:1=1×1 1=1的平方

1+3=2×2=4 教師板書歸納 1+3=2的平方

1+3+5=3×3=9 1+3+5= 3的平方

師:在這裏形能直觀解釋數的計算.同學們想一想,按照這樣的規律圖4會是什麼樣子?有幾個這樣的小正方形?同桌兩人合作,仿照黑板上的算式,一人説等號左邊的部分怎麼寫,一人説等號右邊部分怎麼寫,有困難可以在草稿上畫一畫圖.

學生合作交流,並利用規律完成例1下面題目

師:觀察例1中的這些題目,你有什麼發現?

生1: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正方形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個數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個數的平方。

生2:左邊加法算式裏的加數都是奇數。

生3:有幾個數相加,和就是幾的平方。

生4:第幾個圖形就有幾個數相加,和就是幾的平方。

師:根據這個同學的發現,想一想,第10個圖中有多少個小正方形?第100個圖中呢?

學生彙報

師:同學們非常善於觀察和思考,學習中我們利用計算求出了圖形中小正方形的個數,反過來直觀的圖形也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了計算中各數的含義。

2、例2的教學

師:(出示例2):觀察這個算式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生1:從左往右看這些分數越來越小。

生2:這些分數的分子都是1,分母都是偶數。

生3:從第2個數開始,每個數是前一個數的。

師:算式右邊省略號表示什麼意思?你準備怎麼計算這道題?

生:意思是按照這樣的規律寫下去,加數有無數個。我準備先求出前兩個加數的和,再用和去加第3個加數,得數再去與第四個加數相加,以此類推。

學生彙報進行計算

學生彙報:

1/2+1/4=3/4

3/4+1/8=7/8

7/8+1/16=15/16

……

師:誰再來説説你加到了第幾個加數,得數多少?

學生彙報,板書:32/32,63/64,127/128……

師:觀察這些算式的得數,你有什麼發現?

生1:得數的分子與分母相差1.

生2:得數的分子與分母都越來越大,説明等分的份數越來越多,取得份數也越來越多,分子比分母只少一份。

生3:如果一直加下去,等號右邊的分數會越來越接近1.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作業:第108頁做一做,第2題。

第109頁練習二十二,第2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一)》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一)》數學教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藉助示意圖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2、過程與方法,藉助轉化的方法理解分數乘整數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與交流活動中培養觀察、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具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1、5個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問:12×5算式的意義是什麼?

2.計算:

問: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計算?

教師總結:整數乘法的意義,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法則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變。

通過將算式:3/10 +3/10 +3/10 改寫成乘法算式,引出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1)談話並提問:今天是小新的10歲生日。媽媽買來了一個大蛋糕。小新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他們每人吃2/9 個。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預設:3個人一共吃多少個?)

(2)提出要求: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在草稿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請你畫一畫,算一算,爭取讓同學們看清你的想法。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他們每人吃2/9 個”,就是把整個蛋糕看作單位“1”。把這個圓平均分成9份,其中2份就表示一個人所吃蛋糕的大小,就是2/9 個。那麼三個人一共吃的就是求3個2/9 是多少?

追問:你們用畫示意圖的方法將問題分析得很清楚,那你們是怎樣列式的呢?説説你的想法。

預設:

①2/9 +2/9 +2/9 =2+2+2/9 =6/9 =2/3 (個)表示3個2/9 連加的和是多少。

②2/9 ×3=29 =6/9 =2/3 (個)也表示3個2/9 連加的和是多少。

追問:不同的算式都表示“3個2/9 連加的和是多少”由此你有什麼發現嗎?(預設:用乘法計算更簡便一些。)

分數乘法和整數乘法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所不同的是相同加數是分數。

(3) 探究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①引導學生觀察算式2/9 ×3=29 =6/9 =2/3 (個)並提問。請你們看看這個算式,你能理解它是怎麼計算的嗎?

②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算式並提出問題:這個算式是先計算再約分的,你有不同的想法嗎?

預設:

引導學生對比觀察這幾個算式並提出問題:通過比較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小結: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母與整數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

(4)小練習。

(1)計算1/12 ×4

(2)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1題。

2、藉助情境理解整數乘分數的意義。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題意,明確題中的數量關係:單位量×數量=總量

(2)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3

1/2 桶是多少l?12×1/2

1/4 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義

1/2×3表示求3個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 是一半,1/2×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 是多少。

1/2×14 表示求12l的1/4 是多少。

發現:一個數乘分數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解決問題。

(5)小練習:

2/9 ×6= 12×3/4 = 3/10 ×4=

觀察巡視學生是否先約分再計算。在約分時,是否有學生將分子與約分,為什麼只能將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集體訂正時,請學生説説計算與約分方法。教師展示一種學生將分子與整數約分的錯誤方法,讓學生辨析。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1)、教材第2頁“做一做”。

2)、教材第5頁第3題

2、

1、計算。

3、 列式計算

(1)12個相加的和是多少?

(2)kg的6倍是多少kg?

(3)一塊長方形的鐵皮,長是6分米,寬是分米,這塊鐵皮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説説這節課的收穫?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數學教案

第5單元 圓

第1課時 圓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材第57-59頁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畫圓、剪圓、折圓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圓,發解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以及半徑、直徑的關係,理解圓心、半徑、直徑的作用。

2.在畫圓、剪圓、折圓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3.在活動中滲透普遍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徵和圓的畫法。

教學難點:

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徵和圓的畫法。

教學準備:

圓紙片 直尺 圓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複習: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説説這些圖形的特徵?

長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2、情景導入:上面繫着一段繩子的小球,老師用手拽着繩子的一端,將小球甩起來。

提問:你們看小球畫出了一個什麼圖形?(小球畫出了一個圓)

3、學生拿出圓的學具: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彎曲的)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出示目標)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自己在準備好的紙上畫一個圓,並動手剪下。

2、動手摺一折。

(1)折過2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兩摺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兩條摺痕,看看圓心是否相同。

3、認識直徑和半徑。

(1)將摺痕用鉛筆畫出來,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觀察這些線段的特徵。(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三、合作探究

(1)什麼叫半徑?圓上是什麼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麼?

(2)什麼叫直徑?過圓心是什麼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然後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四、精講點撥

(一)認識直徑和半徑及關係

(1)板書: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 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2)小結: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3)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歸納結論:在同一個圓裏,d=2r r= 2 d

練一練:p58做一做的第1、2題。

(二)學習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並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1)定半徑;

(2)定圓心;

(3)旋轉一週.

強調: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3、為什麼同學們畫的圓不一樣呢?什麼決定圓的大小?什麼決定圓的位置?

歸納: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的收穫有哪些?

六、達標檢測

(一)判斷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 ( )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

3.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

4.半徑2釐米的圓比直徑3釐米的圓大。 ( )

5.所有圓的半徑都相等。 ( )

6.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是直徑的 。 ( )

7.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 )

8.兩條半徑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

9.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10.圓的半徑都相等。 ( )

(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圓規畫圓。

1.半徑2釐米。

2.半徑2.5釐米。

3.直徑8釐米。

七、課後作業

教材60頁1、2題。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 ( )

(3)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

(4)直徑是3釐米的圓比半徑是2釐米的圓大。 ( )

3、完成練習十三第1、2題。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倒數的認識》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倒數的認識》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8~29頁例1、“做一做”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分類、討論等活動認識倒數,理解倒數的意義。

2.使學生體驗找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3.在探索交流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理解“互為倒數”的含義。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寫算式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計算、分類,初步感知倒數的特徵

1.獨立計算,回顧舊知。

(1)教師出示幾道分數乘法式題(包括教材中的四道題與另外補充的四道結果不為1的算式)。

(2)學生獨立完成上面幾組題,小組內檢查並訂正。

(3)請個別學生説説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突出分子與分母的約分。

(設計意圖:在“倒數的認識”教學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在進行分數乘法計算時,分子與分母之間的約分凸顯了乘積為1的分數乘法的特殊性,為倒數的認識提供了感知基礎。)

2.算式分類,關注算式特點。

師:觀察這些算式,如果將它們分成兩類,怎樣分?

學生的分類方法可能會有多種,在彙報交流時突出以乘積是否為1來分類。

3.觀察發現,交流算式特點。

讓學生説説乘積為1的算式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並説出自己的發現:

兩個數的乘積都是1.相乘的兩個數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察、分類、討論等活動,初步認識倒數,為學生準確、順利地導出倒數的定義作好鋪墊。)

(二)逐層深入,認識倒數

1.瞭解概念。

出示倒數的定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給出倒數的範例: 3/8 和 8/3 互為倒數,3/8 的倒數是8/3 。8/3 的倒數是3/8

讓學生説説上面算式中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當學生説“5和15 互為倒數”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5的.分子是幾?分母是幾?概括出:整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

2.理解概念。 ‘

讓學生説一説如何理解“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引導學生對定義中關鍵要素的理解:乘積是1;兩個數;互為倒數。

引導學生思考: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麼特點?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除了兩個數的積為1外,兩個數的分子、分母交換了位置,如果一個數大於1,另一個數一定小於1。

3.練習鞏固。

出示教科書第29頁第1題;讓學生找一找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的辨析,深入理解倒數的意義。有了第一環節對倒數的初步感

知,學生很容易“定義”倒數,但是未必能準確理解倒數中的關鍵要素,因此本環節通過分析

定義中的關鍵要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倒數的概念。)

(三)交流探討,會求倒數

1.探討方法。

(1)出示例題,讓學生説説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2)在彙報時説説怎樣找一個數的倒數,在學生彙報的同時板書

3/5 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5/3 3/5 × 5/3

6 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1/6 6 ×1/6

2.思考特例。

小組討論:l的倒數是多少?0有倒數嗎?

3.運用方法。

師:用剛才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練習。

(1)教科書第28頁“做一做”。

(2)教科書第29頁第3題。

4.概括方法。

通過對下列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概括如何求一個數的倒數。

(1)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麼特點?

(2)如何求整數的倒數?o有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多少?

(3)如何求分數的倒數?

(設計意圖:“求一個數的倒數”並不難,關鍵是“完整地概括”和“嚴謹地思考”。因此,此環節在出示例題後先讓學生充分説“如何找倒數”,再交流找到的“特別的倒數”以及更多關於倒數的發現。以“發現--質疑一-交流--討論”的形式使學生的思考更積極主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四)練習深化

1.出示教科書第29頁第2題,判斷這些説法對不對,並説説為什麼。

2.獨立完成教科書第29頁第4題,説説有什麼發現。

3.出示教科書第29頁第5題。

師:小紅和小亮誰説的對?為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對倒數概念的辨析,深入理解概念,對比除以一個數與乘這個數的倒數

的計算,為後面分數除法計算學習做準備。)

(五)回顧總結

教師:本節課有哪些收穫?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簡便運算》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簡便運算》數學教案

第1單元 分數乘法

第7課時 分數簡便運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8~9頁例6、例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2、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計算,進一步培養、發展觀察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善於交流合作,對學習有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理對於分數的適用。

難點: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導學過程】

?知識回顧】

1、在整數乘法的運算中,我們學過了哪些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簡便計算。25×7×4 0.36×101

?自主預習】

3大膽猜測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是否適用於分數乘法?

自學第8頁例6、第9頁的例6並補充完整。看有什麼發現。

?新知探究】

1、通過利用例6的三組算式,小組討論、計算,得出兩邊式子的關係,來驗證自己的猜測。

2、先獨立計算,然後全班交流,説一説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應用乘法交換律)

3、小組計算 + × ,説説這道題適用哪個運算定律,為什麼?

4、運用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⑴出示例題7。

⑵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比較簡便,然後獨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在小組裏討論交流。

指名板演:

交流時,讓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分別説一説運用了哪種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知識梳理】

本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我發現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 )乘法,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 )。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仔細觀察已知數有什麼特點,想想應用什麼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隨堂練習】

1、拆數練習

通過練習,你有什麼想説的嗎?你認為拆數的目的是什麼?

2、在□或〇裏填上合適的數字或符號,並説明使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3、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4、練習二的相關題目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數學教案

第4單元 比

第3課時 比的應用

?教學內容】

第54--56頁“比的應用”及練習十二。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比的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難點: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

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導學過程】

?自主預習 】

1、我們在教學中學過平均分,平均分的結果有什麼特點?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個數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即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釋液,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補充問題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1、閲讀例2主題圖,再用自己的話表述題意,説説稀釋液是怎麼配製的?

想一想“濃縮液和水的體積1:4”,是什麼意思?

就是説在500ml的稀釋液,濃縮液佔1份,水的體積佔4份,一共是5份,濃縮液佔稀釋液的5分之1,水的體積佔稀釋液的5分之4。

2、自己動筆,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你想出了幾種?每一種的解題思路是什麼?

3、對照課本,比較兩種解法的聯繫與區別,你更喜歡哪一種?並把例題解答過程中的空白處填完整。

4、對得數進行檢驗,並思考:這道題中完整的檢驗包含幾個方面?

檢驗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相加,看是不是等於稀釋液的總體積;

二是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寫成比的形式,看化簡後是不是等於1:4

5、練一練:p55練習十二題1、2、3題。

6、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梳理】

本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隨堂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4、8題

2、練習十二的第7題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數學教案

第4單元 比

第1課時 比 的 意 義

?教學內容】

教材48、49頁及練習十一的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並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寫比。

2.記住比各部分的名稱,並會正確求比值。

3.理解並靈活掌握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過程與方法:

培養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表達等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的意義

難點: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

? 導學過程】:

? 自主預習】

1.分數和除法有什麼聯繫?

2.除數能否為零?分數的分母能否為零?

3、自學教材43、44頁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1)什麼是比?比是什麼?什麼叫比?誰和誰比?

(2)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15÷10求的是什麼?是這面旗的什麼和什麼比較?

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長和寬比也就是幾和幾比?

?新知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説説自己的想法:

1、用除法可以來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係,我們也可以用“比”來表示。也就是説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也可以説成兩個量的比。

2、 一輛汽車2小時行90千米

這裏已知哪兩個數量?可以求出哪個數量?怎樣求?

説明:90÷2=45(千米)用除法求出了這輛車的速度,它表示路程和時間之間的關係。我們還可以用( )來表示路程和時間之間的關係,把它説成路程和時間的比是( )比( )。

90÷2表示什麼?還可以怎麼説?

3、討論①除法中的運算符號是“除號”,表示比的符號是什麼呢?寫作什麼?

②5比3寫作什麼?各部分的名知稱是什麼?

③試寫3比5、90比2,並説出比的前項、後項。

④比的前項和後項之間有什麼關係?(相除的關係)

⑤什麼是比值?如何求?比值可以是什麼數?

4、我們在寫比時,要注意誰和誰比,誰是比的前項,誰是比的後項,次序不能顛倒。

2、求比值的方法是:用( )除以( )所得的商是( ),它可以是( ),也可以是( ),還可以是( )。

3、觀察,你能發現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聯繫嗎?

4、比的後項能為“0”嗎?為什麼?

?知識梳理】

本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隨堂練習】

1、用分數的形式表示下面兩個比。

3∶5= 90∶2 =

2.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3.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0.375∶0.875= 0.25∶ 0.75 = 2.6∶3.9=

4、完成 教材練習十一的1-3題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幾何初步知識》數學教案》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從意義、讀法、寫法、大小比較、改寫以及省略尾數保留近似數等幾個方面複習了整數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按類似的思路來複習小數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小數的認識)

⊙回顧與整理

1.小數的意義。

過渡: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時候,例如:我吃了半個蘋果,做一件上衣要用一米半的布料……提問:半個、一米半怎樣來表示呢?誰來説説小數的意義?

預設

生1:半個可以用0.5來表示,一米半可以用1.5來表示。

生2: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2.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師: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是怎樣的?誰能把整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補充完整?

(課件出示數位順序表,小數部分留白。指名回答,師填充)

3.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1)師:怎樣讀小數?怎樣寫小數?

預設

生1: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順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生2: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寫,小數點寫在個位的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2)寫小數時需要注意什麼?

(空位用“0”補足)

4.小數的分類。

(1)誰知道根據小數部分的位數是否有限,小數可以分成哪幾類?

預設

生:根據小數部分的位數是否有限,小數可以分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兩類。

(2)誰能舉例説明什麼是有限小數?什麼是無限小數?

預設

生1: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例如:21.7,35.3,0.13都是有限小數。

生2: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例如:8.33…,3.1415926…都是無限小數。

(3)無限小數還可以再細分嗎?如果細分,那麼可以分成哪幾類?

預設

生:無限小數可以分為無限不循環小數和循環小數。

(4)關於無限不循環小數和循環小數,你都瞭解哪些知識?

預設

生1: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數字排列沒有規律且位數無限,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例如:?

生2: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複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例如:2.555… 0.0333… 17.109109…

生3: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3.99…的循環節是“9”,0.5454…的循環節是“54”。

5.小數的性質。

(1)師:誰能説説小數有怎樣的性質?

預設

生: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理解小數的性質時,應該注意什麼?

(提示:要注意是“小數的末尾”,而不是“小數點的後面”)

6.小數點位置的變化。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1)兩個質數的和是39,這兩個質數的積是( )。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質數的意義及數的奇偶性等知識。

兩個數的和是39,説明這兩個數一個數是奇數,一個數是偶數,因為它們都是質數,所以其中的偶數只能是2,則奇數是39-2=37,37×2=74。

解答 74

(2)120的因數有( )個。

分析 求一個較小數的因數的個數一般用列舉法,但求較大數的因數的個數時,一般用分解質因數法,即先把120分解質因數:120=2×2×2×3×5,然後藉助每個因數的個數來計算。因數2的個數是3個,因數3的個數是1個,因數5的個數也是1個,120的因數的個數為(3+1)×(1+1)×(1+1)=16(個)。

解答 16

⊙探究活動

1.課件出示題目。

(1)一個長方體木塊,長2.7 m,寬1.8 m,高1.5 m。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體木塊,不許有剩餘,正方體的稜長最大是多少分米?

(2)學校六年級有若干名同學排隊做操,3人一行餘2人,7人一行餘2人,11人一行也餘2人。六年級最少有多少人?

2.明確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思考、交流)

(1)這兩道題分別考查什麼知識?

(2)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

(3)具體的解答過程是怎樣的?

3.彙報。

(1)先彙報前兩個問題。

預設

生1:第(1)題考查的是應用因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2:第(2)題考查的是應用倍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3:根據題意,正方體的最大稜長應該是長方體長、寬、高的最大公因數,所以先把相關長度轉換單位,用整數表示,然後求長、寬、高的最大公因數。

生4:根據題意,六年級人數比3、7、11的最小公倍數多2,所以先求出3、7、11的最小公倍數,再加2就可以了。

(2)嘗試解答。(關注學生求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的情況,發現問題並及時點撥)

(3)彙報解答過程。(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預設

生1:2.7 m=27 dm,1.8 m=18 dm,1.5 m=15 dm。因為27、18、15的最大公因數是3,所以正方體的稜長最大是3 dm。

生2:因為3、7、11的最小公倍數是3×7×11=231,231+2=233(人),所以六年級最少有233人。

4.小結。

解答此類問題,關鍵要弄清考查的是因數的知識還是倍數的知識,同時要會求兩個或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掌握了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知識,我們學會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佈置作業

教材75頁5、9題。

板書設計

因數、倍數、質數、合數

因數和倍數質數——質因數合數——分解質因數1公因數互質數最大公因數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

上面內容就是差異網為您整理出來的10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能夠幫助到您,是差異網最開心的事情。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抽取遊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抽取問題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並能解決有關簡單的問題。

2.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抽取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抽取問題的基本原理。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

盒子裏有同樣大小的紅球和藍球各4個。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個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幾個球?

1.猜一猜。

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幾個球。

2.實驗活動。

(1) 一次摸出2個球,有幾種情況?

結果:有可能摸出2個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個球,有幾種情況?

結果:一定能摸出2個同色的球。

3.發現規律。

啟發:摸出球的個數與顏色種數有什麼關係?

學生不難發現:只要摸出的球比它們的顏色種數多1,就能保證有兩個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題。

(1) 獨立思考,判斷正誤。

(2) 同學交流,説明理由。

第2題。

(1) 説一説至少取幾個,你怎麼知道呢?

(2) 如果取4個,能保證取到兩個顏色相同的球嗎?為什麼?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十二第1、3題。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十二冊p31~3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和操作,認識圓柱的特徵,能看懂圓柱的立體圖,認識圓柱的高和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使學生形成圓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據圓柱的特徵辨認圓柱體,認識圓柱的高,並能想象出圓柱側面的展開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徵和側面展開圖

教學難點:使學生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周長,寬與圓柱的高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圓柱模型,卡紙做的長方形(長30 cm,寬20 cm),正方形。

學生:每生自帶一個側面包裝好的圓柱形物體,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一個長方形小旗,快速旋轉,讓學生觀察:看到了什麼?(圓柱)

點出課題:圓柱的認識

對於圓柱一年級時我們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對它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相信將會對圓柱的認識更加深刻。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圓柱的特徵

(1)觀察比較,建立表象

師:生活中的圓柱體很多,同學們都在那些地方見過圓柱?

課件展示老師蒐集的圓柱圖片,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立體圖形。

(2)操作感知,歸納圓柱的特徵

師:圓柱由那些面組成,這些面有什麼特徵?下面我們就利用準備好的圓柱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等方式對圓柱進行研究。重點解決以下問題:(課件顯示)

圓柱由那些面組成?這些面有什麼特徵?

圓柱上下兩個面大小相同嗎?請你通過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進行驗證。

活動完成,彙報交流,教師及時板書,引導,得出圓柱的組成及特徵。

2.認識圓柱的高

瞧,老師這還有兩個圓柱呢。注意看,它們的底面相同,那它們的什麼不同呢?那什麼是圓柱的高呢?你認為圓柱的高指的是什麼?誰能指一指?

課件講解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讓學生再指出幾條高。體會高有無數條。並引導學生明白內部也有高。並用課件演示高一樣長。課件出示:圓柱有無數條高,長度相等。

介紹生活中圓柱的高的不同叫法。

及時練習(課件展示)

這些問題孩子們輕而易舉就解決了。看你們這麼棒,老師手中的這個小圓柱也忍不住想請你們幫個忙了。它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側面包裝紙有多大。該怎麼辦呢?

3.研究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1)思考:你想怎樣剪呢?剪完展開後會是什麼形狀呢?想一想。

(2)小組合作探究:(課件出示探究要求)

(3)活動完成後小組彙報。(找兩組同學上去邊演示邊講解,師適時追問並板書)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4)師進行演示操作,並把側面展開圖貼在黑板上。

(5)課件演示側面展開整個過程,讓學生把整個過程理解消化。

(6)思考: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有沒有可能是正方形呢?什麼情況下是正方形呢?(用正方形紙演示)

小結:圓柱的側面如果沿高剪開,側面展開就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斜着剪開就是平行四邊形,如果沿折線或取下剪開得到的將會是不規則圖形。

這節課不知不覺中我們既認識了圓柱的特徵,又研究了圓柱的側面展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對自己作一檢測。

三、鞏固練習

1、概念辨析

2、辨一辨(哪個是圓柱的展開圖)

3、創造圓柱

結束語:同學們,其實在剛才旋轉創造圓柱的過程中,隱藏着一個奇妙的數學現象呢。想知道嗎?(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課件顯示)有趣嗎?在神奇的數學世界裏,像這種有趣的現象還有許多,就等着你們去探索,去發現呢!

教學反思:

圓柱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於圓柱都有初步認識。因此,在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從平面圖形聯想到立體圖形,感受“面動成體”從而引入新課。本課的重點是認識圓柱的特徵。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探究,研究圓柱的基本特徵。

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努力為學生創設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活動經驗。活動分兩個層次進行:活動一研究圓柱特徵,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等方式進行研究,探索出圓柱的主要特徵;活動二探究側面展開圖。通過這樣的活動體驗,讓學生經歷學習數學的過程,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充分感悟,形成表象,觀察、比較、探索規律。

本節課屬於空間與圖形教學,它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因此我通過多個環節來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1、從長方形旋轉得到圓柱引入新課。

2、在進行側面展開之前,讓學生先去想象展開後的形狀,再去動手操作。

3、鞏固練習創造圓柱中鼓勵學生大膽去想象、創造圓柱。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發展空間觀念。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能借助數軸初步理解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關係。

重點難點

負數的意義和數軸的意義及畫法。

教學指導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負數的出現,是生活中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教學時,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素材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出現負數的必要性,並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在引入負數以後,教師要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實際例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並通過大量的事例加深對負數的認識,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

對負數的教學要把握好要求,作為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過渡,國小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這裏不出現正負數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什麼樣的數是正數,什麼樣的數是負數,只要求學生能辨認正負數。關於數軸的認識,這裏還沒有出現嚴格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性的定義,只是讓學生藉助已有的在直線上表示正數和0的經驗,遷移類推到負數,能在數軸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所對應的點。

3、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創設了開放性的思維空間,在解決問題時應着眼於讓學生自主地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題思路。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答案,對於學生有道理的闡述,教師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逐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課時安排

共分3課時

教學內容

負數的初步認識

(1)(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難點體會負數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有條件的可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説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現什麼0℃代表什麼意思—3℃和3℃各代表什麼意思)

3。引出課題並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1) 新課講授教學教材第2頁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3℃表示零下3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3℃表示零上3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3℃,讀作三攝氏度。

(3)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温嗎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剛剛同學回答得很對,讀法也很正確。

(5)瞭解了北京的氣温,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温,它與上海氣温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6)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寫出來,並讀一讀。

(7)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1題。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人教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教學預設

一、問題情境

1.教師拿出自己的鑰匙,並引出密碼鎖。分別説一説在什麼地方或物品見過密碼鎖,見過幾個數字的密碼鎖。

師:同學們,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

生:鑰匙。

師:對,這些都是用來開鎖的鑰匙。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鎖是不用鑰匙的,你們知道是什麼鎖嗎?

生:密碼鎖

師:誰知道什麼地方或物品上經常用密碼鎖?

學生可能説出:保險櫃、保險箱、旅行箱,等等。

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不少,那誰來説一説你在什麼東西上見過幾個數字的密碼鎖

學生可能會説:

●我在旅行箱上見過三位數的密碼鎖。

●我在保險櫃上見過六位數的密碼鎖。

●有的保險櫃上的密碼鎖是8個數字。

2.提出兔博士的問題,師生交流。師:那誰知道旅行箱上為什麼用密碼鎖,而不是鑰匙鎖呢?

學生可能會説:

●不怕丟鑰匙。

●能夠保密,別人不知道密碼開不了,也不能仿製。

……

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用一定個數的數字組成密碼,可以有許多變化,也就是可以組成許多密碼,即使你知道了密碼鎖是幾個數字,也很難判斷是哪個密碼。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數字密碼鎖的祕密。

板書:數字密碼鎖

二、探索密碼鎖

1.提出探索由兩個數字組成多少個密碼的問題,讓學生分別寫出0打頭和1打頭組成的密碼。

師:現在,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最簡單的情況。假如數字鎖的密碼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同學們想一想,用0、1、2、3、4、5、6、7、8、9這十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密碼?自己在本上寫一寫。用0打頭時可以組成幾個密碼?

學生寫密碼,然後交流,得出:

用0打頭,得到的10個密碼是00、01、02、03、04、05、06、07、08、09

板書:0打頭——10個

師:再用1打頭,寫一寫可以組成幾個密碼?

學生寫完後交流,得出:

用1打頭,得到的10個密碼是10、11、12、13、14、15、16、17、18、19

板書:1打頭——10個

師:想一想,用2打頭,可以組成幾個密碼?

生:10個。

2.分別提出:用3、4、5、6、7、8、9打頭各能組成多少個?一共能組成多少個?在學生討論的同時,得出:10×10=100(個)師:分別用3、4、5、6、7、8、9打頭呢?

生:分別可以組成10個

師:一共10個數字,每一個數字打頭都能組成10個密碼,那一共可以組成多少個密碼呢?

生:一共可以組成100個。

教師板書:10×10=100(個)

3.教師談話並告訴學生用三個數字組成1000個密碼,鼓勵學生合作進行推算。師:剛才,我們通過寫出幾組密碼,推算得出:用0到9的10個數字組成兩個數字的密碼,可以組成100個,那你們想知道,用這10個數字組成三個數字的密碼,能組成多少個嗎?

教師板書:10×10×10=1000(個)

師:可以組成1000個,你們知道是怎麼推算出這個結果嗎?同學合作,試着推算一下。

學生先自己推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交流學生推算的方法,説明結果的準確性。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機會。師:誰來彙報一下,你們是怎樣推算的?

學生可能有以下説法:

●組成密碼的數字都可以是0、1、2、3、4、5、6、7、8、9的十個數字。如果第一位數字是0,第二位數字是0,第三位數字是0、1、2、3、4、5、6、7、8、9,即:000、001、002、003、…009共10個密碼。

如果第一位數字是0,第二位數字是1,第三位數字是0、1、2、3、4、5、6、7、8、9,即:010、011、012、013、…019共10個密碼;……,所以第一位數字是0的密碼共有10×10=100(個)

同樣第一位數字是1,也有100個,第一位數字是2,也有100個,…第一位數字是9,也有100個,所以由三個數字組成的密碼共有10×10×10=1000(個)

●用0、1、2、3、4、5、6、7、、8、9可以組成100個兩個數字的密碼,在每個密碼後面再加一個數字,都能組成10個密碼,所以一共可以組成100×10=1000(個)

●用0、1、2、3、4、5、6、7、8、9十個數字中任一個數打頭,後面都能組成(10×10)個兩個數字的密碼,所以一共可以組成10×10×10=1000(個)

只要學生能夠大膽説出自己的推理過程,無論正確與否,教師首先給以鼓勵,然後教師參與交流。

5.簡單説明1000個密碼與密碼箱的關係,然後,讓學生計算偷偷打開一個三個數字的密碼箱需要多少時間。算完後交流。師:同學們用不同方法推算出了由三個數字組成的密碼有1000個。大家知道,一個密碼箱只有一個密碼,也就是説,一個三個數字的密碼鎖只是這1000個密碼中的一個。所以知道密碼的人,很容易就打開了,不知道密碼的人,要想偷打開箱子,可就難了,你們知道難在哪嗎?

生:他得一個一個地試。

師:對,要一個一個地去試,這樣就有可能要試1000次才能打開。請同學們算一算,如果每試一個密碼要10秒鐘,試1000次需要多長時間。

學生算完後,交流計算結果。

1000×10÷60÷60≈2.7(時)

6.告訴學生六個數字組成的密碼有1000000個,讓學生計算打開這樣一個密碼鎖需要多少天。師:不知道密碼,要想打開一個由三個數字組成的密碼鎖,就要花近3個小時的時間。重要的文件箱,都是由六個數字組成的密碼鎖,這樣的密碼有1000000個(板書:1000000個),不知道密碼的人,想打開箱子所花的時間會更多。請同學們算一算,如果試一次的時間仍然是10秒,那麼打開一個六位密碼鎖要用多少天呢?

學生彙報計算結果。

1000000×10÷60≈16666(分),

16666÷60≈277(時),

277÷24≈11(天)

師:可見,數字密碼鎖具有很強的安全性,因為打開一個不知道密碼的鎖會用很長時間,因此就增加了密碼鎖的安全性。所以人們常把貴重物品或重要文件,放在安全可靠的密碼箱中,防止泄密或丟失。

三、汽車牌照問題

1.讓學生自己讀書並解答。交流時,説一説是怎樣推算的。

師:剛才我們研究的數字密碼問題,實際上是運用了我們數學上數的組成的知識請同學們打開書79頁,看汽車牌照問題。試着計算可增加多少個車牌號?

學生試算,教師巡視。

師: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怎樣計算的?

生:由四個數字組成的數碼有10×10×10×10=10000(個),在這些數碼前面增加一個字母,就可以增加1萬個。

四、電話號碼問題

提出電話號碼問題,鼓勵學生合作解決。交流時,給學生髮表不同意見的機會。

師: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私人汽車發展得很快,全球的電話擁有量更以空前的速度增長着。請同學們解決一下書中79頁電話號碼增位問題。這個問題較難,試一試!可以同桌商量。

同桌討論,試做。

師: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做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彙報情況,教師參與。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結果:

●由五個數字組成的數碼有10×10×10×10×10=100000(個),把10萬個數碼每個後面增加一個數字,可增加10個數碼。所以,一共可以增加100萬個,即:10000×10=1000000(個)

●電話號碼沒有0打頭的,所以要去掉0打頭的,所以,五位數的電話號碼有10×10×10×10×9=90000(個),變成六位後是10×10×10×10×10×9=900000(個),增加了810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