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數學《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反思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小數加減法的學習效果?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9W

本文反思了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小數加減法,指出了學生在應用該知識點時常犯的錯誤,並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和技巧,以幫助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技能。

數學《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反思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小數加減法的學習效果?

第1篇

從講台上走下來的那一刻開始,一直很不安,很內疚、很遺憾,帶着不自信走上講台,又帶着懊惱走下講台,整個過程讓我有些暈。課處理到這個程度,的確需要很好的反思自己。下面談兩個自問自答的問題、三個遺憾點、兩個不確定的思考。

上完這節課,我一直在思考着的問題是,我的40分鐘哪裏去了?儘管我在課堂上數次的看錶調整時間,依然無濟於事。仔細的回憶了一下,又和一位聽課教師核實了一下,我的時間分配是這樣的:複習約10分鐘+新授約20分鐘+拓展約10分鐘,很顯然,這樣分配不合理,計算教學的課堂,怎麼能沒有訓練就下課呢?!時間浪費在複習和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處理上。原因有很多,比如因為有意強調學生的學習、書寫習慣而忽略了重點的把握,比如因為想照顧多數學生而最大限度的給學生髮言的機會等等,但是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我的問題提煉的不到位。

典型錯例:當學生筆算整數加減法之後,引導學生展示交流時,問題應該是:“這樣做對嗎?”而不是:“同學們仔細觀察他寫的豎式和計算結果,你有不同意見嗎?”問題的跑偏帶動學生關注點、思維點的跑偏,學生很無辜,我很懊惱。

複習環節:組織學生做筆算整數加減法之後,展示學生作品,並提問:“這樣做對嗎?”、“同學們來想一想,筆算整數加減法時該注意什麼?”把學生的評價點集中到題目做的對不對上面,迅速回憶起注意事項,揭示課題。

新授環節:繼續使用三本書的價格情景,學生提問並列式時,順勢把5.40改寫成5.4,確保兩個例題一個是小數位數相同的,一個是小數問題不同的。然後以這兩道題為載體,研究小數加減法筆算的注意事項,明白為什麼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和怎樣對齊的道理,同時討論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拓展環節:重點處理兩種特殊情況,一個是整數和小數相加減,一個是得數的末尾有0的題目。借這兩道題把小數加減法中要注意的問題繼續補充。

郯城呂主任有句話説的好:“課不要考慮太多,不要面面俱到!”聽時就心中一驚,課上完後才覺得,我就是“面面俱到後遺症”的典型代表。從設計教案到課堂操作,我在想什麼呢?

複習環節:想複習的充分,想做題,想讓學生談注意事項,還想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

新授環節:想小步子走,想把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對比做充分、想講透算理、想把小數加減法的各種特殊情況都展示總結出來……

面對學生:想給更多學生回答的機會,儘管有時已經不需要他們再回答了......

課堂本不是產生完美的地方,我又何必強求。學生的能力、知識、情感、習慣,怎麼可能在一節課上都得到培養!“捨得”是什麼?有“舍”才有“得”!我需要抓住本質問題去關注,其他的細枝末節潛移默化就可以了。正如王永勝老師重述的華老師的那句話——“行動的搖擺緣於認識的模糊”,的確如此!我的認識本來就不夠清晰,怎麼可能奢望清晰的課堂實踐?患得患失之後一定會失去很多,縱使性格使然,也要努力改正!

筆算之後,沒有和估算進行對比。如果能組織學生做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估算的意義和價值,明白估算其實是一種比較實用的驗算方法。

拓展練習,在處理小數加減法的幾種特殊情況之後,應該組織學生改錯,及時修正。但是因為時間的匆忙帶走了我的預設,忘記處理了。學生不能及時的改正錯誤,對知識的掌握一定會打折扣。

儘管呂主任肯定了我對0的處理,但是我知道,其實還是不夠的。比如,當學生在認識到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之後,是不是還可以把15.90和0.27這兩個得數中的0做下對比,明白數學的簡潔美是有限度的,不是什麼0都可以去掉的。

1、思考一:學習小數加減法之前,究竟該設置哪些複習內容?

小數加減法的學習需要的知識基礎有很多,比如整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一位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小數的性質和意義等等,這些知識一一在課堂上進行復習是不現實的,時間不允許。那麼究竟該把哪些知識拿到課堂上來複習呢?備課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整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必須複習,因為我需要學生對這一知識充分的回憶,以便順利的把整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遷移到小數加減法的筆算中來。後來又覺得一位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既然已經學習過了,置之不理好像也不合適,也需要在課上覆習一下。但是這樣設計之後,複習將佔用10多分鐘的時間(即使問題不跑偏也會這樣),這在時間的分配上顯然不夠合理。後來和一些同事一些朋友交流,覺得複習整數加減法的知識更有必要,因為學生在做小數加減法時會自然的啟動一位小數加減法筆算的經驗,不進行專項複習也可以。所以最後選擇了在課堂上覆習整數加減法的知識,希望這樣可以充分的喚醒學生的知識經驗,把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聯繫和區別分析的更到位一些,其他的知識點就靠學生靈活嫁接了。這樣處理是否合適,我不太確定,所以我想和各位領導、老師再討論一下。

2、思考二:豎式中的橫線是否該強調用尺子標着來畫?

小數加減法是一節很經典的課,在名師的課堂中,在全國一等獎的課堂中,老師們都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用尺子標着畫豎式中的橫線,究竟需不需要?從學生的習慣培養來説,很需要!我們需要強調,需要讓學生這樣做。但是也有一些老師認為,把橫線畫直只是為了讓豎式更美觀,是為了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態度,如果學生在畫線時很用心,不用尺子一樣可以畫的很好,又何必一定要強調呢?我覺得用和不用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不太確定該不該強化用尺子畫線的要求,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可以給我指點。

數學《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反思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小數加減法的學習效果? 第2張

第2篇

自參加工作以來,對計算教學的上課思路一直是模糊的。自從參加省國小數學網絡研修,聽了姚宗嶺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知道了計算教學是要講清算理和算法的。並且算理是算法的基礎,算法是算理的升化。通過對小數加減法的備課,我認為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是相同的計數單位對齊,計算方法是小數點對齊。但是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筆算,他們大多數知道相同的數位要對齊,也有個別靈的學生知道小數點要對齊,四年級再來上小數加減法這節課,那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從小數的意義來理解,只有相同的計數單位才能直接相加,不相同的計數單位不能直接相加。(想用圖形教學法,和市教研員一聊覺得這不是數學模型)

學生真能提出98.35+0.7=,7為什麼要和3對齊,而不和5對齊?我及時抓住這個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只能説出因為5在百分位上,而 7在十分位上。這時,我繼續追問,能否從計數單位這一方面説一下理由?這個問題有難度,只能説出5和7的計數單位不同。這時我急於總結了。其實完全可以再問怎麼個不同法?學生很快會説出5表示5個0.01,而7表示7個0.1,不同的計數單位不能直接相加。

然後,我又問為什麼3非要和7對齊?強化這一算理的理解。

這時,我該總結板書了,可忘了這個環節。馬上出示練習小數加法。在學生在做完練習以後,我來了個板書小結。縣教研員張老師看出來,笑了。呵呵。但市教研員張老師,卻認為這樣做比我之前那樣設計的要好。我的理解是通過讓學生做幾個題,讓學生自己總結如何用最簡煉的話説一下如何做小數加法。

再就是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減法,讓學生體會小數減法與小數加法計算方法是相同的。對於小數末尾需要添0的,我通過把3種不同方法讓學生板書到黑板上,讓學生去發現哪種方法最好。

這節課由於沒有到電教室去上,沒用上實物投影。所以沒有處理練習題。這也是我一直毛病。不能做到精講多練。

要強調不光這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每一位滿十都要往前1位進1。多看郭思樂的三本書,要用理論來支撐,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學生還要繼續培養。

每一步都要嚴謹。自主研修時,關注出錯的人,每一節別留知識缺陷。

第3篇

“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是在兩位小數加減兩位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1、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位數不同”的兩個小數相加減以及“整數加減小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

3、滲透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下面是就這三個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我認為這三個目標在本節課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

首先由老師提供“一本故事書5、8元,一本連環畫2、75元,”兩條信息,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學生提出了:

(2)兩本書相差多少元?列式:5、8-2、75;接着老師又提供一條信息:如果媽媽給你8元錢,讓你去買書,你又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4)買一本連環畫還剩多少元?列式:8-2、75。4道算式出來後,

①讓學生估算,並説出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②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

③全班交流,進一步理解算理,明確算法;④引導觀察,抽象概括“位數不同”的兩個小數相加減以及“整數加減小數”的計算方法,同時適時滲透化歸的思想方法,即把“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如何轉化為“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從而使新知識得到解決。此題,教師改變了以往一題一例的模式,老師既深鑽了教材而又跳出了教材,對教學內容重新整合,創設了開放性的問題情境,學生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他們調動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索該情境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積極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真正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體現在三大環節。一是探索新知部分。4道算式出來後,先估算,後獨立計算,算後再和估算進行比較,看誰估算的結果和正確值最接近。二是綜合訓練部分。當老師提供六種文具的單價“筆盒9、8元、書包30元、鉛筆0.7元、本1.2元、轉筆刀2.46元、尺子1.45元”後,提出:

(2)40元錢買哪兩種文具找回的錢最少?然後放手讓學生提出有關數學問題,學生提出(1)我買兩種文具的錢在10至11之間,我一定買的是哪兩種文具?

(3)我買的兩種文具的和是一個自然數,我買的一定是哪兩種文具?三是課堂作業部分。要求作業先估算再計算,能口算的直接寫出結果。這三個環節的有效實施,使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在綜合訓練中,我把課後第二題進行了修改,原題是“筆盒9.8元、書包35.6元(改為30元,意在對整數加減小數進行訓練)、鉛筆0.7元、本1.2元、轉筆刀2.46元、尺子1.45元,購買兩種你最需要的文具,一共要用多少元?”改為:“要求學生從這6種學習文具中,任意購買兩種不同的學習文具,求出一共要用有多少元,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列法?”這個問題的提出,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深入,學生很容易用數線段的方法5+4+3+2+1=15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到此並沒有結束,老師又提出:“請同學們猜一猜,如果讓你求出任意兩種文具相差多少元,又有多少種不同的列法?”當學生猜出10種和15種出現了兩種結果後,教師在引導學生辯論中,學生找到了“把這6中文具由大到小排列”的方法後,再一次用數線段的方法解決了這個新問題,學生較好的運用了化歸的思想方法。最後讓學生把這15道加法和15道減法題一一搭配列出算式,做在作業本上,讓全體學生親自體驗搭配的思想方法,同時使學生估算、口算、計算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第4篇

?小數加減法》一課,歷經選課、磨課,得到了張志娜校長、郭子平主任、魏瑞霞老師三位專家的細心指導,工作室成員、同事們的獻計獻策,終於順利講完了。通過這次講課,帶給我許多前所未有的體驗,幫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促使我以後在研讀教材、把握課堂方面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下面就對本節課進行全面的反思。

1、新知導入前的搶答遊戲從不同類、不同單位和單位劃歸三個方面揭示單位統一的重要性,滲透了只有相同單位才能相加減,為小數加減法做好知識鋪墊。

2、在講解算理和算法的過程中,善於抓住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對比教學,通過對錯誤類型的分析,進一步明確正確的方法。

3、練習題的設計巧妙、新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每道練習題的針對性強,再次鞏固了相同計數單位相加減,還滲透了估算教學。

4、進行整數加減法與小數加減法的對比教學,讓學生明白兩者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1、課堂語言不夠精練,個別提問的指向性不明確。講解引導稍多,缺少學生獨立的思考與交流。

2、對2、3-1、46的處理應再細緻些,如與加法進行對比,這裏為什麼不能把6直接落下來?再如算法可從計數單位的.角度進行教學,10個0、01減6個0、01是4個0、01再次強化相同計數單位相加減,讓學生豐富對算理的理解。

3、驗算的方法是根據什麼知識?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相聯繫,讓學生不僅知道怎麼做,還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1、關於5個門+3個窗,在勝採國小試講時,學生第一反應報出“8個”以後,學生又迅速地改正了,認為門和窗不一樣,不屬於同一類,所以不應該直接相加。在此次講課中,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好一會,甚至有學生説到5、3個門和窗。反思此環節,可能存在如下問題:首先,門和窗雖然不屬於同一個單位的,但是它們之間的潛在聯繫是都屬於房子的一部分。如雞和鴨雖單位不同,但它們都屬於家禽。此素材可能引起學生的誤解。所以,我覺得應該改成“5個門+3頭牛”。其次,前面兩道題目的處理沒有凸顯出單位的重要性,在勝採國小試講時,在第一個問題“5個蘋果+7個蘋果”時我讓學生完整地説出答案“12個蘋果”就給學生了一種正強化,到了第三個問題,學生馬上會從單位角度去想。而此次講課,前兩個題目我並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容易產生歧義。

2、小數加減法為什麼一定要藉助具體的情境進行教學。三次風格迥異的教學設計,逐漸讓我清晰計算教學的模式,就是計算教學一定要依託情境進行教學。第一次設計了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比賽的情境,讓學生計算比賽成績。這裏的成績都是兩位小數,無法突出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當時還計算了五輪比賽成績,耽誤的時間比較多。第二次設計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經驗,自己編出小數加減法的題目,針對各種類型進行算理、算法的教學。課後研討時,專家指出,對學生來説,直接理解算理有些抽象,最好是藉助實例或者是圖形來理解算理更清晰。所以就有了第三稿的情境設計,讓學生依託元、角、分的知識明白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學生理解起來更方便,這樣學生就從兩方面理解算理,更有説服力。

再次感謝各位專家與同仁們的指導與幫助,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篇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並有效的在教學與生活中架起一座橋樑。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不僅完成了對新課內容的建構,而且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真諦。

2、選取現實素材,激發學習興趣是本課的最大特點。課前的購物活動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教材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由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要求。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親近數學。 為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數學、用數學,教師充分挖掘“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眾多的生活實例中選取“購物”這一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恰到好處地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糅合在一起。 課堂上,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購物清單,提出數學問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發問題,學生的探索必然是積極主動的',發揮學生購物付款的經驗,對小數加減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對“列豎式為什麼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些在傳統的教學需要教師總結、歸納的學習重點,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

第6篇

本冊教材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材編寫體現以下特點:

2、藉助直觀模型和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加減法。根據這一特點同時結合三年級下冊藉助購物情境學習了一位小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

因此,本單元的教學我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第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新課的預習,有意識的培養並訓練學生的.自習能力。從作業反饋的情況看來,對於一些如兩位小數大小的比較,兩位小數的加減等這樣有章可循的知識,學生通過自學的掌握情況還比較可喜的。

第二,教學充分聯繫了實際,通過引導學生不停的“舉一反三”,使教師能在第一時間裏瞭解到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有效教學。

第三,教學環節設計緊湊。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水平的提高,學習能力的增強,我有意識地調快了教學的速度,使課堂更加緊湊,提高了學習效率。

從作業反饋出的情況來看,粗心大意的情況普遍存在,今後還應着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第7篇

?小數加減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學生在此之前系統的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對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掌握比較牢固。在三年級也曾經進行過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雖然進行了小數加、減計算,但沒有形成計算的法則。同時在本冊第四單元較系統的學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因此,學生對學習小數加減法有較好的基礎。如何運用知識遷移,讓孩子自主學習,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是我在備課時一直思考的問題。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我對教材進行了創造性的使用,在反覆研讀教材後,大膽摒棄了教材原有的主題圖及例題,創設了購物這一情境。之所以這樣做,原因是考慮課本提供的素材----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的跳水成績,對學生來説,時間已經久遠,根本不感興趣,而且學生對於體育比賽中的得分遠沒有對購物中的情境熟悉。小數加減法的難點是小數部分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如果選用課本中的情境,無法將着這種情況體現。基於以上原因,教學時我選用了商品的價格作為本課教學的素材。

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在教學時我突出了以下兩點: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尋找新舊知識間的聯繫。

上課伊始,先讓學生説説在哪些地方會遇到小數,感受小數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學習小數加減法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從而引出課題。再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什麼加減法,在算整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麼?並鼓勵學生根據課題大膽質疑,提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質疑能力。課堂上孩子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小數加減法怎樣計算?整數加減法計算時要滿十進一,小數加減法是不是這樣呢?學生竟然關注到了新知可能與以前學過的舊知之間有聯繫,這為課堂的探究學習指明瞭方向,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慾望和興趣。

二、問題引領,教師扶放結合,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

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創設購物情境,出示了三種商品及價格,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師選擇其中一個出示,(兩位小數加兩位小數)讓學生自主列出算式,嘗試進行計算。因為三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他們不自覺地做到了小數點對齊,對於算理和算法不在此處理,僅僅通過問題“為什麼用加法計算?”,讓學生了解小數加法的意義和整數加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我把處理算理和算法都放在了“幫老師算算買一盒水彩筆和一本書要多少錢?(兩位小數加一位小數)20元錢夠嗎?還剩多少錢?(整數減兩位小數)”這兩個問題中。先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經歷學習的過程。在集體交流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以前算加減法題的時候都是把末位對齊,現在怎麼不把末位對齊了?

4、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把相同數位對齊時有什麼不同?

5、為什麼一定要把相同數位對齊?結合具體的數字説説自己的理解。

通過這樣幾個問題的引領,引導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通過師生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自以為在課前充分的研讀了教材,做了大量的準備,但教學的實際效果和課前預設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

1、在處理為什麼一定要把小數點對齊時,沒有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學生不能結合小數表示的實際價格或小數的意義説出自己的理解。

2、對整節課時間的調控不好,前面的環節鬆散,導致後面的練習沒時間處理。

對於本課,還有一點困惑:在創設情境時,我以價格呈現,但我知道用一位小數表示的價格不規範。利用這種不規範的價格呈現會不會給學生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通過一個什麼樣的情境能將小數加減法中各種不同的情況呈現?

推薦內容
一年級數學加與減二教學反思6篇 兩位數減法計算的教學反思9篇 重塑學生對兩位數減法的認識:教學反思與啟示 數學課《有理數減法法則》反思8篇 《有理數減法:誤區與深度思考》 數學8和9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小數加法和減法7篇 精確算術之道:小數加減法教程 《小數加減法》數學教學反思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從10的加減法引出的思考與教學反思》 《三位數加三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4篇 教學反思:從簡單進階到挑戰,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進位加法的教學方法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7篇 因數和倍數教學:從反思中提升教學效果 數學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6篇 "反思:如何更好地教授數學分數與除法" 分數乘法3教學反思4篇 "深度反思:我如何提高學生的分數乘法技能" 《科學記數法》教學反思2篇 反思科學記數法教學 二年級數學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2篇 【數學啟蒙】二年級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如何讓孩子輕鬆掌握? 《三位數加三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3篇 《深度反思:教授三位數加三位數進位加法的技巧》 數學《10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篇 "深度反思10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索" 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案8篇 精通小數的你,輕鬆掌握小數加減法! 二年級數學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篇 反思二年級數學課程中的不退位減法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