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音樂遊教案最新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6W

憑藉準備好教案,能夠更好地根據實際狀態對教學進程進行規律調整,不管制定什麼樣的教案,我們都要根據自己的教學任務來思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音樂遊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音樂遊教案最新7篇

音樂遊教案篇1

教學思路:

“關注學生地學習興趣,強調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是新課標中地新教學理念其一。本課選用了貼近孩子生活、以孩子最感興趣地春遊活動為主題地歌曲。教學過程(xx)通過歌曲聽辨、唱遊、律動等自主探究手段,讓學生感受春天萬物復甦地勃勃生機和鳥語花香地美景,從而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地熱情。

本課地教學設計將情境、情感和學習內容三者有機結合,通過“聽聽、看看、唱唱、動動”等音樂活動,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使學習活動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教學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活動。在音樂中感受春天地美好。

2、喜歡聆聽樂曲《郊外去》、《野蜂飛舞》。在聽賞中能感受樂曲地基本情緒、感受音樂地快慢、強弱對比。並能用跑、跳、蜜蜂飛舞等動作來表現音樂地變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有創造性地用動作來表現歌曲,主動用歌聲、動作來表現對春天美好向往地情感。

4、通過音樂學習來認識、親近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地情感。

教學重點:

1、能用自然、優美地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2、能感受兩首樂曲地基本情緒,並能用動作(或律動)主動參與表現音樂中地快慢、強弱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體驗和表現春天地美、大自然地美。並能大膽、自信、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激發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地情感。

教具準備:

音響、課件、打擊樂器、“小明星”獎章等

教學方法:聆聽法、啟發法、聽唱法、表現法、遊戲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設計表:

教學環節

教學步驟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説説看看)

1.聽音樂《春之聲圓舞曲》進入教室。師生問好。

2.“説説”——

師:學生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生:春天!

師:春天美嗎?

生:美!

師:你們能説説春天有些什麼美麗地景色嗎?

(學生自由説出春天地各中景色)

3.“看看”——

師:在美麗春天裏,人們都喜歡去春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有關春天地相片和圖片(播放本班學生去春遊地相片和一些春天地美景圖)

創設春天地情境,讓學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地氣息。

播放學生自己去春遊地照片,這樣從貼近同學生活地內容出發,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

學生在“説説”、“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課地學習活動中。

音樂遊教案篇2

教學準備:

1、音樂磁帶《我愛洗澡》、《江南sty》、洗澡錄像。

2、各類洗澡用品。

教學過程:

一、引起幼兒洗澡興趣。

1、幼兒隨《喜唰唰》音樂做律動。跳一跳。

2、熱了怎樣才會舒服?

3、看一看媽媽是怎麼給寶寶洗澡的。嘩啦啦,嘩啦啦……水龍頭快活地唱起歌。媽媽説:寶寶,該洗澡了!” 媽媽把寶寶放進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滿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腳,亮晶晶的泡泡滿屋飛。“撲騰撲騰!”寶寶樂得玩起水來了。

二、介紹洗澡的步驟。

娃娃是怎樣洗澡的?請幼兒用語言或動作來表達。教師引導幼兒洗澡的步驟和方法:

第一步:打開水龍頭,試試水温。

第二步:用水沖沖身,濕潤身體。

第三步:打上肥皂,洗洗身體,洗洗頭,搓一搓。 提示:洗澡的時候注意不要讓泡泡水流到眼睛裏,耳朵裏和嘴巴里哦!

第四步:衝乾淨,用毛巾擦身體,換上乾淨衣服。

師:洗好之後,還可以抹上香香,這樣就更加舒服啦!

三、聽音樂表演。

1、教師邊喊:“寶寶們,洗澡啦”,一邊做擰水龍頭的動作,然後給每個幼兒“抹香皂”, 幼兒跟音樂做洗澡,教師觀察,及時給予肯定。

2、幼兒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用引導語帶動幼兒。

3、注意洗澡時保護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讓髒水進入。

四、跟音樂做律動,並總結。

1、洗澡都會用到什麼?(幼兒自由發言“毛巾、浴花、沐浴露、洗頭膏、肥皂”後老師分別出示實物)

2、為每個小朋友準備禮物。看!是浴花,那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洗洗澡吧!

3、表演結束,教師給幼兒“抹爽身粉”,聞一聞,告訴幼兒“香極了”。

4、教師總結:天氣熱了,容易出汗。我們要勤洗澡、勤換衣,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小朋友都要做一個愛乾淨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洗澡是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各種洗澡的動作,幼兒參與性高,對音樂的行進和停止掌握得很好,達到了預設目標。但有部分幼兒不能較好的跟着節奏做洗澡的動作,在節奏把握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可以採用趣味節奏語言來幫助孩子更好地壓準節奏。活動中,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與提示,讓幼兒在活動中保持積極主動的狀態,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自我。

總之,在小班韻律活動的組織中應以培養完整兒童為目標,在發展幼兒音樂能力的同時,注重幼兒情感能力的培養,鼓勵幼兒大膽、創造的表演,充分感受韻律的美和快樂。通過此活動使幼兒喜歡洗澡,養成講衞生的良好習慣。

音樂遊教案篇3

2、能認真聆聽樂曲《晨景》,感受樂曲的情緒,並能隨樂律動。

3、能認真聆聽歌曲《早晨的歌》,能隨樂輕聲跟唱歌曲,並能積極參與歌曲的律動。4、瞭解重唱、合唱等音樂形式,並能自主為《清晨》設計演唱形式。

教學重點:1、能和諧地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

2、感受樂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和諧地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聽鬧鐘響了,早上起牀,你都會幹些什麼呢?讓我們跟着音樂用動作來告訴老師行嗎?

(cai:播放《早晨的歌》)

1、請同學們隨音樂進行律動。

三、教唱歌曲《清晨》

1、學唱《清晨》第一段

師:瞧,很多同學都揹着書包上學去了呢,嘴裏啊,還哼着小曲,聽聽,他們哼的是什麼?

cai:播放《清晨》第一樂段

①學生聆聽音樂《清晨》第一樂段

師:這首歌可真動聽。你們想不想也和他們一起來歌唱這美好的清晨呢?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②學生用la輕聲模唱曲譜

③用琴帶唱歌詞

師:聽到這樣的歌聲,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愉快的,開心的)我們也來帶着這樣的心情來唱一唱好嗎?

④學生有感情地輕聲演唱第一樂段

2、學唱《清晨》第二樂段第二聲部

師:時間過得真快啊,唱着歌不知不覺地到了放學了時候了!(cai:黃昏,學校放學的情景。)學習了一天的同學們都揹着書包高高興興的回家了,一邊走,一邊高興的哼着歌,歌唱這美好的黃昏。

①學生聆聽音樂《清晨》第二樂段第二聲部

cai:播放《清晨》第二樂段第二聲部

師:原來呀,就是他們早上哼的歌曲,可是,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歌詞不同)對呀,早上唱的歌是歌唱美麗的清晨,而現在是歌唱美好的黃昏。我們來讀一讀。

②請同學朗讀第二段歌詞。

師:大家仔細瞧瞧,這兩段歌曲真的是完全一樣的嗎?(有一個小節是不同的)那我們來一起唱一唱吧!

③解決歌曲中兩段音樂不同的地方,即:|7654|和|764|

④學生跟琴用la輕聲模唱曲譜。

⑤學生跟琴輕聲唱詞。

師:嗯,學習了一天的同學們終於盼到放學的時候,你覺得同學們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對呀,我們從他們的歌聲中就可以聽了出來,那讓我們也來帶着這樣的心情來唱一唱吧!

④帶着感情輕聲唱詞。

3、學唱歌曲第二樂段第一聲部。

師:放學的路上風景可真美啊,看,爺爺奶奶們也出來散步欣賞這黃昏的美景呢!我們向他們招招手:你們好啊,爺爺奶奶們!(cai:你們好啊,小朋友們,你們的黃昏唱得真好,來聽聽我們唱的黃昏吧,這才是屬於我們的黃昏呢!)

①學生聆聽音樂《清晨》第二樂段第一聲部

cai:播放《清晨》第二樂段第一聲部

師:這歌聲優美嗎?爺爺奶奶們唱的黃昏和我們唱的黃昏有什麼不同呢?對呀,這段音樂就像爺爺奶奶們散步那樣,慢慢的,悠揚的,那我們也來學學爺爺奶奶們唱一唱吧!②學生用u輕聲模唱曲譜

③學生跟琴輕聲唱詞

4、學會合唱《清晨》第二樂段

師: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如果爺爺奶奶們和我們一起歌唱黃昏,會是什麼樣的音樂效果呢?①學生聆聽音樂《清晨》第二樂段

cai:播放《清晨》第二樂段

師:你們覺得好聽嗎?這是一種演唱形式,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對,是合唱,合唱是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組的聲部演唱同一首歌曲。這裏是兩組演唱者演唱兩個聲部的歌曲。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來合唱這首歌曲吧!

②全班合唱《清晨》。

師:爺爺奶奶們很關心小朋友,小朋友們也很尊敬爺爺奶奶,他們相互照顧着,所以他們的歌聲雖然旋律不同,一起唱出來卻很美,你們能不能也像他們一樣,做到和諧地演唱呢?③學生試着用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5、學會重唱《清晨》第二樂段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想請一個同學和老師一起歌唱黃昏,老師來學爺爺奶奶們唱,你來唱小朋友們的,好不好?①請一個同學和老師一起試着重唱《清晨》第二樂段

師:這樣的唱法叫二重唱,你們知道什麼叫二重唱嗎?我們兩個人來唱兩個各自不同的聲部,一起唱同一首歌,就叫二重唱。由此,你們可知道什麼是三重唱?什麼是四重唱?②請同學們試着説説三重唱,四重唱的概念。

師:對呀,這些演唱形式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叫重唱,我們來看看:(cai出示:重唱是一種聲樂形式,它是指兩個或多個演唱者,按各自的聲部演唱同一首歌曲。)

四、參與表現

師:這是一首非常美的英國民歌《清晨》,(cai:出示歌單《清晨》)首先,我們一起來歌唱早春的清晨,然後再一起合唱深秋的黃昏,好嗎?

①全班同學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師:我們學了這麼多種演唱形式,你還能為這首歌設計一種演唱形式嗎?你覺得,怎樣唱,才會讓這首歌唱得更美呢?分小組討論一下,等下再請你們組的同學一起配合完成表演,好嗎?

②學生分組討論用什麼演唱方式來演唱這首歌。

③學生分組表演。

④學生間相互評價,評出唱得最好的一組。

(方案範例:

方案1:演唱形式:

?我唱第一聲部,邀一個同學唱第二聲部,一道演唱這首歌,並請全組的同學為我們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

?我們全組的同學一起來合唱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 。我一個人獨唱第一段,再和全組的同學一起合唱第二段。)

五、總結

師:清晨是美麗的,我們的歌聲更加美麗!今天,同學們把《清晨》這首歌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了出來,而且唱得非常動聽,愉快的結束了我們這堂音樂課!謝謝同學們的表演,讓我們相會在下一次的音樂課吧!

國小音樂教案 篇2

教學設計: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教學要求:

1、使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基本內容。

2、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3、學習詞:太輕、太響、太快、太慢。

教學準備: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小花貓,問:小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呀?(小花帽)對了,小花貓今天要去參加小動物們的唱歌比賽,你們想不想知道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誰得了第一名呀?今天,老師講個故事,名稱就叫唱歌比賽(幼兒學講)

二、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幼兒欣賞,要求幼兒聽清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誰得了第一名?聽故事提問:

1、故事的名稱是什麼?

2、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誰是裁判員。

3、誰得第一名,為什麼(幼兒議論小貓唱得好在哪裏,不下結論)?

三、聽故事錄音,老師按故事內容操作圖片,幼兒視聽結合,聽清小雞、鴨子、小狗、小鴨是怎麼唱的,不好在哪裏?小貓是怎麼唱的,好在哪裏?

四、老師邊講故事,邊提問:

1、師:“嘰嘰嘰、嘰嘰嘰”這是誰的叫聲,小兔説:小雞唱的怎麼樣?(學習詞:太輕)幼兒模仿小雞的叫聲。

2、師唱:“呷呷呷、呷呷呷”這是誰在唱?小白兔説鴨子唱得怎麼樣?(學習詞:太響)幼兒大聲模仿鴨子的叫聲。

3、師唱:“汪汪汪、汪汪汪”這是誰在唱?小白兔説小狗唱得怎麼樣?(學習詞:太快)幼兒大聲模仿小狗的叫聲。

4、師唱:“咩咩咩、咩咩咩”這是誰在唱?小白兔説小羊唱得怎麼樣?(學習詞:太慢)幼兒慢聲模仿小羊的叫聲。

5、最後輪到誰?(小貓)師唱:“喵喵喵”,小白兔説小貓唱得怎麼樣?(學講:不快、不慢、不響、不輕)誰得第一名?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模仿小貓的叫聲。

五、幼兒分組戴上小動物的頭飾進行唱歌比賽,老師作評判員,“小白兔”戴上頭飾進行表演並教育幼兒以後唱歌要向小貓學習,唱得不快不慢,不響也不輕。

評析: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

音樂教案模板篇8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牧童到哪裏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二、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認識三角鐵,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三、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並試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間奏處加入鑼、鼓、鑔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學內容聆聽《牧童哪裏去了》教學基本要求?

1.聽歌曲前,同學們猜一猜《牧童到哪裏去了》。

2.教師完整地播放歌曲錄音,學生初聽。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裏去了?為什麼?滲透珍惜學習時光的教育

3.學生可根據歌曲內容,分小組、分角色編創動作表現歌曲。

聆聽《牧童》教學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聽歌曲《牧童》的錄音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復聽歌曲。3.隨着歌曲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編創與活動1.認識雙響筒提示:為什麼叫雙響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來嗎?2.探索。分小組敲擊,聽一聽,雙響筒兩邊的聲音有什麼不同?能敲出什麼樣的聲音?3.分小組用雙響筒敲擊出節奏,教師記錄下來,大家把每一小組編創的節奏連起來敲擊,還可以變換連接方式敲擊,為每一次敲擊,取一個有趣的名字,如:火車開了、小馬跑了等等雙響筒及演奏方法簡介雙響筒是打擊樂器(也是兒童節奏樂器)的一種,竹木體樂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組成。演奏時,左手持樂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擊竹筒兩側,會發出高低兩種聲音。使學生懂得雙響筒一側發音低,一側發音高表演《牧童》教學基本要求1.啟發學生看插圖,聽錄音範唱,初步感受歌曲。2.聽着範唱錄音,用手指着圖形譜(羊)輕輕地跟唱。提示學生第三段歌詞分別在哪裏?結束句在哪裏3.能跟着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編創與活動教師要指導學生分小組在音樂實踐中探索敲擊三角鐵的方法提示:怎樣敲擊出長音?怎樣敲擊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種,教師應對積極探索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有問題,提出建議,如:這樣是否更好?三角鐵及演奏方法簡介三角鐵是打擊樂器的一種,由一根彎成三角形的鋼條製成,用小金屬棒敲擊發音,音色尖鋭、清脆、透明、響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複雜的節奏,可單敲或滾奏,其音響可穿過整個樂隊而賦於樂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於軍樂隊和管樂隊。演奏時,將三角鐵懸於皮條或繩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屬棒敲擊。表演《放牛歌》教學基本要求1.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即:看着課本中圖形譜對於歌曲高低長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進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輕鬆、愉快。2.跟着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3.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是間奏部分,用鑼、鼓、鑔伴奏4.編創動作表演《放牛歌》。編創與活動1.本課的編創與活動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用自己學過的樂器,為歌曲《放牛歌》編創鑼、鼓、鑔的伴奏。2.提示學生分組進行鑼、鼓、鑔的節奏編創。如:前兩處兩間奏可用:教師儘量使用學生編創的節奏,加以調整、使用,以調動學生編創的積極性教學建議一、本課可按兩課時完成二、學唱歌曲應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應符合學習音樂的規律。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多聽多感受,學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獲得對歌曲的完整的體驗,對於理解、表現歌曲益處匪淺。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學唱歌曲的過程,也就是完整體驗感受的過程。

音樂教案模板篇9

教學內容: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三課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① 初步瞭解中國的抗日戰爭,激發其愛國主義思想。② 瞭解歌曲內容,抒發對二小的敬佩和懷念之情。2、技能目標① 引導學生進行聽賞(女聲獨唱)——改編——聽賞(童聲合唱),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詞、情緒等相關因素對錶現音樂作品的作用。②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培養其豐富的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教學重點、難點:1、 對獨唱歌曲進行改編。2、 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教具準備:課件、鋼琴、繪畫用品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創設情境,瞭解時代背景。1、聽賞歌曲《松花江上》(電視播放vcd碟片)問:你從歌曲中知道了些什麼呢?(設計意圖:通過歌曲,讓學生了解在中國歷史發生的一件大事——日本的侵略戰爭,從歌曲中知道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2、欣賞影片《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的部分鏡頭。問: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些什麼?生討論回答:中國人民通過不同的方式在同敵人進行鬥爭。(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況……通過讓學生“看電影”,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1、導入:你知道當時的孩子們是用怎樣的方式在抗日的呢?(站崗、放哨、送信等)今天,老師請同學們從歌聲中去聽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2、師講述故事(用優美、委婉的歌聲講述)——出示歌詞,投放連環畫。問:①演唱形式?情緒?②從歌聲中知道了些什麼?(設計意圖:有了第二環節的輔墊後進入第三環節——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這兒用故事導入,並運用歌唱的方式,即符合此曲敍事性歌曲的體裁和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又符合音樂課要突出音樂性這一特點,通過教師優美、委婉的演唱,讓學生了解了歌曲的內容。)3、創作改編歌曲——(出示歌詞)問:假如請你來演唱此曲?你認為歌曲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為什麼?生討論:第一段演唱可‘一般’(指起伏不大),因為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第四段要激烈一些,因為在打仗第五段要悲傷,因為二小犧牲了,第六、七段也要悲傷,不過比第五段要弱一些問:為了讓歌曲講述得更生動,老師請同學們幫忙,為歌曲進行一次改編,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改編呢?分小組討論:(設計意圖:傳統的`音樂教育過份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學生循規蹈矩,一切按教師的要求行事,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而創作教學作為一種教學領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且能夠深化學生對已學音樂知識(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的理解、運用。強化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併為下一步聽賞作準備。)4、聽賞鍾維國改編的童聲合唱《二小放牛郎》問:歌曲哪幾方面進行了改編?和同學們的相比較,我們哪幾個方面的改編和作曲家是相同、相似的?生討論:情緒——速度——力度——歌詞——演唱形式進行了改編。(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對改編後的歌曲有一個完整的瞭解,通過與作曲家比較,讓同學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悦,也為了比較區別,促使他們聚精會神地去細聽和分辨。)問:改編後好嗎?為什麼?(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對錶現音樂作品的作用)5、欣賞舞蹈《二小放牛郎》問:除了用歌曲來講述故事外,還有什麼方式?生討論:朗誦、繪畫、舞蹈、小品、電影等(多媒體展示,七段故事情節可以自由選擇觀看。並讓學生跟學一些動作,感受其肢體的韻味)(設計意圖:此內容是全國少兒舞蹈大賽中獲得金獎的一個舞蹈精品,十三位小演員(十二隻小牛和二小)通過肢體語言,直觀地抒發了其豐富的情感內涵,在舞蹈這一流動的過程中,使舞蹈者與欣賞者心靈彼此融合,迸發心靈的共鳴。通過以舞助聽的形式,學生不僅有視聽結合的立體感,而且更容易受音樂氣氛的感染)四、創作表演1、引導學生選擇表現形式問:“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呢?”——請出五個組長(朗誦組、繪畫組、舞蹈組、小品組、歌唱組)其餘同學自由選擇小組。要求:選擇1—2個情節2、 小組討論、創作3、表演展示(設計意圖:前面的幾環節安排使學生們深深地被歌曲吸引着,被歌曲激動着。為了讓同學們盡情地一抒情懷,我安排了創作表演這一環節。並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激勵機制,使學生一個個都認真地投入了,由體驗付諸於實踐。並在觀眾的“點評”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五、課堂小結觀看一段精彩的電視回放: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喜悦、歡騰的慶祝場面。問:你看到了什麼?今天的音樂課,你知道了些什麼?(設計意圖:前後呼應,讓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最後的結果,給學生上了一堂難忘的歷史課。同時,起到一個總結概括作用:既可瞭解學生在這堂課中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瞭解作品對學生的情感影響。)

音樂教案模板篇10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某某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蝸牛與黃鸝鳥》。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教材分析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敍事性民歌,歌曲講述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的時候就揹着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在一旁嘲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旋律輕鬆活潑,歌詞生動有趣,隱喻着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對奮鬥目標執着追求的頑強精神。二、學情分析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老師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造條件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三、教學目標根據以上對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唱、模仿歌曲,用純樸、活潑且略帶頑皮的情緒演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3.知識與技能目標:識讀樂譜,學習切分節奏。四、教學重難點本着音樂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如下重難點:重點:用純樸、活潑且略帶頑皮的情緒演唱歌曲;難點:學習切分節奏,有感情的演唱。五、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談話法、對比法、實踐指導法等。六、教學過程下面着重談一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在導入環節,我採用圖片導入法,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幾張照片,分別是葡萄樹,蝸牛、黃鸝鳥,在出示這些照片之後,我會請同學們看圖説話,根據這三張照片編一個故事出來,學生經過想象之後,故事層出不窮,我會及時給予肯定與讚揚,這時,我會引導學生,問學生想不想知道,蝸牛與黃鸝鳥在歌曲中呈現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這一環節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通過看圖編故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二)初步感知我會給學生播放《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的音樂,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音樂的節奏與特點。在聽賞前我會先預留一個任務,“同學們要認真聽,聽完老師會找同學來談一談你的感受。”聽後,我會找學生來暢所欲言,並作出簡單評價,最後總結出:這首歌曲曲風歡快、活潑,幽默、詼諧,節奏稍快。(三)學唱歌曲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會先帶領學生進行一組發生練習,13531,緊接着進行新課教授,我會利用鋼琴,帶領學生識讀樂譜,熟悉旋律,在識讀樂譜的過程中,我會着重介紹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切分音有大切分音和小切分音。如下:大切分音:小切分音:我會介紹這兩種切分音的區別,大切分音有2拍的時值,聽起來緩慢一些,小切分音只有一拍的時值,聽起來急促一些。在區別了這兩種切分音節奏後,我會帶領學生着重練習本節課中小切分音,在練習熟練之後,我會讓學生加入歌詞進行演唱,演唱過後,我會利用多媒體播放《蝸牛與黃鸝鳥》的音頻,當學生聽賞過後,我會利用鋼琴,讓學生模仿音頻中的音樂情緒,帶領着學生再一次有感情地,完整地唱歌曲。之所以讓學生模仿,主要意圖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四)拓展延伸在這個環節,我會安排男女分組,女生扮演黃鸝鳥,男生板演蝸牛,在歌曲前部分男女生一起演唱,到後面的對話部分分開演唱。這樣設計可以通過合作演唱的過程,讓學生們體驗合作的樂趣,不斷增強集體意識和協作能力。(四)小結作業在小結環節,我會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總結,我會問同學們,通過學習這首歌,尼恩都學會了那些品質?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我今兒總結,這首歌體現了蝸牛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夠像蝸牛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在作業方面,根據音樂新課程標準,以實踐為中心這一理念,我會以佈置口頭作業為主,讓學生在課下學習體現優秀品質的民歌,下節課再一起分享。

七、板書設計《唱山歌》

音樂遊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應樂句短短長,並能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在通過觸感遊戲和情景遊戲中初步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學具:枕頭、紗巾。

2、音樂:不同曲風的搖籃曲,《小枕頭》vcd音樂碟。

3、圖片:《搗蛋精靈的動動鼓》故事圖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入場。

二、故事引導: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搗蛋精靈的動動鼓》

三、肢體感應樂句

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和枕頭玩一個遊戲,請你們哄枕頭寶寶睡覺,記得哄枕頭寶寶睡覺的時候要拍拍它們,親一親它們!(播放兩遍音樂做哄枕頭寶寶睡覺樣)誰的枕頭寶寶睡了呢?一起去看看吧!走到別人的枕頭寶寶面前的時候要輕輕地蹲下來看,不要把別人的枕頭寶寶吵醒了!(播放音樂)我們的枕頭寶寶都睡了,請你們輕輕的把它放在我們的小登子上睡吧!

四、觸感遊戲

師:剛剛你們摸到的枕頭都是怎麼樣的呢?(軟軟的)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幾種不一樣的枕頭,現在要請你們來摸一摸有什麼不一樣(教師出示不同材質的枕頭請幼兒摸,並説出軟、舒服......各種形容詞)那你們喜歡睡怎麼樣的枕頭呢?

五、情景遊戲

師:小朋友們都累了吧?現在老師來當媽媽,你們來當寶寶,寶寶每個人拿一條紗巾當被子蓋在肩膀上,閉着眼睛像睡着的樣子,媽媽來唱搖籃曲給你們聽,看看哪位寶寶睡得最好、最香,等會才有精神跟媽媽去外面玩遊戲哦!(教師唱歌曲“小枕頭”哄寶寶睡覺)

六、結束部分

師:寶寶們起牀了,你們睡得好嗎?那想不想跟媽媽到外面玩遊戲呢?(想)那我們一起學小鳥飛出去玩遊戲吧!(播放“小枕頭”音樂出場)

音樂遊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圓錐體的特徵,正確説出圓錐體的名稱。

2、初步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特徵並能準確説出幾何形體的名稱。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對幾何形體活動的興趣。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圓錐體並瞭解其特點。

2、難點:能準確的區分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

活動準備:

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各一個、幾何形體課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老師帶來一個神奇的袋子,袋子裏裝的是什麼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猜袋子裏到底是什麼。(請小朋友來摸一摸並説説摸到的是什麼樣的東西。)介紹球體(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滾動,這樣的幾何形體叫球體)、圓柱體(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正方體(幾何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這幾個正方形一樣大)、長方體(由6個面組成兩兩相對的兩個面大小、形狀一樣,這樣的幾何體叫長方體)。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的幾何形體朋友——圓錐體。

二、認識圓錐體,感知圓錐體的特徵

1、老師:哪位小朋友願意來摸一摸圓錐體,看看它有什麼特點,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之前看到的幾何形體不一樣的地方。重點講解圓錐體的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圓錐體(播放圓錐體課件,讓小朋友們説出圓錐體的名稱)。

2、請小朋友比較圓錐體與圓柱體的不同,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圓錐體是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樣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很像如:冰淇淋、聖誕帽、路錐等等。請小朋友回答之後播放課件為小朋友介紹生活中的圓錐體。

三、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不同

老師進行三段式教學提問如:請你把圓柱體舉起來,哪一個幾何形體不見了,它叫什麼名字,請你抱一抱圓錐體等等,請個別小朋友回答問題。

小朋友們都很棒,為了獎勵小朋友們下面我們進行遊戲——幾何形體蹲與蘿蔔蹲遊戲的規則相同,請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幾何形體的名字,開始遊戲。

四、發展幼兒觀察力,完成記錄表

每位小朋友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觀察課件並準確的做好記錄。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圓錐體,請小朋友回家後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一樣的。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活動,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説,這算是一首難度較高的曲目了,歌曲中的轉音較多,幼兒在演唱時較難掌握,歌詞的理解較易,因此,怎樣讓這首歌成為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是本次活動需要攻克的重點。在組織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引導幼兒觀察了位於教室內裝飾畫上的“小籬笆”。讓幼兒直觀感知這一事物,一定程度上讓他們融入自己的情感。緊接着,在歌詞教授的環節,我帶領幼兒一句一句的朗讀歌詞,結合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讓一句句優美的歌詞記熟在他們心間,在幼兒的跟讀中,為幼兒添上生動的意境,因此,在接下來的旋律欣賞中,幼兒不由自主的唱了起來,讓活動順利完成。在這次活動中,我運用了情境導入法,直觀法,討論法和視聽法,雖然本次活動幼兒積極參與,但我認為在活動的準備階段還可以更加充分,或者在活動結束後進行及時延伸,整合入美術活動,請幼兒根據歌詞繪畫出圍繞在自己家門口的小籬笆。

小百科:籬笆又叫柵欄、護欄,是用來保護院子的一種設施,一般都是由木頭,棍子,竹子,蘆葦、灌木或者石頭構成,常見於我國北方農村以及歐美等地廣人稀的國家,用於保護院子。

音樂遊教案篇6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哈達獻給解放軍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在跳邀請舞時,邀請者與被邀請者互換位置跳舞。

2、培養幼兒熱愛和尊敬解放軍的情感。活動準備: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山谷迴音真好聽》

2、《小鳥醒來了》

3、《擠奶》

4、《採茶》

二、複習歌曲,進一步熟悉樂曲節奏。

1、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2、這首歌曲講的是什麼事情?獻哈達的動作怎麼做?

3、複習歌曲,要求幼兒唱準附點音符,並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複習歌曲。

三、學習歌表演。

全班幼兒站在位置上。

前奏(樂曲的最後一句):邀請者右腳開始踢踏步前進(第一拍右、

左腳各跳動一次,第二次拍右腳腳跟伸向前方點地),同時兩手從胸前經兩側擺起,右臂屈成弧開,手心向上(託掌)在臂側平舉手指翹起(順風旗)。最後站在被邀請者前。

1- 2小節:邀請者右腳開始做彈簧肯四次,同時兩手落下後從兩側下方向胸前漸漸托起(手心向上),做託哈達狀。

3-4小節:繼續做彈簧步,同時兩手向左繞一小圈後襬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節:右腳開始原地做踢踏步兩次,同時手臂動作同前奏動作。

7-8小節:右腳原地頓四次,同時左臂輪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節:邀請者與被邀請者右臂屈舉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彈簧步互換位置。

11小節:右腳開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時兩臂動作同前奏動作。

12小節:兩腳做踢踏步一次,同時上體前彎,兩手從胸前向內翻掌後向兩側打開(手心向上),做獻哈達狀。

四、表演律動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表演律動兩遍。

2、全體幼兒表演律動。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弓箭步和跪姿的擠奶動作。

4、幼兒表演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

5、個別幼兒上前表演律動。

音樂遊教案篇7

遊戲目的:

1、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做相應動作。

2、啟發幼兒在前奏聲中,創編各種親熱動作。

3、鼓勵幼兒結伴舞蹈,體驗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遊戲準備:

組織幼兒玩聽信號找朋友的遊戲。

遊戲過程:

1、教師幫助幼兒熟悉曲調,學會唱歌。

2、啟發幼兒邊唱邊按歌詞做敬禮,握手,擁抱的動作。

3、學習邀請舞>(1)兩位教師扮演同桌幼兒,其中一名當邀請者另一名被邀請者。強調在第四小節末找到朋友,面對面站好。

(2)請幼兒與教師共同表演。

(3)組織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在第四小節結束時,兩人應面對面站好,並檢查,是否全班幼兒都在第四節結束時,找到朋友。

(4)聽前奏曲,創編兩人一起的親熱動作。提問: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親熱動作。

(5)集體聽前奏曲,做親熱動作,教師及時發現肯定有創新的動作。

(6)在音樂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請舞。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其他活動中主動找朋友一起玩。

Tags:教案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