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聯繫實際,為了記錄下自己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一定要認真寫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數學教案高中模板6篇,感謝您的參閲。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6篇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篇1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與作用

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數與函數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為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極限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為今後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熟練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的知識經驗較為豐富,具備了教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學生思維活潑,積極性高,已初步形成對數學問題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學生層次參次不齊,個體差異比較明顯。

二、目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應該以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正確價值觀。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以知識技能的培養為主線,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把這兩者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新課標指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目標的制定和設計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____在教材內容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學情分析,本節課教學應實現如下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別函數單調性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抽象、概括,自主建構單調增函數、單調減函數等概念;能運用函數單調性概念解決簡單的問題;使學生領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函數單調性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學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勇於探索的良好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學難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法、學法分析

(一)教法

基於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高二學生的年齡特徵,按照臨沂市高中數學“三五四”課堂教學策略,採用探究――體驗教學法為主來完成教學,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法上我採取了:

1、通過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問題引入課題,為概念學習創設情境,拉近數學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2、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緊扣概念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正確地形成概念.

3、在鼓勵學生主體參與的同時,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教會學生清晰的思維、嚴謹的推理,並順利地完成書面表達.

(二)學法

在學法上我重視了:

1、讓學生利用圖形直觀啟迪思維,並通過正、反例的構造,來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質的飛躍。

2、讓學生從問題中質疑、嘗試、歸納、總結、運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是一個教師的“導”,學生的“學”以及教學過程中的“悟”構成的和諧整體。教師的“導”也就是教師啟發、誘導、激勵、評價等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支架,把學習的任務轉移給學生,學生就是接受任務,探究問題、完成任務。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把“教與學”完美的結合也就是以“問題”為核心,通過對知識的發生、發展和運用過程的演繹、解釋和探究來組織和推動教學。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我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目的明確的設計方式,給學生的思考空間,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引導探究,建構概念。

數學概念的形成來自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自身發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難懂、難教和難學,這就需要讓學生置身於符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去,從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經歷“數學化”、“再創造”的活動過過程.

(3)自我嘗試,初步應用。

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的模仿與記憶,數學思想的領悟和學習過程更是如此。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親身經歷和實踐體驗,師生互動學習,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當堂訓練,鞏固深化。

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從而實現對知識識的再次深化。

(5)小結歸納,回顧反思。

小結歸納不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知識、方法、經驗等方面進行總結。我設計了三個問題: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的體驗是什麼?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業設計

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對本節課學生知識水平的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延伸與,注重知識的延伸與連貫,強調學以致用。通過作業設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潛能,從而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的形成.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向量作為工具在數學、物理以及實際生活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

本小節的重點是結合向量知識證明數學中直線的平行、垂直問題,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證明、物理學中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設計

1、通過利用向量知識解決不等式、三角及物理問題,感悟向量作為一種工具有着廣泛的應用,體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數學問題,使一些數學知識有機聯繫,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

2、瞭解構造法在解題中的運用.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平面向量知識在各個領域中應用.

難點:向量的構造.

四、教學流程設計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與回顧

1、提問: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個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麼?

[説明]複習數量積的有關知識.

二、學習新課

例1(書中例5)

向量作為一種工具,不僅在物理學科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在數學學科中也有許多妙用!請看

例2(書中例3)

證法(一)原不等式等價於,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證法(二)向量法

[説明]本例關鍵引導學生觀察不等式結構特點,構造向量,並發現(等號成立的充要條件是)

例3(書中例4)

[説明]本例的關鍵在於構造單位圓,利用向量數量積的兩個公式得到證明.

二、鞏固練習

1、如圖,某人在靜水中游泳,速度為 km/h.

(1)如果他徑直遊向河對岸,水的流速為4 km/h,他實際沿什麼方向前進?速度大小為多少?

答案:沿北偏東方向前進,實際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須朝哪個方向遊才能沿與水流垂直的方向前進?實際前進的速度大小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進,實際速度大小為km/h.

三、課堂小結

1、向量在物理、數學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2、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個數學問題,是數學知識有機聯繫.

四、作業佈置

1、書面作業:課本p73, 練習8.4 4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用座標法研究幾何問題的方法,瞭解解析幾何的基本問題。

(2)理解曲線的方程、方程的曲線的概念,能根據曲線的已知條件求出曲線的方程,瞭解兩條曲線交點的概念。

(3)通過曲線方程概念的教學,培養學生數與形相互聯繫、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通過求曲線方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轉化能力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解析幾何的思想方法。

(5)進一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曲線與方程是在國中軌跡概念和本章直線方程概念之後的解析幾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討論曲線方程概念後,介紹了座標法和解析幾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幾何的基本問題,即由曲線的已知條件,求曲線方程;通過方程,研究曲線的性質。曲線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線方程的問題又有內在的邏輯順序。前者回答什麼是曲線方程,後者解決如何求出曲線方程。至於用曲線方程研究曲線性質則更在其後,本節不予研究。因此,本節涉及曲線方程概念和求曲線方程兩大基本問題。

(2)重點、難點分析

①本節內容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曲線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線方程方法,以及領悟座標法和解析幾何的思想。

②本節的難點是曲線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線方程的方法。

教法建議

(1)曲線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幾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礎概念,教學中應從直線方程概念和軌跡概念入手,通過簡單的實例引出曲線的點集與方程的解集之間的對應關係,説明曲線與方程的對應關係。曲線與方程對應關係的基礎是點與座標的對應關係。注意強調曲線方程的完備性和純粹性。

(2)可以結合已經學過的直線方程的知識幫助學生領會座標法和解析幾何的思想,學習解析幾何的意義和要解決的問題,為學習求曲線的方程做好邏輯上的和心理上的準備。

(3)無論是判斷、證明,還是求解曲線的方程,都要緊扣曲線方程的概念,即始終以是否滿足概念中的兩條為準則。

(4)從集合與對應的觀點可以看得更清楚:

設 表示曲線 上適合某種條件的點 的集合;

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對應的點的座標的集合。

可以用集合相等的概念來定義“曲線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線”,即

(5)在學習求曲線方程的方法時,應從具體實例出發,引導學生從曲線的幾何條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代數方程(曲線的方程),這個過渡是一個從幾何向代數不斷轉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轉化是否為等價的,這將決定第五步如何做。同時教師不要生硬地給出或總結出求解步驟,應在充分分析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然地獲得。教學中對課本例2的解法分析很重要。

這五個步驟的實質是將產生曲線的幾何條件逐步轉化為代數方程,即

文字語言中的幾何條件 數學符號語言中的等式 數學符號語言中含動點座標 , 的代數方程 簡化了的 , 的代數方程

由此可見,曲線方程就是產生曲線的幾何條件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個形式的特點是“含動點座標的代數方程。”

(6)求曲線方程的問題是解析幾何中一個基本的問題和長期的任務,不是一下子就徹底解決的,求解的方法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的,教學中要把握好“度”。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篇4

?考綱要求】

瞭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知道它的簡單性質。

?自學質疑】

1、雙曲線 的 軸在 軸上, 軸在 軸上,實軸長等於 ,虛軸長等於 ,焦距等於 ,頂點座標是 ,焦點座標是 ,

漸近線方程是 ,離心率 ,若點 是雙曲線上的點,則 , 。

2、又曲線 的左支上一點到左焦點的距離是7,則這點到雙曲線的右焦點的距離是

3、經過兩點 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是 。

4、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是 ,則該雙曲線的離心率等於 。

5、與雙曲線 有公共的漸近線,且經過點 的雙曲線的方程為

?例題精講】

1、雙曲線的離心率等於 ,且與橢圓 有公共焦點,求該雙曲線的方程。

2、已知橢圓具有性質:若 是橢圓 上關於原點對稱的兩個點,點 是橢圓上任意一點,當直線 的斜率都存在,並記為 時,那麼 之積是與點 位置無關的定值,試對雙曲線 寫出具有類似特性的性質,並加以證明。

3、設雙曲線 的半焦距為 ,直線 過 兩點,已知原點到直線 的距離為 ,求雙曲線的離心率。

?矯正鞏固】

1、雙曲線 上一點 到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則它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

2、與雙曲線 有共同的漸近線,且經過點 的雙曲線的一個焦點到一條漸近線的距離是 。

3、若雙曲線 上一點 到它的右焦點的距離是 ,則點 到 軸的距離是

4、過雙曲線 的左焦點 的直線交雙曲線於 兩點,若 。則這樣的直線一共有 條。

?遷移應用】

1、 已知雙曲線 的焦點到漸近線的距離是其頂點到漸近線距離的2倍,則該雙曲線的離心率

2、 已知雙曲線 的焦點為 ,點 在雙曲線上,且 ,則點 到 軸的距離為 。

3、 雙曲線 的焦距為

4、 已知雙曲線 的一個頂點到它的一條漸近線的距離為 ,則

5、 設 是等腰三角形, ,則以 為焦點且過點 的雙曲線的離心率為 。

6、 已知圓 。以圓 與座標軸的交點分別作為雙曲線的一個焦點和頂點,則適合上述條件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負角、零角)與區間角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會建立直角座標系討論任意角,能判斷象限角,會書寫終邊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區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區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教學難點:

終邊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區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回顧角的定義

①角的第一種定義是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種定義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着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

(二)教學新課

1、角的有關概念:

①角的定義:

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着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

②角的名稱: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角α ”或“∠α ”可以簡化成“α ”;

⑵零角的終邊與始邊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經過推廣後,已包括正角、負角和零角。

⑤練習:請説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義:若將角頂點與原點重合,角的始邊與x軸的非負半軸重合,那麼角的終邊(端點除外)在第幾象限,我們就説這個角是第幾象限角。

例1、如圖⑴⑵中的角分別屬於第幾象限角?

數學教案高中模板篇6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是科學和技術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1.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並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

三、教學內容結構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為128學時。

2.職業模塊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需要的限定選修內容,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教學,教學時數為32~64學時。

3.拓展模塊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繼續學習需要的任意選修內容,教學時數不做統一規定。

四、教學內容與要求

(一)本大綱教學要求用語的表述1.認知要求(分為三個層次)

瞭解:初步知道知識的含義及其簡單應用。

理解:懂得知識的概念和規律(定義、定理、法則等)以及與其它相關知識的聯繫。掌握:能夠應用知識的概念、定義、定理、法則去解決一些問題。2.技能與能力培養要求(分為三項技能與四項能力)

計算技能:根據法則、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驟,正確地進行運算求解。計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確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及常用的數學工具軟件。數據處理技能:按要求對數據(數據表格)進行處理並提取有關信息。觀察能力:根據數據趨勢,數量關係或圖形、圖示,描述其規律。

空間想象能力:依據文字、語言描述,或較簡單的幾何體及其組合,想象相應的空間圖形;能夠在基本圖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關係,或根據條件畫出圖形。

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能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簡單數學相關問題,作出分析並運用適當的數學方法予以解決。

數學思維能力:依據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類比、歸納、綜合等方法,對數學及其應用問題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判斷、推理和求解;針對不同的問題(或需求),會選擇合適的模型(模式)。

(二)教學內容與要求1.基礎模塊(128學時)

第1單元集合(10學時)

第2單元不等式(8學時)

第6單元數列(10學時)

第7單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學時)

第8單元直線和圓的方程(18學時)

第10單元概率與統計初步(16學時)

2.職業模塊

第2單元座標變換與參數方程(12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