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篇 震撼人心的萬曆十五年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4W

《萬曆十五年》是明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所著,該書詳細記錄了明萬曆十五年間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方面面的事實,全面呈現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變革。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明代的歷史背景,更能從中汲取智慧與教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篇 震撼人心的萬曆十五年

第1篇

很多歷史書總是像流水賬似的介紹什麼年份發生什麼事情,可是《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介紹的都是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事,事無鉅細,把許多正史沒有記載的都羅列清楚,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國帝制延續了近兩千多年,走過許許多多皇帝,這種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倫理綱常為思維判讀依據,但在官場甚至社會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張居正死後,那些封建官員會將他的屍體挫骨揚灰。在儒家道德中,每個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禮義廉恥,高調地説為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場,多了一種勢力,也就是宦官,他們惟皇帝遵命,貪圖錢財,心狠手辣。東廠,西廠就是代表作。張居正想改革,必先觸動他們的權益,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牽涉到整個官場利益,提倡為官清廉在他們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時甚至宦官亂政,連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出現,海瑞——一個“奇葩”的官員,為政清廉,深受百姓愛戴。三次罷官,體現出他高潔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體現出他那保守的'性格。他被朝廷封了個閒官,無所作為,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餓死了,在自命清高時卻身不由己,空談道德只會被社會遺棄。民族英雄戚繼光,帶領軍隊在福建台州抗倭,當時在張居正當政時期,儒家提倡重文輕武,戚繼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為他與張居正的關係,戰功赫赫的他被撤職,最終含恨離去。這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腐敗,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國時,偽道德卻支配着國家,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在這個極其普通的萬曆十五年體現出末日的氣息。

在書中,張居正要求下面官員要廉潔,卻私下斂財,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個社會,人情世故大於道德,偽道德橫行,有着宏偉大略的皇帝也最終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講求高尚,最終卻導致偽道德橫行。張居正改革雖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後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見,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謂的高尚道德,在現實的條件下提倡道德與法治結合,推陳出新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成效。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篇 震撼人心的萬曆十五年 第2張

第2篇

萬曆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一批歷史人物在黃的筆下重新閃現出靈光,掩卷而思,我們也不得不考慮人在官場,特別是中國社會應該如何適應。

讀這本書,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總裁李曉忠會議上的話:“如果你現在對共產黨不滿意,則更要入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她!”誠然,對中國社會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變中國社會,則首先要適應這個社會上的規則,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改變社會。

但在萬曆時期,卻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萬曆帝採取了消極的做法,使得朝內矛盾增加;張居正採用高壓策略,令壓力在其去世後瞬間爆發;申時行總結經驗,卻採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無成;海瑞用其獨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卻無法與現實接軌;戚繼光雖心有國家,外在表現卻是組建私家軍隊——“戚家軍”,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綜合以上,我説充分認識到“目的”與“途徑”各有所重,可以説,目的重要,達成目的的.手段更加決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為國家出力,但如果途徑不對,則目的無法達成。

中國畢竟不具有一個直來直去的文化,大家講“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顯重要。在西方,“溝通”同樣是一門科學,而在中國“溝通”卻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為當事人就要有識破別人真實目的的能力。

萬曆皇帝在別人指責張居正之時沒能認清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釀成後來的一系列問題與錯誤。所以這要求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其達成的效果是什麼?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徵所講,一個連親情都不顧,邊兒子都可殺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所以,一個人做事情如果違反了大原則,其心術則肯定是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風,因為人畢竟是人,有“陰”、“陽”兩面,即私俗與奉獻精神並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況下,高薪`養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後一定要記住,要改變社會,首先要適應社會;要改變一個人,也要首先與這個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要認清一個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視其言行背後的真實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誰。

第3篇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説,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歎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説“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第4篇

?萬曆十五年》共分為7個章節,除了第一章外,後六個章節每一章都講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他們是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時代的佼佼者,通過他們自身遇到的問題來反映當時的國家的狀態。

一個王朝的興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一個王朝的政治能夠適應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創建輝煌時代,反之則逐步走向沒落。比如唐朝出現過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徵説過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講的就是王朝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係的問題,魏徵説的是兩個極端。在百姓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物產豐富勞動量大的時候,勞動被積累起來,形成國力。而百姓不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矛盾尖鋭的時候,也就會出現種種問題,直到統治階級被推翻。

?萬曆十五年》講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政治,軍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現的現象。不同的歷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階層的矛盾。在具體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決,則説明統治階級是被認可的,進而可以得出結論王朝的統治是適應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繼續下去的。可是書中講的矛盾中,幾乎都是無法解決的矛盾了。對於當時的歷史走向,可能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時候了,體制不能改變了,改變就會出現自殺的悲劇,同時這個體制能保護既得利益者,但是這個體制是要觸礁的。因為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歷史趨勢了。可能王朝的統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馬上就要觸礁了。這就是問題所在。而對於道德的褻瀆就更加證明了歷史的發展已經不能再容忍了。

當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個人英雄,是不能改變體制的,因為不能保護階級的利益。道德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書中通過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關係已經到了最後,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改變了,王朝是窮途末路了,是夕陽時代了。

第5篇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第6篇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在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書中着重寫了萬曆皇帝、改革家張居正、調和者申時行、清流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六人的事蹟和思想,從正面或側面描繪了該王朝的面貌,讓今人讀來,能夠感知那個年代,也對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

明王朝沒有西方一樣強大的宗教力量,他們只有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規範着帝國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為指導人們的唯一的道德標準,進而成為治國標準。道德規定着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的行為和思想。地方鄉紳自治用傳統道德為標準;官員判案以“四書”為準繩;皇帝欲廢長立幼也要受到倫常的制約。道德綱常為國之根本,它不僅可以指導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傳統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國,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無上,它不僅可以指導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沒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會的腐敗容易滋生,腐敗者本人,多數為人治的執行者。

儘管明王朝的皇權在歷朝中已經非常強大,但是書中則反覆強調文官集團和皇權的博弈,文官集團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萬曆皇帝坐姿不雅,他們會立馬批評,萬曆皇帝喜愛書法,他們會加以限制,萬曆皇帝欲立三皇子為太子,他們則堅決反對。以至後來萬曆僅為皇權的象徵,其權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約。萬曆本人可以免去或誅殺冒犯他的文官,但卻對整個文官集團無能為力。萬曆皇帝和文官集團因缺乏調和者而導致萬曆長達二十年的消極怠工。

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2、一個國家體制僵化,發展停滯,沒有活力,必須改革。成功則興旺發達,不徹底則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敗則墜入深淵。

3、人有兩面性,陰面和陽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書五經的原則來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歷史自古就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

5、當皇帝也有當皇帝的無奈,萬曆皇帝雖然為一國之君,但其實活的也很不自在。

第7篇

?萬曆十五年》講述了明代從繁榮帝國走向崩壞的過程,是對“明”這個朝代敗因的總結。在這一年裏,無數駭人聽聞、在當時卻十分尋常的事件,訴説着這一朝代的破敗不堪。然而在這破敗不堪的年代裏,我看到了仍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對於國家的信仰奮鬥着,讓人不能不為之感動。明代走到了萬曆十五年,法制體系崩毀,社會秩序靠看不見、摸不着的道德維持。加上極低的官俸,缺乏組織、管理的税收與生產,腐敗成了生存必須,人的慾望便開始將社會往邪惡的方向引領。無法用法律管束的慾望毫無限度地膨脹,百姓生活無人問津,各集團只顧得一己私利,“陰”與“陽”的距離越拉越大。與此同時,皇帝也受不了對自己那異乎尋常的管束,開始消極怠工。國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但是有識之士仍然存在。張居正作為一朝元老,提拔人才,整頓朝廷,試圖扭轉國運。書中的張居正作風強硬,英明果斷。儘管對張居正的生活、作風書中略有貶意,但畢竟可以看出,張居正並不是按自己私慾行事。但他死後,因其過於強幹的作風而被對手們毫不留情地抨擊,家財盡沒,兒女盡削職為民。以這位太師的眼光,未必料不到身後之事。因此我認為,比起一己私利,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對張居正而言更有意義,也是他不變的初心。相同際遇的人不可計數:戚繼光橫掃倭寇,修繕邊防,卻只能一人終老;李贄生前聲名遠揚,多有著述,卻落得個獄中自殺的下場。他們都沒能得到善終,都遭到了命運不公正的對待,但只要一有機會,做過事的他們仍想再做一次。海瑞也是如此——一意孤行、鑽牛角尖兒,讓部下連家人都養不活的他,不算是一個高水平的'領導,但揣一顆奉公廉潔之心,全然不為生活的困難、現實的殘酷而折腰。兩次當官,他的態度一點沒變,仍為天下蒼生,為自己的信仰戰鬥。萬曆十五年,表面是一個普通年代,而我認為它已經是一個亂世了。

道德在那個年代已經紊亂,養活自己是正義,對他人盡忠盡孝是正義,對國家盡心也是正義,而這些正義之間又有種種糾葛與矛盾,讓人是非難辨,於是出現了一批只相信自己的人。在那個慾望橫流、毫無法治的世界上,他們選擇追逐內心的信仰,在這個思想的亂世裏,為這個國家、為心裏的正義獻出最後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