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回鄉偶書》教學設計7篇 "回鄉偶書"課程設計:從文化共鳴到情感體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7W

《回鄉偶書》是明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該篇文章融合了辛棄疾對故鄉的深情懷念和對國家的憂慮,是一篇極具思想性和文學價值的文章。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經典讀本之一,學生們除了瞭解文學價值外,還可感悟家國情懷,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回鄉偶書》教學設計7篇

第1篇

1、我們今天學習一首古詩,《回鄉偶書》,這首詩是誰寫的?誰知道賀知章是個什麼人?

3、你現在多少歲?(十一二歲)但賀知章他闊別家鄉五十多年了,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啊,你説,他心裏是多麼地懷念家鄉啊,現在就要回到家鄉來,心情會是怎樣的?

4、這首詩就如大家所説的,詩人帶着喜悦、憂傷的複雜感情寫了下來。

1、詩寫了什麼呢?下面自已先讀讀詩句,把詩中的每一個字音讀準,詩中有三個生字,特別要把它們讀好,讀得流利了就可以停下來了。

2、誰來讀?檢查個人朗讀(四五個學生),教師從旁鼓勵、指導。

4、有哪些字你要提醒同學們的?解決三個生字。鬢的寫法(寫一個錯字對比),是指哪裏?,衰的意思,你可以説是鬢毛衰嗎?

2、你讀懂了什麼?在小組中説説詩句的意思,可以説讀懂某一個字,某一句詩的意思 ,也可以提醒同學們特別要注意哪些字詞。

(2)從第一二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還要同學們注意哪些字詞?為什麼?

(3)教師注意抓緊第二句詩講解。誰能用一個關聯詞語放進這句詩中説説?(雖然--但是)

(4)再讀一讀,把這句讀好,可以在第二句詩前加上歎一口氣再讀。

(4)五十多年了,現在就要回到家鄉了,我不忘故鄉,故鄉可還認得我嗎?心裏是多麼感慨啊!我們把作者的心情在朗讀中表現出來吧,再把一二句詩讀一遍。

(3)第三四句我們不多講了,用演吧。誰能來飾演一下詩中的賀知章?兒童?為什麼小童問客人?詩人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想象一下來表演。

四、學過這首詩了,你可以感受到作者這次回到家鄉是怎樣的一番感受嗎?

五、我們背一背這首詩,可以背的用背,不能背的用讀也可以。

《回鄉偶書》教學設計7篇

第2篇

崔巒先生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葉老也説過: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基於此,本課在導讀時緊緊抓住一個客和關鍵詞何來,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學生思接千載,圍繞客字做文章:是客嗎?客從何而來?不是客!客為何回來?既觸發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又落實了詩歌語言的訓練點,從而讓學生在反覆涵詠品味詩歌語言中悟詩情、品詩意,並將這些感受內化成豐富的情感。

認識詩中的5個生字,會寫客、何、音三個字,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緊扣識字教學,巧妙抓住客作為切入點,結合何來一詞擴展開來,讓學生思如泉湧,想象萬千,再通過品讀了解詞句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剛才有個小朋友一臉興奮地告訴我,本週六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請幾個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過生日。看來,這個小朋友是想幹什麼呀?(生:請客。)他想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請客、做客、客人都有一個――客字。對,現在我們就一起把這個客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師範寫,提醒橫撇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才好看,生書空。)説説怎麼記住這個客字,然後生根據同學的發言再寫寫、記記 客。

1、自讀全詩,巡視指導: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一個客字,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詩中的生字,不認得的字藉助下面的小精靈的幫助來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裏。開始!

2、檢查自讀,加強識字:抽生讀詩,其餘聽讀,評價,正音。

師:老師剛才説這首詩中也有一個客字,發現它了嗎?生:

笑問客從何處來。師:再讀讀這句詩,思考一下: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發現或疑問?生提問:客是誰?從什麼地方來的客?為什麼要來?師:我們一起寫何來,在客後板書:何來?)師:孩子們都很會動腦,提出了幾個很好的問題。老師再來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個客是客嗎?(師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個實心圓點,旁打一個問號。)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現在請孩子們仔細讀詩或觀察插圖,去尋找答案。(生自讀詩歌,勾畫。)

生:從詩中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來看,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他當作客了。師:你在詩歌中找到了答案,真會動腦筋!那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吧!

生:在插圖中也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客,因為他騎着馬,馬馱了一大包行李,這也是那些小孩認為他是客的原因。師:真了不起,你能結合詩歌和插圖找答案,學習就應該這樣!我建議同學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個愛思考會觀察的孩子。大家也把機靈的眼睛看向插圖吧!聰明的孩子,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生:不對不對!他不是客。我查過資料,這首詩是賀知章寫自己的回鄉經歷,他三十六歲外出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告老還鄉,你們看第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就是這個意思。師:真棒!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一讀這句詩。生讀。

生:我還從第二句詩鄉音無改鬢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還説着這裏的話,幾十年了都沒改變鄉音。

師:鄉音的鄉就是――(生:故鄉、家鄉的鄉)你的家鄉是――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如果將來你離開了家鄉,你會想念家鄉嗎?(會!)

師: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回,你們明白了嗎?生:因為他思念家鄉;生:想回來看一看家鄉的人;生:他想吃一吃家鄉口味的飯菜;師:真應了那句 親不親,故鄉人;甜不甜,家鄉水呀!(隨機板書:想家鄉!)帶着這種心情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語速稍快。)

生:我想問一下,為什麼詩人想念家鄉,卻要等五十年才回來?

生:我知道,那時候交通非常不便,要是像現在這樣發達,詩人肯定會回去不知多少次了。(師生一起笑起來。)

生:我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們都非常想念他。爸爸幾乎每天都要給我們打電話,也會經常抽空回來看我們。

生:雖然我爸爸也在外地,但我還是能經常看見他,我可以在網上通過攝像頭和爸爸視頻聊天!(大家都笑了。)

師:是呀!科學技術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詩人的年代就不同了。詩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八十五歲才回來,整整五十年哪!多少個日日夜夜啊!詩人時時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鄉,可因為公務繁忙、交通不便就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今,終於盼到了這一天!想了多少年,夢了多少年,家鄉的一切還如我想像中的一樣嗎?大家一起來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詩句,讀得較好,老大一詞拖得較長。)

生:我現在能理解賀知章爺爺的苦惱了,他雖然日夜思念家鄉卻幾十年沒有機會回鄉解除思鄉之苦。生:所以雖然詩人已經很老很老,頭髮也被風霜染白了,卻怎麼也改變不了他的一口鄉音,因為他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師:好!讓我們再次吟誦――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搖頭晃腦地讀起來,無改拉得較長,聲音上揚。)

師小結:原來這個看似客的人其實――(生:並不是客!)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來了!而是離鄉多年的遊子――(生:回到這裏了!)不是 來而是――(生:回呀!)師:不是來――(生:而是回呀!)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有滋有味地讀起來,回字咬得特別重。)

迴歸全詩:五十年了,許多的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着問我從哪裏來?詩中哪兩句説的是這個意思。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師:好,我們一起讀全詩。

師:有人説一首好詩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曲,那麼這首詩究竟是歡快的歌曲,還是憂傷的歌曲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放進詩中,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生:我認為盼了幾十年終於回家了,應該高興才是。所以我要這樣讀,生以歡快的語調讀詩。師引導同學們以歡快的語調一起讀一遍詩。

生:詩人終於回家鄉了,家鄉的兒童是那樣熱情好客,詩人一定感到非常親切。我想這樣讀,生以愉悦舒暢的語調讀。

生:我想用憂傷的語調來讀。詩人回家時已經八十五歲了,家鄉的許多事都改變了,當年的朋友大都已經去世了,還被家鄉的小孩子當做客人,所以我想詩人的心裏一定會有些傷感。生讀詩。師:認為他説得有理的跟他一起讀全詩。

師:大家讀得真好!能讀出自己的感悟就是讀懂了詩,讀出了詩的韻味。看着大家讀得這樣投入,我也想讀一讀,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嗎?(生笑:願意!)

師:如果我是賀知章,我會這樣想:我離別家鄉幾十年,想了家鄉幾十年,在他鄉做了幾十年的客人,今天我終於得償夙願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但家鄉卻早已不是記憶中的家鄉了,還令我想不到的是家鄉的那些小孩子卻説我是客人,他們這些天真無邪的黃口小兒哪裏知道我這個八旬老人對家鄉的一片深情?啊!想到這裏,怎不讓我百感交集,感慨萬端啊!師以感慨、惆悵的語氣讀詩。

就在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唐代賀知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對這首詩的感悟。其實,熱愛家鄉這一千古不變的情懷,還體現在許多的古詩佳作中。我們熟悉的有――生:李白的《靜夜思》,生:張繼的《楓橋夜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閲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信讀了這首詩,大家對《回鄉偶書》一定會有新的感受。生讀詩,讀後交流感受。

1、選擇最喜歡的一句或兩句詩,給詩配畫,並試着將組內的作品組合成表現整首詩的連環畫;

2、對詩歌進行故事續編:賀知章回鄉後感受如何?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

3、課外閲讀賀知章的詩作或其他表現熱愛家鄉的詩作。

第3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瞭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師:《詠柳》的作者是(生:賀知章),賀知章很年輕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到外地去當大官,退休後回到家鄉,已經有八十高齡。當他白髮蒼蒼地回到家鄉時,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齊讀詩題。

你知道鬢指的是我們頭上的什麼位置嗎?(學生先猜,老師再講明)

2、指名讀,老師指導。(學生讀不好的地方,老師示範)

你從哪個詞看出詩人年輕的時候離開了家鄉?(少小)

你從哪個詞看出詩人年紀很大了才回到家鄉的?(老大)

少小指的不是小時候,而是年輕的時候,老大不是指最大,而是指年紀大。(板書:年輕年紀大)少小和老大是一對反義詞。

詩人年紀大了才回到家鄉,你能從詩中看出他有什麼變化嗎?(鬢毛衰)

仔細看看插圖,詩人還有什麼變化呢?(背彎了,臉上皺紋多了……)

小孩子們把賀知章稱為什麼?(客人)賀知章此時心情怎樣?

*賀知章年輕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八十多歲回來,中間經過了幾十年,他滿心期待地回來,他在想——

*當他看到孩子們在村口快樂地玩耍時,他心想,我小時候——

*可是,當他熱情地和孩子們打招呼時,孩子們卻説:客人您從哪兒來?他心裏想——

賀知章此時心裏不僅僅有傷心,還有失落和無奈,你能把賀知章複雜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嗎?(學生讀)

第4篇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詩中的5個生字,會寫客、何、音三個字,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緊扣識字教學,巧妙抓住客作為切入點,結合何來一詞擴展開來,讓學生思如泉湧,想象萬千,再通過品讀了解詞句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讀詩、悟詩中懂得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剛才有個小朋友一臉興奮地告訴我,本週六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請幾個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過生日。看來,這個小朋友是想幹什麼呀?(生:請客。)他想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請客、做客、客人都有一個――客字。對,現在我們就一起把這個客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師範寫,提醒橫撇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才好看,生書空。)説説怎麼記住這個客字,然後生根據同學的發言再寫寫、記記客。

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一個客字,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詩中的生字,不認得的字藉助下面的小精靈的幫助來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裏。開始!

①(課件出示詞語):偶然、鬢毛、衰老、客人、何處來、鄉音

②解釋:衰老(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我嗎?那形容怎樣的人,比較合適?)

師:老師剛才説這首詩中也有一個客字,發現它了嗎?

師:再讀讀這句詩,思考一下: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發現或疑問?

(設想:生提問:客是誰?從什麼地方來的客?為什麼要來?)

師:孩子們都很會動腦,提出了幾個很好的問題。老師再來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個客是客嗎?(師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個實心圓點,旁打一個問號。)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現在請孩子們仔細讀詩或觀察插圖,去尋找答案。(生自讀詩歌,勾畫。)

(生:從詩中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來看,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他當作客了。)

師:你在詩歌中找到了答案,真會動腦筋!那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吧!

師:真了不起,你能結合詩歌和插圖找答案,學習就應該這樣!聰明的孩子,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生:不對不對!他不是客。你們看第一句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就是説他很小離家。)

師:真棒!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一讀這句詩。(生讀。)

(生:我還從第二句詩鄉音無改鬢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還説着這裏的話,幾十年了都沒改變鄉音。)

師:鄉音的鄉就是――(生:故鄉、家鄉的鄉)我們的家鄉是――龍泉市。如果將來你離開了家鄉,你會想念家鄉嗎?(會!)

師:真應了那句親不親,故鄉人;甜不甜,家鄉水呀!(隨機板書:思念家鄉!)帶着這種心情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

師小結:原來這個看似客的人其實――(生:並不是客!)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來了!而是離鄉多年的遊子――(生:回到這裏了!)不是來而是――(生:回 呀!)師:不是來――(生:而是回 呀!)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迴歸全詩:五十年了,許多的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着問我從哪裏來?詩中哪兩句説的是這個意思。

師:看到兒童可愛的模樣,聽到他們天真的笑問,詩人的心情?(生説,讓他讀一讀這兩句詩,男女生分讀。)

5、師:那麼怎樣讀好詩呢?老師這裏提供大家一個方法。(課件出示)

對詩歌進行故事續編:賀知章回鄉後感受如何?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

第5篇

?教學重難點】瞭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古詩叫《詠柳》,你還能背下來嗎?(指名背再齊背)(課件)

你們還記得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對,他是詩人賀知章,他以寫七絕為見長。他一生仕途順利,直到八十六歲才告老還鄉,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闊別了五十年的故鄉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師板書課題)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或者你讀懂了什麼?

⑵ 點擊重點詞語:少小、老大、鄉音、無改、鬢毛衰。

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説意思(板書:少小、老大、音無改、鬢毛衰)

⑶ 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麼?(自己試講,再講給同桌聽,最後全班交流)

⑸ 師:看來同學們不僅會讀,還會思考。那麼你們能從鄉音無改與鬢毛衰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麼?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闊別多年後又返回到養育了自己的家鄉與故鄉的人們團聚,想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時一定會興奮不已。現在誰能用讀出作者此時的喜悦心情?(指名讀、齊讀)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繫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⑶ 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裏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麼我們就帶着對家鄉的思念,懷着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同學們,賀知章回到故鄉後,面對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剛才我們學習的是第一首,現在請同學習們欣賞第二首,一起與作者體會回到家鄉的那種感受。

出示課件,師誦讀: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師:同學們學得真起勁,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着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與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之後,回到自己的家鄉,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你當時看到的、聽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麼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後還有什麼收穫?(生談)

3、學生試寫(每個生字各寫2個),師巡視,生寫後互檢。

師:同學們,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我們都完成了,現在我們到作業超市去逛逛,然後你們選拔自己喜歡的題目作為課後的練習題。

第6篇

1、認識“偶、鬢、音、衰、客、何”6個生字,會寫“音、客、何”三個生字。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字謎嗎?(喜歡)那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象形字,想請大家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出來(出示象形字的課件)

師:對,是“客”字(出示),小朋友們的眼睛真會發現。現在我們一起把這個“客”字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出示“客”的課件)學生跟課件書空。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個“客”字,這首是:(學生説課題)(板書《回鄉偶書》)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字謎引入,感悟漢字的魅力,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師:現在我想請孩子們自由朗讀一下這首詩,注意要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不認得的字藉助下面的小精靈來幫助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裏,開始。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出示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師:老師剛才説這首詩中也藏有一個“客”字,你們找到它了嗎?

師:你真會發現。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句詩。(課件出示這句詩)(學生讀)

師:(出示插圖)孩子們為什麼會笑着問作者呢?我想跟大家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場景,我是賀知章,你們會怎麼問我呢?會問什麼呢?

生:老爺爺,您從哪裏來呀?您是幹什麼的?您來這裏是找人嗎?

……(三個學生,師適時點評。如稱呼不對,要引導學生;用了 “請問”一詞,表揚有禮貌)

師:孩子們真會動腦筋,知道當時孩子們會這麼問,是什麼原因嗎?(是因為不認識他)請用詩句回答(“兒童相見不相識”)出示詩句,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詩。(讀詩句)

師:從這兩句詩來看,賀知章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當作“客”了,從哪裏看出他是“客”呢?請看插圖(出示插圖)。

生:不是客,因為我從詩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看出,他並不是客,是小的時候離開家鄉,年老了才回到家鄉。

師:請把你們的理解放進詩句中去,一起讀讀這兩句詩。(出示這兩句詩的圖)

師:為什麼詩人年小的時候離開家鄉,要等到年老的時候才回家鄉呢?

師:是呀,科學技術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詩人的年代就不同了,出門不是靠走路就是騎馬,經過跋山涉水,回家一次確實不容易。可是那麼艱難,作者還是要回老家啊,你體會到了什麼?(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板書)

師:我們怎麼讀才能突出詩人回鄉不容易呀?學生再次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設計理念:緊扣“客”字,切入理解詩句,從後到前,更好地理解“回”的含義。創設情境,藉助插圖,直觀地引導學生理解後兩行詩句的意思。]

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都知道原來這個讓孩子們看成是“客”的人其實不是“客”,而是久居他鄉的遊子回家了,所以題目中不是“來”而是“回”(板書),讓我們加上對“回”字的感受,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師:五十年了,許多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着問我從哪裏來?詩中哪兩句説的是這個意思。

師:同學們,我們跟着詩人賀知章一起思念家鄉,那我們能不能把這首詩背一背呢?(分組背誦,一起背誦)

師:同學們學得很認真,有三個字寶寶想請大家把它的名字寫一寫。(出示圖片)提醒大家:客: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何:豎鈎起筆處不要在橫的末端。音:突出中間主筆橫。

?設計理念:按照我校上學期精品研究中“隨文識字”的做法去落實,使識字與閲讀相結合。並嚴格落實新課標關於學生課堂要寫字10分鐘的要求,改變“滿堂説”的課堂,讓學生不僅掌握生字的寫法,還養成書寫的好習慣。】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已經理解了詩意,但是沒有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韻味。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有節奏地朗讀,可以吟誦,可以踏歌,可以表演讀……(學生自由體會讀)

學生自由朗讀後個別表演讀(老師點評中鼓勵學生,並告訴其餘學生這是什麼讀法。)

師:古詩不僅僅是吟誦,還能編成一首動聽的歌曲呢!想聽嗎?現在我就帶着小朋友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出示圖片)

?設計理念:落實個性朗讀,老師不要限制學生一定要學生感情朗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還引入古詩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創意地教古詩,快樂地學古詩”。】

1.就在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唐代賀知章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對這首詩的感悟。其實,他還寫了另外一首表達自己回鄉後的情感的詩,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欣賞《回鄉偶書》之二)

2、熱愛家鄉這一千古不變的情懷,還體現在許多的古詩佳作中。我們熟悉的還有――生:李白的《靜夜思》,生:張繼的《楓橋夜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設計理念:一節課學習一首古詩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關作者的詩歌和同類型的詩歌,並讓學生有選擇地背誦記憶,讓那個拓展不會流於形式。】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不管你身在何處,都時刻想念自己的家鄉,讓我們把賀知章的思鄉之情記在心中。(齊背)

第7篇

師:為什麼作者在“兒童”的眼中成了客人呢?請找出説明原因的詩句。

生:我小時候離開家鄉,年紀大了回來;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兩鬢的頭髮已經疏落了。

師:前半句增補了“我”顯得較完整,後半句能説得通順些嗎?

生:兩鬢的頭髮已經疏落了,但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

師:這樣就通順多了。理解詩意,有時可以將詩句中的詞調換一下順序。面對“鬢毛衰”的作者,“兒童”是怎樣的呢?

生②:村裏的小孩子見了我一個也不認識,咯咯地笑着,問我是從哪裏來的。

生②:孩子們都不認識我,笑着問:“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呀?”

[簡評]從理解詞語到理解詩句,循序漸進;注意同桌、小組説後再交流,使學生人人有動腦思考、動口説話的機會;滲透理解詩句“增補、調換”等方法,讓學生掌握規律,提高“學力。。

師:面對和“兒童相見”這一情境,作者的心情怎樣呢?從哪裏可以看出?

生①:作者有點難過,“我”是你們的前輩,你們都不認識“我”了!這從“兒童相見不相識”可以看出。(眾笑)

生②:從“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客”,我感到作者有點傷感,因為“兒童”已把作者當外人了。

生②:從“少小離家老大回”,我體會到作者回鄉的心情應該是急切、高興的。

生④:還有,從“鄉音無改”可以看出作者時刻在想念家鄉。

生⑤:從“鬢毛衰”,我體會到了作者因歲月不饒人而產生的無可奈何的心情。

師:結合詩句體會得真深刻!請大家朗讀這首詩,要讀出感情來。

[簡評]體會詩人的情感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因勢利導,創設情境,讓學生“入境悟情”、“披文悟情”。對學生的體會,不以“標準化”答案來限制和判斷,體現了新課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閲讀”的理念。

師:這首詩,我們可以把它編成故事演一演,你們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