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故都的秋》教案10篇 《秋韻長安》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6W

本篇文章是針對中學語文課堂的“《故都的秋》教案”。通過分析該課文的語言特點、人物形象、意象及主題,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詮釋該篇名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審美修養。

《故都的秋》教案10篇 《秋韻長安》教案

第1篇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鑑賞中國現當代散文,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本課又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啟、示範作用。(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新課標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高二的學生,對散文知識已經有所接觸,已經感受了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鑑賞層面不夠深入,教師要適當引導、培養人文意識,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

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衝突,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我考慮到高一學生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心理特徵,我主要採用了朗讀法和設疑討論法兩種方法。

1、朗讀法。朗讀有助於學生品味本文的語言美,有助於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設疑、討論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感,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優美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敍事中實現的。設疑、討論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課前佈置預習題:利用網絡或參考書瞭解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1、情景導入: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並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音樂結束,我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暢談感受,朗誦收集到的關於秋天的詩文。

如詩: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

如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王維《山居秋暝》歐陽修《秋聲賦》

學生欣賞圖文,並沉靜在秋意之中,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鮮明的個性,選擇了獨特視角,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創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屏幕顯示課題和作者。)

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及有關課文意境畫面。接着朗讀指導,讓學生整體感知作品。

由於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結合作者思想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涵的思想感情。

讀完以後,抓住“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提問:“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説明?(自然就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的第三個步驟)

屏幕顯示(學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詞語)“清、靜、悲涼”,並進一步説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屏幕顯示:“客觀實景、主觀情感”。

接着繼續提問: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讓學生帶着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後,自由發言。最後,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然後,我設計三個問題,屏幕顯示,讓學生分組討論。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麼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作者對故都的秋,態度如何呢?結合具體語言,體察作者的內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也會因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呢?為什麼?

這一過程着重解讀其人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是教學難點。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課前收集了解到的資料,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見之景,寫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表明其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會到許多悲苦和憂愁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着一顆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態度和眼光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美好的一面。可見其人文精神。

結合作者生平和背景分析他並非真正沉淪,而是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悶不甘沉淪”。

我先示範性地提出有關《故都的秋》拓展學習的命題,比如:《故都的秋》的詩化表現。文人眼中的秋。學生也可選擇自己另外的命題研究學習。

5、結束語: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裏,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絡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設計依據:本環節採用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來突破教學目標。心理學家認為,合作與交流,可以使學生的大腦活躍,有利於互相啟發,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啟學生的探究思維。本節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合作探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整理散文取材特點,從而實現知識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四)三讀文本(學生誦讀),進一步涵詠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約10分鐘)

請一位朗誦水平較好的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學完成一項任務:這一段可否去掉?為什麼?

學生思考、圈畫、交流、討論,然後小組發言,其他小組補充,教師從旁予以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作者的思想情感。

作者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題旨暗合。從行文章法上看,這裏是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深厚的文化底藴和開闊的思路。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學內容,深刻體悟作者的情感,瞭解作者對秋的禮讚情感,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五)四讀文本,賞析散文語言,獲得審美體驗。(10分鐘)

請你選擇一段你認為寫的較好的文字,從語言和手法的角度進行賞析。

1、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這裏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非常細緻,如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閒、愜意。總的來説表現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解析:這裏寫了視覺、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是觸覺感受。寫觸覺給讀者逼真的感受。這裏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①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水並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釀,那是一種半有半無的狀態,在品味水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②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比起江南的水來,正像是森林之與樹木,天空之與飛鳥,小草之與野花,山川之與大地。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精彩段落的賞析,可以把握散文語言的韻味,深切體會作者藴含在語言中的細膩情感,同時學習本文運用語言的手法,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細膩,分外感人。

寫作訓練:正值金秋,對於我們家鄉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請你拿起自己的筆,仿照《故都的秋》的寫法,為家鄉的秋也寫一曲讚歌吧。

(設計意圖:進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徵,在仿寫的過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時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説課稿之《故都的秋》,希望同學們閲讀後會對自己有所幫助,祝大家閲讀愉快。

《故都的秋》教案10篇 《秋韻長安》教案 第2張

第2篇

3、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係。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故”字,飽藏着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並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複雜的感情。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讚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 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説明。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裏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着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彙,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於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敍寫裏,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後描寫: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雲,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敍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閒的感覺。“潛意識水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

第3篇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裏,品讀出作家藴含於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採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和“協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關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並運用“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協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併為之而感染,並能遷移於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採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置疑惑,推薦網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的熱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去探索知識的願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動其求知的慾望,就要注意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着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分析:在此過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充分利用網絡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鍊。

有人説在景中,並出示圖片,有人説在作者的心中,並説明理由。

a、a同學首先上台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細節“秋聲是靜”用“蟬聲,掃帚聲,閒人聲”等來説文章借用反襯手法,來寫故都的秋味是“靜”,並引證了《荷塘月色》的蛙聲。

b、b同學也不示弱,講到文章借南國的秋味不足來反襯北國的秋味十足。

c、c同學抓住秋院中的“破”,蟬聲中的“殘”,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來品出了秋的清、靜、悲涼之味。

d、d同學從視覺(“白色”、“淺黃色”),聽覺(“掃帚聲”、“蟬聲”),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學卻只抓了“都市閒人”中的“閒”字,從衣着入手,品嚐秋的悲涼。

同學們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了討論,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圍繞着故都的景點,作者的選取景點展開討論,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一幅幅畫面展示出香山紅葉的美,故宮的歷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風光,長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舊的四合院,秋天的落葉,寒蟬於樹的悲涼等,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人生經歷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馭於景的結論,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涼的筆調來表現對故都的一種獨特的頌秋情感,並引證了文中的開頭與結尾。

分析: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查閲的資料整理過程中,要進行再創造,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必然離不開思維與創新。香山紅葉與破舊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牽牛花,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何舍紅葉而取白色的牽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這交流研究中,學習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實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也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在樂趣中感受了對家鄉,對祖國的愛。

l、聯想:同學們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涼,想到柳永《雨霖鈴》的悽苦,想到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壯麗。

分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聯想到所學的秋文之中,體味了秋的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

秋天的美,在一份明淨,一份韻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丰姿,而最動人的卻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着天邊蒼茫的暮色,晚風帶着絲絲的涼意,隨着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種豔麗的悽楚之美,不禁讓你流幾滴傷懷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震懾,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分析:設置情景,將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製作畫面或選取畫面來展示,並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交流,不僅能體會作者的寫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

第一次嘗試以探究性學習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整個課堂中,我沒有向學生灌輸知識,但學生所學到和所悟到的東西,彷彿要比平時還多,此時,我想到了一部好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導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員的出色表演。

第4篇

1.學習作者構思上的奇特之處: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崐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融為一體。

2.抓住景物的特徵“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1.重點:抒寫故都的秋是怎樣緊扣“清”“靜”“悲涼”的。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人。19xx年留學日本,曾廣泛崐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崐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參崐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活動,併到南洋崐參加新加坡華僑抗敵委員會、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文化界抗日聯合會的崐工作,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堅持抗日鬥爭。1945年9月被日本崐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她是崐一個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崐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崐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七崐卷)、《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集》和《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崐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崐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崐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點精緻的菜,喝點芳醇崐的酒,睡睡午覺,看看閒書,不願將行動和平時有所移易;總之是懶得動。”崐(引自郁達夫《住所的話》)在這二三年間,郁達夫的確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崐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崐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崐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多是“靜崐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崐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秋2.分寫(3─12自然段)⑤寫棗樹在秋天裏的奇露出深遠的

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的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崐“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崐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上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崐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崐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為作家崐的主觀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崐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崐寥寥數筆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崐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崐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射。

第5篇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 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1、 重點:瞭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 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1、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3、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瞭描寫地點,“秋”點明瞭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麼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麼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麼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裏,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裏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説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後,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藴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閒,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輓歌。柳永有“寒蟬悽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並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悽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麼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以及“緩慢悠閒”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淒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裏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後呼應。

郁達夫對於故都的秋是怎麼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願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説“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麼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2)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鬱煩悶,把複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文人的“悲秋情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説“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後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1、秋院

第6篇

我所説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裏,品讀出作家筆下“景”的獨特之美,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藴含於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在鑑賞閲讀中,既要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也要輔之以抽象思維,更要注意學生美感思維的激發。

?故都的秋》系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古往今來,對於“秋”,或謳歌,或詛咒;或因它而寓之於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時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於是“秋”也就顯示不同的姿、色、聲、味來。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了“秋”獨特的風姿,獨特的色彩,獨特的音響,獨特的韻味,獨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這樣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清”“靜”“悲涼”,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總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頌秋,為什麼一開始就在讀者感情上塗上一層悲涼的色彩呢?是不是違反了生活的邏輯?不,這種“清、靜、悲涼”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現的東西,因為這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美。一片飄零的槐葉能打動情意,幾聲秋蟲的哀鳴更足以牽動心魄,這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境。由於在客觀事物的描繪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緒,自然要覺得落寞和悲涼,和故都北平一樣,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郁達夫用他的情感繪出了一幅細膩深沉的主觀意境圖,它構成了文章的骨架。讀者可在對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態的體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篇散文“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射,在郁達夫大量的寫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説,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敍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於1934年,作者正處於苦悶時期。

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寫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嚮往和眷戀之情。從寫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選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繪的有五種景物,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時空關係,卻都能相提並論。表達方面:有敍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交替出現。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他筆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態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國維語),籠上了一層深遠的憂慮和冷落之清。這就是以清馭景,以清顯景的寫景抒情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

我的教學對象是重點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調查得知,許多同學課外都喜歡看散文,興趣比較濃,尤其是女生,訂閲了《讀者》《散文》《美文》等雜誌。一般同學也能説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的教學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起、示範作用。既要教學生鑑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鑑賞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閲讀和鑑賞能力。

重視誦讀、美讀。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懷。要求學生帶着美好的感情來讀。讀出課文中美好的感情來。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敍事中實現的。如何鑑賞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認為重點在於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託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

閲讀借景抒情類散文,關鍵是處理好景與情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情為主,景為客,景是情的依託物,情是景的主心骨,兩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緣情託景,情景渾然一體。

以情馭景,主要是選景。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鬱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他追求“清”“靜”,心頭籠罩淡淡的“悲涼”(可藉助《預習提示》及註解一理解)正因為如此,作者所觀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他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他也不寫。由於情的驅使,他選擇了最能表現自己感受的載體:清晨院子所見景物;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秋風秋雨等等。感情與之融為一體。

以情顯景,主要是繪景。如第一幅畫,院裏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廈);泡----一碗濃茶(一杯香茗);看----碧綠的天色(火紅的日出);聽----訓鴿的飛聲(喜鵲的叫聲)。比較可見,作者所選景物突出的特徵是清、靜、悲涼。

重點品讀“槐樹的落蕊”和“秋風秋雨”兩段。這兩段文字像輕輕漂浮的白雲,又像叮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敍述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裏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培養語感。這也是語文學科特點和規律的要求。

其次,我國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材是個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句話辨證地闡述了教材、教師、教學三者的關係,“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學,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是確立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還要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由此引發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提倡教學民主”等主張,從而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對知識初步獲得整體印象後,會有意識地進入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3)品味揣摩語言,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

教師提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教師歸納總結: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裏,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裏,各種果樹都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發面也會給人帶來破敗、淒涼之感。西風漸緊,北雁南飛,滿天枯葉紛飛,田野裏,收穫後,一片狼藉,沒有了茂盛碧綠的景象,西北風中夾雜着冬的寒意,讓人心緒悲涼。因此,在歷代寫景狀物的詩文中,寫秋景狀秋物的篇章數不勝數,名篇迭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關於秋的景觀圖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圖片,如香山紅葉、北海、陶然亭等。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慾。

教師點撥: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了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

(四)、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麼?(朗讀)“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説明?

進一步説明:這是北國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

(五)、哪些景物體現了“清、靜、悲涼”的感情。朗讀、揣摩、體悟。

3-11段寫景(朗讀)。作者選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樹”,“秋蟬”,“秋雨”,“秋棗”等景物來描寫的。這些景物各具怎樣的特點?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視可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近看可以“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這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還有那“玉泉的夜月”,給人以高遠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聲:“西山的蟲唱”,“秋蟬衰落的殘聲”,是淒涼哀惋的。

秋色:既有“鴿蛋似的棗兒”從淡綠微黃到紅特的成熟過程,也有喇叭似的朝榮“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主觀感受,顯示着秋之火熱與冷漠的統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陣涼風,一層秋雨,平添了“無邊雨絲似愁長”的淒涼之味。

繼續提問:1、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因為紅的色調不符合悲涼的心境。)

2、棗子熟了不也是紅色的嗎?作者為何又喜歡呢?(淡黃微綠的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是出於什麼目的?(目的在於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長,好比是對着無邊的大森林呼喚,呼喚的越響,迴盪得越遠,森林越發顯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

“一切景語皆情語”,點明瞭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聲……等這些景物的清閒、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繪的幾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朗讀開頭兩段和結尾兩段)

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點到了南北不同景點的特色:南國的蘇州、上海、杭州後廈門、香港、廣州的秋味,揚州的“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並在文中插入關於秋的議論,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綜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作者多次提到南國之秋都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秋天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秋的色彩濃重、天之高遠,使人處於其中,回味雋永。表現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的修辭。

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最大區別在於:味。而文中的這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又令人讀後回味悠長,明瞭於胸。

(九)、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麼作者在敍述和描繪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

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是並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十)、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提示:此題在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對故都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説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郁達夫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也就是説作者的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他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藴蓄着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一篇寫景散文能連通曆史人文,亦即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這是一篇情深意濃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但由於寫作年代較遠,作者抒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困難主要在於一些“負面”情感難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消除時代隔閡。

感受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課文裏,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第7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徵,也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春天是白花爭豔,生機盎然的。夏天是赤日炎炎,熱情奔放的。那麼,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我説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裏,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説,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閲讀這類散文的時候,應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美學家説: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打出學習目標: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語言,理解“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我們閲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藴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思考:1、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徵?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

2. 文章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請用四字短語簡要概括這五幅秋景圖。 (分析完後欣賞圖片)

明確:主要是刻劃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明確:圍繞審美客體,從秋光、秋聲、秋色、秋味來寫;還從審美主體的角度,寫了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小結:文章多層次、多角度來描寫景物。

2、文章是怎樣表現“清、靜、悲涼”的特徵的?抓住“小院秋晨”和“秋淮落蕊”兩幅圖分析。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

“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

3、我們不妨來找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裏?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4、引申思考:你認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點?作者為什麼不寫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文章取材主要體現 " 清 " 、 " 靜 " 、 " 悲涼 " 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作者取材時能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與作者當時思想苦悶、追求隱逸恬適的生活情趣有關。

5.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認為本文是頌秋的,但也有人認為是悲秋的。你認為呢?説説你的理由。

教者認為: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飽嘗一嘗”;在文章的結尾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我們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7、文章描寫的主體是故都之秋,還寫到了哪裏的秋天?南國之秋的特點是什麼?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閒筆?

明確: 南國之秋的特徵是“慢”“潤”“淡”。作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羣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文章通過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現在我們再來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裏?----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閲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第8篇

進行欣賞性閲讀,體味本文緊扣“清”“靜”“悲涼”着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

教法: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佈置課前搜索(找出有關描寫秋景的詩句,多多益善)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陽當樓。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

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眼底離愁數行雁。(倪瓚)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於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於景,於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於是,便產生“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悽美。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來賞析一篇這樣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作者:現代小説家、散文家郁達夫。

(師)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麼?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麼?

(師)快速閲讀全文,明確故都的秋有何特色?這些特色的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一段。“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寫特色的段落。

(師)找同學朗讀,附帶任務:1、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2、標出文中傳遞聲音的事物的名稱。請大家隨朗誦者一道去神遊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語調要低沉舒緩,渲染出“清”“靜”“悲涼”的氣氛)

(生)蘆花、柳影、夜月、青天、藍朵、落蕊、棗子|還有“青布單衣”

(師)由物及人,視野更開闊,找得好。|我們來看這些呈現色彩,從色彩的冷暖看,這些色彩多屬於――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藍灰等多種冷色調。

(生)鴿飛聲、蟬聲、風雨聲、問答聲……|“息列索落應是風雨交加,如果沒有風,那麼雨就會“潤物細無聲”|還有清掃落蕊的聲音

(師)讓我們集中聽聽作者筆下的秋蟬的鳴叫,看看會引起怎樣的感受?

(師歸結)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個“愁”字了得。

(師)寫這麼多聲音,有什麼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呢?為什麼?

(生)無。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怎能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又怎能將息利索落的雨聲納於耳畔?又怎能對都市閒人的寒喧聲聽得如此清晰?這些聲響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動(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這正達到了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師)作者繪聲繪色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秋光圖?請概括。

(生)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師)假如你就是客居他鄉的遊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長袍的郁達夫。面對如此五幅秋光圖,你的心頭會油然而生一種什麼感覺?

(師)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齊背:

(師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本文雖然沒有用古典詩詞那樣凝鍊的語言,卻以細膩的筆觸傳遞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極富個性色彩的韻味。讓我們再品讀一回3至11段。(注意語速舒緩,語調低沉,力求用聲音傳遞出清、淨、悲涼的秋味)(生)讀。

(師)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麼?

(生討論)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温、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師)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

(生)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藴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説,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説《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鬱、孤僻的個性特徵,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敍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着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師)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鑑。

(師)我們説《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會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呢?

(生)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師)是的。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師)課就上到這兒。佈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9篇

1、整體感知課文,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領會並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

1、討論式教學,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秋日裏,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我們讀到的是壯麗。

秋風中,杜甫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我們讀到的是悲涼。

由此可見,同樣是秋天,人們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學習《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秋。(投影展示課題作者)

1、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麼?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麼?

2、快速閲讀全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故都之秋”的特點?

明確:“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投影展示)是文眼,概括了故都之秋的特色。

2.作者通過哪些景象的描寫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

明確: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板書以學生説的為準)

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地方能體現出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

提示:引導時重抓景與情的關係和寫景的角度(例如秋色、秋聲)。

(二)分析第四段到第十一段所選景物如何體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四個大組各討論一個內容)

明確:寫秋槐----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觸覺、視覺、感覺寫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環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小結:作者抓住秋的色、秋的聲,通過聽覺、視覺等寫出了秋的味“清”、“靜”、“悲涼”。

故都可寫的東西很多,作者為什麼要選取這些景物,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呢?(根據需要可結合課文後時間讓學生聯想作者背景。)

明確: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投影展示)

面對戰亂的中國郁達夫展示了清、靜、悲涼的故都,面對黑暗的舊中國朱自清寫出了朦朧的荷塘月色,我們是否也可以借景抒發自己的某種情呢?

提示:先確定情,再選取景,先説後寫。(投影展示)

同學們,現正值陽春三月,請以《家鄉之春》為題,寫一篇散文,文中要有古代詩詞的引用,體現家鄉之春的風貌。字數不少於500字。

小結: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心中有景,筆下才有情。

第10篇

地點:四川成都(第二屆“中華杯” 全國中學語文教師素質教育課堂大賽)

師: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着眼點也各不相同:

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現代作家郁達夫也是頌秋,而面對這麼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闢蹊徑,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請大家打開書。

1 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欣賞大自然的優美景緻;

2 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大家再快速地閲讀一遍課文,在閲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好,下面大家快速地來閲讀課文。

師: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在學生閲讀中教師巡迴,並給以提示,隨時解答學生閲讀中的困惑。)

師:對。他寫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

師:看,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着故都的秋這個着眼點來寫。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説,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生:(開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閲讀,粗理課文的線索)

生: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

師:不知道大家在閲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師: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麼不着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師: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鑑一下別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對自己有所啟發?想通了就説。

生1:我不會這樣安排,但我覺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認為他是從秋味這個角度來寫故都的秋的,而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

生3: 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師: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學生中有點頭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很有道理。還有其他的解釋嗎?

生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麼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説了。

生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着秋味。

師:好,大家説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們成都來,在沒有來成都的時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樂山大佛等,但來的這幾天由於準備參加比賽我還沒有時間去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隻有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們成都的文化氛圍,那種成都味呢?

師: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車,撲面的麻辣燙味,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與眾不同。後來當我走在大街上、特別是走在小街里巷中,聽着異樣的叫賣聲,看着兩旁琳琅的成都風味的小賣,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我們成都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為什麼我來了之後和沒有來之前在河南的時候的感覺不一樣呢?

師: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裏出現的是什麼?

師:對,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後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種京味呢?

師:我們在那小衚衕裏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鬱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後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裏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師: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説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師: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説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師:我們剛才説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麼本文的基調是什麼?

生: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

師: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於什麼呢?

生4: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師: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於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麼?

師:對,郁達夫並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麼説的?

生:“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師:作者為什麼這樣説?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生1:我覺得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紫黑色和紅色熱鬧嘛。

師:對,太低沉、太壓抑、太過於冰涼了。誰還有補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顏色,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

師:補充的非常好!我們知道,蘭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生:“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

師:王安石罷相後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説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麼?

師:是的。可以説,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説是異曲同工。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我們平時有沒有去關注一種花以什麼顏色為最好?

師:這紫色的牽牛花描寫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這是對牽牛花的描寫。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師:寫靜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了,是以喧鬧襯靜。但郁達夫並沒有走前人的這個老路,他是怎麼來寫着這清秋的寂靜呢?o:p>

師: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現出“靜”?

生2:不僅聲音沒有,連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聲音沒有,是靜;氣味也沒有,更靜;微細和柔軟的觸覺已經難以感覺了,而作者卻能感觸得到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份靜已不僅僅是環境的寂靜了,我覺得還有心境的寧靜。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鋪得滿地説明花落的多且時間長,但整整一夜,沒有人發覺,早上起來才驚奇的看到,説明落花的寂靜無聲。也突出了一個“靜”字

生4: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説明沒有人走過——環境靜,能注意到這些絲紋,説明心靜。

師:分析得真好。平時,學校打掃衞生後,我們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絲紋嗎?

生:每天有幹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業,哪有閒心去注意這些。

師:對呀。哪有閒心?!所以作者説,這些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看,這無法感覺到的、無法言傳的觸覺,正強烈地反襯出環境的寂靜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説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些”指哪些?文中有沒有現成的詞?大家再讀一遍,整體上來把握。

師:好,“這些”指的是細膩、清閒、落寞。那為什麼説“深沉也就在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絲紋,説明他細膩,但這份細膩是因為他的清閒,而正是這種清閒讓他感到萬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於此。

師:是的,如果不是萬籟俱靜,就不會有如此細微的體驗;如果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更不會有這樣精緻的觸覺。正像陶淵明所説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而爾?心遠地自偏。心遠——清閒——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還記不記晏殊的那首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從槐蕊中一葉知秋,不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閒,但正是這種清閒讓作者感到苦悶、落寞,所以深沉正在這些地方。也正是這寥寥數筆細膩而傳神地表達出了清秋的“靜”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當數對秋雨的描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秋雨這一段的描寫。

師: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哪些句子表現出了“悲涼”?看看有沒有“悲涼”的標誌——字、詞、句?

師:今天早上起來,天氣灰沉沉的,我們是感到有點涼,但有悲意嗎?

師:其實,在這裏讓大家尋找“悲涼”的標誌性的字詞句,真的難為了大家。但我們在閲讀的過程中始終覺得被悲涼籠罩着,字裏行間瀰漫了一種悲涼,是什麼觸動了人們淒涼滄桑的感情呢?

師:是秋雨觸動了人們心頭的悲傷和憂愁,觸發了他們的蒼涼無奈之情。是啊,天氣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滄桑,那種淒涼,那種無奈,都在天氣轉涼、一年將盡的氛圍中。但作者寫時並未刻意去寫,沒有悲涼的標誌,但有悲涼始終籠罩着,字裏行間瀰漫着一種悲涼的氣氛,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盡顯風流。正應了辛棄疾的那句話: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

歷盡滄桑之後,調子是悲涼的,但寫來卻是不經意的筆墨,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好文章的極致。需要我們慢慢地學、用心的學。

師:對秋味,作者通過清、靜、悲涼三個方面來品味,藉助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這些景。我們重點賞析了牽牛花、槐蕊、秋雨,關於秋蟬、秋棗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篇賞玩秋味的文章有沒有枝蔓?也就是有沒有不是寫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請大家找一找。

師:正數第二段,倒數第二、三段,不是寫故都的秋,你在寫作文的時候敢這樣寫嗎?生:不敢。

師:老師説要圍繞中心選材。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嗎?這是不是枝蔓、多餘的部分呢?我們先看正數第二段和倒數第二段寫了什麼?

師:當然美了。我們平時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濃粧,廣闊太湖的一碧萬頃,還有蘇州園林的滿目琳琅,真的很美,但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卻是……

師生:看不飽,賞不透,賞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師:在倒數第二段作者用四個比喻把江南的秋與北國的秋作了一下比較,怎麼説的?生:“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

師: 四個比喻都從味上來説的,哪一個感到更過癮?

師:四個比喻就這樣從烈、深、久的味上來説,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有距離,這讓他感到賞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還寫它幹什麼呢?不好寫幹什麼哪?

師:在這裏不經意的用了對比和襯托,這樣一來,使表達的主題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寫作也中要去借鑑這種方法。

師:再看倒數第三段,在表達手法上是記敍、描寫、議論、抒情,是什麼?

師:好。在散文中你見過有插入這麼大段的議論的嗎?為什麼在此用了議論呢?課下可以三三兩兩地去討論,在課堂上不再處理這個問題。

郁達夫獨衷情於秋的清、靜、悲涼,而在你十幾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麼?考慮兩分鐘。

生2:收穫的季節,各種水果上市;各種考試在秋天有了結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園、樹林中是清、靜,而農村、鄉下中是個豐收的好兆頭。

生4:滿載而歸的感覺,秋雨雖有涼意,但我考上重點。

生6:是個過度。前半部分既不熱又不冷的感覺,後半是蕭條。

師:每個人品味的秋不一樣。剛才的同學説,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區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樣,為什麼?

生:心境、環境、經歷、社會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樣。

師:是啊。秋雨,心情高興的時候是音樂,不高興的時候感到煩躁。正是因為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個人經歷、思想意識千差萬別,從而導致筆下的秋也是不一樣的,而鬱卻獨衷情於清、靜、悲涼的秋。前面我們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澤東的眼裏,雖然他獨立寒秋,但看到的卻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萬類霜天竟自由的圖景,與郁達夫品味的不一樣;還有一個作家楊朔,寫過一篇散文題目是《香山紅葉》,我們不用去看文章,只從題目來看你覺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靜、悲涼的?

師:肯定是充滿生機,生機盎然的。高一的時候在我們的《語文讀本》中選了歐陽修的《秋聲賦》,那裏邊描寫的秋是肅殺、淒涼的。由於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時代的千差萬別,所以他們品出來的秋也不一樣,但郁達夫為什麼獨衷情於清、靜、悲涼呢?

這當然與他的生活背景、個人情趣有關,我們來看一下郁達夫。(教師屏幕展示有關資料)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失去父親,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成憂鬱、沉寂的性格;成年後呢?又到日本去留學,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風有一種傷感的、灰冷的調子。再加上本文寫於1934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北平將遭到日寇踐踏,在這個時候,郁達夫正是懷着最後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遊故地的。就象一件心愛之物,傳家瑰寶,即將面臨着暴力地搶劫而自己又無力抵禦一樣,那種悲涼、那種無奈,自然要在文章中顯現出來,由於心情使然,此時在作者看來,這種清、靜、悲涼就是一種美,儘管是朦朧的,甚至基調有些灰暗,但正是這種清、靜、悲涼讓他難割難捨,這正是故都情結,家國之思,也正是他幾十年人生所體味出來的生命之味。所以説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師我覺得用清、靜、悲涼來讚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讚美應該寫好的一面啊!

師:還記不記前邊我們學過聞一多的一首詩《死水》,《死水》寫什麼的?

師:讚美祖國。但把祖國比成一點波瀾都不起的死水,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為什麼?

生1:作者正是用嚴峻的眼光來看待中國,表達的實際上是一種深沉真摯的愛。

師:郁達夫也是如此,清、靜、悲涼的故國表現的是深沉、真摯的家國之思,故都情結;俗語説,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愛國,不是光會愛她的強大、繁榮,也愛她在磨難中的堅強。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後深情的哀訴,我們一塊來讀最後一段。

師:郁達夫愛故都之秋愛得如此深切,願意以壽折秋。那正是因為他是用整個生命去愛秋,用整個身心去擁抱秋,用自己的靈魂去品嚐秋,把自己的血與肉融入了墨汁,飽蘸着自己的情和愛去書寫秋,這才品出了深藴其中的不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好,我們大家再放聲誦讀全文,再次整體上品味作者的真摯情感。

師:從寫作上來看,故都表達的是自己對故都的依戀——故都情結,作者把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他的家國之思。這也就是我們在寫作上經常説的:以情馭景,用景顯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麼在情景交融中誰是主要的?

師:是的。也就是説,情和景的結合要以情為主,要選擇適合情的景。秋天那麼多的景物他沒有選,單單按照清、靜、悲涼來選擇紫色的牽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蟬、秋棗。這些寫作的技巧我們要慢慢的去領悟、實踐、掌握。

當然了,通過這一篇課文,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這種寫法,不可能對郁達夫做全面的瞭解,我們可以在課下繼續通過各種渠道來探討。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內容屏幕展示)

師:好,今天的課我們就到這裏。非常感謝咱們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學,屏幕上打出的是我的信箱,希望我們的交流和溝通今天只是一個開始,歡迎大家到河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