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3的減法教學反思最新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2W

教學反思是老師們經常使用的一種實用型文書,及時反思我們的教學能力才會有進步,寫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3的減法教學反思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閲。

3的減法教學反思最新7篇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1

在教學p68例2中,讓孩子們探索36-8=?我深深體會到:不同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但是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算理,我讓孩子們在各述已見之後,讓他們對這些算法進行了一個對比,從對比中讓孩子們體會和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例:怎樣算36-8=?

生1:先拿走6根,再從一捆中拿走2根,即36—6=30 10—2=8 20+8=28

生2:從一捆中拿走8根,即10—8=2 20+6+2=28

生3:珠心算口訣:去十加補。個位6-8不夠,借十來算,8的.補數是2,26+2=28

生4:打開一捆是10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6根,再從16根裏拿走8根,即10+6=16 16—8=8 20+8=28

教學中班上很多孩子都能説一説自己的算法,但是方法多了會讓一些還不能理解這些算法的孩子們暈了頭,所以在這時,我們不能對這些算法只是單純羅列,而是引導對比,讓孩子理解並掌握算理。在對比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解釋自己的算理,並突出地讓他們説一説怎樣借10來減。在孩子們的解釋後,班上的孩子們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當被湊數的個位不夠減時,要向十位上借十來減。班上雖出現多種不同的算法,但道理是相通的。這樣做的同時可以使班上不同層的孩子都能兼顧到。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2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化”兩方面的內涵。“多樣化”是指“羣體的多樣”,即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思維個性,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並展示出來供大家探討;“優化”是指“個體的優化”,即在多種方法呈現後,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方法,在比較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思維特點和個性特徵的方法。簡言之,“算法多樣化”並不是指方法越多越好,“算法優化”也不是統一成一種方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

算式多樣化

新課標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化”兩方面的內涵。我認為,“十幾減幾”這一內容,從知識層面來説,是學生今後學習“百以內減法”、“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但從技能層面來説,學生口算時所運用的幾種算法(如“破十減”、“想加算減”、“連續減”“找規律減”等),沒有優劣之分,因為當學生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熟悉以後,便如同“乘法口訣”一樣,將成為一種“數字性事實”運用到今後的減法運算中,常常採用提取記憶的方式即可。因此,這節課在對算法的要求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我也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次關注用自己的方法,加深對自己原有口算的理解,最終強化根據算式的特點或自身經驗選擇得來的方法。

加強練習,增強運算技能。

在新課程背景下,運算技能的提高仍然是計算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只不過是教師要注意訓練的形式,“應減少單純和程式化的技能性訓練”。這節課中,我設計了“你能做幾題就做幾題”、“同桌相互出題計算”、“遊戲中計算”等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訓練,又不失趣味性。特別是最後一個練習“計算出結果,跟着相應的導遊出遊”,既能使全班學生參與,又使整堂課在一種活潑、生動的氣氛中結束。

這節減法課,儘管有十幾減9的計算學習作為基礎,但十幾減幾對於一年級的學生還説要達到熟練計算的要求,難度很大。這次聯繫情境問題操作,嘗試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源於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理念的體現。這次創設的操作情境,讓學生經歷了“13-5=8”的算理,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破十法”,“想加算減”,“連減”,“點數”的不同計算方法。學生在爭當小老師的過程中,在操作實踐中讓學生有意識的對算法進行了對比和選擇。在教學時,不僅提倡算法多樣化,而且又引導學生在眾多的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於學習,樂於學習,樂於探索,進而通過教師帶有鼓勵性的評價,學生之間的讚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設計本節內容時,對教材內容作了比較大的改動。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教學實踐來看,“猴子爬樹摘桃”的情景比教材“小貓觀金魚圖”更具開放性,學習素材更為豐富,使問題呈現具有了現實意義。13只猴子在一起玩,一些猴子爬上了樹,有些能夠看到,有些鑽入了樹叢看不見,現在地面上還剩下6只猴子。那麼“樹上到底爬上了幾隻猴子”呢?問題的呈現顯得比較自然,也是學生想知道的。於是例題13-6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我們認為,“十幾減幾”這一塊內容,從知識層面來説,是學生今後學習“百以內減法”、“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但從技能層面來説,學生口算時所運用的幾種算法(如“破十減”、“想加算減”、“連續減”等),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因為當學生對“20以內”的32道退位減法熟練以後,便如同“乘法口訣”一樣,將成為一種“數字性事實運用到今後的減法運算中,”常常採用提取記憶的方式即可。因此,本節課在對算法的要求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師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次關注自己的方法,加深對自己原有口算方法的理解,最終強化根據算式特點或自身經驗選擇得來的方法。

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現了“我要學”這一教學新理念。同時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學生能從中感悟到學習計算教學的必要性,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由於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以下還有幾點做得不足:

1、當揭示了想加算減和破十減兩種方法之後,應該回過頭把複習的內容和新授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

2、每上完一個環節應該給這個部分做個小結,最後還要給整節課做一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

3、個別學生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還不能清晰地表達。在今後的練習中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注學困生。

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不足,發揚優點。爭取讓學生掌握所學的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6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在教學本單元時,我突出體現了以下幾點:

1、以舊引新,正向遷移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掌握了10以內加減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在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時候,需要學生應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就是所謂的“算減想加”。因此,在教學新課時,我總是進行對應的進位加法口算喚醒孩子對進位加法的記憶,並出示求未知加數的算式,為學生探索20以內退位減法搭橋鋪路。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在教學中,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例如:直觀的觀察材一年級下冊9頁的例題圖,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受生活閲歷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國小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難以理解。因此,例題教學充分運用了現代教學媒體,發揮直觀性作用,創設了逼真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給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提出問題後,不急於教計算方法,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的嘗試中摸索發現,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互相學習。最後,在比較中,優化算法,達到教學的目的。在教學十幾減九時,經過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聯繫進位加法算加法,還有的孩子還想出了書上沒有的方法,這樣的教學跳出了書本,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比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練習中,有的題組是有一定的規律,學生找到規律之後,盲目地應用規律,混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規律。如:十幾減9得數應該是十幾的個位多1,而9加幾時得數的個位比幾小1,在總結完規律之後,學生喜歡應用規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幾減9的得數算成比十幾個位少1。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能禁止學生應用規律,以免出錯。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3

今天上了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是在小數的意義、性質、數位順序表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這部分知識,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法則,還要同整數加減法結合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加減法的實質。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與整數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幾點思考:

1、例1的教學我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交流各自方法、概括歸納出小數加減法的算理,並能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整個過程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互動模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探索、去獲取知識,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對於4.75+3.4的豎式寫法,我先讓學生自己試着寫,再通過兩個書寫格式對比展示,利用學生出現的問題,緊扣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開展深入的討論,在相互啟發,相互學習中,學生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解決了“列豎式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

2、對於“列豎式時為什麼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難點,一位學生回答得很好:“這樣就能保證整數部分和整數部分對齊,小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對齊。”但在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時,由於怕時間不夠,我沒有讓學生充分説,只是讓個別好學生説;在讓學生總結“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麼?”時,我發現學生總結的有些凌亂。課後我想,如果我能以這樣一道填空題的方式:“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小數的( )對齊,再從( )位算起,得數的小數點要和( )對齊。計算結果是小數,且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要根據( )化簡。”這樣讓學生總結,特別對一些差生,應該更清晰。

3、這節課的教學我能始終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去實踐,並能及時捕捉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大家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我發現有學生計算結果不化簡,反饋時我把他的練習紙展示出來請學生當小老師,在全班同學的幫助下,他找出了自己的錯誤並及時進行了訂正,在課後作業中,我發現他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錯誤了,我想:像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並改正,比我直接告訴他要注意什麼,給他的印象會更深刻。

4、課堂上學生對於小數加減法的算法和算理都掌握得不錯,但在課後練習中我發現仍有不少學生很粗心,計算正確率不高,主要是需要進位和退位時容易算錯,結果不化簡,特別是口算問題很多,如3.2+6=3.8…還需要加強練習,提高正確率。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4

1、有關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很好的發揮空間。時我先設計了幾道同類的算式讓學生做,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回答得較好,並且有些學生能按順序把5以內的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及相關算式都講出來。

3、在上這個教學內容後,有一深刻的感受,學生的學習習慣對教學效率的影響佔的比重實在高。在一(4)班的教學記錄是以上兩點可以説的,但在一(3)班,根本無法進行0的加減法規律的教學,一些學生思維渙散,紀律渙散,注意力渙散,你説怎麼進行思維的深層次的探索?我得想想辦法。首先,在兩個班要用不同的方法,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嘗試以下方法:1、教學設計的不同:三班必須要用上生動有趣的幻燈加上生動明快的語言進行教學,讓圖像、語言等情景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從而進行有效教學。四班可以加些動手操作的內容,因為習慣已有保障;另外,繼續做好深層次思維的引導,爭取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發學生思維,多出數學尖子生;再者,鼓勵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多鼓勵,多引導,爭取能讓每節課上得有聲有色。2、教學組織方法的不同:採用一種最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激勵措施來組織三班的教學,我覺得可以另外設一套激勵措施,如課堂紀律加星制度。在一張長條紙上寫上名字,再在每節課前貼到黑板右側,每節課都用正字法打星,每週根據正字統計數發獎,前十名5笑臉,第10到20名3笑臉,20到30名2笑臉,30到40名1笑臉,進步10名以上再加2笑臉。笑臉可以換紅蘋果,紅蘋果可以換綠星卡這些都不變。試試看,希望能夠有效果。努力,少説抱怨的話,智慧地努力工作,要讓大家都認為紀律不好課難上的班數學也能教好才是有本事。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5

上週我講了兩位數減整十數和一位數,在教學中我模仿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但是這節課有了之前的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的經驗之後,孩子在思考計算方法是節省了很多時間,孩子會遷移用之前的方法,這也是我很開心看到的。學會怎麼算之後,我讓孩子比較兩道算式有什麼不同之處,孩子能迅速發現兩道算式在計算過程中一個是十位上先進行計算,另一道算式是個位上進行計算。接着我追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孩子試着從減數入手,雖然回答的結結巴巴,但大概意思我還是能聽明白的,這個地方讓我發現了孩子其實真的很不錯,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節課的優點體現在:1。動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動手操作這一塊我組織學生用小棒和計數器來探究兩位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而在探究兩位數減位數時,小棒,計數器只是作為個別學生輔助計算的工具。

2。注重於生活的.聯繫。以學生最熟悉的春遊場景作為學習素材,學生在觀察,討論與交流中,體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和數學的價值。

3。注重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從擺小棒到撥計數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幫助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到半抽象思維最後抽象出算法,給了學生理解的空間和時間。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6

這節課我以學生熟知的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體情境。在具體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以最佳的思維狀態投入學習。這節課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重點突出“退位減法”中如何退位這一難點,通過對比使學生建立知識間聯繫,逐步形成知識系統。

2、突出算理,重視方法。計算題教學離不開算理和算法。算理是基本,離開了算理,算法則會變成空中樓閣。算法是歸宿,這節課,算理不可少,通過嘗試計算、同桌互講等多種方式,逐步突破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從而更好地掌握方法。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新理念,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3、在不同形式的練習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活動設計體現了趣味性、知識應用性、活動的開放性。設計注重關注學生情感,體現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

4、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1)提醒學生做計算題時,首先要看清楚題目,寫豎式的時候不要把題目給抄錯。

(2)要規範、合理的寫豎式。要告訴學生擺豎式的時候要寫一個數字然後空出一個數的位置,再寫下一個數字。這樣的豎式在計算時,不會因為數字擠在一起,而出錯。

(3)提醒學生寫完豎式後,要記得把答案寫在橫式上。

(4)教育學生計算完要及時檢查。

3的減法教學反思篇7

100以內加減法筆算包括不進位加和進位加,不退位減和退位減,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説難度並不大,孩子們掌握的還是可以,可是計算的結果正確率卻不高,不是這邊錯了就是那邊寫漏了,教孩子們計算時一定要仔細,可是光口頭上説,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我們幾個平衡班老師也在互相商討,究竟有什麼好方法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可零零碎碎,究竟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本人事後整理了以下,想出了以下一些不成熟的辦法,正在試行中,結果有待檢驗。

一、抄題目有要求。

孩子們常常出現數字抄錯的現象,如把89寫成98,59看成56等等,因此碰到讓孩子抄題計算時,我嚴禁看一個數字寫一個數字,一定要求把整個算式讀完整記在心裏,重複一遍再抄下算式,可能孩子一開始不習慣,但慢慢的總有成效。另外,還做一些抄數字的專項訓練。

二、計算時不打斷。

孩子們計算錯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沒有一次性算完一題就被打斷或分心。例如明明做的是加法題,列成豎式時卻變成了減法,即使寫的`是“+”,卻算成減法,還有個位算加十位卻算成減,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更不用説了。究其原因,還是思想上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我採取多錯多做,少錯少做,不錯不做的獎罰措施。例如每天抽5~10分鐘時間,做10道筆算,規定時間內全對的,晚上沒有額外計算作業,錯1~2題的,訂正後,晚上重做10道,錯2題以上的除重做全對外,還要讓家長仿照再出10道,全對為止。(不過此項方法檢測起來有點難度)

三、養成檢查的習慣。

有的孩子豎式算好了,橫式上老忘記寫得數。有的孩子豎式上明明算好是75,抄到橫式上卻變成57。因此我要求孩子們做完題後如時間未到,務必檢查,第一遍重點查每個橫式的得數是否寫上,豎式與橫式上的得數是否一致。我們知道計算過程的錯誤對孩子來説是很難查出的,而以上兩條卻相對容易檢查。第二遍,把剛做的題當成改錯題,假設這道題有錯,查查錯在哪一步。

四、改錯題。

把孩子出錯的題彙總,讓孩子一起來當小老師,看看錯在哪裏。把錯題歸類,然後每次做題之前先指名提醒,不要出現哪些錯誤,以提高正確率。

五、堅持撲克牌累加,連減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