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3W

  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

引導學生髮現切分節奏並講解,切分節奏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打破原來節奏的強弱規律。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演唱原曲譜和去掉切分後的曲譜體會切分節奏。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資料,提供參考,歡迎的參閲。

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

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一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歌曲,能夠感受到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情感,體會真情的可貴。

【過程與方法】

運用模仿、對比、合作的方式培養團隊的協作能力。

【知識與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聲部合唱的音色和諧,並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完整而流暢的演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難點】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搶險視頻,並設問這個視頻表現了什麼樣的情感主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個視頻主要表現出關於愛的情感主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有關愛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二)新課教授

1.初聽歌曲,教師播放歌曲並設問歌曲的速度是什麼樣的?情緒又是什麼樣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緒非常的柔和、抒情。

2.復聽歌曲,並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段?它們的演唱形式分別是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獨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獨唱。

3.完整的聆聽歌曲,並體會其中的情感。

4.教師彈琴範唱第一段,學生跟琴哼唱曲譜。引導學生髮現切分節奏並講解,切分節奏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打破原來節奏的強弱規律。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演唱原曲譜和去掉切分後的曲譜體會切分節奏。

5.填詞演唱第一段。

6.教師彈琴範唱第二段高聲部旋律,學生跟琴哼唱。教師彈琴範唱第二段低音聲部旋律,學生跟琴哼唱。

7.分小組合唱第二段曲譜後交換聲部演唱。教師講解合唱,合唱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所以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精誠協作才能夠唱好兩個聲部。

8.分小組填詞演唱第二段。

9.引導大家觀察第三段與第一段的區別,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譜是一樣的,只是歌詞不同。自由朗讀第三段歌詞後填詞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譜,在第二段的時候可以分男女聲演唱高低音聲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組對比欣賞《我們同屬一個世界》。

(四)教師小結

愛,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是世界都能讀懂的語言。讓我們在這首愛的音樂中結束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我們這個世界。

四、板書設計

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二

教學目的:

1、通過對《長江之歌》的學習,從音樂的角度聯繫地理上祖國的山川地貌;歷的榮辱興衰;文學史詩人詠長江的名言佳句,結合先進的現代教育媒體,把視與聽、音樂的與非音樂的,直接的與間接的知識點融匯貫通,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之情。

2、《長江之歌》採用了什麼樣的典型的創作方法。(重複與對比)它們的運用在音樂作品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教材分析:

《長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風格的進行曲。它們氣勢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長江的波瀾壯闊、曲折迴轉的情景,樂曲用單三部曲式寫成A+B+A+尾聲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課前音樂:播放錄像專題電視連續節目《話説長江》插曲《江河萬古流》

二、組織教學(略)

三、導入新課

1、導入: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們哺育了江河沿岸的億萬華夏人民。以前我們接觸過描繪黃河的作品。(提問:請學生搶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誰?〔《黃河大合唱》光未然詞冼星海曲〕)今天讓我們來看另一條母親河、她就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

2、提問:哪些同學去過長江邊?結合學生對親歷長江邊的感受,穿插兩首唐代詩人漫步長江邊時吟誦的詩句。

其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其中穿插放映兩張攝影作品(幻燈片)

3、點題並板書:長江之歌

4、集體朗讀歌詞

5、在歌詞的第一句中唱到:“你從雪山走來”是哪一座山?你向東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麼地方?(學生回答。教師給予評價並加以必要的補充)。(打開投影儀,放下銀幕,打出“萬里長江圖”投影片)。

備知識點:

源頭: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東雪山

河流全長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國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羅河(非洲埃及);第二,亞馬遜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長江(亞洲,中國)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居全國之首。

流經九省二市分別是:(指着地圖)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上海入海口,經上海吳淞口入東海

南宋時,長江以北被金人佔領,當時政治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在憂憤、抑鬱之情下寫下詩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註解:京口:鎮江。一水:長江。數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賞《長江之歌》(錄音、磁帶)聽完之後,憑記憶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譜視唱,在書上標記出有幾處出現這一句(4處)

7、此曲典型的音樂創作手法採用了音樂素材的重複與對比。

知識點:音樂與其它藝術形式的區別:音樂:時間的藝術。繪畫、攝影、雕塑、建築等;空間的藝術。

音樂是轉瞬即逝的,它有時間限制,美術作品可以一覽無餘,整體到細部反覆欣賞。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樂只能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體按順序欣賞。這便增加了欣賞理解的困難,作曲家為了統一作品風格,加深主題印象,常常使用重複或變化重複的手法。

但如果只有重複便會給人以單調乏味的感覺(好處:統一)。例:《長江之歌》中的兩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變化重複。反之一味地進行對比,只會讓人覺得花哨瑣碎,沒有主體。如進行適當的對比,則會給人以一種新鮮感,(統一中見變化)。對比例:第二段(B)第二句在旋律、節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變,第一句與第二句形成了對比。

課堂提問:音樂素材發展的兩種重要基本手法是什麼?重複統一加深印象,對比變化新的感覺(動力)通過段落,句法,節奏的平衡和變化。

8、歌曲分析

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實例借鑑三

一、教學構想及教學目的: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不斷嘗試着新鮮豐富的生活。音樂作為一門不可或缺的藝術種類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點。音樂是美的、多種類、多元化的。它既古老又現代,既優雅又時尚。通過優美動聽的旋律、多樣善變的節奏,體現了人們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學生們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從各種媒介中獲得她們衷愛的音樂形式、音樂作品、創作者及演唱者的相關信息。顯然,單一的音樂教學內容,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學生對不同音樂的求知慾望。“把流行音樂引入音樂課堂”——這是音樂課程設置中的挑戰,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我們要通過縝密的資料查閲、細緻的篩選、嚴謹客觀的講解、極有趣味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聽流行音樂、哼唱流行歌曲到通過分析其發展進程、學會多角度客觀地評價鑑賞流行音樂。

九年級年級的學生,有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又具備敏感細膩的心理特徵。相比之下,女中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解更趨向自然純真。她們喜歡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體驗美的真諦,更願意成為美的少女。新的教學大綱也告訴我們,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音樂的美,用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音樂空間。

二、教學內容:

本課的題目是——“流行音樂中的幾種形式”,因此重點放在“形式”上。教師從眾多的流行音樂形式中挑選了四種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時尚性的音樂形式,它們分別是“節奏布魯斯(R&B)”、“説唱(RAP)”、“搖滾(ROCKROLL)”和“電子音樂(ELECTRON)”。

本課全部教學內容來源於相關書籍查閲、網絡下載、日常音樂知識的積累。在某種意義上,本課可以定格為一節“音樂實驗課”。

三、教學環節:

本課教學環節設計以清晰、簡潔、趣味性參與性強為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學、自習、自創的綜合能力。

1、 新課導入

2、 流行音樂中四種形式的音樂淵源、音樂特點、構成規律的講解、分析、辨別,學生相關參與活動貫穿始終。

3、 課堂小結

(注:具體內容參看教案)

四、教學方法:

1、

本課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課前、課中、課後都貫穿學生的各項參與活動。如:課前將學生分組,對自己感興趣的音樂形式進行資料查找收集;課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即興創作音樂形式,理解其特點;課後的討論等等。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挖掘她們的創造、創新思維潛能,理智地欣賞鑑別音樂。

2、

大量有趣豐富的影音資料,錯落有致地安排在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中,不僅為概念的講解、舉例提供了方便,而且更突出了知識的條理性,有效地突破重難點,增加教學密度,提高教學質量。

3、

教師儘可能地把較先進的音樂設備帶到課堂上,與教學常用樂器相結合,進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立體真實。如:R&B音樂要素構成的分析、RAP的即興創作、電子音樂是通過什麼樂器實現的等等問題。學生從中可以真正體會到音樂的多元快速的發展,大大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的知識,使課堂更加富有現代氣息。

五、課前準備:

1、 在校園中以採訪的形式提出關於流行音樂的相關問題,學生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並攝製成影像。教師根據本課音樂知識需要,個人攝製教學用演示影像。

2、 課前,將作課班分為四組,學生選擇音樂形式進行資料查找。

3、 製作本課教學課件及相關教具。

4、 音樂設備的準備。

教 案

課 題:流行音樂中的幾種形式

課 型:綜合課

課 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通過介紹流行音樂中的四種形式,從發展進程、基本結構、音樂要素等角度分析各形式在音樂中的典型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客觀地辨別鑑賞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

二、學生們通過理解體會,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音樂方面的創造創新才能,啟迪美的意識,創造美的空間。

三、音樂是多元化的藝術,本課還要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現代科技在音樂中的運用,展示音樂課堂豐富新鮮的氛圍。

教學重點:

一、四種音樂形式的講解分析。其中節奏布魯斯和説唱為重點,搖滾和電子為了解。

二、圍繞四種音樂形式展開的學生活動。

教學難點 :

一、學生通過理解分析對音樂的即興創作。

二、學生通過本課可以真正地對流行音樂有更新更多的認識,並學會客觀地分析欣賞不同的音樂。

教學方法:講解 演示 比較 列舉 即興創作 分析 學生相關的參與活動

教 具:自制教學課件 音樂設備 電腦 投影 黑板 鋼琴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新課導入 :(5分鐘)

1、 教師播放在校採訪的錄像:

關於流行音樂的一些問題及學生們的回答情況。

學生看後可以進行討論,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

2、 學生們按照預習作業 劃分的小組坐好,準備出預習作業 。

觀看錄像,觀察其他同學對流行音樂的理解,結合自身觀點,發表看法。

按組的劃分坐好,準備出查找的資料。

通過課前的錄像採訪,深入到學生中間,觀察她們對流行音樂的理解,並給同學播放。觀看的學生不僅感到親切真實,更激發了她們的求知慾望,在新課導入 時就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了。

課前已劃分了小組,對本課中即將出現的四種音樂形式進行資料查找,培養學生預習自學的習慣。

二、流行音樂中的四種形式:(35分鐘)

(一)節奏布魯斯音樂(15分鐘)

英文名稱:R&B

1、 提問:R&B音樂的起源?R&B在音樂表現上有什麼特點?

2、總結:(電腦演示)

起源:R&B(Rhythm and

Blues)中文翻譯成:“節奏布魯斯或節奏藍調”。它原是一種黑人的流行音樂,最早R&B是Blues和Jazz的混合體,是從慢舞轉向節奏舞蹈的雛形音樂。

特點:R&B體現了顯著的節奏或節拍,另外它的旋律也交代的很清晰,往往聽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R&B已成為樂壇寵兒,當然現代的R&B又混入了別的音樂的元素。

R&B音樂的基本結構:

布魯斯的音樂元素+強勁的節奏

3、教師發出印製的歌譜,帶領學生進行視唱。

教師利用音樂設備加入節奏的伴奏部分

播放本段旋律的原版演唱。

4、教師帶領學生用R&B的音樂方法演唱已學過英文歌曲《yesterday》。

以組為單位,根據個人查找的資料,回答教師的提出的問題。不同意見可以討論。

聽講 觀看演示 思考 分析 記憶

學生看歌譜進行視唱,掌握歌曲旋律。

和着音樂的節奏,哼唱音樂旋律。

聽賞 對比 分析

用感情和理解對音樂進行新的詮釋。 進入本課重點內容的教學。

R&B音樂為當今比較流行的音樂形式,且學生們聽到的機會很多,對其有一定的認識基礎。

為學生們介紹這種音樂形式之前,可以將英文書寫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相關了解字母代表的意思,有利於音樂結構的理解。

學生先進行預習作業 的反饋,教師給予總結,有利於知識的理解記憶。 通過介紹音樂形式的起源和特點,引導學生確立此種音樂形式的音樂元素及基本構成。

把簡單的旋律給學生視唱,加入強勁的節奏,恰好是R&B音樂的基本構成模式。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到R&B音樂的特點。之後,放出本旋律的原版演唱,學生們可進行對比,加深趣味性和記憶。

學生將已學過的歌曲加入R&B的音樂元素,培養她們理解創造的能力和豐富的音樂感覺。

(二)説唱音樂:(10分鐘)

英文名稱:RAP

1、提問:RAP音樂的特點?

2、 關於RAP音樂:(電腦演示)

70年代中期在黑人和紐約市外行政區的青年中間開始流行迪斯科、霹靂舞、和説唱樂。街區那些去不起時髦俱樂部的青少年厭倦了迪斯科音樂,他們演奏更重一些的黑人流行音樂,來回重複同一張唱片的內容。當主持人在音樂中加入説唱(開始時是用60年代流行的語言朗誦一些街頭即興詩歌),這種音樂開始成為了説唱。

RAP的基本構成:

説唱+節奏

3、學生根據自己的校園生活寫一段歌詞,引導學生用RAP的語感進行説唱,教師和以伴奏。

回答 討論

聽講 理解 觀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