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故都的秋教案8篇 《秋日教案:在故都感受葉落時節》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3W

"故都的秋"是一篇優秀的教育教學案例,着重通過自然景觀、文化歷史和社會人文等方面的分析,引導學生在情感交流、思維啟迪和知識傳遞方面得到充分拓展和提高。本案例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響和評價,成為一份不可多得的精品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8篇 《秋日教案:在故都感受葉落時節》

第1篇

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註的讀文方法。

指導學生圈點批註,學習從文章標題和重點語句入手鑑賞寫景狀物的散文。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篇寫景狀物的散文,《荷塘月色》與《故都的秋》,這節課我們學習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囚綠記》。這篇文章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高中階段又能學到哪些新的東西呢?

探討:課文寫了賞綠、囚綠、放綠、思綠等幾個層次的內容,為什麼要以“囚綠記”為題目?

小結:題目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由文入題是很有用的讀書方法,但是要想對題目理解得深刻,還是要回到文章中,結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綜合分析方可。

1、《囚綠記》一文重點描寫的情節是“囚綠”,要把握作者囚綠的原因,應注意文中哪些語言信息?請你找出來並做批註。

方法小結:我們在賞析文章時要抓住重點問題,然後圍繞這一問題圈點批註,可以做到對信息篩選整合,最終解決問題。圈點時要注意語句之間的關聯,批註時要做到由表及裏、由此及彼,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條理性。

2、對“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一句做批註。

4、對“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一句做批註。

小結:圈點批註時要抓住重點語句,這些重點語句對我們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情感態度,把握文章的藝術特點都很有幫助。

1、文眼句: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兩文的文眼句。

2、主旨句:如《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以上我們着重分析重點句子,但是抓重點詞語的道理是一樣的。

本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標題和重點語句來理解文章的方法,還學習了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種體裁的文章閲讀中。同時,我們從作者描寫的“常春藤”“油菜花”這些微小的生命體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氣息,感悟到了心靈淨化、品質提升的可貴。我們也應該做一個有“心”人。

1、本節課後,你對賞讀文章的方法有什麼心得體會,寫一段文字進行總結。

故都的秋教案8篇 《秋日教案:在故都感受葉落時節》 第2張

第2篇

1、能夠用動筆讀書的方法,自讀課文,圈點勾劃並根據自己的閲讀感受對文章的重要段落、重點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註。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體會作者對“綠”的獨特感受並進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引導學生通過圈點勾劃、作批註、感情朗讀等方法讀出自己對“綠”的獨特感受與體悟。

1、綠,是生命的舞蹈者;綠,是大自然的天使;綠,是瀕臨絕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機;綠色多麼使人迷醉,多麼讓人嚮往啊!同學們,剛學過朱自清的《綠》,你們也曾經與作者共同迷醉於那鮮潤的、可愛的、奇異的、無以比擬的綠,你們的心也曾經隨着作者的文筆,在搖盪,心靈深處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綠撥動着……下面,請同學們高聲朗讀朱自清《綠》的兩段文字:“那醉人的綠呀!……但你卻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綠呀!……我人此叫低女兒綠,好麼?”

2、綠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離合的神光招引着我們,今天,我們將學習另一篇有關寫“綠”的文章──《囚綠記》,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將與作者分享“綠”的另樣風韻與品格。

1、交流閲讀感受:同學們在課前已經用圈點勾劃的讀書方法較深入地預習了課文。現在,你們能否談談:你讀完這篇文章後有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盪?你當時產生了什麼樣的感觸與聯想?(學生交流,生生、師生互動)。

2、小結:同學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讀,讀出自己的感受,並能做到動筆讀書,這很好。其實,同學們剛才交流的感觸、體悟豐富多彩,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你們談的感受都離不開一個“綠”字,而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囚綠記》,也緊扣一個字來寫的,你們説説應該是什麼字?(學生討論、交流,老師注意引導)

本文緊扣一個“綠”字來寫,都寫了哪些與“綠”有關內容?能否在“綠”字前面添上一個字來表達每一個與“綠”有關的內容。

⑴ 要求:請畫出寫作者“擇綠”的句子,並作批註,感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 引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體會重點句子所藴含的感情。

⑴ 要求:畫出作者“賞綠”的有關的語句,並作批註,感受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學生讀書,勾畫並作批註,交流反饋,老師小結,板書,並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⑶ 學生活動:“我瞭解自然之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一句表現了作者和綠作無聲的心靈交流。對着這滿藤的綠,如果這時你是作者,你會對這“綠友”説些什麼呢?

⑴ 請你畫出重要句、佳妙句,並作批註,交流你的發現與閲讀感受。

① “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要它為我作之聲的歌唱”。

2、作者最後提到自己“懷念着圓窗和綠友”,並希望注重和它們見面,這裏除了表現對“綠友”的思念之情外,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

捕捉閲讀的第一感受→研讀課文,找重點句、佳妙句,作批註,再深入地體會這感受→有感情地朗讀,並在朗讀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內涵。

⑵ 以作者的角度寫一封信:致“綠友”,以表達深切的思念。

第3篇

1、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季)那我們看到外面的樹啊、山啊是什麼顏色啊?(綠色)你感受到秋的到來嗎?但是現在的北方卻已是秋意濃濃(圖片:北方的秋景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是怎麼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 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藴;“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着眼點也各不相同: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閲讀一遍課文,在閲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

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明確:第一段:秋味。(投影)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着故都的秋這個着眼點來寫。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説,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不知道大家在閲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麼不着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第4篇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紛紛開始生成性課堂的教學探求。生成性的語文課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筆下的“麥田”:有一羣孩子在課堂“麥田”裏自由自在地遊戲、狂奔、亂跑,新的活動不斷生成。教師就是站在那“麥田”懸崖邊的守望者,守望着這片麥田,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就把他捉住,不讓一個孩子掉下“懸崖”,不讓學生迷失於“課堂生成”。

在這堂課的設計上,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慾望為起點,課堂上適度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學生有效的價值引導和點撥,對於學生生成的單一的信息資源,通過追問補充的方式將他們帶到思維的邊緣,讓思考“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故都的秋》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必修2第一單元的第二篇。本單元所選的三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裏,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現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獨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用閲讀能力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我將本文分為兩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從內容和背景方面研讀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課時從語言和藝術手法方面,體察作者情感。這是第一課時的設計方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既要讓學生鑑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鑑賞的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色,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2)掌握散文的閲讀方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由於作者所處的年代已遠,學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難度,也難以領悟主觀色彩籠罩之下的景物描寫的妙處。所以體會本文情景交融,引導學生推敲本文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習難點。

(解説: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是個有機融合體。從互動角度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隱藏的生命情感。)

(解説: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解説:閲讀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

依據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的思考,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開課,老師與學生共同回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等一系列的描寫秋天的詩詞……是的,不同的人對於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澤東讀到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秋雨的悽苦。那麼,你眼裏的秋天是怎樣的呢?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談身邊的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裏,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裏,各種果樹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會給人帶來破敗、淒涼之感:北雁南飛,枯葉飄零,收穫後的田野,一片狼藉,風中夾雜着寒意,讓人心緒悲涼等等。

“一個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世界”,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體味一下郁達夫眼裏的秋天是怎樣的呢?

(解説:這一導入,讓學生帶着疑問進入課堂最佳狀態,也就進入教學的第二環節。)

1、先聽課文朗讀錄音,配上一段憂鬱抒情的音樂《秋思》,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文中勾畫出作者選用了哪些平常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2、聽完課文錄音,請學生讀課文1-2自然段,分別用文中的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解説:這一設問意在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學生很快悟出:作者眼裏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清、靜、悲涼”

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為兩組。要求各組同學在回答時以文本為依據。

學生有了爭論意識,就會積極、主動地閲讀課文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語句,在閲讀和爭論中提高運用文本的能力。

“頌秋”組的同學就會從作者讚美、眷戀故都的感情角度來選讀文段證明自己觀點,而“悲秋”組的同學則會從蕭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寫中讀出“悲涼”。學生很容易讀到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那作者為什麼不選故都的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郊是眾多優美的風光,而是選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幾幅畫面來作為故都的代表呢?為什麼南國的秋就不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呢?

學生經過一系列深入的辯論後發現: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這都跟作家的個人心境有關。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對故都秋的眷戀和嚮往,是積極讚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調又是憂傷的,悲涼的。可以説《故都的秋》是一曲悲涼的頌歌。

(解説:有意讓教學重心下移,設置了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這是一種聯繫文本進行分析的思維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篩選、提取文中信息,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閲讀和爭論中,加深對景物描寫所藴涵的思想感情的'領悟,加深對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認識,突出了本堂課教學重點。這種放手讓學生討論的做法,能讓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有助於思維的互補,更有助於合作能力和發現能力的培養。在這裏,課堂就是一條生生不息流動着的河流,師生成為課堂生活的創造者。)

繼而,教師拋出一個學習缺口,師生進行互動研討探究——郁達夫眼裏的秋天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下面是我上這堂課與學生互動的片斷)

師:可惜我手頭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能幫你證明這一點。

師:不錯,郁達夫生活在動亂年代,但是像他這一時代的其他作家也寫過反映季節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寫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師:郁達夫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留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他愛國熱忱。

生: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通過互動之後達成共識: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與作家的個人氣質、生活經歷、文藝觀和審美追求等有關。

(解説:“因學定教”是一條不能違背的原則,無論預先考慮如何周密,在課堂上還是要尊重學生思維變化,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隨機應變,只要不妨礙教學的終極目標就可以。這一教學環節是“讓學生去探究發現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在這裏,我沒有進行傳統式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介紹,只是讓學生既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慾望。)

接着,進入延伸拓展環節,根據學以致用的原則,設計這樣一道練習:

同學們可選取文中五幅畫裏的景物,也可聯想我們家鄉秋天裏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徵,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寫。看誰説得新!説得多!説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裏啊,在哪裏? 它在簡陋的小屋裏;它在濃濃的香茶裏;它在蜜桔的飄香裏。

第5篇

1.指導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並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通過品味語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結。

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那個時代,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的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教學的重點有二:一是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整體感知作者扣住文眼,從三個方面描寫景物並讚美故都的秋,進一步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學中應突破的難點。

①課文配樂朗誦及《秋意》排簫演奏曲錄音,②秋天風光錄像,③powerpoint課件,④多媒體播放設備。

現在已是秋天了,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中國曆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

中國曆代詩文寫“秋”,似乎總是“卻道天涼好個秋”,或者“秋風秋雨愁煞人”,悽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馬致遠《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歡快的調子:如劉禹錫《秋詞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則把秋色寫得生機勃勃:“萬類霜天競自由”。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作家,詩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據説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閲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坦蕩熱情的鮮明風格。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敍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掩飾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二、引導學生從解題入手,初步欣賞,整體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調和文化味

本篇寫於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本篇寫了故都的秋怎樣的景緻?有着怎樣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樣體現郁達夫散文藝術的特點的?

3.聽賞配樂朗誦,用心體會,然後自由交流初步的整體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悲涼憂鬱的情緒基調、濃郁雋永的文化意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點,盡情暢談。

1.許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統攝全篇、畫龍點睛的作用。本篇正是這樣,請找出來。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1)作者是怎樣表現“清”“靜”“悲涼”的?選取哪些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作者寫故都之秋,卻選取隨處可見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牛花”和“尖細且長的秋草”等),②落蕊輕掃,③秋蟬殘鳴,④都市閒人,⑤勝日秋果(結合板書)

(2)作家所描寫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麼獨特之處?想想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存疑)。

——作家不寫故都的皇家宮殿和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的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

1.結合朗讀,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悲涼”本是形容消極、低落情緒的,可為什麼用在讚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結合練習二)

30年代的舊中國,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讀書人也食無所安。為了謀生,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因此,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觀情緒。他描寫自己心中的“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感受;同時也是那個時代動盪風雲的投射,寫出的是那個時代的感傷與悲涼。

“清”“靜”是大多數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寫得出來的,未必見得奇妙,“悲涼”與秋之“清”“靜”有聯繫而並無必然聯繫,這種“悲涼”,更多的是他的主觀感受,恐怕也只有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而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體驗得到,才表現得如此細膩而深刻。

(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和評説,不求答案的一致。)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內外、衚衕兩旁、槐樹底下,就在天上、枝頭、嘴邊……從這些存在於天空地面、千家萬户的秋姿秋態秋聲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讚美,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藉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靜、悠閒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憂思與落寞之情,那種憂鬱個人遭際也由於時代風雲帶來的特有的“悲涼”籠罩全篇。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作者調動了聽覺、視覺和觸覺來感受故都的秋,使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並融入了深沉而細膩的感受和情思。這些寫景寫人的片段和語句,細膩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數語,信手寫來,無意而工。

2.作家執著地鍾愛並且讚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還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寫,找出來加以體會。

——開頭兩段與結尾兩段,用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對比,襯托出北國之秋味道之濃和深,表達不可遏止的強烈的嚮往和讚美之情。而且首尾照應,迴環往復,寫得蕩氣迴腸,動人心魄。

先播放排簫演奏曲《秋夢》,並通過powerpoint課件或錄像伴放秋意畫面,渲染悲涼氣氛,誘導學生儘量貼近作者的心靈,與作者感情產生共鳴;朗讀時要求在伴放音樂的感染下,讀得舒緩、深厚、沉靜,聲情並茂,儘可能把郁達夫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那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的落寞,滲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①“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如果改為“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和悲涼”,意思一點兒也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中開頭定下了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②排比句“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譬如廿四橋的明月……”排比兼對比句“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

似乎輕巧隨意,信手拈來,卻頗顯文采地抒寫對北國之秋獨特的深情。

③“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之一的零頭。”

作家對北國之秋是如此的鐘情,愛得如此的深和執著,簡直動人心魄,也耐人尋味。

五、引導進一步讀賞、並作比較閲讀,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國的賞秋文化

作家所觀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隨處可見的平常景物,他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釋疑)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園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他的審美眼光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

秋雨過後,兩個都市閒人穿這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咬着煙管”的舉止,“緩慢悠閒”的聲調,不難品出一個“閒”字;從彼此的歎答中,讓我們感到他們已陶醉在彼此説話的腔調和韻味中,彼此在這種強調所喚起的有一定社會內容的落寞和感傷中。作者用這種京腔京調的平民人物來豐富自然風物,突出北國之秋的深味;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決定的獨特的審美眼光。

郁達夫深受中國文化的浸潤,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專用一段集中藴蓄着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結合朗讀體會)。一篇寫景散文連通曆史人文——從故都的秋色裏體味中國的歷史人文與“秋”的深遠關係,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2.比較鑑賞,體會表達的感悟和藝術手法的異同,並感受賞秋文化與故都情結

(1)指導朗讀欣賞歐陽修《秋聲賦》(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謝中書書》(課後所附),比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點及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郁達夫散文的文化氣息,並從而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賞秋文化。

(2)指導課後閲讀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較二者在描寫故都風物、抒寫故都情結及體現人文觀照上的異同。

第6篇

3、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係。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故”字,飽藏着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並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複雜的感情。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讚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説明。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裏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着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彙,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於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敍寫裏,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後描寫: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雲,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敍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閒的感覺。“潛意識水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

第7篇

2.概括並鑑賞文中的五幅秋景圖,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分析並鑑賞文章中的襯托和對比手法,學習並應用到寫作實踐中。

4.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思維發展與提升: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通過文章的學習,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一葉知秋”,秋天是文人筆下的“可人”,書寫情志,寄託思緒。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異。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離杭州赴福州。在這段時間裏,他的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同時花了許多時間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間內創作的主要收穫。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古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據説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閲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本篇寫於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第三部分(13-14):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1.題目是文章的線索,“古都”就是當時的“北平”,那麼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來代替原題?

不可以。“故都”兩字指明瞭描寫的地點,因為即含有一種文化底藴也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秋”確定了描寫對象,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如果換成“北平的秋”就很平淡,少了深沉的韻味。

2.讀1、2自然段,結合自己的勾畫思考:這段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這兩段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並用江南之秋的慢、濕、淡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3.讀第3段,思考:這幅畫面的景物怎樣體現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着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着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敍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敍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敍的?

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説,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槐落蕊”圖:“靜”:“鋪得滿地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感覺”;“清”:“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悲涼”:“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

“秋蟬嘶鳴”圖:靜:處處蟬鳴聲,以動寫靜;悲涼:秋蟬衰弱的蟬聲

“閒話秋涼”圖:清:放晴的天空、雨後的斜橋影;靜:息列索落的雨聲,以動襯靜;悲涼:涼風、雨後話秋涼的“都市閒人”

“秋果勝景”圖:清:果實成熟的八九月;悲涼:西北風、塵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議論語段,本文重在表達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懷念,這個議論語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作者在本段中先寫出不僅是中國人,就是外國人面對秋天也總是要抒發感慨的,“中國的詩文裏,頌讚秋的文字特別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裏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接着又指出中國文人尤甚,在中國“文字裏有一個‘秋士’”的成語,“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係特別深了”。最後再強調,“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舒朗不羈,揮灑自如。是從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開闊感。

7.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説,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8.讀最後兩段,思考: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最大的區別在什麼地方?作者在對比之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這兩段主要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通過對比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個比喻,分別從味道的足與不足、質的實在與不實在、味道的濃與不濃、性情的厚重與不厚重來表現故都秋的特徵。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敍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敍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後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最後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並願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本文緊緊圍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來描寫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作者憂鬱、孤獨的心境。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揚北,映襯出故都之秋的濃度與特色。欲説北國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開半醉的”,是温和的、漸進的,像一杯温開水,平淡無味,因此南國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則具體地寫故都的秋的本色。無論是漫遊景點,還是“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整個故都都被秋色裝點着,真是無一處無秋意。南國怎麼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國之秋的“清”與“靜”,可謂寫得“飽”且“透”且“十足”了。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這個抽象的“感覺”,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寫鏡頭,使本來抽象的東西也成為可感觸的具體物象了。當然,本文最主要的復沓、跌宕還不在於具體的“物象”上,而在於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過“旋律”和“情味”反覆,撥動讀者對於“秋”的宏觀和微觀的認識與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達上採取了敍述、描寫與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發情,將“物”、“我”,“主”、“客”完美地統一到“意境”這個極點上,通過讀者的美感經驗而完成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達夫出神入化地運用了排比。看似信馬由韁,隨手拈來,再細細琢磨,不禁讓人歎服,實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説:“達夫《故都的秋》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語意暢達,可以説是現代文中運用排比的典範之作。”比如: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作者在這裏用了“下得......下得......下得”這樣的排比句,將“奇、有味、更像樣”三個中心詞的間距拉長,讓讀者在閲讀中有充分的回味餘地,同時渲染了氣氛,感傷之情由此便散發開來。

“形散”是説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表現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

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法,表達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散文的語言大多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同時,又兼具簡潔質樸,自然流暢的特點。

第8篇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徵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總的設計思路)我認為,在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歸結到一點就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乃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悲涼美出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 導入新課 秋是四季中意藴最豐富的季節,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將自己的滿心歡喜,一腔離愁,寄諸秋色,讓學生舉例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並分類,哪些寫出秋的歡快美,哪些寫出秋的悲涼美,齊背《天淨沙 秋思》,體會其中的悲涼美。那麼,在著名作家郁達夫的筆下,秋又具有什麼樣的美呢?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悲涼美。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共同讀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分開齊讀:1、2段女生讀,3段男生讀,4---10段教師讀,11段女生讀,12段男生讀,13段女生讀,最後一段師生共讀。這是根據文章氣勢的大小設計的。師範讀時要注意第四段,語速一定要慢,要讀出精緻細膩的美,還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調一定拖長,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這裏可讓學生反覆的讀。

朗讀時注意思考以下問題: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用一個字概括。

1、生:味 找出原句劃出。這秋味有具體指什麼?用書上的一句話。生找出:清、靜、悲涼。

2、思考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味?(讓學生概括)

3、小組討論:師:你們小組認為哪個秋景寫得最有味、最美?為什麼?(討論15分鐘)

第一小組:我們認為第三段最能體現秋清、靜、悲涼的味。根據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給人清朗的感覺;聽鴿聲,這是以動襯靜,還有靜對着喇叭花,這都突出靜;悲涼體現在破屋、破壁腰、破敗。喜歡牽牛花還是藍色的,花底下還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也突出了悲涼。

師進一步啟發:作者面對着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敗,他悲傷嗎?

生:作者悲涼但不悲傷,原文有證據:“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面對着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我們能夠想象到作者欣賞並陶醉在這悲涼的美中。這是一種人生享受。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們都很嚮往這種境界。

師:一組同學感受得很深刻,郁達夫遇到你這樣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氣。(學生笑)

我們組認為第三段遠遠不如第四段好。我們先給大家讀一遍,讓你們感受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讀得非常緩慢,充滿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麼清靜啊,作者不寫長在樹上的生氣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鋪得滿地的落蕊,無可奈何花落去,悲涼味出來了。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緻敏鋭的作家,怎麼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緻的句子呢?

這樣的句子感受細膩,語言精美,所以我們認為這段比上一段更能體現郁達夫的秋味---清、靜、悲涼。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段最能表現秋天那種落寞的美。(生熱烈鼓掌)

師:郁達夫又多了幾位知音,你們能從抓景物特徵入手,品味本文精緻細膩的語言美,審美情趣頗高。不過,第四段還有一個精緻細膩的景,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掃帚留下來的一條條的絲紋,作者觀察相當得細膩。

師啟發:掃地有聲音嗎,為什麼還要説靜?你能想象那種情景嗎?

生:以動襯靜。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得揮動着掃帚,聽着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着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師:這位同學想象力豐富,情感細膩,這麼美的.文章全讓他吃透了,第四段確實太美了,好,五分鐘背下。

5、齊讀610段,體會第八九段“了”、“啊”的讀法,腔調一定拖長,要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悠閒味。

6、師:藝術的美,很大程度在於精緻的美。這篇文章通過精緻細膩的語言,將秋味渲染得淋漓盡致。思考:這秋味是哪裏的?故都(過渡到13段南國的秋)

師:最後再次提到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起何作用?(討論)

師明確:從飲食文化入手,用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北國秋像老白乾味烈,南國米酒釀造黃酒味潤,饃饃比稀飯味深,大螃蟹比鱸魚味濃,駱駝比黃犬味長,這種比喻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師: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對此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

生:頌秋,一曲悲涼的頌秋,雖然本文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但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涼就是秋的正味,生機勃勃是美,悲涼也是美,欣賞秋的衰敗,並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7、小結:今天,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香,清爽宜人,回味無窮;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韻味十足;還彷彿看到香山的紅葉,緩緩得向我們飄來。就讓我們撿起它作為歲月珍貴的書籤,永留記憶深處。(邊小結邊板書,打開多媒體,一片飄的樹葉)

板書設計:一片香山樹葉,葉中心是味悲涼味,葉角上依次為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

仿照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格式,根據課文秋景內容寫一首《天淨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徵。

這篇美文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精緻細膩的悲涼美,而在郁達夫的眼中悲涼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美,成了本課重點鑑賞的內容。欣賞生命的欣欣向榮是美,欣賞生命的衰敗、悲涼也是一種美。讓學生明白郁達夫的悲涼並不是悲苦,而是一種人生積極享受,可以喝茶欣賞來感受秋的衰敗和死亡,這是人生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為降低難度,我設計幾個問題,從“味”入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他們去感受這種精緻細膩的悲涼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牆。這種衰敗,正是郁達夫的審美趣味。學生可能感受不是那麼深刻,但感受一點點就是成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開拓了,無形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鑑賞這樣的美文如果匆匆而過,分分層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費一篇美文,也枉費了編者連續選入教材作為經典篇目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