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模板最新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1W

完美的工作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我們只是為了工作服務,而天才創造工作。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模板最新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

《生命 生命》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重點課文。本文作者通過對生活中的 普通的飛蛾、瓜子、心跳三件事的細緻刻畫,通過強烈的“生命 生命”的呼喚,以小見大,讓讀者從三個事例中去感悟生命的力量,讓讀者從字裏行間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上完以後本人有以下思考:

1.一“句”通篇。一“讀”到底,讀感悟。

教案中,我緊緊抓住“生命 生命”這一發自作者內心的肺腑之言設計教學,每一個自然段都緊扣這一句話設計教學步驟,每一個自然段都是對這一句話豐富內涵的提煉和昇華。

2.聯繫作者,巧設懸念,開放教學。

本文字裏行間無不湧動着作者杏林子的生命感悟,本文就是其生命的宣言。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了作者資源,聯繫作者坎坷的生平,巧設懸念,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熱情!

3.恰當拓展,創作詩歌,巧妙昇華。

在新課程中,教師的目光不能僅僅停留在“使用教材”這一程度上,而要敢於拓展教材、超越教材。這既是對文章中心點的提煉、再昇華,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了新穎、紮實、生動的語文訓練,近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修養!

4.疑惑和反思

儘管國小中力求處處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但感覺有時“心有餘而力不足”,仍有“牽線”的痕跡。這都有待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再實踐、再反思、再改進。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2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這篇課文通過捕捉飛蛾、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和傾聽心跳三個事例,讓我們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本課的教學中,我採取“讀、悟、誦、寫”的方法來進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讀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悟是學生與自己、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達到理解的目的;誦是學生熟讀成誦,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曉之以心,誦之以口;寫是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寫下來。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對生命感悟也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應該有所想,更想有所寫。

1、抓住重點詞語,更好地讀出感情。教學中,讓學生把三個事例中感受深的句子劃下來,寫出自己的感受。學生能積極交流自己的感受,但如何更好地理解句子,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抓住重點詞語。因此,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中用得好的詞語,學生主動性很高。再把這種展現珍惜生命、體現生命價值和對生命負責的句子讀出感情,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讀出了意境。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主題。通過重點句子,背誦課文喜歡的段落。通過找詞語,找句子,寫感悟,很多學生能當堂背出相關語句和段落。

3、拓展延伸,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課前,讓學生蒐集了關於生命的格言,在課堂上,教師先將杏林子和冰心的生命名言進行展示,繼而進行分組展示,學生通過展示,達到了學習拓展的目的。

4、讀寫結合,寫下自己的學習體會或感悟。由於在教學安排上,我把這一課作為本單元最後一課來進行學習,因此,學生在本文學完之後,對生命的理解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無論是盲姑娘對生活的熱愛、琳達一家無私奉獻角膜、小花在寒風中怒放勇氣,還是杏林子關於生命的感悟使學生理解生命是多彩的,珍惜生命、發揮生命價值可以從不同方面去表達。加之,海倫.凱勒、杏林子、貝多芬、張海迪等身殘志堅的名人的勵志故事,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熱愛生命,創造價值的動力和勇氣。在此基礎上,學生來寫出自己的感受,是心聲的自然流淌,也是學習的理解和昇華。學生們都談出了自己的感悟和自己應該如何發揮生命價值,使自己的每一天都不虛度。

??不足: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交流討論的沒有預想的充分。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3

《生命 生命》是第八冊教材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是圍繞着對生命的感悟組織教材的,本課更是身殘志堅的作者杏林子對生命獨特的感受。本文充滿哲理性,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小事,傳遞着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的獨特生命體驗和感悟。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如何讓學生對“生命”這個如此宏大的話題有自主地、個性的感悟,是我這節課想要努力實現的目標。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試圖通過“由題入手,關注生命”“品讀詞句,感受生命”“拓展資料,情感昇華”三個層次,去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品詞析句,讀出自己的感受,以課堂為起點引發孩子們對生命的感悟。

一、由題入手,關注生命。

課一開始,我在黑板上板書了“生命”這個詞,然後問學生,“你們想過生命是什麼嗎?”“這篇課文的課題和以往課文的課題有什麼不同?”用這樣的問題初步引發學生對“生命”這個詞的理解。結尾處我又迴歸課題:“生命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出來了麼?生命是什麼?出示課件,説説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孩子們紛紛説出自己對生命獨特的感受,形成了一句句屬於自己的格言。

二、品讀詞句,感受生命。

1、緊抓重點詞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詞語是組成句子的基本單位,在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時,如果能引導學生抓住句中重點詞語,那麼對句子的理解就更加輕而易舉了。例如在理解第一段中,我引導學生抓住“只要”、“稍用用力”來體會飛蛾生命的脆弱,抓住“極力”一詞來感受飛蛾的生命又很頑強,這樣一個既脆弱又頑強的飛蛾在學生頭腦中徐徐而飛了。

2、展開想象,深入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節:“如果你是飛蛾,你會怎麼想呢?”孩子們把自己當成飛蛾,想到了飛蛾雖然生命脆弱,但也和我們的生命一樣寶貴。飛蛾也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也有自己的責任和事情。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的深入,把對生命的感悟引入更深一個層次。

3、聯繫生活經歷,感悟生命真諦。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糟蹋是什麼意思?怎樣做是糟蹋生命?怎樣做又是好好地使用生命呢?我讓學生用身邊的例子來説明怎樣算白白地糟蹋,學生從身邊的小事舉例,講到了上網、不寫作業,犯罪是糟蹋自己的生命,在舉例討論後,學生能更好地感悟文中的含義,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存活的時間長短,而在於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從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與偉大。

三、拓展資料,情感昇華

令我們的心為之一震的文章,我們必須具備與文本背後更廣闊的作者思想對話的意識。只有將文本架構與作者思想的座標中,接軌與作者的文化視野中去審視、去解讀、去對話,文本才會變得豐厚起來,才會真正形成內心深處最永恆的內容,我們對文本的解讀、品味也才能更準確、更具有魅力。所以我講完不能糟蹋自己的生命後,又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説“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棄自己生命的人。”幾乎所有學生的表情很驚訝。我們完全可以推想到此時此刻學生內心的巨大震撼和撞擊:一個對生命的體認如此敏感、如此精細的人,一個連小蟲小草的生命意藴都能嚴肅地加以關切、加以思考、加以感同身受的人,一個對生命充滿了無限敬畏、無限珍愛的人,竟然會跟“最有理由放棄生命”連在一起,這怎麼可能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我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出示了杏林子微笑着的照片,講述了她與病魔頑強的作鬥爭的一生,此時驚訝,更大的驚訝又一次寫到了每個學生的臉上。此時此刻,我們才有足夠的理由堅信,對於生命意藴的解讀,學生邁向了一個他們從未到達、從未領略過的視域,而這樣一個凝重卻不乏温暖的心靈視野,已經和杏林子的生命視野融為一體了。

四、不足之處。

課文講了三件事,在處理這三件事時,我側重不太明顯,在授課時應該把重點放在第一段,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來談感受。而第二件事應該引導學生感受瓜苗的頑強,在三件事處理時各種側重,這樣才能避免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