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孫權勸學》譯文6篇 《勸學篇》:孫權的教誨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5W

本文譯自《孫權勸學》,原著出自三國時期吳國第二位皇帝孫權。孫權在位期間,奉行仁政,對學術頗有造詣,曾撰寫多篇勸學之作。本文譯文對孫權對於學習的看法進行了深入闡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傳統教育思想。

《孫權勸學》譯文6篇 《勸學篇》:孫權的教誨

第1篇

一、導入:“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説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後來果然大有長進。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即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鑑。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人。208年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222年夷陵戰役,吳軍大敗蜀漢軍隊。229年稱帝於武昌,後遷都建鄴 。230年派將軍衞温到達夷州(今中國台灣),加強了與夷州的聯繫。

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他接受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長進甚快。輔助周瑜等大破曹軍於赤壁,並領兵襲破關羽,佔領荊州。

(1)有關“吳下阿蒙”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説人沒有學問,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xx同學在詩歌創作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不再是吳下阿蒙

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上節課,某某同學朗讀的《黃河頌》非常好,真叫人刮目相待。

六、分析文章: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全文都圍繞“學”來説明的。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揭示學習的必要性)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學習的目的、方法)

4、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現身説法,讀書的益 處)

呂蒙回答: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4)此做法有何含義?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反問句,強調並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 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 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歎句,要讀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 氣。

b、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b、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學官嗎?

(3)古今異義:辭 古:推辭 及 古:到了……的時候

就: 蒙乃始就學 接近,靠近,趨向 當: 但當涉獵 應當

(5)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現的倒裝現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現象: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 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表示限制語氣,相當於“罷了”

③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表示感歎語氣,相當於“啊”。

七、拓展延伸:學了這篇文章,文中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對你有什麼啟示?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

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

《孫權勸學》譯文6篇 《勸學篇》:孫權的教誨 第2張

第2篇

1、熟讀課文,揣摩想像人物當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活動。

3、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提高自學能力。

1、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並能讀出人物不同的語氣語調。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節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a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b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學的目的,有責怪的語氣。)

c '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託辭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d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歎句,驚訝讚歎的語氣)

e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感歎句,帶有自豪的語氣。)

2、譯一譯:圈點勾畫,粗通文意,嘗試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或文言常用詞語。以提問形式在班內交流,教師適當提示、指導。

a蒙辭以軍中多務。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b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應理解為: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麼晚啊!何:怎麼,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3、議一議:

②呂蒙學有所成,課文直接表現這一點沒有?是怎樣表明的?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表現了魯肅怎樣的感情?

②“士別三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怎樣的心境?

你怎樣看待呂蒙讀書迅速長進這一事情?這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説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於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國志•呂蒙傳》節選)

4、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後你得到什麼啟發?請寫在下面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篇

?孫權勸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國中語文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個名人單元。文言文《孫權勸學》,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説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説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同學們,讀過《三國演義》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話説三國鼎立之時,吳王孫權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曾隨周瑜、程普大破曹操於赤壁,後又襲破關羽,佔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他就不愛讀書,孫權多次勸説,他總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學,這不,孫權又來勸説了,結果如何呢?今天咱們一起來看《孫權勸學》。

(解説:由故事導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有所瞭解。)

1、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鑑》,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學生自由發言)

這部書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説到司馬光,我們對他少年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們一起來認識司馬光(介紹司馬光)。

1、《孫權勸學》究竟怎樣個勸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文章,先聽老師來讀,聽的時候注意掌握字、詞的讀音。(配樂朗讀)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及時指導,特別強調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讀文章,疏通文意,有疑問的劃出來

2、學習文言文我們要多積累文言詞語,標註一下你覺得本文需要特別記憶的文言詞語。(演示)

1、大家齊讀課文,讀完後請幾位同學複述、概括故事情節。

2、呂蒙在孫權的勸説下開始學習,學的效果看來不錯,文章中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3、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節的展開都是通過人物對話來展現的,那我們把人物對話部分挑出來。

權蒙對話孫權是王,對蒙的勸説態度懇切,蒙肅同為將士,對其變化之大顯示出驚異、讚歎。

3、下面我們請同學挑人物讀,大家注意聽,看他讀的好不好?哪句話讀的最好?好在什麼地方?

4、哪一組同學能拋開課本,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再加工給我們來個小課本劇表演。(一組同學上台表演)

師:再現了當時的場景,演繹了一段白話《孫權勸學》,讓我們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説: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充分朗讀課文,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課堂氣氛,很好的培養學生自讀古文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表演能力)

5、呂蒙在孫權的再三勸説下,開始讀書學習,並取得良好的讀書效果。文中有兩個成語突出表現了呂蒙進步之大,請大家找出。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待,説到這我們不禁想到前幾天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繫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1、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誰能説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嗎?

2、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師生共勉“窮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故事性很強,本節課教學重點放在了朗讀上,通過自由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演課本劇等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體會人物説話的語氣,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節課中得以充分體現。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第4篇

眾生:有幾位同學昨晚上網吧,被班主任老師發現,叫去上“政治課”了。

生(七嘴八舌,有生喊有的,有生喊沒有,有生微笑,有生沉默。反應不一)

師:剛才同學們的反應,其實都説明了一個問題,勸説我們同學進行學習,老師得有一定的技巧。這次,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國時期吳國國君孫權,他是如何成功地勸説了手下一名“大老粗”進行學習,並最終讓著名的魯肅為之刮目相看的?

師:大家翻開課文第170頁,輕聲朗讀,同時瞭解全文大意。

師:好的,剛才幾名同學的翻譯,大家疏通了全文的大意。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為什麼孫權能説服呂蒙進行學習呢?

師:好的,大家都討論得很充分了。接下來請同學們主動暢談自己的理解。

生1:我們小組感覺孫權最成功的地方,是他沒有因為自己是國君,用居高臨下的語氣和呂蒙説話。

生1:書上有這麼幾句: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我們小組的同學注意到,課文的課後註釋是這樣解釋“卿”字的:“卿,是古代君對臣、上司對下屬、長輩對晚輩及朋友間表示親切的第二人稱。”這説明,孫權稱呂蒙為“卿”,一方面是君對臣的稱呼,另一方面也是以朋友的身份對對方表示親切之情。

師:好,這組同學很細心,能注意到人物稱呼上的細微不同,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內涵啊。呂蒙為什麼聽了能接受?

生1:用我自己的例子來説吧。我自己也曾經違反過紀律,班主任老師對我很親切地勸説,後來我就改掉了毛病。呂蒙聽到皇帝對他這麼親切,一定會心存感激,一定會想:我一定要學好,不負皇上的信任。

師(笑):這位同學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推想呂蒙的心態,很好。有沒有不同觀點的。

生2:我們小組很佩服孫權,因為他能以身作則。有些同學為什麼會經常再犯一些錯誤,就是因為老師沒有以身作則。

生(笑,議論紛紛:這位學生也忒膽大了,説老師的不對?)

生2:比如説男同學偷着吸煙這件事吧。班主任老師常口裏一支煙,卻教育我們不能吸煙,私下有些同學不服氣。孫權就不同,他要自己的手下大臣學習,他自己就經常學習。文中説了:“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你想想皇帝自己都讀書了,作為手下的不讀書,説不過去。

師:看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師要勸説學生讀書,一定要以身作則啊。還有其他觀點嗎?

生3:對,孫權的口才很好,能説服別人。我們都知道,帶兵打仗的,有很多是大老粗,像張飛。打仗的人有很多不想學習,書看不下,一看眼皮就打架。

生3:但孫權卻最終説服了呂蒙讀書,説明他用了很有針對性的方法。

生3:大家想想,呂蒙是將軍,帶兵打仗,對什麼書會最感興趣?

生3:對啊,文中孫權有這麼一句話:“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我們想啊,孫權説讀書不是“治經”,不是“研究儒家經典”,言下之意就是可以看些兵書什麼的,兵書,呂蒙就一定會感興趣。

生5(思考):不行,因為《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在三國以後才出來的,而呂蒙是三國時的人。

生7:不是,但歷史老師有説過,孫臏是孫子的孫子,所以我們記憶深刻。

師(笑):很好。其實我們學過看過的一些文言文,它所選自的書籍,也可以説是兵書,因為裏面記錄了一些戰爭的策略。像《左傳》這一本書。大家能回憶一下,再舉幾本書嗎?

生3:剛才説呂蒙可以先讀兵書,但是(語氣強調),偉大的呂蒙大人會只讀兵書,這樣就能讓魯肅信服?

生3:因為大家剛才説的那幾本古書,鮑老師以前就説過了,它們不僅是兵書,也是一些文學性很強的書。呂蒙這些兵書看得下去,看久了,他一定對文學也有些瞭解,有了適應,時間一久,也一定能讀一些經書什麼的書籍,從而加強了自身的內涵。

生3:這也和孫權的本意相同的,因為孫權説的是:“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呂蒙看的書多,就是涉獵,就“見往事”,就長了見識,最後也就“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生:(主動站起)有,我們小組認為,孫權很會鼓勵呂蒙,讓他有了信心。

第5篇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1、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二)過程和方法目標1、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2、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三)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並説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難點 聯繫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設想 教法設計 1、自讀質疑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2、編課本劇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將課文編成課本劇,一來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有益於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來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3、合作探究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可通過合作,共同探討解答。

導 語 設 計 5 師:這幾天有個難題讓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幫我想想辦法麼?師:什麼事呢?我有個學生,他總是不肯下功夫學習,我勸他應該好好學習,他説自己的事很多,況且又不想當學者,不學也罷。我很想好好跟他講講道理,可又不知該怎麼説,大家看看我應對他説些什麼呢?師:東漢時,吳國的國君孫權也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麼做的? 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向學生求教,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體現了學生式的老師這一課改精神。由此導入,引發學生求知慾。

認定目標 1 師: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文言文了,那對文言文我們應該怎麼學呢?誰來説説? 學生回答。 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制定,益於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對之進行概括,或輔之以投影使之更明確。

導學達標 一 竟讀課文 ⒑ 師:現在請大家各自大聲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同時結合註解瞭解文章大致內容。師:剛才大家讀過課文了,現在把書合上,看投影,然後各自大聲地流利地朗讀課文。師:大家讀得不錯,現在能不能在大聲、流利 學生初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解決,結合註解粗知大意。學生再讀課文。 教師及時點撥作者及《資治通鑑》的有關常識。投影片展示無標點符號之課文,訓練學生斷句停頓之能力。教學千法讀為本。讀會字音、讀懂

導 學 達 標 的基礎上再加上個快速?試試看!師:我們來個比賽,看看誰能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課文。 學生單讀、小組齊讀。 句意、讀品意味,真正用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意藴。

二 合作探究、質疑問難 9 師:大家讀得很好,我們藉助各種參考資料繼續瞭解課文內容,不懂的提出來互相研究,解決不了的一會兒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好的字詞句也畫下來,我們共同欣賞。師;誰來為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師:大家看看還有哪些地方要説説? 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問難。學生邊讀、邊議、邊圈點。學生講述課文內容。學生對文中疑難提問;學生自答教師引導。 以學生自讀、發現、討論的活動為主,還時間給學生、還主動給學生、還思想給學生。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若提不出問題,教師可就重點詞句之理解發問,避免疏漏,強化理解。

三 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5 師:課文有多處對話,但人物的神態、心理並未直接表現出來,現在,假如你是編劇,你怎麼來編寫呢?假如讓你做演員,又該怎麼樣?小組內先試試。師:哪一組主動來表演一下?師:通過朗誦、表演,你認為文中的人物當時神態和心態如何?師: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説説對文中任何一個人的看法? 小組編劇、表演。學生選出代表進行表演。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學生討論發言。 發揮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藉此深入瞭解課文意藴,開闊學生學習課文之天地。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對課文進行品味。對學生的回答不要簡單地肯定或否定,鼓勵學生互相解答。

導 學 達 標 四 聯繫課文,延伸拓展 8 師: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麼呢?難道説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説説?師:很多同學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古人在學習上還有哪些説法值得借鑑?師:現在,回顧一下課前我請大家幫忙解決的問題,試着再幫我勸勸這位同學。師:我們應該帶着問題走進課堂,更應該帶着深層次的問題走出課堂。根據你的理解和認識,有沒有什麼新問題呢?比方説——師:大家有興趣瞭解更多與孫權、呂蒙有關的事情嗎?課文與文學作品一樣麼?讀書使人聰明,老師建議大家課後讀讀《三國演義》,從中瞭解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後進行集體交流。學生聯繫課文及與學習有關的名言和具體事例再次談自己的看法。學生提問。 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可在學生説的基礎上用投影展示。這一環節既是照應,同時又是加深和強化,使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激發學生興趣,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達到延伸拓展的目的。 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閲讀,自主解決問題,做到教是為了不教。

五 評議總結 5 師:大家這一節課一定有許多收穫,無論是課堂表現、問題回答,還是課文學習,能不能説出來,我們共同分享? 學生就自己這堂課的表現發言。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話給予適當肯定和總結,並昇華德育教育。

作業 1 師:課後大家練習背默課文,讓它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那麼,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 學生針對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文,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司馬光 重點字詞句 《資治通鑑》 板書主要內容,儘可能做到簡潔明確,讓學生一目瞭然。

投影設計之一 學習目標1、能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3、能在熟練朗讀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4、通過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5、能夠從文中得到有關人生方面的啟示。 投影展示的目標是對學生所定目標的規範、補充和加深,這樣學生學起來才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投影設計之二 孫權勸學司馬光初權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此環節可訓練學生斷句和停頓之能力,且有助於熟練朗讀。

投影設計之三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到用時方恨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知識就是力量。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展示相關名句可拓開學生思路,開闊視野,增大知識容量。

第6篇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説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後來果然大有長進。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謂……曰:對……説。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不過。多務:事情多。孰若:與……相比如何。遂:於是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完成目標1)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並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歎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6.提問:呂蒙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並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並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討論並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説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討論並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説法"報告後,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三、情節表演(分男女兩組,每組三給人,分扮演三個角色)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説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六、説課精要:解決本課重難點要注意講練結合,使學生更好的掌握。

當初,孫權對呂蒙説:"你現在當權掌管國家大事,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多推辭。孫權説:"我哪裏要你攻讀經書成為博士呢!只不過應當刎覽一些書籍,瞭解過去的歷史。你説事多,比我如何?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補益。"呂蒙從此開始讀書。等到適逢魯肅到尋陽,跟呂蒙議論事情,大吃了一驚説:"你現在的才略,不是過去的吳下阿蒙啊!"呂蒙説:"士人離別三天,就應當去掉老眼光來看待,你怎麼發現情況這麼近呢?"魯肅於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朋友才告別。

教後記: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説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後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學生能夠理解和找到文中的主旨。背誦的情況也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