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20到30的教案參考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在教案的編寫中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的順序和時間分配,教案的編寫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和作業,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認識20到30的教案參考6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20到30的教案參考6篇

認識20到30的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認識》是國小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米、分米、釐米、毫米等長度單位,並且初步瞭解了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由於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千米這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會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觀念比較困難。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使學生建立千米的觀念,在建立千米觀念的基礎上去正確估計物體的長度又是這節課的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的關鍵是儘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加學生對千米的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熟記1千米=1000米,並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2、能力目標:在認識千米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確估計物體的長度。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探索和合作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本節課的課時安排為1課時

二、説教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為此我分析了學生的狀況。由於學生已經學習了米、分米、釐米、毫米等長度單位,且三年級學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長度的生活經驗,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來看,準備狀況是良好的。但三年級學生習慣於形象思維,要建立1千米這麼大的一個長度觀念,還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對長度單位千米認識不深入,必將導致重量單位使用不合適,以及估計估計物體長度不準確等錯誤。介於學生思維發展的階段特點,我採用了觀察法、實驗法及嘗試練習法,並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建立聯繫。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三、説學法

教師要成為“善教者”就必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因為“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同教法一樣,學法指導也必須根據學生特點與學習內容進行優化組合。在分組實驗時,指導他們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學會合作與討論;在認識千米時,指導他們學會自學與總結。

四、説教學程序

(一)複習導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長?

2、出示米尺,讓學生説説米尺的作用。

3、當我們測量數學課本的寬,鉛筆盒的厚度時,是不是還用米來測量?當米尺測量這些物體顯得太長時,我們是引入了分米、釐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長度單位來測量,這些單位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4、如果我們要測量一下梧埏鎮中心國小到温州動物園的路程到底有多長?你有沒有辦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當測量路程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課題)。現在我們就來認識千米。

(這種導入方法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通過設疑提問,巧設懸念,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的慾望,並瞭解了千米這種單位的作用。)

(二)新課教學

1、認識千米

(1)認識10米。

在學校的操場上用捲尺量出10米,在兩頭插兩根標槍,讓學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後每10米移動一下標槍,同時讓學生觀察,走步,瞭解幾十米,舉例説説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0米?

(2)認識100米。通過測量得到10個10米是100米,觀察,然後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長度。舉例説説從哪裏到哪裏的長度大約是100米?

(3)認識1000米。

上此課的前幾天體育老師已經利用體育課組織學生繞操場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須跑完,跑慢沒關係。學生先説説賽跑的感受,然後告訴學生跑道為250米,問實際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單位間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書千米、米關係),

千米有時也叫公里。

(聯繫生活實際,通過親身體驗,跑完艱苦的1千米,此時“千米”在學生的心中已經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將是久遠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難點)

(2)教學例1

以前我們學過米、分米、釐米、毫米間的互化,現在你能不能根據1千米=1000米,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請大家試一試,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與同桌商量一下。

計算

2千米=()米

學生計算結果,然後説説是怎樣想的。

再練習: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練習後説説想法。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千米的認識》説課教案》,來自網!

(3)教學例2

嘗試練習

4000米=()千米

並説説練習過程的依據?

再練習

10000米=()千米

嘗試練習: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試一試: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歸納整理長度單位

經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把長度單位全部學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劃一下各長度單位(千米除外)的長度。誰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它們排排位?

答: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共有五個,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依次是: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

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相同嗎?不同在哪裏?

答:基本的進率關係式有四個,分別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在此基礎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進率關係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釐米=1000000毫米

1米=100釐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導學生對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進行整理和歸納,使學生認識一個完整的長度單位的知識體系。)

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穫?還有哪些問題?你是用哪些方法學會這些知識的?

三、鞏固應用

學了這些知識你覺得能解決哪些問題?

那麼多實際問題,課後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問題想辦法加以解決。這裏老師也收集了幾個問題,你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加以解決嗎?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根拔河繩長12()

小冬肩寬30()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

一本數學書厚8()

北京到温州之間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間相距367()

學校到温州動物園相距12()

(這道題和生活聯繫最緊密,可以加強學生對長度單位千米與米、分米、釐米、毫米的對比,培養學生準確使用長度單位的能力。)

2、在○裏填上“〉”、“〈”、或“=”號。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釐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種物體,它們的長度分別如下。那麼最長的一種物體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釐米

(安排這道題的目的是在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基礎上,會進行單位換算,並比較大小。又通過選擇合適的數量,建立實際長度的觀念。)

4、你能説出一些具體例子嗎?

(1)約6分米長的物體(舉出5個例子)。

(2)用千米作單位最合適(舉出5個例子)。

(在熟練認識長度單位的基礎上,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應用題,並能聯繫生活實際舉例説明,提高運用長度單位的能力。)

板書設計:

千米(公里)的認識

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這樣的板書設計一是有利於指導學生觀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書設計和教學思路和諧統一,能簡明突出地呈現本課知識點,看上去一目瞭然,使學生記憶深刻)

認識20到30的教案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6、7頁圓的認識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摺紙活動,探索並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裏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體會圓的特徵。

3、在摺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徵。

2、同一個圓裏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過程

教學過程説明

一、實踐操作。

1、折一折。

每人準備一個圓,請同學們想辦法找出圓心。

2、小組活動:剪幾個圓,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交流。

3、彙報:沿着任意一條直徑對摺,都能完全重合。

4、小結: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可以表示為d=2rr=d/2。

二、嘗試練習。

1、説一説學過的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分別有幾條對稱軸?

正方形:4條

長方形:2條

等腰三角形:1條

等邊三角形:3條

圓:無數條

2、要求學生剪出書本第7頁做一做的三幅圖,沿中心點a轉動,同學們發現了什麼?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2、練一練第二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3、練一練第三題。

學生畫出對稱軸,集體交流。

4、練一練第四題。

學生實際測量,集體交流。

5、練一練第五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使學生通過摺紙活動進一步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特徵,以及圓的軸對稱性和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引導學生整理已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的旋轉對稱性,以及圓是一個任意旋轉對稱圖形。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四、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學生在掌握圓的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知道圓是一個軸對稱圖形,而且有無數條對稱軸。

存在問題:對於畫對稱軸,學生掌握得層次不齊。需要進一步練習鞏固!

認識20到30的教案篇3

?除法豎式的認識》是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有餘數除法的開始,本節課是有餘數除法的第二課時,因此我想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除法豎式的意義,知道除法豎式各部分的名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法豎式的認識》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教案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及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教學:

一、通過複習引入,有12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組可分幾組?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1)擺小棒。(2) 畫一畫,圈一圈。怎樣列式?還可以列豎式計算。導入新課。

二、新授部分。除法豎式該按怎樣的順序寫?為什麼要這樣寫?在教除法豎式的認識備課時,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和我們學校的數學老師探討,上網查詢,説法各異。我覺得除法豎式的格式與加法、減法和乘法都不一樣,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怎樣讓學生自然的記住除法豎式的順序。課堂上我創設了一個情景,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根據學生寫的除法豎式對比的寫出正確的除法豎式,“廠”是豎式的除號,好像“廠房”的`“廠”字,教學反思《《除法豎式的認識》教學反思》。被除數住在房子裏面,除數住在窗口,表示把總數進行平均分。商住在房頂,要和被除數的個位對齊,把分得的結果就寫在橫線的上面,這條橫線和加減法的橫線一樣也相當於等號的意思。

接着我又追問:商寫在什麼地方?它表示什麼?(讓學生觀察擺小棒,分掉多少根?12根寫在豎式被除數的下面.再觀察分掉12跟後還剩下多少根?在豎式上我們能不能看出剩下多少根?剩下的寫在豎式的什麼地方)完成了豎式再介紹各部分名稱,每個數的表示意義。

通過這節課也讓我明白了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的難易程度要有預見性,對於學生不容易接受的難點要事先設計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教的輕鬆,學生也學得輕鬆,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練習部分,我設計將後面的練習作為一系列的闖關題出現,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能在高層次上積極思維,不斷閃要智慧的光芒。當學生得出結論的時候,我總要問他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意見和想法,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促進學生新觀點、新方法、新創意的生成。

結束了除法豎式的認識的教學後,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把握得較好的幾個地方就是前面新授的部分讓學生自己試着寫出除法豎式,講解得比較到位和詳細,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這種方法;還有就是除法豎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義,加深了學生對除法豎式的理解。我也同時認識到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幾點不足:

一是臨場應變能力應當加強,要做到心中有數。即使是自己為了某些外在的原因要趕進度,也要力求自己授課語言的準確性!如果出現了口誤的地方,應當及時的改正。

另外應當注意再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瞭解他們的想法,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然後從這中間去找解決如何更好的傳授知識的問題。

還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的嚴謹和完整性,從小培養他們養成這個良好的習慣,對以後做應用題也是很有好處的。

認識20到30的教案篇4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及其所處的位置與作用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幾何初步知識內容,既是一節起始課,也是後繼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圓形物體,在低年級也已經初步認識過程,但都是直觀的表象的認識。

3、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及其內在的聯繫,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學會用圓規畫標準的圓。

二、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教學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讓學生初步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各種方法畫圓(知識目標);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或用生活中的現象解釋圓的特徵(能力目標);

3、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情感目標)。

三、説教學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用“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用“活動探究法”讓學生主動探索,實踐操作,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具體特徵。用“小組合作法”讓同學們在小組活動中,相互合作,創造性的以不同方法畫圓。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實施教學,那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會主動嘗試,自主探索,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認識圓、瞭解圓。

四、説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教師展示了一個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面對着實實在在的孩子,我的設計本着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的教學思想,對本節課的教學,我精心設計了三個主要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上課,我會馬上出示多媒體課件,在漸進的音樂聲中,米老鼠和唐老鴨分別推着小車過來了,唐老鴨的車起路來上下顛簸的厲害,而且走的慢,米老鼠的車卻很平穩且比較快;“為什麼米老鼠的車走起來又快又穩?”我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這是否跟米老鼠的車輪有關係呢?認真學完這節課你就能找到答案了!”同時揭示課題——圓的認識。

(二)、突出主體、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圓

首先我會讓學生舉舉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的?”學生可能會説出:硬幣、光碟、路標、鐘面、車輪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接着,我會出示的兩組圖形,第一組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第二

組就是剛認識的圓,通過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組圖形是由線段首尾連接所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所圍成的,形成正確表象——圓是一種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

(1)找圓心

首先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摺後打開,用筆和直尺把摺痕畫出來,並在圓形紙的其他位置上重複上面的摺紙活動

二、三次。操作後,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親手操作後,發現所有的摺痕都會相交於一點。這些摺痕的交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我們數學上把這一點叫作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直觀操作,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動作化”,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並有意設置一些認知衝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2) 認識半徑、直徑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讓學生通過動手畫一畫,小組議一議,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出:在同一個圓裏,半徑能畫無數條,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這裏因為有半徑的知識做基礎,我會嘗試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直徑的知識,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出,在同一個圓裏直徑也能畫無數條,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3) 探討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分組討論在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通過測量和比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係,讓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關係。得出d = 2r與r = d/2的字母公式,並在練習中通過填表強調了圓內半徑與直徑的對應關係,還要求學生在圓內一些線段中,找出半徑和直徑。(設計意圖:合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自主探索知識的形成與發展,並及時鞏固學習成果。)

3、掌握畫圓方法

在教學畫圓的過程中,我同樣會放手讓同學們大膽的動腦,動手探索不同的畫圓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藉助圓形物體畫圓,用繞線釘子畫圓,還有用圓規畫圓等等。最後我會試着讓學生用圓規在練習本上畫圓,並要求一邊畫,一邊想畫圓的步驟有哪些。通過學生的彙報,我引導他們歸納出畫圓的一般步驟:(1)定點(也就是定圓心的位置)(2) 定長(也就是定半徑的長度),(3)旋轉畫圓。接着我會示範一次畫圓的方法,強調畫好後要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

(三)、利用特徵,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處處充滿數學。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價值。因此這個環節我設計了讓同學們試着用剛才所學的圓的知識來解析一下,為什麼米老鼠的車走起路來既平穩又快,而唐老鴨的車子走起路來卻既顛簸又慢?那是因為米老鼠的車輪是圓的,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處處相等,車輪滾動起來軸心始終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所以走起路來比較平穩,比較快。而唐老鴨的車輪是方形的,方形中心到方形邊上的距離不相等,車輪滾動起來時,軸心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所以走起路來上下顛簸的厲害,走的也就比較慢。

(一)鞏固練習

1、圖中有哪些是半徑?哪些是直徑?哪些不是,為什麼?(這道題主要是幫助同學們鞏固對半徑和直徑意義的理解。)

2、填表:(這道題主要幫助學生鞏固對半徑和直徑關係的理解)

3、判斷題。

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半徑3釐米的圓比直徑5釐米的圓大。()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這道題進一步加深對圓的認識,並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

(二)拓展練習

在一個長6分米,寬4分米的長方形裏,畫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分米?(這道題充分體現了圓的知識在數學領域的應用。) 在練習方面我會採用開放評價和個性激勵的方法,在時間上給予了全場評價,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適時評價,在內容上,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而在形式上,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同學之間的評價,以引起他們的爭議和共鳴。

五、板書設計

認識20到30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物體,你要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2、你要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你要學會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並能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以此關注身邊的事物來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毫米、分米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數值的估測和單位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新的學年不知不覺已經開始三週多了,同學們在過去的一年裏肯定都長高了不少吧?有沒有同學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呀?看來很多同學都很關心自己的成長,剛才同學們用我們學過的米和釐米來表示了自己的身高,那麼誰能用手比量一下一米和一釐米大約有多長呀?這幾位同學表示的非常準確。這節課我們還要交兩個新的朋友,通過預習,同學們一起説這兩個朋友是-板書毫米和分米

二、自主學習 合作探索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剛才的測試,老師發現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很不錯,老師還想考考大家,這裏有一張卡,老師想知道它的厚度,誰能幫老師量一量呢? 這位同學預習的很好,毫米還可以用字母表示是mm,下面請同學們摸一摸,閉上眼睛感受一下1毫米到底是多少,同學們可以感覺出來,1毫米這個單位真的是非常小。

(二)自主學習 認識毫米

它在直尺上怎麼表示呢?請大家拿出直尺,直尺上最小的一格就是1毫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尺子,

1、請你指出直尺上的1毫米。

同學們通過預習和剛才的學習,相信已經掌握了不少關於毫米的知識,考驗同學們的時候到了,請同學們一起來量一量,畫一畫。

(1)量一量身邊的那些東西的厚度或者寬度可以用毫米表示,請記下來。

(2)你能畫一畫1毫米、5毫米、10毫米嗎?

2、通過剛才的畫圖和觀察直尺,你認為毫米與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們可以一起來數一數,出示幻燈片。

1釐米=10毫米

通過幻燈片我們看出來了,釐米和毫米是相鄰的兩個單位,通常情況下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進制是十進制,有的同學可能會問了,在一年級的時候不是學過1米=100釐米嗎?這是怎麼回事呢?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這是因為米和釐米之間還有一個單位就是-分米(dm)也就是説釐米和米是相鄰的長度單位嗎?釐米和分米才是。所以釐米和分米之間的進率應該也是10。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一分米究竟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在直尺上找一找,多長是一分米?給同桌比量一下。跟小組內同學一起,看看經過同學們的討論,能不能解決關於分米的一些小問題。

(三)合作探究 認識分米

2、量一量你的手有1分米長嗎?把小組內同學手的長度值記錄下來。

3、畫一畫1分米。 通過剛才的討論,你發現了什麼?分米和釐米有什麼關係?

(四)整理反思

我們學習了這麼多單位,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給這些單位排排隊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節課的問題同學們都幫老師解決了,同學們都學會了嗎?那麼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學得好,做得快。

三、鞏固練習 達標測試

1. 在( )裏選擇適合的單位打√

黑板長: 3(米、分米) 鉛筆盒長:3(米、分米) 橡皮寬:16(釐米、毫米) 黑板

2、括號裏填的單位對嗎?(對的打“√”,錯的打“×”)

圓珠筆長14分米。( )

牀長2釐米。( )

大樹高25米。( )

課桌寬100毫米。( )

課本長2分米。( )

3、能力拓展:下面是小馬虎寫的一篇日記,你能找出裏面的錯誤嗎?

小馬虎的日記 3月4日 星期日 晴

星期天,我揹着 3 米寬的書包,騎上 8釐米高的自行車,去離家200釐米遠的超市買學習用品。到超市後,我買了一支 2 米長的鉛筆,一塊4分米長的橡皮,還有一本18釐米厚的童話書。然後高興興回家去,路上我口渴了,又買了一支1釐米長的雪糕,今天過得真充實啊。

四、自我評價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對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滿意嗎?

不滿意 基本滿意 滿意

五、作業(全做或選做)

基礎練習:

課本34頁2、3、4

拓展練習:

1、你會用多種方法寫一下你的身高嗎?

( )釐米 ( )分米( )釐米( )米( )分米( )釐米

2、身邊的事物你還知道哪些是一毫米和一分米長度或厚度的嗎?

1毫米的有:( )1分米的有:( )

認識20到30的教案篇6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分享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案給大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佔整體的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經歷聯繫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悦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初步體會分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

教學重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幾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等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分過東西嗎?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我分一分好嗎?

現在有四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兩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像這樣,我們把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就是我們以前學習的什麼分法?

我們再來看看如果一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

那麼,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分數。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1/2

1、認識1/2

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分這一塊月餅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兩個半塊月餅大小一樣嗎?

分後的兩塊餅大小完全一樣,這就是把餅平均分成兩份。這半個月餅我們就可以説是這整個月餅的1/2。

也就是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們能在這塊月餅中找到另外一個1/2嗎?

2、 寫分數1/2

我們來寫一寫。

誰來讀出這個分數,並説出各部分名稱幾含義,1/2表示什麼意思?

出示課件,如果這樣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練習:圖中塗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為什麼?

總結: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證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數。

課件,每人得到的1/2塊月餅,它們一樣大嗎?為什麼?

所以我們在描述時,必須要説清是誰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隻有分月餅能得到二分之一,還有什麼辦法得到二分之一。

3、摺紙活動

任意拿出一張圖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1/2?

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麼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為什麼?

總結:一個月餅,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發現分數

1、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樣表示?誰來寫一寫?1/4表示什麼意思?

請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四分之??

2、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樣寫?1/3表示什麼意思?

3、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併塗上顏色。1/5表示什麼意思?

總結:向1/2、1/3、1/4、1/5這樣的.數都叫分數。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説出幾個這樣的分數嗎?

三、鞏固練習

1、下列不是平均分的請打×

2、 下面的分數能表示各圖中的塗色部分嗎?能表示的畫“√”,不能表示的畫“×”。説一説理由。

3、你知道塗色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嗎?説一説理由。

4、判斷題

5、下面哪個圖裏的塗色部分是1/4 ,在( )裏劃√

同樣的正方形,為什麼用不同的分數表示呢?

總結:形狀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數不同,形狀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數相同。

6、會變的正方形:説出正方形 在不同圖形中分別用什麼數表示?

8、想一想。

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1 ……分子 平均分

─ ……分數線 讀作:二分之一 是誰的

2 ……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