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3的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8W

自從工作後,相信老師們都會定期制定教案,只有將教案寫得更加出色,才能讓課堂更加生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數3的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閲。

數3的教案6篇

數3的教案篇1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適合小班幼兒朗讀和背誦,本首古詩讀背並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談話引出古詩,看圖瞭解“辛苦”,讀詩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繹“辛苦”。從而把幼兒並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2.通過誦讀,讓幼兒感受農民勞動辛苦,糧食來之不易。

3.滲透愛惜糧食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培養讀詩興趣,感受農民勞動辛苦,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感受詩的節奏美,韻律美,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活動準備:

1.古詩憫農圖一張,小朋友吃飯圖一張(做成幻燈片)

2.古詩《憫農》朗讀視頻

3.適量的米和麪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提問:寶寶們每天肚子餓了,都吃什麼呀?引導幼兒説出米飯和饅頭等;

2、出示米和麪,讓幼兒觀察和體驗,區分米和麪。然後提問:

(1)、香噴噴的米飯和饅頭是用什麼做的?(米和麪)

(2)、糧食是從哪裏來的?鼓勵幼兒大膽發??

(3)、教師總結: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憫農》。

二、學習古詩《憫農》,感受古詩特點,理解古詩內容。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後説説圖片上的內容。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意思。

3.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解釋古詩的含義,中午的太陽,紅紅的照在地上,農民在地裏鬆土除草,汗水一點一點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裏,可有誰知道碗裏的飯呀,顆顆粒粒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的勞動得來的。

4.播放古詩朗讀視頻,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感受古詩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5.出示古詩圖片,讓幼兒看着圖片,跟着教師朗讀古詩。

6.指導幼兒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讀古詩。

三、背誦古詩,情景表演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背誦古詩。

2、集體背誦。指導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四、課堂小結

1.教育幼兒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2.我們應該如何做才算愛惜糧食?(讓幼兒説説吃飯時的常規。)

數3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物體遇熱膨脹的現象。

2、比較物體膨脹變化前後的差別。

3、嘗試大膽用肢體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玉米粒、微波爐、小圓盤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1分鐘)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你認識嗎?(藏於背後,出示玉米粒)

二、觀察尚未爆過的玉米粒,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咬一咬,並説一説:(5分鐘)

1、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和玉米粒交個朋友,你們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咬一咬,認識一下玉米朋友。(發盤子,引導咬,觀察後放到凳子下。)2、提問:

你們看到玉米粒是什麼顏色、形狀的,像什麼?(黃色的,是多邊形的,像門牙。)--剛才你們摸過了、咬過了感覺怎麼樣?(硬硬的、滑滑的。)三、進行爆米花活動。(10分鐘)師:認識了"玉米粒"朋友,現在玉米粒朋友要來玩個變身遊戲。

1、操作:(出示袋子)將玉米粒裝進袋子裏,封口,放進微波爐,關緊門,將微波爐開到最高温加熱2-4分鐘。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孩子們聽,有什麼樣的聲音出現?看看發生了什麼變化?

3、取出,比較兩種食物。讓幼兒觀察爆過的玉米粒變成什麼樣,和小玉米粒比較差異(結合動作表演)。大.考吧.幼.師網出處聞聞有什麼味?嚐嚐吃起來是怎麼樣的?

(1)、師:叮,好了,你剛才聽到了什麼聲音?(引導講述爆米花的聲音)剛才的小袋子變成了怎樣的?(鼓鼓的、胖胖的)為什麼袋子變了,裏面的玉米粒變成了什麼樣?(引導幼兒想象)

(2)、比較:我們來看看吧:是怎樣的?(白白的、胖胖的)原來的玉米粒是什麼顏色?加熱過以後呢?(黃色變成了白色)原來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加熱過後呢?(小小的、像門牙,變成大大的、一朵白色的花)誰來表演一下小小小的、像門牙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剛才我們咬過玉米粒是硬的,加熱過後玉米粒咬起來會怎樣?準備好的孩子來嘗一嘗、説一説。(香香、脆脆的)

4、真神奇,為什麼小玉米粒會變成這樣?(因為玉米粒被高温加熱了,它就會嗶嗶啵啵的爆炸。爆炸後的玉米粒有一個新的名字叫爆米花。像玉米粒加熱後變成爆米花的現象叫膨脹現象。)

5、教育幼兒不要多吃膨化食品師:爆米花很好吃,可以多吃嗎?

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小玉米粒--爆米花的過程。(10分鐘)師:好啦,剛才孩子們看了"玉米粒"變身的遊戲,現在我們也一起來玩"玉米粒"變身的遊戲。在玩時,我要考考你們:玉米粒爆炸時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是怎樣發出的嗶嗶啵啵的聲音?(一個接一個,嗶嗶啵啵爆起來)當聽到"加温、定時開始",你們可以怎麼表演?(嗶嗶啵啵轉着站起來)叮,停了,(爆米花保持姿勢不動)。(教師示範讓幼兒瞭解遊戲規則)。先請準備好的孩子來示範。

1、個別表演。

2、全體表演。

(請幼兒當玉米粒於位置旁邊)引導蹲、跪等姿勢表演玉米粒,師發出指令:加温、計時、開始。幼兒就邊發出嗶嗶啵啵的爆裂聲,邊一個接一個轉着站起來。叮,幼兒造型不動。

3、重複遊戲。

五、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玉米粒一樣加熱後會發生變化的呢?(薯片、饅頭、麪包)(2分鐘)

六、總結評價,請幼兒品嚐爆米花。

七、延伸活動孩子們,你們玩得開心嗎?下次我們再一起看看薯片加熱的變化吧。

數3的教案篇3

活動名稱:森林音樂會

活動目標:

1、會模仿各種動物做彎腰走、蹲走、跳躍走、碎步走等各種走路的姿勢。

2、知道遵守遊戲規則,按要求玩遊戲。

活動準備:

1、熱鬧歡快的音樂。

2、搖籃曲音樂。

3、各種動物卡片、背景圖。

3、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起牀操。

教師:我是森林之王,你們都是我的孩子。看,新的一天來到了,讓我們起牀鍛鍊身體吧!

早上太陽微微笑(上肢運動);

小動物們起得早(蹲起運動);

聽見命令快起來(四肢運動);

草地中間來報到(踏步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轉圈);

獅子狐狸全來到(四肢運動);

讓我仔細數一數(腰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轉圈);

一個動物也不少(拍手跳躍);

2、基本活動。

(1)啟發幼兒想象各種動物走路的姿勢,並學習。

a、教師:動物們起得真早,大家來到我們來這裏參加森林音樂會。聽,誰來了?呱!呱!呱!

b、教師:對,是小青蛙,小青蛙是怎樣走路的?(幼兒紛紛模仿。)

c、教師:小青蛙是這樣走路的。(示範:兩腿叉開半蹲,雙手五指分開在耳側,一步一跳。)

d教師:我們來學學青蛙走路吧。(幼兒在場地上四散學習小青蛙走路。)

e、用上述步驟學習大象(甩鼻子走)、老虎(大步走)、烏龜(蹲着走)、小鳥(碎步走)、小馬(跨跳走)等各種動物走路的姿勢。

(2)模仿各種動物走路

a、教師:音樂會正式開始,下面我們請到哪種小動物上台(指引幼兒看舞台),你們就模仿這種小動物的走路姿勢走到舞台。

b、在音樂中,“森林之王”依次請獅子、烏龜、小鳥、小馬等動物上台,幼兒下場後根據教師指令交換另一種動物再次上台。

(3)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模仿走路。

a、教師:動物們都到齊了,現在請每位小朋友扮演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上台演出吧!

b、在音樂伴奏中,幼兒有的模仿大象走,有的模仿青蛙走,有的模仿小鳥走……在舞台上各自表演。

3、放鬆活動。

在搖籃曲音樂中,幼兒舒展身體,放鬆各部位。

數3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對編織的興趣與探索能力,並學會用紙條編織井字結。

2.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大膽想象、嘗試用折、剪、卷等技能將井字結變成各種形狀的花。

3.讓幼兒感受花朵的美麗。

教學準備:鉛筆、剪刀、雙面膠、彩色紙條若干、背景展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春天到了,花園裏的花開的好美啊!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美麗的花?她們是什麼樣子的?”

出示ppt,帶領幼兒欣賞各種樣式的花朵。

二、嘗試

1.引導幼兒大膽、自主嘗試,用不同顏色的紙條變出花朵。

“這些花朵美不美? “在你們的材料簍子裏有很多彩色的紙條,你們可以拿起來試一試,看看這些美麗的紙條能不能變成花朵。”

幼兒自由探索操作,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肯定幼兒自創的方法。

情況一:(有幼兒做出了花朵)“有些小朋友嘗試用自己的辦法做出了美麗的花朵,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你來説一説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情況二:(沒有幼兒做出花朵)“小朋友們嘗試了很多種辦法,我剛才看到有的小朋友折,有的小朋友卷,但是都沒能做出來。沒關係,老師這裏有一種方法可以做出美麗的花朵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教師講解示範井字結的編織方法

1.用不同顏色的四張紙條編織井字結花朵。

“剛才很多小朋友都大膽嘗試了,老師這裏有一種用紙條編織花朵的方法,你們想學嗎?”

2.教師示範,將叉開的紙條按規律穿插。

將每張紙條對摺,並用鉛筆標上數字1、2、3、4;強調握紙條的時候將有數字的一面朝向自己。

教孩子記住編織的技巧:

“先將紙條1橫着拿,用紙條2從下面夾住它,注意空出一些距離。下面的紙條3夾住紙條2,紙條4夾住紙條3,再將紙條4從紙條1中間穿插進去。”

注意:(大的數字壓小的數字)“2夾1,3夾2,4夾3、4穿1。上下左右拉一拉,每根紙條收收緊,一朵小花編好了。”

3.再次示範,請個別幼兒上來共同操作,讓幼兒自主探索規律。

“2夾1,3夾2,4夾3、4穿1。輕拉“尾巴1和3”,輕拉“尾巴2和4”,四個紙條收收緊,一朵小花編好了。”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現在請每個小朋友都來做一朵井字結花朵。”

1.對能力弱的幼兒適當給予幫助。

2. 提醒幼兒用剪刀、鉛筆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如果要變成不一樣的花只要將叉開的紙條用不同的方式變的不一樣就行了。“小朋友們的井字結花朵都編好了,請你給它做出形狀不同的花瓣,請你親手將它種進我們的花園裏,讓老師的小花園裏開滿美麗的花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讓幼兒變出各種形式的花瓣。

五、展示交流

1.展板:“我們的小花園”,孩子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展板上。

2.點評:“你們的花朵太美麗了!”“你最喜歡哪一朵?他是什麼樣子的。”

六、延伸

1.帶領幼兒在花園展板前合影。

2.我們再去幼兒園的小花園裏看一看,還有哪些美麗的花,下次一起來做一做,好嗎?。

數3的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認識人性的美與醜。

2. 理解本文精巧的構思,學習小説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3.聯繫自己的生活,理解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標題和作者

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網絡時代,windows(窗)這個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吧。鼠標輕輕一點,隨意打開一個窗口,或許一個神奇美妙的世界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今天,我們一起來打開一扇窗,看看這扇窗外又會是怎樣的世界?關於這扇窗,有一位作家寫了這麼一段話,請一個同學給大家朗讀一下。

師:同學們,聽了這段話後有什麼感受?

生:很美,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確實,優美的語言,展現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湖面上悠閒漫遊的野鴨、天鵝,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手挽着手在樹陰下散步的年輕的情侶,五彩斑斕、爭奇鬥妍的花草,隱約可見的鬧市區……讓人不由得想親自去看一看,玩一玩。

師:這段文字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窗》中。(投影顯示課題、作者)

2、明確學習目標(幻燈片3)

二、學習指導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故事情節(幻燈片4-7)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準備用簡短的幾句話來概述這篇小説的故事內容。(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物?事情的經過怎樣?)

發展:從“享受”到“困擾”

高潮:見死不救

結局:見到一堵光禿禿的牆

2、人物形象分析(幻燈片8-10)

讀了文章後我們知道,這窗外並沒有那樣美的景,是靠窗的那個病人精心編造出來的,而且他是在病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每天花整整兩個小時,編那些似乎永遠也説不完的故事。我們一起來探討這樣幾個問題:

a、他為什麼要編造這樣美麗的謊言?

靠窗的病人:他渴望生命,熱愛生活,所以他幻想出了這五彩斑斕、爭奇鬥豔的美麗景象,激勵自己跟病魔作頑強的鬥爭,他是堅強的樂觀的。同時,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樣重要,他要儘自己所能激發病友的生之慾望,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無私的高尚的。

b、為什麼另一個病人看到的卻是光禿禿的一堵牆?

(同一個病房,同一個窗口,一個人看到的是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光禿禿的一堵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幾段文字)

師:你們從這幾段文字中讀出了什麼?

生:另一位病人的自私心理。看着同伴死亡卻“紋絲不動”,與他的同伴形成對比。

生:我看到他的內心在掙扎,“雙眼盯着天花板”一邊是病友,一邊是嫉妒心理。

生:冷漠,見死不救。

師:看來我們同學讀懂了這位病人,看到了他內心的鬥爭。確實,他並非天生一個自私、冷酷的人。他從從一開始的“享受”到產生想法(佔據窗口)到見死不救,有一個過程。產生想法後,也曾進行思想鬥爭,“感到慚愧,竭力不這麼想”,想努力剋制,只不過最終這個自私的念頭佔了上風。

對他來説,救病友是舉手之勞,按響電鈴,叫來護士。他的同伴掙扎的時間那麼長,完全有時間挽救他的生命,但他沒有做,“紋絲不動”;他在最後一刻還可以反悔,可他沒有。等到他的同伴死了,他“仍然盯着天花板”。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以同伴的生命為代價。這裏作者沒有用一個字來評價他,但我們分明看到了他的靈魂:醜惡、自私、卑劣,冷酷無情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現在我們知道了,同樣的窗口,為什麼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牆?一個用“心”去看,用心、用感情來描述生活,而另一個病人只用眼去看,一個心中沒有春天的人,他的眼中怎麼會有春天呢?

c、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這是兩個什麼樣的人?

靠窗的病人是(樂於助人、 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的人

黌門社區 不靠窗的病人是(冷酷無情、內心醜惡 、靈魂卑劣)的人

3、寫作特點

.提示:兩個病人,懷有兩顆不同的靈魂,一個純潔美好,擁有許多向善的品質;一個靈魂齷齪,行為卑劣無恥,無情無義。小説在塑造這兩個人物時採用了什麼手法?

回答後板書明確:對比手法(板書),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更有力的表現了人物性格。

4、用羅丹的名言引導學生理解主題

這是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説,通過這扇窗,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與醜。(我們認為只有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才能澆灌出絢麗多姿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幸福温馨的生活畫卷;如果一個人靈魂醜惡卑劣,那麼他看到的永遠是荒漠,達不到真善美的境界。)希望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學會關愛生命,關心他人。5、揭示標題的含義

思考:小説以“窗”為標題有什麼作用?從人物和情節兩個角度談談。

明確:

(1)《窗》有喻指人的心靈的意思。)

(2)小説的情節緊緊圍繞“窗”展開。

三、作業

1、課堂練習:小説內涵豐富,意藴深刻,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很多的啟示!那麼,當那位病人費盡心機得到了的靠窗的牀位,急切地想親眼看一看窗外的美景時,眼前赫然只有光禿禿的一堵牆,他會怎麼想?同學們能不能給文章續寫一個結尾?

生:他懺悔,他害死了他的同伴。他也給後來的病人編織着美麗的故事。

生:他在震驚中死去,眼角留下了一滴淚。

生:他很失望 ,心裏想,哼!這個傢伙居然騙我,他死了活該!

生:他後來病好了,卻在痛苦和自責中度過自己的餘生。

師:同學們的想像很豐富,也很精彩,可作者為什麼寫到這兒就戛然止筆了呢?剛才同學那麼多想法他都沒想到嗎?我想他肯定也想到了,為什麼不寫?

生:這個故事可以有一千個結尾,不寫就給讀者留下思考的餘地。

師:這樣寫,為讀者提供了想像的空間,言有盡而意無窮。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光禿禿的一堵牆,就像給了他當頭一棒,使人警醒。好的作品結尾,往往不是思緒的終結,而是思緒更加激越騰飛。

2、課外作業

奇思妙想編故事

?窗》這個故事的結尾是光禿禿的一堵牆,這光禿禿的一堵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想象和感慨。這時,假如一個新的病人住進了這個病房,這扇窗下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請大家發揮想象,續編故事,要儘可能做到合理,有創意。

3、推薦閲讀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推薦給同學們閲讀。它和泰格特的這篇《窗》有異曲同工之妙。

數3的教案篇6

設計意圖:

各種各樣的罐子在小區、家裏到處都有。在成人眼裏,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們眼裏卻成了寶貴的玩具,可看可玩可製作……由此可見罐子也藴含着豐富的教育價值。何不充分利用這些唾手可得的廢舊物來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呢?由此,產生了此活動。

目標:

1、知道不同物體碰撞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學習分辨2種聲音。

2、自然地講述探索結果。

3、對聽辨聲音感興趣。

重點:知道不同物體碰撞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學習分辨2種聲音。

難點:自然講述探索結果。

經驗準備:會開啟八寶粥罐子。

物質準備:八寶粥罐子32個,(8個裝米,蓋上有暗標記,9個裝塑料珠子;15個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個(貼有米和珠子標記)。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操作探索:我發現了什麼?(3分鐘)

⒈幼兒第一次探索,聽辨有無聲音。

師:“桌上有許多漂亮的罐子,請你不要打開,搖一搖,聽一聽,再告訴大家你有什麼發現?”

⒉與同伴分享:你發現了什麼?

二、學習聽辨兩種聲音。(10分鐘)

⒈幼兒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裏的聲音可能是什麼發出的?

⒉學習聽辨二種聲音。

(1)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2)猜猜罐子裏的聲音可能是什麼發出的?

(3)誰和他的聲音是一樣的?

(4)打開來看看是什麼?(進行驗證:米、珠子)

小結:原來罐子裏裝了不一樣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了。

⒊歸類擺放

⑴聽口令搖動對應的罐子。師:米寶寶一起來唱歌;珠子寶寶一起來唱歌;

⑵出示有標記的筐,請幼兒按指令歸類擺放。師:米寶寶罐子放在米寶寶標記的家裏,珠子寶寶罐子放在珠子寶寶標記的家裏。

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製作會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裏的祕密,進一步鞏固對二種聲音的認識。

師:下面請小朋友選擇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種裝進空罐子裏,然後蓋上蓋子,一起來做會唱歌的罐子。

(1) 要求:把罐子放在臉盆裏裝,米和珠子不要灑出來。

(2) 分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兩組坐,聽指揮演奏。

三、活動延伸:尋找不同聲音。(2分鐘)

再去找找,罐子裝了其他材料會發出什麼聲音?

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兒對活動關注度高,始終樂於探索,興趣盎然。

2。活動目標符合本班幼兒實際能力。

3。教師語言兒童化,既不失科學活動的精煉,又符合託班幼兒年齡特徵。

4。教師能夠根據本次活動實際發展,及時、靈活調整活動環節。

存在不足及調整措施:

1。幼兒在第一次探索操作環節,出現拿着罐子敲桌子現象,雖屬“自由探索”,但是敲擊會損害桌子,教師應該及時制止、教育。

2。第一環節,教師沒有明確提出要求不要打開罐子,幼兒把罐子打開米撒了一地,個別幼兒注意力轉移,去地上撿米,導致一些混亂。

3。幼兒按標記歸類擺放環節,教師發現了一名幼兒擺錯位置,提出質疑:“我看到咚咚咚的罐子放到小標記的盒子裏了,應該放哪裏呀?”教師發現了幼兒的錯誤,應該要求幼兒自己糾正錯誤,教師的指導語明顯指示正確的是放在大標記盒子裏,幼兒也就用不着思考了。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