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97K

讀後感的特點就是概括下書裏的內容,我們在閲讀完一本書後肯定會有很多的思考,你可以寫篇讀後感記錄下,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7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7篇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1

培根曾説過:“書籍是在時代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是的,培根説的很對!書中的知識豐富多彩,它能讓你歡笑,讓你幸福,讓你的天空充滿陽光。我看過的很多的書:《中華上下五千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而我最喜歡的書就是《資治通鑑》。

可能有些人對它一無所知。其實(資治通鑑)意思是:鑑與往事,資與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其主要內容大多一政治、軍事和民主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滅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歷史已是司空見慣了。從夏商時期至清末民初,歷史的動盪一直沒有停止而消亡,它就像一條鎖鏈牽制着我們。

讀《資治通鑑》就像讀歷史一樣。讀“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烏江情,霸王淚。殘陽鋪江似血。鴻門宴,項羽宴請劉邦,項莊舞劍,險象環生,若非張子房之秒計,沛公早做刀下之鬼!霸王義放劉邦,只因心胸寬廣不懼劉邦的陰險。但最終四面楚歌自刎烏江成全了大漢“大風起兮雲飛揚。”

想《資治通鑑》就像想歷史一樣。想南陽卧龍,三試劉備愛才之心,茅廬未出,便知天下三分,“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最足通惜劉備不聽孔明之言,火燒連營七百里,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曾三氣周瑜、五日渡沾、七出祁山,但因錯信馬謖丟街亭,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張使英雄淚襟。”

思《資治通鑑》就像思考歷史一樣。思一代武聖關羽,劈劃雄,鬥呂布,斬顏良,誅文丑,何等威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何等忠義;單刀赴宴,水淹七軍,何等智勇;刮骨療傷,敗走麥城,何等淒涼。悲壯兮,感慨兮,淚沾裳,精神猶存兮。

歷史就如茫茫沙灘上的一顆珍珠,閃耀着刺眼的光芒,見證着時代的變遷,見證着環境的變化。見證着歷史就等於見證知識那悠遠的獨特的魅力,它敲響人們內心的聲音,靜靜地聽着聽着……

歷史的足跡被世人所追尋,它“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它“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它“留進細碟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歷史的道路是漫長它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悲傷。

曾翻閲歷史的篇章,回首中華民族的屈辱滄桑—帝國主義瘋狂的鐵蹄踐踏過的國土,那一條條不平等的條約,歷歷在目。是的,每一位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那血與淚鑄寫民族恥辱。一輩輩的血,一代代的心,歷史在見證,在馬蹄下丈量過英雄的路途,在烽火中尋找歷史的希望。

讀史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理解。讀了《資治通鑑》着本書使我增加了許多歷史知識,使我知道了什麼是國家大事,什麼是民族大義,也使我懂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古今中外,好多人的謀略,為人處世之道不得不讓人佩服,它可以扭轉乾坤、化腐朽為神奇,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一個“妙”字,這就是我對《資治通鑑》的評價。

有人善於摸透人們的心理特徵,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有人善於用兵……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古代歷史留給我們不僅僅是歷史,而是給我們留下了處事的經驗和方法……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2

最近閲讀了一本白話版的《資治通鑑》,隨着閲讀的進行越發感覺這部書字字珠璣,而毛澤東對這部書的痴迷更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資治通鑑》是北宋多學科通才司馬光花費19年編寫而成的橫跨16個朝代,由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鉅著。1912年教育家符定一借給毛澤東一部《資治通鑑》,這部300多萬字的編年體通史毛澤東一生前後閲讀了17遍,對他的革命運動、治國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毛澤東的很多政治軍事思想都能在書中找到對應點。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打響了反抗暴秦的第一槍,但是不到半年陳勝就被殺身亡。司馬光在評價失敗的原因時,分析道首先是陳勝在時機不成熟時着急稱王,再就是濫殺熟人,親近苛刻督查的人,將領們帶兵攻佔土地回來,凡是與命令不相和的,就把他們逮捕治罪,從而導致將領、朋友都不親附他。而1949年3月5日革命勝利前夕在黨的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在勝利面前,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給革命者敲響了警鐘。

楚王韓信因勢力過大引起劉邦的不安,進而用計捉住韓信,封了個沒有實權的淮陰侯。劉邦問韓信他能帶多少兵,韓信説:“陛下你不過能帶十萬”,而説他自己帶的兵越多越好,劉邦笑他説:“越多越好,那你為什麼被我捉住哪?”,韓信説:“陛下你不會帶兵,但很會帶將”。縱觀毛澤東的革命生涯,可以説幾乎沒有帶過兵,但是他能極好的掌控手下眾多高級將領,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公元前265年,秦國發兵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人要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做人質才肯發兵,太后捨不得,就沒有答應。觸龍勸説:“為什麼國君的兒子被封了侯就都沒有好結果呢?因為他們俸祿豐厚,卻沒有為國家流汗,地位崇高,卻沒有為國家立功。如今您抬高長安君的地位,卻不趁現在您還在時讓他多為國家立功,一旦您不幸去世,長安君將憑什麼在趙國存身哪?”趙太后聽後就同意了長安君做人質的要求。50年代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派自己的愛子毛岸英親赴朝鮮戰場,恐怕也有讓他為國立功的想法吧。而《資治通鑑》記載的漢文帝時,吳國太子入京朝見,陪皇太子喝酒賭博,因為賭博爭棋態度不恭,被皇太子用棋盤砸死。朝廷把吳太子送回吳地,吳王劉濞生氣的説:“天下都是劉家的天下,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送回來?”又送回去,葬在長安。喪子之痛最終導致吳王挑起七王之亂。而毛岸英最終犧牲在朝鮮,毛澤東沒有同意運回祖國安葬的要求,而是引用東漢初期著名老將軍馬援的話説:“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但老年喪子的沉痛終究是無從解脱,在中南海里的一顆古樹下,面對泣不成聲的寡媳,毛澤東發出了沉沉的一聲歎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這是何等的痛苦啊。

《資治通鑑》是鉅著,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毛澤東是偉人,雖然沒有讀過軍事學校,卻被譽為軍事家、政治家,我想他是真正讀懂了司馬光平凡文字下面深邃的智慧。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3

《資治通鑑》,是一篇很勵志,很積極,很正面的《孫權勸學》,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艱險的段落,而後者恰恰才是通鑑真正的意義所在對歷史的真相毫不隱諱,對人性的醜惡毫不迴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間斷的歷史揭露了人類社會的殘酷本質。

我們總喜歡認為,天下本來應該是安定的,每個人都恪守自己的職責,賢者見用,庸者見疏,罪者見誅。而且人間自有正義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蒼天有眼。但事實卻是,在這一千三百年中,正義失衡,奸臣當道,殺戮四起才是經常的事,而真正朝綱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樣,幾乎指望不了。這個社會,就好像是一個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樣,其實從來都沒好過,但只要不沒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喪亂,民存者僅百之二三,但只要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們又還可以繼續建立政權,重複那些悲喜劇。儒家喜歡歌訟遠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總説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裏?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裏?通鑑的記載足以讓這些童話破滅,世道幾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靈幾乎總在塗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暫的治世也僅是差強人意而已。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通鑑讓人敢於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而不是沉浸在對那些未曾有過的理想社會的歌頌中。誠然我們希望社會可以變得更理想,我們也應該為此努力。但如果現在的社會還不夠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許應該更心平氣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據説温公當編成此書後,寫作班子之外只有一個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對非常失望。兩年後温公去世,對於此書的巨大影響再也無法得悉。《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4

《資治通鑑》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至今為止我國最大的一般編年史,貫古通今,全書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下迄周朝顯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歷史文學,約300萬字。泱泱華夏千年歷史,史書之長曆任王儲不可能讀得完,因此司馬光將歷時中的經驗總結編纂進獻給皇帝,公其借鑑。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

借古諷今,藉故説今將歷史事件作為實例向君王講述治國之道,例如楚漢之爭,作為象棋的起源,從而為千秋百代帶給了治國平天下的方法倚策。劉邦項羽的鬥智鬥勇,張良韓信的英勇謀略。《通鑑》中記錄劉邦雖少,人物的豐滿度足以令讀者明確。比較手法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劉邦為人的豁達易交;更反映了項羽的多疑,優柔寡斷,他的心胸狹隘直接導致了他的敗北。《資治通鑑》中詳細的描述了垓下之戰,項羽戰敗之後並未輕言放下,反而鎮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聽偏信,充分地表達了英雄末路之時的悲壯景象,當然這種折回之筆在《通鑑》中經常見到。在楚軍節節敗退的狀況下也能夠看到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大將之間的君臣關聯出現了絲絲的裂痕,這也最後導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巫蠱之禍,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劉據,漢武帝嫡長子,衞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衞家顯赫一時,皇后受寵,劉據地位穩定,後因衞家衰敗後繼乏人,以前顯赫的衞家光芒漸漸衰退。武帝子嗣原來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純,和漢武帝性格大異。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黨之爭,自然波及到了衞氏一族與附屬國人直接的正面衝突,劉據作為事件的犧牲品,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説,臣竊痛之!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司馬光在本章的最後對當朝天子提出勸誡左右前後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於禍敗者焉藉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5

近日讀《資治通鑑》讀至《觸龍説趙太后》(《戰國策》中亦有此篇)一篇,頗覺其實為營銷術中經典一例。讀史本為鑑今,於是自為品析一番,望能於讀後有所用處,不至於掩卷而忘。

話説戰國中期,秦國日趨強盛,秦、齊兩國並雄於天下。此時的趙國新君主初立,趙太后執掌朝政。這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開了一個條件:讓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齊國便發兵救趙。於是趙國朝堂內討論起來,由於畏懼戰事,卿大夫們紛紛要求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去。趙太后當然就很不高興了,説道:“你們有誰再説讓長安君去做人質,老婦我就向誰臉上吐唾沫!”趙太后顯然已經怒極。

案例的背景介紹到這裏,可以看出,趙太后是一位極難搞定的客户,所以只有派出像觸龍這樣的高級客户經理,才能出色完成任務。下面我們來品析觸龍是怎樣運用營銷技巧一步步説服他的客户。

觸龍非常恭敬地走進來,如他所料,趙太后正非常生氣地等着他。觸龍明白,他的客户此時正有着強烈的抗拒心理。於是,兩個老人見面,觸龍説道:“太后啊,老臣由於腳上得病,很久沒能見到您了,可是實在是擔心您的身體有恙,這才來看望您啊!”隨後便坐下來和太后慢慢聊起了飲食狀況與健身,都是老人之間嘮嗑的話題。在這裏,觸龍成功地把握了一個生氣的老婦人的心理,和客户尋找共同話題,使客户的抗拒心理有所緩和,拉近與客户的距離。

在使氣氛緩和之後,觸龍開始將話題引入正題的第一步:聊起自己的兒子。觸龍説:“老臣有個不成器的小兒子,想請求讓他在王宮做一名衞士,我現在老了,想要在我還未‘填溝壑’(指死去)就把他託付給您。”太后問道:“男子也會愛憐小兒子嗎?”“比婦人愛得更深。”觸龍回答。太后笑着説:“婦人才愛得更深啊!”此時,觸龍已經成功讓他的客户把自己當做朋友來聊天。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6

在延綿不絕的歷史長河中,總會有一顆顆閃光點,一座座里程碑。就如司馬遷的《史記》,高爾基的《童年》,以及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一本奇書。它能與膾炙人口的《史記》合稱“史學雙壁”。它也用不朽的史實,傳世的語言激勵了無數人。而我,就是被《資治通鑑》折服的人之一。

在我看來,它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位博學多才,通曉古今的老先生。他用戰國的智伯之例,向我傳授智伯敗亡的原因。最後再加上一句深刻的“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點醒了我,令我牢記在心。

唐太宗説過:“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而這本書就是一面生動的鏡子。它告訴我古時朝代“為何興替”,“如何興替”。漢朝的“巫蠱之禍”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漢武帝雄才大略,威震蠻夷,卻在晚年“悔恨不已”,最後只能建造“歸來望思之台”表達對已故太子的懷念?我正疑惑不已時,這面鏡子給了我答案:武帝晚年多疑,信奉鬼神,任用奸臣致使朝政混亂,最後讓奸臣鑽了空子引發慘烈的“巫蠱之禍”。太子因此遇難,數十萬人也因此而亡。

在講述道理的同時,它也不忘打一個生動的比喻:“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不能使之破堅。”“以史為鑑”果然可以“知興替”啊!

《資治通鑑》用它全面客觀管的語言教會了我為人處世的道理。“德勝才者謂之君子”。相信我會運用古人的寶貴經驗做最好的自己。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參考7

最近,我看了一本讓我受益無窮的書,書名叫《資治通鑑》。

這本書一共有八十篇。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赤壁之戰》。這個故事講的是:曹操的士兵不習慣坐船,於是他們把戰船首尾相連,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周瑜的部將黃蓋説:“如今敵眾我寡,難以長期相持。曹軍正把戰船連在一起,可以用火攻。”於是,便選取蒙衝戰船十艘,裝上枯柴,在裏面澆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邊插上旌旗,謊稱打算投降。離曹軍還有二里多遠,黃蓋便在十艘船上同時點上熊熊大火,當時東南風正急,剎那間,船像箭一樣向前飛馳,把曹軍的戰船全部燒燬。燒死、淹死、嗆死的曹軍不可計數,曹軍的實力大大下降。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古人非常了不起,他們有很多絕妙的計策。比如:以逸待勞,空城計等等。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黃蓋就非常聰明,他看到曹軍首尾相連的戰船,就想到了火攻的辦法。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道,但又想到他對關羽有恩,便放了他一馬,否則曹操必定粉身碎骨。那樣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發生的許多故事了。我們一定要像他們一樣遇事保持冷靜,善於認真思考,想出辦法解決。還要學習將士們那視死如歸、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資治通鑑》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