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5W

華而不實的教學反思對於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是沒有幫助的,作為教師一定要知道寫好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5篇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篇1

“四則運算”是人教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四則運算是貫穿於國小數學教學全部過程。其內容佔國小教學知識的主要位置,可見計算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決問題與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將探求解題思路與理解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確先求什麼,用什麼方法計算;再求什麼,又用什麼方法計算;最後求什麼,用什麼方法計算。感受混合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運算順序。

這一單元的目標是這樣定的:

1.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對四則運算順序的理解

通過學習學生基本能記住掌握四則運算的基本順序,即先括號內,後括號外,先乘除後加減,單一加減或單一乘除要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學生雖説能記住,但在實際的練習中出現了以下的問題或者説是誤解應值得教師注意。

(1)對“先”字的理解,我發現在很多學生的練習中出現誤解現象,他們認為先算的就應該寫在前面,如計算12+(13-4)-6就會這樣些=9+12-6把先算的括號寫在前面,還如12+5×6-15就會這樣寫=30+12-15,打亂運算的順序。

(2)在理解“先乘除,後加減”時誤認為要先算乘法後算除法,先算加法後算減法,如計算12÷3×2寫成=12÷6=2,計算12-3+6就寫成=12-9=3。而實際所謂先乘除後加減是指乘除哪種運算法則在前九先算哪種,加減也是。

以上兩點對“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現的誤解現象值得教師注意糾正指導。

2、很多學生在解答如“326與290的差去乘18與24的和,積是多少?”一類的問題時,對“與”、“和”兩個字的含義理解出現誤解,特別是“和”的含義。在學生的練習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出現錯誤,不理解其意思導致出現錯誤。“和”在題目中是表示連接兩個數字的關係的連詞使用還是表示運算法則中的加法來使用,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將清,引導學生區別,正確的理解含義並寫出正確的四則餘混合算式。

3、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把算式説出來。(如x除以a減b的差。)這也為學生對文字題的理解打下了基礎。

4、遇到學生錯誤的典型例題時,進行錯誤的辨析,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使學生在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從學生的作業及單元檢測情況來看,還是有部分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不過關,主要體現在:

①順序出錯;②抄題時抄錯;③計算髮生不必要的錯。

結合學生出現的問題,我要求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做到“一看(認真看題)、二畫(運算順序)、三算(認真計算)、四查(檢查計算結果)”來幫助學生提高計算效率,同時養成自覺檢查作業的良好習慣。另外,堅持每天對學生進行3-5題強化訓練,力爭全面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教學生明白綜合算式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應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東西搞得的儘可能的形象,從而更接近於國小生的實際。更容易接受。如簡單的“畫順序線”,即可增強形象感。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篇2

轉眼一學期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頗有感悟。

這一學期,我任教的主科是三年級四班的數學,一學期來,我堅持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兢兢業業地工作。教學中備、講、批、輔、考環環緊扣,認真鑽研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做到先備課再進教室,按時批閲作業,對於潛能生總是邊批邊講,耐心細緻地進行輔導。此外,我還積極參加教研組的每一次活動,虛心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同事研討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上。

國小數學的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探究性學習,課堂設計多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相互討論,這樣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我所教班級的學生絕大部分頭腦比較靈活,上課時課堂氣氛比較好,學生對於新知的掌握也比較快。對於個別學困生,我利用課餘時間表進行輔導,與他們談心,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整勵他們積極向上。

教育是一種愛心事業,為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不失時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他們愛學校,愛班級,愛老師,愛同學,教育他講文明禮貌,用愛心雲關懷他們,呵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密不可分的師生之情。

總之,教書育人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時刻記住這一點,認認真真地工作,紮紮實實地學習,我相信辛勤的汗水會換來收穫!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篇3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發現式教學法,小組討論式教學法。教師以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實現教與學的和諧多元化互動,通過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中去。學生一方面嘗試發現,體驗創造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合作意識,在小組交流,全班交流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歸納出商的變化規律。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重點突出。

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心理動力。托爾斯泰亦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聽故事國小生都喜歡,在本課教學中,我就利用了這一點,給學生講了《猴子分桃》的故事,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都投入到“猴子和猴王哪一笑才是聰明的一笑“的思考當中,學習積極性非常濃厚,最後順利地進入了本課的教學中。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他們獨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組合作幾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合作歸納出商不變的規律,並讓學生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體驗探究與成功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始自終的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數據都來自與學生,比較真實,讓學生參與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交流過程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從讓學生學習發現第一個規律時,我就要求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這樣學生的思路就清晰了,很快找到被除數不變時商與除數變化特點,在學生彙報交流時,又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再次提醒大家按一定的順序彙報,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思維順暢了,表達也準確了。同時也為下一步的觀察奠定了基礎。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篇4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生細節的教育,加強了雙基的訓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複習溝通,建立聯繫。在教學新知識前,先簡單複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目的在於回憶已學的知識,為遷移做好準備,加強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2、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在學習例題之前,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引出例題。

3、通過觀察、探討、交流,掌握新知。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4、鞏固知識、深化練習。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分層次掌握所學的知識,先進行基本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方法,再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鞏固深化,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對於本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繫比較緊密又藴涵着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教師:

1、在用教材上還需繼續深入挖掘。

2、在教學上,注重教學內容的平衡,使得優生在一堂課中有更大的收穫,還要讓學困生在每堂課中有所學習。

3、課堂上,要抓住學生知識的薄弱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學生:

1、部分學生不懂得審理,審題能力較差,不理解題意。

2、有的學生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差,分析判斷能力薄弱。

3、還有的學生因為懶惰而導致了學習基礎差。

1、注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在實物操作中抽象到圖形的認識。

2、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

3、關注學困生,採用多種方法的幫扶,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對他們的作業爭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4、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改進教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吸取經驗教訓,根據這次反思情況,制定各種有效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學習經驗,爭取下學期能夠有所提高。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總結篇5

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與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數的尾數省略,求它的近似數。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則要先分別求出被除數、除數的近似數。而且除數是省略十位後面的尾數,被除數從哪位起省略尾數,可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及運算的方便程度來決定,使求出的兩個近似數可歸結為表內除法口算。由於被除數、除數都要先求出近似數,比第六冊裏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要難。

例6,通過運醬油的情境引出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

教材給出了兩種估算方法:一種是把被除數、除數取近似數後,用除法口算;另一種是把被除數、除數取近似數後,用乘法口算,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教學。教學例6,完成練習十四中的習題。

2.教學例6時,可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取538和62的近似數進行估算比較合適?可以用什麼方法估算?使學生明確:取近似數時首先要考慮所取的近似數與原數不能相差很大,然後要考慮運算的方便,可以歸結為表內除法的口算。

讓學生做“做一做”的。題目時,要讓學生先想一想怎樣取近似數後再計算。

3.關於練習十四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3題有一定難度,教師要提示學生怎樣取近似數後再進行計算。

第51頁最下面的思考題。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據題意可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從圖中看出:①只參加數學小組的人數是28-10=18(人);②只參加語文小組的人數是14-10=4(人);③兩個小組都沒有參加的人數是42-18-10-4=10(人)。

用整百數除的口算過程,實質上是先除以幾,再除以100的連除過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這個過程中,用一位數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則是用十除的類推。因此,教材首先複習了用一位數除、用整十數除,為新知識的教學做好準備。

例4教學用100除一個數。教材從除法的意義入手,明確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後出例5教學用整百數除。所出的兩道口算題,一道是商一位數的,另一道是商兩位數的,都通過方框中的話突出用幾百除的口算方法。兩道例題後,引導學生討論、總結用整百數除的口算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