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地理的教案7篇 "探索世界:地理教案帶你飛越五大洲"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86K

本文將為各位教師介紹一些關於地理的教案,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教授這門學科。地理作為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以及地域特徵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文提供的教案,教師們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瞭解地理的重要概念和理論,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地理觀察與分析能力。

地理的教案7篇

第1篇

1.瞭解地勢的概念,掌握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的基本特點。瞭解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的影響。

掌握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的特點及其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2.通過對地勢特徵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閲讀並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的能力。

3.通過對我國地勢及地形等知識的學習加深學生對祖國面貌的瞭解,進而激發他們學習中國地形的興趣和自覺性。

本節重點是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的特點。本節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中國地形多種多樣的特點。

中國地形圖,中國階梯狀示意圖的投影片,中國地圖冊。

當我們瞭解了我國疆域和行政區劃之後,為進一步認識我們的祖國,就該學習我國的自然地理特徵。請問,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由哪些要素組成?(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根據大家在世界地理學習中的經驗,説説應該先學習哪個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我國的地形情況。

[讀圖練習] 觀察分析“中國地形圖”,然後沿北緯32°緯線畫一幅東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請一同學到前面在黑板上畫一幅示意圖。

[提問] 通過對地形剖面示意圖的分析,説出我國地形高低起伏變化有什麼特點?(西部高,東部低,由西向東像階梯似的一階一階地降低的。)

1.地勢的定義:地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佈。 [板書]

[讀圖練習] 讀“我國地勢階梯分佈示意圖”,結合“中國地形圖”説出三級階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類型及階梯間分界線的山脈名稱。(學生回答後,教師將正確答案填入下表內)。

[教師講解] 我國大陸上的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東延伸就進人了海洋。這部分被稱為大陸架。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用較淺的藍色表示大陸架。

[讀圖練習] 讀“中國地形圖”説出我國大陸架的分佈狀況。

主要分佈在:渤海和黃海的全部海底,東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

[過渡] 前面我們從整體上分析了我國地勢的總體趨勢,下面我們來具體地分析一下我國地形的特點。

[提問] 什麼叫地形?地形的主要類型有哪些?(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 地形是指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具體形態。根據海拔高度和形態大致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種類型。

[讀圖練習] 指導學生看“中國地形圖”分析我國都有哪些地形類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種類型都有。)

[分析示意圖] 讓學生看課本第12頁“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説出哪種地形最多,哪種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

[教師講解] 人們習慣上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那麼大家再根據“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來分析我國地形類型的組成時,就可以看出,我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説明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

[小結] 地形種類齊全和山區面積廣大,是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這種地形特點對我國農業生產有着重要的影響。

[討論] 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

[教師歸納] 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發展農、林、牧、副等多種經營形式提供了有利條件:廣大的山區為我國發展旅遊業和採礦業提供了條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積少不利於耕作業和糧食生產的發展;崎嶇的山區又使交通不便。

[填圖練習] 在“我國地勢階梯分佈示意圖”的空白圖上,填注三級階梯、主要地形區、階梯間分界的山脈。

[思考] 根據我國地勢的特點,説明我國哪些地區水能資源可能最為豐富,其原因是什麼?

地形概況一節主要從整體講述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揭示我國地形分佈的基本規律,在全章起着重要整體控制的作用。但是全節知識內容淺顯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採用了指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具體的做法例舉説明如下。

1.讓學生畫出地形剖面圖的簡化示意圖。初看起來,讓學生畫地形剖面示意圖好像過於簡單,也不必要。但是真的讓學生畫時,他還必須花費一定的精力、認真思索才能完成。因為這裏需要學生對原剖面圖作一次仔細的分析,還要他考慮簡化示意圖的繪圖的方法。通過這樣一畫,學生對我國三級階梯的地勢分佈特點認識更加深刻;同時還提高了他們抽象、概括圖象知識的能力,進而有益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讀圖、填表。在學習我國三級階梯具體特徵時,教案中使用了讀“我國地勢階梯分佈示意圖”與“中國地形圖”並填注表格的方法。這一方法除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獨立學習能力的作用外,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其一,將示意圖與地圖結合使用,既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知識,又拓寬和提高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其二,用表格概括、總結學生口述的知識,有利於學生掌握重點知識,並提高總結概括知識的能力。

3. 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對於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這一類知識,學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學習中接觸過。所以通過討論的方法,讓他們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是可以獲得完整的知識的。

地理的教案7篇

第2篇

1.通過對案例①“周口店這方水土”的分析,準確地理解“環境”的概念和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

2.培養學生在分析事實資料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概括知識的能力

環境與環境問題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21世紀人類最大的困擾不僅是戰爭和經濟問題,而且還有日趨嚴重並難以擺脱的環境問題。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關心我們周圍的環境以及它們的變化,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人類要在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就要對我們周圍的環境有所瞭解,瞭解它的發展規律,正確處理好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⑴本書所説的“環境”與地理課經常講到的“地理環境”是同一概念,又稱自然環境。

⑵中心事物的選取不同,與其相關的周圍事物的含義也不同。如,以人或人類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質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以生物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就是生物界的環境。

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中把人類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類的環境。

天然環境:受人類影響較輕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態特點的.環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鹽湖、極地苔原等。

①人類在天然環境基礎上,經長期社會勞動所創造的、須由人類介入才能

人工環境:維持的環境。如城市建築、工礦設施、農田水利、畜羣牧場等。

②因人類活動不合理而遭到破壞的環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過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1.關係: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

②表示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

説出人類的下列行為分屬於圖中哪一箭頭代表的過程?

開採煤田、工業“三廢”、酸雨、平整土地 (答案①②④③)

最初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與環境是互相協調的。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規模破壞生態環境的後果。

這則案例集中展示了我國地理環境的變遷,反映了從採獵社會至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人類與環境關係的演變過程。

1.在舊石器時代,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點撥:古人類與環境處於原始的平衡狀態,具有低水平協調的特點。原因是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對環境影響微弱。

2.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的關係出現了什麼問題?原因又是什麼?

點撥: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居民與環境的關係日益緊張,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原因是人口過度增長、只顧短期經濟效益。

點撥:人類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人們必須正確認識二者的關係,遵循自然環境,順應自然環境,使二者真正達到協調。

4.進入21世紀,周口店鄉是如何對待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的?

點撥:人們對環境與發展的關係終於有了正確的認識。進入21世紀,周口店鄉加大了環境整治力度,關停污染企業,處理石化區廢水,治理周口河,造林綠化,保護“北京人”遺址,發展旅遊業。

第3篇

通過學習製作地形模型,使學生了解五種基本地形山脈、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態特徵並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它們。通過閲讀海底地形示意圖,瞭解全球海底地形圖。

通過讀圖和製作地形模型,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通過組織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索的精神,增強學習興趣,進一步鍛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

(引課)多媒體展示五幅景觀圖,它們的形態如何?(形態差異很大),我們把地表的各種形態總稱地形。人們把地形分為上面的五種基本類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們區分開嗎?

(學生活動)觀察這幾幅圖?找出它們的主要差異?如果比較兩個人的身材,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異: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狀況不同。

那麼判斷地面高低依據什麼?(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對高度來表示)。我們可以根據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狀況,來判別各種各樣的地形。

(影像資料)珠穆朗瑪峯,我們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峯。首先,先看一段有關珠穆朗瑪峯的影像資料,然後,再歸納山地的形態特徵。

山體往往是成組分佈的,常用峯巒起伏,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佈,並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長,叫山脈。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脈呢?

(計算機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綿長的山脈,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有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學生活動)那麼平原有什麼特徵呢?由同學來分析。

那麼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邊緣陡峭)。

(計算機演示)盆地和高原的地表形態差異很大。(高原特點: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陡峻;盆地的特點:四周高,中間低。它們的形態差別很大。)

(學生活動)4—6人小組做五種基本地形的模型,比一比哪個小組做的好?

大家已瞭解了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特徵,學會了區分它們的方法,下面我們做一個總結。請填下表:

我國地形複雜多樣,有高山、高原,也有平原、盆地,還有廣泛的丘陵。通常我們把山地、丘陵和崎嶇不平的高原稱為山區。

(學生活動)讀中國地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約佔我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討論)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在發展經濟方面,山區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承轉)我們知道海洋中分佈着許多島嶼,這些島嶼是海底隆起高出水面的部分。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推測海底的地形有什麼特點?

讀圖p67圖3.14底地形示意圖,和陸地地形相比更簡單嗎?

(1)看“海底地形示意圖”,找出大陸架、大陸坡以及洋盆、海溝、海嶺的分佈。

(2)看着海底地形示意圖,試着解釋什麼是大陸架、大陸坡以及洋盆、海溝、海嶺並和書中的定義比較。(大陸架分佈在大陸邊緣的淺海地區;大陸坡分佈在大陸架的外緣;洋盆、海溝、海嶺分佈在大洋底。)

(總結反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它們是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這裏有許多故事,還有很多的迷沒有揭開,希望你們做一個勇敢的探索者,繼續探索着美麗的世界。

第4篇

1.初步掌握綜合分析氣候特徵的方法,知道我國主要的氣候特徵。

2.使學生懂得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應用)。

投影:“中國自東向西植被變化圖”、“中國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觀圖”、“全國氣候類型圖”、“氣候疊加示意圖”,計算機軟件:氣候的多樣性,季風氣候的顯著性,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

?引言】我們前面學習了有關氣温和降水的知識,通過前面學習可知:氣温和降水將會隨着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即發生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對於某一地區而言,每一天的氣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是不同的。但是氣温和降水在較長的時期裏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只要找到並瞭解氣温和降水在較長時期內的變化規律,把握其中的規律性,就可以掌握某個地區的氣候特徵。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氣候的特徵”這一節課來研究一下怎樣分析和研究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徵。

?活動】我們在座的同學天天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氣候有切身體會,通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請你來描述一下北京的氣候有哪些特點(也就是説北京的氣候是什麼樣的)?

?總結】通過同學們的描述可以知道我們一般從天氣的冷暖、降水的多少、風力的大小和多少等幾個方面來描述氣候呢。氣候的要素主要包含氣温和降水兩個方面。雖然我們每天看天氣預報時發現今天和昨天的天氣可能有些方面不同,但我們會發現北京今年整個冬季的氣候和去年的、前年的冬季氣候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氣候是一個地區較長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它具有內在的規律性。

?提問】(1)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圖中的植被髮生了那些變比?

?總結】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接受太陽光熱的多少是不同的,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差異顯著,同時加上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因此形成了多種温度帶和多樣的乾濕地區。因此,我國各地的氣候千差萬別,複雜多樣。

?演示軟件】比較所看到的景觀有何不同?説明什麼問題?(為什麼地處同一緯度的哈爾濱比法國巴黎氣温低?同樣都瀕臨大洋,但為什麼長江中下游地區比非洲北部降水豐沛?)

?活動】處於大致相似的地理位置,為什麼在我國東部與歐洲西部及非洲北部同緯度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呢?

?小結】由於中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受到夏季風與冬季風的交替影響。受夏季風的影響,在夏季我國東部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温高、降水多;受冬季風的影響,我國北方各地區的氣温比同緯度其他地區低。因此形成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的氣候特點。

?活動】日本、韓國、朝鮮是什麼氣候類型呢?與北京相比氣温和降水有何差異?

?過渡】為什麼要研究氣候的特徵呢?那是因為氣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響。

?總結】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外加複雜多樣的地形,造成中國氣候具有兩大顯著的特點:氣候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同時,我國獨特的氣候也給我國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第5篇

瞭解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環境意義;能在世界森林資源分佈圖上找出森林資源的主要分佈地區;瞭解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方法。

森林的環境作用,森林破壞情況及產生的嚴重生態問題。

運用電教手段,引入漫畫、圖片、資料、實例,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思維。

我們知道,人體皮膚上附着很多毫毛、頭髮等,它們的排汗和保温作用對維持人體的水分和體温起重要作用。對於地球來講,什麼是她的“毛髮”呢?那就是生長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們就瞭解有關森林的.知識。

播放有關森林的紀錄片,提問:森林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什麼樣的作用?

1、森林的經濟效益(板書):由於學生有大量的感性認識,可直接通過提問。

教師總結:森林除了剛才提到的經濟作用,還對我們生活的環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過多媒體顯示一組森林作用的數據,以及森林對環境的作用,由學生填圖。

二、森林的分佈: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為40億公頃,覆蓋率29.6%。

學生回答: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佈在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佈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的温帶地區;熱帶雨林主要分佈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森林資源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因此,我們又把森林資源稱為“地球的毛髮”,人們又是如何對待它的呢?

由學生表演小品:由學生事先排練,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類,原告:森林,森林動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氣候,表現在當今森林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帶來的影響:每年都有大面積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樹更新的面積卻很小,熱帶雨林正以每分鐘50公頃的速度消失,熱帶雨林如果消失,不僅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將失去調節作用;許多野生動物喪失理想的棲息地,導致一些動物的滅絕。由於森林的破壞,環境污染和人類的濫捕,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

通過小品,使學生認識到:森林慷慨地向人類貢獻着它的一切。但它卻得不到人類應有的保護和撫育。當前森林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以及森林破壞帶來的嚴重後果,並使學生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其保護森林資源的自覺性。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開始注意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各國制定有關政策,鼓勵人們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發展替代林和速生林,並用遙感技術監控森林火災。

那麼,我們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如何合理利用現有森林資源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條思考題,多媒體播放思考題:

某地有10000公頃森林,對這片森林有三種處理意見,你贊成哪一種,為什麼?

3.把此片森林劃分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後隨即補種樹苗,使其十年成材。

教師小結: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無私地向人類奉獻它的一切,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並且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地區的環境因此而惡化。為改變現狀,應植樹造林,綠化地球。人們在搞經濟建設時,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環境保護,不要急功近利,竭澤而漁,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嚴防弄虛作假,要講求實際效果。

第6篇

茫茫宇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宇宙是個什麼“模樣”呢?有人做了這樣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體像相距很遠的小島,天體系統如同羣島。我們的地球所處的環境怎麼樣呢?

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讓學生通過讀圖,首先找到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並提醒學生注意小行星帶的位置,然後教師可根據以下資料把九大行星給學生做一個簡單介紹。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的小個子,除了冥王星外,算它最小了。我國古人稱它辰星,國際名“墨丘民”,是羅馬神話中商神的名字。

水星是一個固體行星,自轉一週(一天)58、6天,公轉一週(一年)約88天,體積、質量均為地球的1/20。

水星也是一個不發光的天體,依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用望遠鏡看水星,像一個小月亮。

水星是名不符實的,在水星表面和上空一滴水也沒有。

金星因有白皙的光輝,我國古代稱它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的國際名為“維納斯”。在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裏描寫有一位白鬍子老頭,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當弼馬瘟,他就是太白金星。金星是九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每天都可看到,它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稱為長庚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稱為啟明星。西方國家把金星比喻成太陽神阿波羅的先驅和使者,又説它是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俄共向金星發射了近20個探測器。飛向金星的第一個探測器是美國1962年8月27日發射的.“水手—2號”。根據觀測資料,科學家們認為,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可達380℃),那裏沒有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沒有磁場,至今沒有發現有生命的痕跡。

金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惟一逆向自轉的行星,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的。金星上“一天”是243天,“一年”是225天。

火星,似火一般,發出火紅的光芒,在地球上看是一顆紅色星球。火星在午夜可看到,我國古人稱它為熒惑,國際名叫瑪爾斯。

科學家認為,火星是最像地球的一顆星。它被大氣包圍着固體表面,有四季交替的氣候變化,但證實大氣很稀薄,無氧氣,也無液態水。

近些年對火星的探測較多,有人説火星上有運河,有人説有生命,但至今無定論。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均的一顆星。朱庇特是古羅馬主神的名字,現為國際名。我國古人叫它歲星,民間傳説中的太歲也是指木星。在九大行星中,木星自轉最快,它9時50分自轉一週,但公轉慢,需11.8年。

人類訪問木星的第一位使者是“先驅者——10號”,是1972年3月2日由美國發射的。據探測表明:木星上空有大氣,周圍有光環,是一個流體星球。

土星是太陽系中一顆美麗的行星,淡黃的球體,淺藍的極區。用望遠鏡看土星,它周圍有一圈明亮的光環,像是戴了一頂漂亮的草帽,所以有人送它一個雅號:戴草帽的星。在西方,羅馬神話中稱它為農神,國際名叫薩圖恩。中國古代叫它填星或鎮星。

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質量都名列第二,僅次於木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是地球的95倍。它公轉一週需29.5年,相當於地球上2萬天,但自轉很快,僅需10小時14分。

天王星的國際名叫“烏刺諾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天王星是在1781年由威廉·赫歇爾發現的。他出生在德國,起初是一個音樂家,17歲去了英國,當宮庭歌會的雙簧管吹奏者,天文是他的業餘愛好。1774年,他親手製成了一架望遠鏡,用來觀測星空。天王星是他偶然發現的。

天王星在九大行星中排第三,其他星是側着身子轉的,而天王星的自轉軸和軌道面只有8度的夾角,好像躺着運動。它公轉慢,自轉快。

天王星發現後,一些天文學家發現它運動有點“古怪”,於是有人就提出其外側可能還有一顆星。1843年,英國劍橋大學23歲的青年學生亞當斯,運用萬有引力定律,於1845年算出這顆新星的位置,於10月21日送到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當時天文台並沒理睬這位“小人物”。

在亞當斯的同時,法國青年勒威列也獨立計算出這顆星,1846年9月18日,他把結果寄給了德國柏林天文台的台長伽勒。當伽勒接到信的當晚,即9月23日,果然在天空中找到了這顆星。

古羅馬神話中有一位統治水晶宮的海王,名叫“尼普頓”,現為國際名。天文學家根據這個神話,把這顆新星叫海王星。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下旬由英國洛威爾天文台的22歲青年天文工作者湯博發現的,是九大行星中發現最晚的一顆星。

因冥王星距太陽非常遙遠,相當於日地距離的40倍,所接受太陽的光、熱僅相當於地球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那裏到處是黑暗和寒冷。天文學家給這顆行星命名時,想起了希臘神話中的冥府之神——冥王普魯託(現為國際名),所以就叫它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一個行星,體積為地球的1%,質量為地球的1/400,比月亮還輕。它繞太陽一週需248年。

引導學生分析表1.1,依據其質量、體積和距日距離把九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即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巨行星,質量、體積都很大的行星;遠日行星,即距離太陽較遠的三顆行星。從表中提供的五項資料數據來看,地球與其他八大行星相比,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承轉、過渡)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地球生命存在,特別是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顆適宜於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隨着科學技術尤其是宇航事業的不斷髮展,科學界人士也相信宇宙間還會有能夠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它們。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生物呢?請同學們仔細閲讀、分析課文,可以分組討論,來尋找答案。

(學生分析、討論後教師通過提問來了解情況,然後進行歸納、總結並板書)

宇宙是運動着的物質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但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是較穩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備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氣、水等有利條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物質。

1、根據課本p4表1.1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説明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2、根據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條件,説明地球是太陽系中惟一一顆有生命物質的天體的原因。

第7篇

【教學重點】領土組成,主要城市,地形、氣候的特徵及對該國資源的影響

【教學媒體】日本政區圖、日本地形圖、世界火山地震帶分佈圖、東亞氣候圖

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但是日本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我們首先從讀圖和量算距離開始認識日本,先找出東京、長崎,量算出北京至東京有多少千米?乘飛機約多長時間到達?上海至長崎約多少千米?,乘船約多少小時到達?(北京至東京有2000千米;乘飛機約2。5小時到達;上海至長崎的距離是800千米,乘船約27小時到達)

問題1:是什麼原因使它成為全世界的經濟大國?是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是有優越的自然環境?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環境特點。

學生回答。(日本四大島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臨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國家是中國、韓國和朝鮮、俄羅斯。)

(提問)日本雖然面積小,只有3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的雲南省)但海岸線卻比我國還長,為什麼?

海岸線曲折,使沿岸多優良港灣,在圖中找出兩個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橫濱

請同學們繼續觀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還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學生讀圖回答太平洋沿岸。

(提問)看日本地形圖,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麼特點?

日本國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僅沿海一帶分佈這狹小的平原,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僅多山,還多火山、地震,這是為什麼?

(展示)“板塊構造示意圖”與“世界火山、地震分佈圖”

日本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分佈帶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境內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峯。日地震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島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國、地震之邦”。

(歸納總結)東京和北京大致處於同一緯度。但是,冬季東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涼爽,且降水量比北京豐沛,這説明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點。

(提問)日本多山,降水又較多,河流會有什麼特點?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由於日本山地多,且降水豐富,全國大部分地區為森林覆蓋,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0%

(轉折過渡)日本的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那麼用來發展工業的礦產資源豐富與否呢?

讀圖“日本主要工業原料示意圖”與“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外國進口所之佔的百分比圖”回答: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這些原料和燃料都從哪些大洲進口

(總結)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進口,而且進口的比例較大(90%以上)説明日本的礦產資源嚴重缺乏。日本工業原料的很廣,除歐洲和南極洲外,其他幾大洲均有。我國和日本相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才13。4%,但還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壞森林資源,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伏筆)日本的礦產資源貧乏,這對它的經濟發展非常不利,那麼日本如何克服這一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