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藕教案精選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5W

教案的適切性取決於是否符合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明確且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教案的編寫通常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的深入瞭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藕教案精選8篇,感謝您的參閲。

認識藕教案精選8篇

認識藕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73—7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義,能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操作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1.引出“倍”,揭示課題。

談話:春天來了,花園裏五彩繽紛的鮮花都張開了笑臉!瞧,這裏有黃花和藍花(課件演示同樣多的黃花和藍花)。

提問:黃花的朵數和藍花的朵數怎麼樣?(課件演示增加黃花的朵數)現在誰來説説黃花和藍花的朵數關係呢?

小結:其實,黃花與藍花的朵數之間,除了小朋友們剛才所説的多與少的關係,還有“倍”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倍的知識。(揭示課題:倍的認識)

?評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過讓學生比較黃花和藍花的朵數,從而引出“倍”的概念,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2.在圈畫中形成對倍的初步認識。

出示:2朵藍花,6朵黃花。

談話:如果我們把藍花的2朵圈起來,看作一份的話,(師邊説邊圈)那麼,黃花有這樣的幾份?可以在練習紙的第一題上圈一圈,再告訴大家。

提問: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圈的呢?黃花有這樣的幾份呢?

小結: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我們就説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板書)

課件出示:藍花2朵,黃花12朵。

提問:黃花變成12朵,現在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決嗎?在練習紙的第二題上試一試。

提問:誰來彙報?説説你是怎麼圈的?發現黃花是藍花的幾倍了?

(修改板書:黃花有6個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6倍。)

設疑:我們來觀察剛才的兩幅圖。你們是怎麼一眼就從圖中看出第一幅圖中黃花是藍花的3倍,而第2幅圖中黃花是藍花的6倍的?

追問:第二行有3個圈就是有這樣的3份,也就是3倍,有6個圈就是有這樣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這麼簡單嗎?

?評析:在學生掌握“幾個幾”的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倍”的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讓學生自己在圖上圈一圈,有利於學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過對比,使學生感知,能圈出這樣的幾份,就是一份數的幾倍。有利於學生理解“倍”的含義。】

3.在比較中充實對倍的認識,掌握倍的內涵。

課件出示下圖

談話:你覺得下面的哪一幅圖是表示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呢?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是3倍、還是2倍呢?先認真地獨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組裏的同學説一説。

學生小組內交流。

設疑:看來,在圈的時候,能不能隨意的去圈?得根據什麼來圈?

?評析:教師提供反例,讓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和思辨,使學生認識到黃花不是隨意圈的,要根據藍花的朵數來圈,從而加深對“倍”的理解。】

課件出示:12朵黃花,沒有紅花。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呢?

引導:大家覺得有困難嗎?

小結:看來1份紅花有幾朵太關鍵了!

提問:那就讓你來猜,你猜猜紅花可能是多少朵,再説説你又會怎麼圈?

提問:如果紅花有3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呢?

在練習紙第3題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誰來説説是怎麼圈的?得出什麼結論了?

追問:如果把1份紅花有4朵、6朵,它們之間的倍數關係又會是怎樣呢?

完成練習紙的第4、第5題。

交流:你是怎麼圈的?得出什麼結論。

提問:如果紅花只有1朵,黃花還是12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呢?我們在自己的腦海裏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訴我答案。

交流:你能説説腦海中是怎麼圈的嗎?

設疑:如果紅花是12朵,黃花也是12朵,現在它們的倍數關係又怎樣呢?

交流:孩子們,黃花一直是12朵,那為什麼兩種花之間的`倍數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出示上述藍花3朵、4朵、6朵、1朵、12朵的5幅圖)

?評析:創設變式情境,不斷引起學生認知的衝突,讓學生在困惑中感受“1份數”的重要性與關鍵性,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昇華,對“倍”的認識更加深刻。】

談話:孩子們,我們每人的信封裏,都有一些圓片,你能擺一擺,表示第二行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嗎?擺完的同學可以跟小組的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介紹方法。

提問:還有不同的擺法嗎?或者你還想到了什麼不同的擺法?

追問:咦,老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們都是表示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怎麼你們用的圓片個數並不一樣呢?能具體説説嗎?

小結: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個數確定了,第二行就擺這樣的幾個幾。

設疑:那如果要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該怎麼想?5倍呢?10倍呢?

認識藕教案篇2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技能

一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一個一個的或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數。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數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體會到學習一百以內的數的必要。

教學重點:

進一步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以及十與百之間的關係。教學難點:一個一個的數,幾十九後邊是多少

教學過程:

一、鋪墊導入

師:呈現主題圖,問: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麼?這些圖給你留下什麼感受?估計:生:有這麼多的鴿子,有那麼多的花,小朋友能數清楚嗎?

師:那你們能夠數清楚嗎?快試一試。(估計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地數出)師:看來,我們只知道20以內的數行嗎?生:不行。

師追問:生活中在什麼情況下也遇到過數數的困難?生舉出例子。

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更大的數,好不好?

二、學習新知

1、出示鴿子圖

問:誰有好的數數經驗介紹給大家。

估計:

⑴數得時候按照一定的順序數。

⑵數數時要用手指着。(或做標記)

讓我們來實際數數吧,(隨便用什麼方法都行)指名c等生數,估計(一個一個的數)指名a、b等生數補充(二個二個的數)

對策:採訪你為什麼這麼快就數完了?小組同學互相數一數你們覺得的這種方法怎麼樣?

師:那你們就來數數咱班一共有多少人?

估計:這回就會兩個兩個數,因為課前我特意安排兩個人一桌。

對策:表揚大家有個很好的動作(兩個手指一掐)問:我班一共有多少人?

2、數花盆

問:你來估計一下一共有多少盆花?(解釋什麼叫估計?)指優等生説説怎麼估計的。

師:所以你在回答時應用一個詞大約。

3、看來為了更快的得出有多少個可以估計一下。先數出10個,其他的與他差不多也看作10個。

練習數數:你能從1數到100嗎?自由的試一試。

對策:師拿小棒演示:29再添上1就是3個十是30。讓學生自己拿出小棒,擺一擺。

師再問:99添上一是多少?不用口説,用小棒擺一擺。用小棒來告訴我。

估計:擺10個10捆。再次強調10個10是100。

師引導:在學20以內數的時候,滿10就要進一,那麼,這也夠10捆了,你有什麼想法嗎?

估計:

⑴也進1。

⑵把它捆成一大捆。

對策

⑴向哪一位進呢?引出百位。

⑵對,你的方法很好,那是多少呢?(100)

填空:100個一是()

一百里面有()個十

一百里面有()個百

一百里面有()個??

三、數物品

師:書上有一幅圖,就是想考考你們的眼裏,怎麼樣想看看嗎?打開書4頁。

1、(1)自己小聲的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支筆?

(2)彙報你是怎麼數的?(一十一十、一個一個)讓數的快的介紹方法,提醒其他同學認真聽,比較和自己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可以再請一個一個數的同學,數一數,其他同學一定要耐下心來聽。

擇優:你覺得哪種方法又快又好,哪種好就用那種。

反問:34裏面有(個十和(個一)

2、數墨水瓶之前,讓學生先思考用什麼方法數,然後再去數。

四、鞏固練習

1、數數教室裏有多少張桌子?有多少人?

2、連續數出5個數師説26,生往後連續數出5個數。用手指記着。

同桌做這個遊戲,師隨時指導後進生。

計:左圖的豆子有50個,右邊有多少個?你是怎麼想的?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用處?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認識藕教案篇3

【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掌握整點、半點並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培養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ppt(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牀、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2.人手一隻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空白的鐘面每位幼兒一份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出課題

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後時間一個樣。

這是什麼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

二、觀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鐘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錶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隻鐘面上都有什麼?

2.比比看,兩根針什麼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麼?(瞭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並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係(幼兒人手一隻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麼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鍾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教師課件操作)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

這是幾點你們知道嗎

1.教師課件演示,讓幼兒觀察三隻鍾

2.提問:

①三隻鐘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

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裏?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説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裏有鍾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鍾?為什麼那麼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鍾呢?(啟發幼兒通過明明愉快的一天來理解鐘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並説一説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錶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鍾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鍾,可以按時起牀,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遊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延伸活動

1.認識半點

2.提供製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製作時鐘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遊戲作引導,以掌握概念為目標,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動手和觀察過程中認識時鐘的結構,運行規律和整點,同時又滲透了時間觀念教育,將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為趣味盎然的.活動。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錶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學習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這個環節時剛開始時有點不理時針和分針的關係,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後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註重一些小細節,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認識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踐體驗,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主動的探索精神。

2. 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徵。

3. 在動手嘗試的基礎上,會自己説出、找出並製作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用各種圓柱體制成的機器人一個。胡蘿蔔、粉筆 、小刀、磁帶、錄音機

2. 操作學具:人手十枚一樣大小的硬幣、漿糊。

①長方形紙8張、水筆8盒

②廢衞生紙筒8個、各色臘光紙若干

③吸管一籃、薯片筒若干

④各種空心小形體、鐵絲

3. 環境創設:

① 體育角,內放高蹺、圓柱狀沙袋、棍、易拉罐、滾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陳設會叫的陀螺、望遠鏡、萬花筒、柱狀風鈴等

③ 實物角,內置電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狀物體、花瓶、廢舊蛋糕盒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機器人柱柱激發幼兒參觀圓柱世界的興致。

1. 介紹機器人引題: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請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宮玩,你們想去嗎?

2. 聽音樂開火車帶領幼兒到柱柱世界。

二、通過反覆嘗試初步認識圓柱體,引導幼兒體驗圓柱世界的祕密。

1. 玩一玩、想一想--

引導幼兒第一次遊戲嘗試,知道圓柱體的名稱。

① 讓幼兒任意挑選一種玩具,自由感知圓柱世界的豐富。

② 啟發提問:

a、你玩的是什麼?它象什麼形狀?

b、你還發現了圓柱世界的什麼祕密?

③ 鼓勵幼兒完整表述自己的經驗,重點能説出它象什麼形狀?

④ 以機器人口吻小結--柱柱世界裏的每樣東西都象柱子一樣,這種形體就叫圓柱體。

2. 量一量,説一説-- 引導幼兒第二次測量嘗試,感知圓柱體的特徵。

① 啟發嘗試:

a、你發現圓柱體是什麼樣的?它跟圓形一樣嗎?

b、請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麼玩的?

c、每個圓柱體摸上去都是什麼感覺?請你用繩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嗎

②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圓柱體的主要特徵,能用手,繩子,尺子量一量圓柱體的兩端和中間是否一樣

③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④ 小結:圓柱體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放倒了還會滾動。

三、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鞏固認識圓柱體,提高幼兒對圓柱世界的辨別能力。

[page_break]

1. 疊一疊,變一變-- 讓幼兒在比較嘗試中 加深對圓柱體的印象。

① 啟發提問:

a、你知道硬幣是什麼形狀的?

b、你能不能用許多硬幣變一個圓柱體?

② 幼兒操作,思考:你是怎麼變的?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什麼?

③ 小結: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圓柱體。

2. 找一找,削一削--

幼兒在尋找相似與不似中加深對圓柱體的理解。

① 以柱柱口吻誇獎操作認真的幼兒,並尋求幫助:你能不能幫我把象圓柱體的東西找出來?

② 引導幼兒觀察陳列櫃內實物,分辨相似與 不似圓柱體的東西,並説出原因。

③ 提出疑問:怎樣使胡蘿蔔變得象圓柱體?

④ 教師操作:用削刀將胡蘿蔔削掉,中間部分削去外皮,變成一樣粗細。

四、通過聯想生活中的圓柱體,開拓幼兒對圓柱世界的遷移發散能力。

想一想,説一説:你在生活中還見到、用到的東西有哪些象圓柱體?

五、通過分組小製作延伸幼兒對圓柱世界的想象創造能力。

1. 製作望遠鏡--在長方形卡紙上先塗上花紋,再粘制兩個一樣大的圓柱體,並用膠水固定。

2. 花鏈數字玩具--在許多形狀中尋找圓柱體的小紙鏈,並串到彎好的鐵絲上,變成花鏈玩具。

3. 紙筒小動物--利用廢衞生紙筒,捲上色紙,粘貼眼睛、嘴巴、耳朵等製作小兔、小鳥、螃蟹等小動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規律地插入紙杯,並調整吸管兩邊長度,變出各種形態東西。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認識藕教案篇5

一、教學設計説明

?認識時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學習內容。這一內容是學生在上學期學習了“認識鐘錶”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鐘錶及時間的一些知識,知道如何看整時和半時。而本節課則是教學用“ 5 分 5 分數”的方法來認讀時間,並通過實際的操作知道 1 時 =60 分。學生通過觀察和自己的動手過程來感受時間,使他們在觀察與操作過程中,經歷和感受時針與分針的運動情況,從而構建學生的時間觀念,這就構成本堂課的主要任務,學生在熟悉喜愛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動中認時間、表示時間,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獲得輕鬆、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會正確讀、寫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 1 時 =60 分。

2、 在認、讀、寫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感受藴含的時間觀念。

3、 通過時間與生活聯繫的事例,讓學生體驗時間的寶貴,進行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

教學重點:時、分的認識。

教學難點:幾時幾分的認讀。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時鐘模型;學具――小鐘。

教學預設: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想認識她嗎? (課件出示婷婷的錄像)

師:看一看婷婷在幹什麼?

生:起牀、吃早餐、上學、上課。

師:她什麼時間起牀?你是怎麼認的?

她什麼時間吃早餐呢?怎麼認的呢? (學生一一口答)

師:婷婷上學和上課的時間你們都會認嗎?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説一説。(學生互相説一説)

歸納:分針指着 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分針指着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

二、指導探究

1 、 用 5 分 5 分數的方法認識時間

( 1 ) (課件出示圖片)婷婷現在在幹什麼呢? (做操) 這是婷婷做操的時間 (出示鐘面 9:15),你們還會認嗎?

( 2 )是幾時幾分呢?誰會認?(學生嘗試認讀,並指導寫出 9:15)

( 3 )分針指着 3 ,為什麼不是 3 分,而是 9 時 15 分呢? (學生嘗試説) 我們來看看鐘面上是怎麼走的。 (課件演示)

師歸納: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 4 )分針指着數字 3 是 15 分 (出示鐘面模型) ,分針指着其他的數字是多少分,你們知道嗎?同位互相説説,並在書上填出來。(學生先討論,再獨立填,然後集體反饋,教師板書在黑板上)

2 、認識時、分的關係

( 1 ) (指着模型)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針走了一圈的時候時針走了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課件演示) 。

( 2 )時針走了多少?它們所用的時間是相等的,可以用什麼符號表示?

板書: 1 時 =60 分

( 3 )你們的小鐘面上也是這樣的嗎?自己撥一撥,看一看吧。邊撥邊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多少?

3 .新課小結

除了能認幾時整、幾時半,我們還會認幾時幾分了。為我們的進步鼓掌!

三、實踐運用

1 .小遊戲

小遊戲――“我來撥鍾你們説”

看分針指的數字,你能很快地説出是幾分嗎? (師生互動)

你們自己想玩這個遊戲嗎?自己撥一個,請同位的同學説一説。 (生生互動)

2 .婷婷特別喜歡參加學校裏的活動。老師給她拍了幾張照片,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跳舞―― 2:40,捏橡皮泥――3:05)

師:她在什麼時刻參加什麼活動? (學生説)

這兩個時刻你們還會寫嗎? (學生獨立寫,重點指導 3:05的寫法,集體反饋。)

3 .撥一撥,説一説

( 1 )這是少兒台的電視節目單(課件出示) ,婷婷最喜歡看這個時間的節目,是什麼呢? (課件出示有時刻 2:55的鐘面) 同學們請你猜一猜。

( 2 )你們喜歡看什麼節目呢?在小鐘面上撥出來,讓你的小夥伴猜一猜。

4 .連線

( 1 )電視節目這麼好看,有幾隻小動物也想來看呢。可是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座位,請同學們幫助他們找一找,要求動物身上的時刻和座位上的時刻一樣。(課件出示小動物身上的鐘面和凳子上面的時刻)

( 2 )拿出作業紙,自己找一找、連一連。

( 3 )小狗怎麼沒有座位啊?這兒還有一個空位置,誰能説出它的時間?(學生説,課件出示並完成連線)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瞭解了婷婷的學習和生活。你們喜歡跟她交朋友嗎?我們不僅跟她交上朋友,還要向婷婷學習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附:板書設計

認 識 時 間

1時=60分 2時40分 3時5分

2:40 3:05

五、教學反思

用“ 5 分 5 分數”的方法認識時刻

師: (課件出示圖片) 婷婷現在在幹什麼呢?

生: 做操。

師: 這是婷婷做操的時間 (出示鐘面 9:15) ,你們還會認嗎?是幾時幾分呢?

生 1 : 9 時 15 分。

師:你還會認這個時刻,真了不起!

生 2 :還可以説 9 點一刻。

師:你還知道 9 點一刻呀,你怎麼知道的呢?

生:我媽媽跟我説的。

師:你是怎麼認的呢?

生 1 :時針走過了 9 ,就是 9 時多了。

生 2 :分針走 1 大格是 5 分,走 2 大格是 10 分,走 3 大格就是 15 分了。

師:可我看到了分針指着 3 啊,為什麼不是 3 分而是 9 時 15 分呢?我們來看看鐘面上是怎麼走的。 (課件演示)

師:分針怎麼走的啊?

生 1 :分針走了 15 下。

生 2 :分針走了 15 個小格。

師:分針走一小格是 1 分,那麼分針走了 15 個小格,就是 15 分。

反思:

在用“ 5分5分數”的方法認識時刻這個知識點的教學上,教材既安排了認讀時刻的教學,又安排了寫時刻的教學,尤其3時5分這個時刻的電子錶表示方法學生很容易寫錯。何不改變一下呈現方式,讓學生學得更輕鬆一些呢?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結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認時刻的教學。在認 9時15分這個時刻時,我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嘗試着認時刻。孩子們各人説着各人認時刻的方法,當老師肯定他們認對了的時候,學生的喜悦之情真是無法言喻。

活動一:認識時、分的關係

師: (指着模型) 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針走了一圈的時候時針走了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演示) 。

師:時針走了多少?它們所用的時間是相等的,可以用什麼符號表示?

生:可以用等號表示。( 教師板書: 1時=60分 )

師:你們的小鐘面上也是這樣的嗎?自己撥一撥,看一看吧。邊撥邊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多少。

活動二:從鐘面上認讀時間

師:看分針指的數字,你能很快地説出對應的是幾分嗎?( 教師撥鍾學生認)認得真快!你們自己想玩這個遊戲嗎?自己撥一個,請同位的同學説一説。( 學生相互開展活動 )

活動三:從實際生活中認讀時間

師:這是少兒台的電視節目單 (課件出示) ,婷婷最喜歡看這個時間的節目,是什麼呢?(課件出示有時刻 2:55的鐘面) 同學們請你猜一猜。( 生猜,並説説如何認的)

師:你們喜歡看什麼節目呢?在小鐘面上撥出來,讓你的小夥伴猜一猜吧。(學生活動 )

認識藕教案篇6

設計説明

“倍”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個反覆、持續的過程,因此,本節課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逐步加深對倍的認識,理解倍的本質。

1.充分利用動手操作活動加深理解。

本節課通過組織“圈一圈”“擺一擺”“説一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初步感知倍、充分積累感性經驗、用語言表達數量之間的倍比關係、理解倍的意義”整個過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本質。

2.注意循序漸進認識“倍”的概念。

本節課先讓學生在“幾個幾”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然後讓學生充分理解“求紅蘿蔔的個數是胡蘿蔔的幾倍,就是以胡蘿蔔為標準,看紅蘿蔔裏包含幾份胡蘿蔔,包含3份,就是胡蘿蔔的3倍。”通過這樣結合除法比較關係的角度講解,使學生加深對倍的概念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學具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仔細看圖,收集信息。

(1)課件出示教材50頁情境圖:大家仔細觀察這幅情境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觀察後彙報:有2根,有6根,有10根……)

(2)提出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紅蘿蔔比胡蘿蔔多多少根?胡蘿蔔比白蘿蔔少多少根?三種蘿蔔一共多少根……)

2.設疑引入。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都是用加法或者減法來解決的,其實,根據圖中的信息還可以提出其他的問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究的內容。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帶着一種愉悦的心情學習新知。

⊙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圈一圈,初步認識“倍”。

(1)引導學生動手圈一圈。

(2)引導學生觀察紅蘿蔔的根數裏有幾個胡蘿蔔的根數。

(3)揭示課題:紅蘿蔔有6根,胡蘿蔔有2根,通過看圖我們發現6裏面有3個2,我們就説的根數是的3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倍”的認識。(板書課題)

2.説一説,建立“倍”的概念。

(1)引導學生用手中的學具代替蘿蔔,擺一擺,圈一圈。

(2)組內討論,然後説一説白蘿蔔和胡蘿蔔的倍比關係。

(的根數是1個2,的根數是5個2,我們就説的根數是的5倍)

3.擺一擺,感知“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1)課件出示題目:

第一行:○○○

第二行: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

(2)學生在課桌上擺,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智慧來源於活動,活動是連接主、客體的橋樑。本環節在充分感知“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倍”的概念,讓學生動手、動腦鞏固新知,這樣學生對“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昇華,便於形成對“倍”的概念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認識藕教案篇7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技能目標: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圓,藉助動手操作活動,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操作、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探索能力和創新、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圓的基本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學具準備:

圓的實物、剪好的圓片、圓規、直尺

教具準備:

細線、圖釘、剪好的圓片、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懸念產生好奇,好奇帶入新課

(一)設置懸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課件展示、圖文並茂)

1、車輪為什麼都是圓形的?

2、籃球場的中間為什麼要設計成圓形呢?

3、槍口、炮口為什麼都是圓形的?

師:同學們,這些問題你們暫時還不必回答,但老師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馬上回答,這三個問題都與什麼有關?

(當學生回答是“圓”時,教師板書課題)

師:當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對圓有一定認識後,你們再回答這三個問題,相信你們的答案會更完整、更圓滿。(在黑板的一側板書:圓滿)

[設計意圖]不拘泥於教材內容,從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徵出發,用心撲捉圓在生活中、自然中的原型,巧妙地創設了“三個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帶着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嚮往與追求的意向,以的狀態進入學習角色。同時,在“暫時還不回答”的關子下,把“三個問題”集中在“圓”上,旗幟鮮明地拉開了這節課的序幕,這一導課不僅意味深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開始不知不覺地滲透了“圓的文化特徵”意識,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在猜想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

(一)生活中的圓

師:生活中你們見到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學生回答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將已準備的實物舉起展示)

(二)運動中的圓

師:你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麼下面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怎樣的現象呢?(課件展示)

1、一粒石子拋入平靜的水面時

2、電風扇的扇葉轉動時

(三)探究圓的形成

一根細線,用圖釘固定一端,另一端綁着一支粉筆旋轉一週。

1、師:接下來做個小實驗,老師用圖釘固定線的一端,將細線拉直,綁有粉筆的一端旋轉一週,會出現什麼現象?

師:鬆開細線的這頭,粉筆還能轉圈嗎?(孕伏“定點”意識),圖釘按住起什麼作用?

2、師:剛才老師是怎樣操作畫出一個圓的?

學生交流

師:圖釘按住的一端(不動),帶粉筆的一端我們把它看作一個點,這個點是(運動的),怎麼運動的?

師:(把線拉直)這樣運動時動點就與固定的這點距離(保持不變)。粉筆在這個運動軌道上旋轉一週就得到了一個(圓)。

3、師:如果把細線放長,粉筆繼續旋轉一圈,發生了什麼變化?看來這細線的長短可以確定(所畫圓的大小)

(孕伏“定長”意識)

[設計意圖]以上三個教學環節,以“感知—想象—發現”為線索,逐步推進,串成學生探究“圓的形成”這一過程。感知是認識世界的開始,是思維、想象等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通過“生活中的哪些物體是圓形的”舉例,既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經驗,同時為過度到想象提供了豐富的表象,這樣想象力也就引向了更成熟的高度。最後用他們的想象力猜測、感悟“圓的形成”兩大核心要素圓心和半徑,從而為後面的“圓”的本質認識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四)從畫圓中認識圓

1、通過回想前面的遊戲,讓學生在感悟“圓的形成”過程中思考:你會畫圓嗎?

2、學生嘗試畫圓(教師巡視,收集學生不圓的和圓的作品。)

3、投影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投影展示“不圓”的作品)

師:請你評價下這幅作品?

你想提點什麼建議?

師順着學生的闡述引出“定點”、“定長”。

(讓學生自己“由誤到悟”,在交流、切磋中對“畫圓時要注意什麼”印象深刻)

(投影展示“圓”的作品)

師:請欣賞這幅作品是怎樣被圓規創造出來的?

兩個學生介紹如何畫圓,師追問“畫的圓為什麼有大有小?”

隨着學生反饋畫圓的三個步驟,教師同時用課件演示圓規畫圓。

4、板書:定點、定長、旋轉一週。

定點確定圓的位置,定長確定圓的大小

5、如何在籃球場上畫圓?

師:我們會在紙上畫圓了,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畫圓。例如:要在籃球場上畫一個很大很大的圓,你準備怎樣做?與小組裏的同學説一説你的想法。

學生反饋、相互交流補充。

[設計意圖] “畫圓”的環節,不僅僅只是學生掌握畫圓的技巧、學會用圓規畫圓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繼前三個環節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圓的初步認識,由表象逐步向抽象轉化的過程。在這裏教師還十分關注學生情緒,尊重學生意願,在學生躍躍欲試時,採用先讓學生嘗試畫圓,並利用可能“出現的問題”,揭示圓的畫法、“圓的位置”和“圓的大小”等深層次問題,這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自然本色。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畫圓後教師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如何在籃球場上畫圓?讓學生從“紙上談兵”,過渡到解決現實情境問題,與“探究圓的形成”有個呼應。

(五)解讀圓的概念

師:剛才我們用圓規畫圓、用繩子畫圓,工具不一樣,畫出來的卻都是圓,這是為什麼?

生1:原理都一樣

生2:都是按三步驟來畫的

師小結:畫圓時都有兩個點,一個點是固定的,一個點是運動的,兩個點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動點在這個運動軌道上旋轉一週,得到的圖形就是(圓)。所以,圓就是由無數個點連成的一條什麼線?(曲線、封閉的曲線)

(課件演示)

(六)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其特徵

1、師:有關圓你還了解哪些知識?

教師將“圓心o”“半徑r”“直徑d”寫在3張卡片上,請學生一一貼在黑板上圓的有關之處。

師:誰能在黑板上的圓中將它們畫出來並貼好。(3個學生依次上台)

2、直接揭示圓心的概念

3、半徑

師:像這樣的半徑,你會畫嗎?

學生動手畫半徑

師:你是怎樣畫的?

(注意引導學生闡述“從哪裏出發畫到哪裏”)

師:什麼樣的線段叫半徑?揭示半徑的概念。

(板:半徑r)

師:在同一個圓裏,像這樣的半徑還能畫嗎?有多少條?為什麼有無數條?

生:圓上有無數個點。

師:那它們的長度都有怎樣的關係呢?誰來説説你的想法?

4、直徑

師:直徑你會畫嗎?在你的圓片上畫出直徑。

師:你是怎樣畫的?那什麼樣的線段叫直徑呢?

你們和數學家們總結差不多呢!翻到56頁,全班齊讀。

(板:直徑d)

師:在同一個圓裏,直徑有多少條?

師:那它們的長度都有怎樣的關係呢?誰來説説你的想法?

(板書: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5、師:其實早在25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科學家就曾提出有關圓的概述(課件出示)

師:一中的“中”指的是?那“同長”的意思是?

6、判斷:以下圓內哪些線段是半徑,哪些線段是直徑?

7、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①師:你會怎樣去驗證你的想法?

在小組裏商量一下,再派代表反饋。

課件驗證:在同一個圓裏,直徑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1/2。 d=2r r=1/2d

②製造衝突(展示學生事先剪的一大一小的兩個圓)

疑問:在這兩個圓中,半徑、直徑二者還存在以上的關係嗎?

(板書:在同一個圓裏)

[設計意圖]探究圓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怎麼有個突破,使學生能輕鬆地接受,本環節是採用“畫”、“量”、“折”,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方法。“畫”是發現,是印證;“量”是驗證、確認。這一為學生搭建的自主探究學習的平台,既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積極參與,而且將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也正好印證了“兒童的智慧出在他們手尖上”這句話。

三、運用知識,拓展思維

(一)小裁判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2、半徑2釐米的圓比半徑1釐米的圓大。()

3、圓的直徑都相等。()

4、在同一個圓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二)你能幫忙找到這個圓的圓心嗎?

[設計意圖]由於本節課是屬概念教學課,作為反饋練習,僅設計了兩大題。通過這兩大題訓練以檢查學生對概念理解的情況,並解決學生容易混淆或出錯的問題。

四、解釋自然中圓,欣賞人文中圓

(一)解釋自然中圓

師:課的一開始,我們還留下三個問題(課件重返“三個問題”):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現在集中解決第一個問題好嗎?

1、分組討論:車輪為什麼都是圓形的?

2、小組派代表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利用課件演示下面兩個主要因素)

①平穩(因為車軸在車輪圓心上,同圓半徑都相等,確定了車與地面距離不變,所以平穩)

②車速快(車輪接觸地面只是一個點,摩擦力小,車速就快了。)

[設計意圖]這是一道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題,以小組合作、同學互助,共同討論為主要解題形式,以幫助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提高技能,培養學生不斷探索、不斷髮現的精神,增強互助合作、敢於創新為目標。同時,本練習起到了“前後呼應”之教學藝術功能,成了學生善於動腦、勇於解題的動力,使學生在成功解答後有一種滿足感,以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二)欣賞人文中圓

1、引言:同學們,世界是美妙的、神奇的,有了圓更增添了她的夢幻般的色彩。請欣賞

2、課件演示:(配樂)

摩天輪、花叢中肆意綻放的鮮花、中國傳統的圓形剪紙、陶瓷藝術、圓形建築、2008年奧運獎牌、神祕的陰陽太極圖……

還有古老的東方,中國人特別重視中秋、除夕、元宵等佳節,月下嘗餅、桌上湯圓…這就意味着團圓、圓滿;大陸同胞送給台灣同胞的團團、圓圓兩隻熊貓,不也就是盼望祖國早日統一,海峽兩岸同胞早日團圓嗎?

圓,在我們身上遺留下的印痕是多麼深刻而廣遠。圓,是和諧的象徵,是幸福的感受!

同學們,在這優美的旋律中,我們這堂課也接近尾聲了。這節課愉快嗎?你覺得這節課上得圓滿嗎?

[設計意圖]教學本質是一種文化。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傳遞教學本身的內涵和鮮活的文化背景,引領他們通過學習感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使數學所具有的文化特徵浸潤於學生心間,成為學生數學成長的不竭動力源泉,讓數學課堂擺脱原有習慣思維與陰影,真正美麗起來。為此,設計“欣賞人文中的圓”這一環節,就是引發學生領略“圓”的神奇魅力及其背後所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徵,拓寬學生對“圓”的認識視域。同時,讓學生真切地感受中國人對“圓”的特殊情感,激發他們愛祖國、愛學習的熱情,為進一步學好“圓”打下堅實的基礎。

認識藕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瞭解時鐘的用途、表面的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2.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可以撥動時針、分針的時鐘模型、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坐好,調動幼兒情緒。

2.為幼兒出示謎語,通過猜謎導入課題,是幼兒瞭解時鐘的名稱和用途。

謎語: 會説沒有嘴,

會走沒有腿,

它會告訴我,

什麼時候起,

什麼時候睡。

二、 基本部分:

1.觀察法。教師出示時鐘,請幼兒仔細觀察,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使幼兒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

問:時鐘上面都有什麼啊?

12個數字排列有什麼順序啊?

兩個針有什麼不同?分別叫什麼?

2.操作演示法。教師撥動長針走一圈時,短針走一格即為一小時,讓幼兒瞭解錶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3.操作練習法。教師結合作息時間説出整點,請幼兒撥針練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比如:請幼兒撥出幼兒園裏上課的時間:8點整;做操的時間:10點整;吃午飯的時間:11點整;午睡的時間:12點整······

4.讓幼兒結合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題練習、鞏固。

三、 結束部分

1.講評小結,自然結束。

2.課下讓幼兒用模型練習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