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4篇 璀璨秋韻:《故都的秋》語文教案精品設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32K

本文主要圍繞《故都的秋》這篇散文展開,從語文教案的角度出發,設計了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和文學欣賞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更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知識。

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4篇 璀璨秋韻:《故都的秋》語文教案精品設計

第1篇

進行欣賞性閲讀,體味本文緊扣“清”“靜”“悲涼”着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

教法: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佈置課前搜索(找出有關描寫秋景的詩句,多多益善)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陽當樓。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

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眼底離愁數行雁。(倪瓚)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於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於景,於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於是,便產生“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悽美。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來賞析一篇這樣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作者:現代小説家、散文家郁達夫。

(師)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麼?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麼?

(師)快速閲讀全文,明確故都的秋有何特色?這些特色的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一段。“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寫特色的段落。

(師)找同學朗讀,附帶任務:1、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2、標出文中傳遞聲音的事物的名稱。請大家隨朗誦者一道去神遊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語調要低沉舒緩,渲染出“清”“靜”“悲涼”的氣氛)

(生)蘆花、柳影、夜月、青天、藍朵、落蕊、棗子|還有“青布單衣”

(師)由物及人,視野更開闊,找得好。|我們來看這些呈現色彩,從色彩的冷暖看,這些色彩多屬於――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藍灰等多種冷色調。

(生)鴿飛聲、蟬聲、風雨聲、問答聲……|“息列索落應是風雨交加,如果沒有風,那麼雨就會“潤物細無聲”|還有清掃落蕊的聲音

(師)讓我們集中聽聽作者筆下的秋蟬的鳴叫,看看會引起怎樣的感受?

(師歸結)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個“愁”字了得。

(師)寫這麼多聲音,有什麼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呢?為什麼?

(生)無。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怎能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又怎能將息利索落的雨聲納於耳畔?又怎能對都市閒人的寒喧聲聽得如此清晰?這些聲響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動(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這正達到了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師)作者繪聲繪色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秋光圖?請概括。

(生)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師)假如你就是客居他鄉的遊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長袍的郁達夫。面對如此五幅秋光圖,你的心頭會油然而生一種什麼感覺?

(師)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齊背:

(師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本文雖然沒有用古典詩詞那樣凝鍊的語言,卻以細膩的筆觸傳遞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極富個性色彩的韻味。讓我們再品讀一回3至11段。(注意語速舒緩,語調低沉,力求用聲音傳遞出清、淨、悲涼的秋味)(生)讀。

(師)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麼?

(生討論)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温、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師)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

(生)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藴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説,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説《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鬱、孤僻的個性特徵,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敍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着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師)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鑑。

(師)我們説《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會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呢?

(生)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師)是的。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師)課就上到這兒。佈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4篇 璀璨秋韻:《故都的秋》語文教案精品設計 第2張

第2篇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觀念有了深刻的變革,教師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為了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師與學生許多時候會處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討問題,互相啟發思維,真正體現教學相長的原理。

?故都的秋》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之作,但由於作家寫作此文時正是亂離時代,作家本人又具有憂鬱多情的特點,所以本文籠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傷。文化底藴十分淡薄的中學生讀起來未免隔膜,難以體味文章的妙處。我在教學此文時,儘量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具體步驟是:

本文以寫景見長,“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是文章的重要特點。因此,我一開始就引導學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體感知景物“清靜悲涼”的特點。首先,我把學生分成兩大學習組,大組內又以六人為一小組,每組推出中心發言人,接着,明確學習任務:

第一組,調動各種感覺器官,“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標出呈現色彩的景物,劃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第二組,開動腦筋聯想想象,“遊景點題畫面感秋意”,看看郁達夫帶領我們遊覽了那些景點?給每幅圖景題一個恰切的名字。

然後,各小組同學對面而坐,一邊讀一邊勾畫圈點討論,我則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與學生平等地討論問題,交流意見。

討論時間持續了十多分鐘,各個小組已完成了學習任務,作好了發言準備。我讓各小組依次發言,中心發言人都能以“我們一致認為”或“我們小組的研究結果是”等等作為陳詞的開頭,充分體現集體的智慧與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組沒有陳述詳備,其餘各小組馬上補充修正,甚至反駁,課堂氣氛熱烈而民主。小組合作互動探究

學生的感知雖然豐富,但還膚淺,大多停留在寫景表層,不能深味“以情馭景,以景顯情”之妙。“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一組,準確地勾畫出了呈現秋色傳遞秋聲的詞語,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風聲,人聲裏的秋色,甚至還讀懂了作家用冷色為主調,以聲響襯寂靜的手法,可是,對作家純以主觀感覺攝取景物的寫作特色,還不能體會到,我讓女生以純淨緩慢的語調,輕聲朗讀“北國的槐樹”一段,然後再讓學生呈現景物的本色,學生豁然開朗:這故都的秋景是郁達夫先生眼裏心裏的秋景,並不是故都客觀景物的真實描繪,“以情馭景”這一難點迎刃而解。“遊景點題畫面感秋意”一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是“題畫面”,所題的名大多是“秋花圖”“秋槐圖”“秋果圖”等客觀景物的再現,未能體現“以景顯情”的寫作特色。我點撥:“《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在給自己住的怡紅院題名時頗有深義,園裏海棠芭蕉,紅綠映襯,別人題‘崇光泛彩’‘蕉鶴’,他卻題‘紅香綠玉’‘香’與‘玉’歷來都用來稱指美麗的女子,這個名字就藴涵着賈寶玉對天下女兒的憐惜與愛護。我們從你們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嗎?失去了人的活動,再美的景緻也會黯然失色啊”。這時,一個學生馬上把秋花圖改成了“靜對藍朵”,並解釋説:“這個畫面以藍色這種冷色為主,憂鬱而悲涼,‘靜對’是人的活動,表現對藍朵的愛,又讓人聯想到人的孤獨與感傷”。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我也為這個學生的認知與感悟驕傲,同時向大家承認這是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一個好題名。

以前的課堂教學,學生的活動總是受老師的掌控,教師想盡辦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自己設置好的問題中來,步步引誘學生説出與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這樣的課才算成功。以板書為例,要是學生與老師意見相左,老説不出老師想要的那個詞,老師就會反覆誘導,來回糾纏,弄得師生都筋疲力盡,往往收效甚微。

在這個課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學習夥伴的位置上,我説:“同學們從兩種不同的途徑,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靜悲涼的景物特色,體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觀一體’的寫作技巧。學了本文,也有自己的體會與感悟,讓我也來發表發表意見,好嗎?”學生感到特別親切,我接着説:“老師用了兩副對聯來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參考:

第3篇

進行欣賞性閲讀,體味本文緊扣“清”“靜”“悲涼”着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

教法: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佈置課前搜索(找出有關描寫秋景的詩句,多多益善)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陽當樓。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

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眼底離愁數行雁。(倪瓚)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於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於景,於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於是,便產生“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悽美。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來賞析一篇這樣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作者:現代小説家、散文家郁達夫。

(師)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麼?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麼?

(師)快速閲讀全文,明確故都的秋有何特色?這些特色的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一段。“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寫特色的段落。

(師)找同學朗讀,附帶任務:1、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2、標出文中傳遞聲音的事物的名稱。請大家隨朗誦者一道去神遊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語調要低沉舒緩,渲染出“清”“靜”“悲涼”的氣氛)

(生)蘆花、柳影、夜月、青天、藍朵、落蕊、棗子|還有“青布單衣”

(師)由物及人,視野更開闊,找得好。|我們來看這些呈現色彩,從色彩的冷暖看,這些色彩多屬於――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藍灰等多種冷色調。

(生)鴿飛聲、蟬聲、風雨聲、問答聲……|“息列索落應是風雨交加,如果沒有風,那麼雨就會“潤物細無聲”|還有清掃落蕊的聲音

(師)讓我們集中聽聽作者筆下的秋蟬的鳴叫,看看會引起怎樣的感受?

(師歸結)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個“愁”字了得。

(師)寫這麼多聲音,有什麼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呢?為什麼?

(生)無。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怎能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又怎能將息利索落的雨聲納於耳畔?又怎能對都市閒人的寒喧聲聽得如此清晰?這些聲響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動(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這正達到了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師)作者繪聲繪色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秋光圖?請概括。

(生)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師)假如你就是客居他鄉的遊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長袍的郁達夫。面對如此五幅秋光圖,你的心頭會油然而生一種什麼感覺?

(師)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齊背:

(師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本文雖然沒有用古典詩詞那樣凝鍊的語言,卻以細膩的筆觸傳遞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極富個性色彩的韻味。讓我們再品讀一回3至11段。(注意語速舒緩,語調低沉,力求用聲音傳遞出清、淨、悲涼的秋味)(生)讀。

(師)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麼?

(生討論)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温、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師)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

(生)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藴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説,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説《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鬱、孤僻的個性特徵,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敍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着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師)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鑑。

(師)我們説《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會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呢?

(生)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師)是的。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師)課就上到這兒。佈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4篇

1. 指導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並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通過品味語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結。

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那個時代,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的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教學的重點有二:一是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整體感知作者扣住文眼,從三個方面描寫景物並讚美故都的秋,進一步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學中應突破的難點。

① 課文配樂朗誦及《秋意》排簫演奏曲錄音,②秋天風光錄像,③powerpoint課件,④多媒體播放設備。

現在已是秋天了,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中國曆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

中國曆代詩文寫“秋”,似乎總是“卻道天涼好個秋”,或者“秋風秋雨愁煞人”,悽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馬致遠《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歡快的調子:如劉禹錫《秋詞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則把秋色寫得生機勃勃:“萬類霜天競自由”。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據説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閲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坦蕩熱情的鮮明風格。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敍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掩飾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二、引導學生從解題入手,初步欣賞,整體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調和文化味

本篇寫於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本篇寫了故都的秋怎樣的景緻?有着怎樣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樣體現郁達夫散文藝術的特點的?

3.聽賞配樂朗誦,用心體會,然後自由交流初步的整體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悲涼憂鬱的情緒基調、濃郁雋永的文化意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點,盡情暢談。

1.許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統攝全篇、畫龍點睛的作用。本篇正是這樣,請找出來。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1)作者是怎樣表現“清”“靜”“悲涼”的?選取哪些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作者寫故都之秋,卻選取隨處可見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牛花”和“尖細且長的秋草”等),②落蕊輕掃,③秋蟬殘鳴,④都市閒人,⑤勝日秋果(結合板書)

(2)作家所描寫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麼獨特之處?想想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存疑)。

——作家不寫故都的皇家宮殿和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的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

1. 結合朗讀,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悲涼”本是形容消極、低落情緒的,可為什麼用在讚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結合練習二)

30年代的舊中國,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讀書人也食無所安。為了謀生,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因此,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觀情緒。他描寫自己心中的“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感受;同時也是那個時代動盪風雲的投射,寫出的是那個時代的感傷與悲涼。

“清”“靜”是大多數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寫得出來的,未必見得奇妙,“悲涼”與秋之“清”“靜”有聯繫而並無必然聯繫,這種“悲涼”,更多的是他的主觀感受,恐怕也只有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而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體驗得到,才表現得如此細膩而深刻。

(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和評説,不求答案的一致。)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內外、衚衕兩旁、槐樹底下,就在天上、枝頭、嘴邊……從這些存在於天空地面、千家萬户的秋姿秋態秋聲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讚美,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藉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靜、悠閒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憂思與落寞之情,那種憂鬱個人遭際也由於時代風雲帶來的特有的“悲涼”籠罩全篇。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作者調動了聽覺、視覺和觸覺來感受故都的秋,使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並融入了深沉而細膩的感受和情思。這些寫景寫人的片段和語句,細膩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數語,信手寫來,無意而工。

2. 作家執著地鍾愛並且讚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還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寫,找出來加以體會。

——開頭兩段與結尾兩段,用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對比,襯托出北國之秋味道之濃和深,表達不可遏止的強烈的嚮往和讚美之情。而且首尾照應,迴環往復,寫得蕩氣迴腸,動人心魄。

先播放排簫演奏曲《秋夢》,並通過powerpoint課件或錄像伴放秋意畫面,渲染悲涼氣氛,誘導學生儘量貼近作者的心靈,與作者感情產生共鳴;朗讀時要求在伴放音樂的感染下,讀得舒緩、深厚、沉靜,聲情並茂,儘可能把郁達夫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那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的落寞,滲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一些優美的精警句段,要細細品味,最好能熟讀成誦。

①“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如果改為“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和悲涼”,意思一點兒也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中開頭定下了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②排比句“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譬如廿四橋的明月……”排比兼對比句“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

似乎輕巧隨意,信手拈來,卻頗顯文采地抒寫對北國之秋獨特的深情。

③“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之一的零頭。”

作家對北國之秋是如此的鐘情,愛得如此的深和執著,簡直動人心魄,也耐人尋味。

五、 引導進一步讀賞、並作比較閲讀,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國的賞秋文化

作家所觀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隨處可見的平常景物,他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釋疑)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園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他的審美眼光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

秋雨過後,兩個都市閒人穿這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咬着煙管”的舉止,“緩慢悠閒”的聲調,不難品出一個“閒”字;從彼此的歎答中,讓我們感到他們已陶醉在彼此説話的腔調和韻味中,彼此在這種強調所喚起的有一定社會內容的落寞和感傷中。作者用這種京腔京調的平民人物來豐富自然風物,突出北國之秋的深味;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決定的獨特的審美眼光。

郁達夫深受中國文化的浸潤,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專用一段集中藴蓄着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結合朗讀體會)。一篇寫景散文連通曆史人文——從故都的秋色裏體味中國的歷史人文與“秋”的深遠關係,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2.比較鑑賞,體會表達的感悟和藝術手法的異同,並感受賞秋文化與故都情結

(1)指導朗讀欣賞歐陽修《秋聲賦》(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謝中書書》(課後所附),比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點及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郁達夫散文的文化氣息,並從而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賞秋文化。

(2)指導課後閲讀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較二者在描寫故都風物、抒寫故都情結及體現人文觀照上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