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文言文教案模板3篇 《古文逐字解析,文案備課利器——文言文教案模板》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W

本站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套優美精妙的文言文教案模板,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教授古文知識,哺育學生的語文素養。模板揉合了古代優秀教案經驗和現代教育理念,令教學更富有趣味性和實用性。

文言文教案模板3篇 《古文逐字解析,文案備課利器——文言文教案模板》

第1篇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你能講講他的故事嗎?(學生講述,老師結合學生的講述補充孔子的生平,介紹他是一個極有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這麼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遊列國時,卻被兩個小孩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麼難題了嗎?今天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教案《第一單元教案》。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説説題目是什麼意思?(重點理解"辯"字)

1.自由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解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考查學生對古文的感悟能力)

一是要理解重點字詞;二要讀出詩文韻味;三要感悟人文內涵(意境、感情、哲理)。

5.按學習《學弈》的方法自學課文,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

2.兩小兒在辯論什麼?(太陽大小?太陽冷熱?太陽遠近?)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讀好兩小兒的話,理解句子的意思。

1.各組提出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不懂的問題,同學交流討論。(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麼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o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不同的感覺説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co c

2.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3.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為什麼?你想對他説什麼?

(引導學生肯定兩小兒敢於嘲笑孔子,挑戰權威;或讚揚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以表演的形式複述課文內容,看哪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準備)

6.向學生推薦閲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養學生閲讀古文的興趣。

一、激活起點。應該説,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他們對此既新奇,又有點畏懼,猛一看,初學的都是新知,其實,文言文也是來源於生活,學生原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經驗中就有許多關於文言文,只是大家全然不自覺而已:激活原有知識和經驗,使之成為認知的起點,新知的生長點,對建構文言文初步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合乎由易到難,温故知新,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二、孕伏方法。任何事情有方法可循,問題就可迎刃而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和"學貴得法"就是強調了這一點。誦讀,有助於形成文言文的語感和積累文言詞彙,是學習文言文基本方法,教學中,我注重誦讀訓練,深得其法。上課伊始,教者聲情並茂朗讀,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並告訴學生,等他們澱粉地這篇文言文,也一定讀得像老師一樣好,甚至超過老師,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接着安排學生自由朗讀,到讀熟為止,小組合作學習,理解文意,並討論該怎樣讀每一句話,請學生上台領讀,大家證券共同提高,再分角色讀,在此基礎上,進行表演,最後一齊背誦,這樣層層深入,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不知不覺地把文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同時,也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同時,加強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的共同點,即溝通古今聯繫,利用學生熟知的詞彙句式去學習文言文,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另一基本方法,如理解"問其故"時,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會怎樣説,怎樣寫,讓學生明白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説法不同而已,在學習文言文的起步就孕伏科學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升入中學乃至終生學習都將受益匪淺。

三、整合目標。教學效果取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的科學,過程的優化以及最終目標的達成度,讓學生初步地感性地認識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讓學生積累一些文言詞等,是知識與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角度不同,結果不一樣",這是情感,價值觀目標。"從學生原有的語言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誦讀,古今的方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討論"屬於過程方法目標。三個維度目標,彼此交融,互相整合,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學中,將這些目標進行整合,有力地保障了整體目標的實現,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言文教案模板3篇 《古文逐字解析,文案備課利器——文言文教案模板》 第2張

第2篇

1.將下面文言短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五官莫明於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2.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猶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已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

②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孫卿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卿曰:“不然。臣之所聞,古之道,凡戰,用兵之術,在於一民,弓矢不調,羿不能以中徵,六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遠;士民不親附,湯武不能以勝。故善兵者,務在於善附民而已。”

樑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無此事也!昔也往責於東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選自《呂氏春秋疑似》

(2)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楚莊王謀事而當,羣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已而羣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議於朝,且羣臣莫能逮,吾國其幾於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劉向《新序雜事第一》)

(1)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羣臣莫之若者亡。

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衞君。衞國之法,竊[1]駕君車者罪至刖[2]。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3]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遊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註釋:[1]竊,私下,[2]刖,砍掉雙腳的酷刑。[3]矯,假傳君命。

四、(15分)16.(5分)①它的明察(表現)在哪裏呢?(2分) ②這(鏡子)使我好痛苦(或:難受)。(1分)③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漂亮(或: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像自己漂亮的了)。(2分)

四、(15分)16.(5分)①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別人是錯的,(這)是世俗之人(或一般人)共同的毛病。②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們因而不願向他們請教;不如自己的人,輕視他們因而不屑於問他們。第①句翻譯中注意,“是”和“非”的意義和該句的判斷語氣,二者缺一,扣1分;第②句翻譯中注意“於”“忌”“輕”的含義,未譯出各扣1分。)

16.人民不親近依附君主,商湯王和周武王不能取得勝利。所以善於用兵的人,必須善於團結人民。

17.(1)城裏有一個去集市喝醉了酒回家的老人。(2分)

(2)我是你的父親,對你難道不慈愛嗎?我醉了,你卻在路上捉弄(折磨)我,這是什麼道理?(3分)

17.(1)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羣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三個分句,每句1分)

(2)我們國家大概接近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兩句話,每句1分)譯文意思對即可。

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羣臣沒有誰能趕上他,退朝以後,臉上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説道:“您在退朝之後面露憂色,這是為什麼呢?”楚王回答説:“我聽説過這樣的話,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羣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羣臣就比不上我了,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

(1)彌子吃桃感到特別甜(譯為"彌子吃到特別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沒吃完就把它獻給衞君(譯為"捨不得吃完而把它獻給衞君"也可以)。

(2)不顧自己口味的滿足卻想着我(譯為"因為一心想着我,竟忘記桃子已被自己咬過"也可以)。

予嘗按次春秋以來,屈原之騷疑於怨,伍胥之諫疑於脅,賈誼之疏疑於激,叔夜之詩疑於憤,劉蕡之對疑於亢[1]。然推孔子刪《詩》之旨而裒[2]次之,當亦未必無錄之者。君既沒,而海內之縉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嗚呼!集中所載,《鳴劍》、《籌邊》諸什,試令後之人讀之,其足以寒賊臣之膽,而躍塞垣戰士之馬,而作之愾也固矣。

⑴君既沒,而海內之縉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2分)

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嶽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夏四月,皇太孫自北邊南還,執政皆迎於上都之北。伊實特穆爾謂晉王噶瑪拉曰:“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噶瑪拉遽曰:“皇帝踐阼,當北面事之。”甲午,皇太孫即位於太安閣。巴延握劍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孫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慄,趨殿下拜。

①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

②巴延握劍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孫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慄,趨殿下拜。

4.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滕文公下》)

楚莊王謀事而當,羣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羣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議於朝,且羣臣莫能逮,吾國其幾於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劉向《新序雜事第一》)[注] 不穀: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

(1)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羣臣莫之若者亡。(3分)

1.(1)先生逝世以後,國內的官吏直到今天談起先生,沒有一個不鼻子發酸而流下眼淚的。(“既”1分,其他1分)

(2)那足以叫奸臣膽寒,使邊陲戰士的戰馬飛馳。(“其”1分,使動用法1分,“塞垣”1分)

2.接觸到它之後,才能瞭解它;[親自]實踐之後,[才]知道[什麼是]艱難。

翻閲五嶽圖,認為了解了山,還不如砍柴的人[邁出去]一步[瞭解得多]。

3.(1)皇帝逝世,已超過三個月了,晉王您是宗族盟長,還等什麼而不説句話呢?

(2)巴延握劍站在宮殿台階上,講述立皇太孫為皇帝的原因,語氣表情都非常嚴厲,各位王爺嚇得腿打顫,急忙到殿下叩拜(新皇)。

4.(1)有人告訴他説:“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為。”(“或”,解對1分;“是非”,解對1分)

(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禮義,就應該迅速停止,為什麼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非義”,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問句式解釋出來)

(1)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羣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三個分句,每句1分)

(2)我們國家大概接近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兩句話,每句1分)

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羣臣沒有誰能趕上他,退朝以後,臉上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説道:“您在退朝之後面露憂色,這是為什麼呢?”楚王回答説:“我聽説過這樣的話,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羣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羣臣就比不上我了,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

第3篇

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歲時向師襄學琴,勤學苦練,最後琴藝達到爐火純青的故事,表現了孔子虛心好學、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秀品質,

文章語言樸實簡練,人物形象鮮明,以孔子學琴為主線展開故事,凸顯孔子頑強進取、追求卓越的藝術形象。全文既有對孔子學琴的正面描寫,又有從師襄的眼睛看孔子學琴的側面描寫,還有師襄神態的不斷變化。課文先描述師襄對孔子學琴的表現不解,再寫師襄看到孔子彈琴後的誠懇評價與肯定,接着寫師襄愉悦地欣賞孔子彈琴,最後寫師襄驚異於孔子琴藝的高超,由衷地佩服孔子。通過師襄對孔子學琴過程的看、問、聽、賞的動作與語言的描寫,讀者感受到孔子刻苦練習,技藝不斷提高,達到爐火純青境界的過程。

全文線索明晰,層次清楚。按照時間的順序,寫了孔子學琴的四個階段:即學會曲譜——掌握技巧——彈出思想——曲中識人,情節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使故事既連貫又緊湊。讓讀者在閲讀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學習態度與進取的精神,從而產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與教育。

圍繞課文的主要情節,課文配有一幅插圖,表現的是孔子專心彈琴,師襄陶醉於琴聲之中的情景。觀看插圖,有助於學生把握重點、理解課文。

1、輔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蒐集並選擇、整理有關孔子的資料,掃除閲讀障礙,逐步養成運用工具書及背景資料進行獨立閲讀的習慣。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嘗試歸納默讀的方法,交流默讀的經驗,提高默讀的效率。在默讀中理清文章思路,體會文章中重點詞語的意義及作用,達到讀懂課文的目的。

3、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感受孔子刻苦學習的態度及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學習精神,從中受到啟發與教育。

學習默讀課文,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體會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秀品質。

教師製作介紹孔子生平、思想成就、歷史地位、國際影響的課件。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1、默讀第1自然段,説説你瞭解了什麼,從中感悟到什麼。

(1)學生可以從課文中獲得信息,在大家的補充中可以全面把握內容,但對關鍵詞語的作用難以體會,需要教師給予點撥,引導學生注意"為什麼這樣寫"的問題,感受寫作的方法。

(2)學生能瞭解到的信息有:課文概括地介紹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還是音樂的行家,多才多藝;孔子對古代的樂器樣樣都會,尤其彈一手好琴;從不自滿,還拜師學藝,表現孔子虛心好學的精神。

3、探討問題:"尤其"什麼意思?去掉這個詞行不行?作者為什麼要強調這一句呢?這個詞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的意思。去掉這個詞,句子就不通了。作者強調並引用這個詞,目的是突出了"彈得一手好琴"這句話。這個詞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它不僅説明孔子琴彈得好,而且彰顯孔子從不自滿、虛心好學的精神,還起到引出下文、照應題目、貫通文意的作用。這句話中"彈得一手好琴"與下文"怎樣練琴"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文章內容真實可信。)

1、默讀"孔子學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説説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歸納出孔子學琴的幾個階段。

(3)"又過了些時候"——孔子領會了音樂的精神,彈出了感情;

(4)"不知又過了多少天"——孔子從音樂中知道了作者。

(2)結合自己的音樂常識以及學習音樂的實踐思考:這四個階段的內容、難度有什麼不同?孔子依次達到的目的説明了什麼?從這四個階段中,你體會出什麼?(第一階段是學會曲譜,第二階段掌握技巧,第三階段是彈出感情、感動別人,第四階段是曲中識人。這四個階段難度越來越大,我們從中體會出孔子學而不厭、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

2、默讀課文,思考問題:孔子是怎樣不斷追求,逐步達到理想的境界的?

3、邊讀書邊標註,練習使用記錄符號,並且要把自己的體會用簡潔的詞語標註在書上的空白處。可依次思考以下問題:

(1)找出描寫孔子學琴的句子。思考:從這些詞語中你理解了什麼?體會了孔子什麼優秀品質?

(2)找出孔子説的話。思考:從這些詞語中你理解了什麼?體會到孔子什麼優秀品質?

(3)找出師襄看孔子彈琴時神情的變化以及對孔子琴藝的四次評價。思考:從這些詞語中你理解了什麼?這些側面描寫表現了孔子是怎樣的人?

5、學生交流:孔子是怎樣彈琴的?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出什麼?

在學生的交流中,不僅要引導學生説出找到的詞語、句子,而且要説出詞語、句子的意思,並且説出從這些詞語或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姓姬,名昌。姬昌是在其父季歷死後擔任周族首領的。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人,重視發展農業生產,關心民間疾苦,勤於政事,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他以仁德為本,寬厚待人,保持質樸的美德,深得人心。這樣,周族逐漸興盛起來。為了使自己更有實力,他重視人才,禮賢下士,一大批仁人志士前來投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尚,即姜子牙。姬昌在位時,商王朝還十分強大,所以,他在表面上仍臣服於商,但暗中加緊發展經濟擴充軍隊。紂王聽了崇侯虎的告發,把他抓了起來,關在羑里。他鎮定自若,潛心研究八卦,創制了《周易》,後在臣子的營救下,被釋放回到了周。這時,他的決心已下,一定要攻滅商朝,報仇雪恥。他整頓內部,認真做了準備工作。為了擴大政治影響,他不斷對外用兵。姬昌晚年時,已經取得了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為攻滅商朝奠定了基礎。

周文王體恤百姓、胸懷博大、任人唯賢等品質被後人頌揚。

2、"爐火純青"的本意是道家煉丹時的火候,有什麼故事或典故嗎?

1、"抑"字容易寫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右邊不要多一橫或多一點。比較"印"與"卬"的不同,要把字寫正確。"抑"字要注意結構特點,左高右低,左窄右寬。

2、"倦""純""溢"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書寫時注意搭配,左右兩邊的筆畫既有謙讓又有穿插,使字成為一體。"倦""溢"兩個字點畫比較多,要注意點的方向以及擺放的位置,努力把字寫得左右勻稱、字形飽滿。

學會曲譜——→練習技巧——→領會內容——→體會作者——→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