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2W

教案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一個合理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蹺蹺板的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閲。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5篇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篇1

教學意圖:

蹺蹺板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公園裏,幼兒園裏,遊樂園內都有,也很受幼兒喜愛。何不利用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初步理解蹺蹺板的製作原理——槓桿原理。許多和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中都藴含着這個科學原理。而利用製作蹺蹺板這個有趣的實驗就像搭建起一座學習的橋,讓小朋友可以很容易理解槓桿原理的最基本內容。我們力圖通過這種生活中最常見的形象,培養幼兒關注生活,並在生活中養成主動學習和探索科學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瞭解平衡原理。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興趣。

3、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長蠟燭、針、盤子兩個、杯子兩個。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語,引導幼兒説出蹺蹺板。

教師:謎語是“一匹馬兒兩人騎,這邊高來那邊低;馬兒雖然不走路,兩人騎得笑嘻嘻。”知道謎底是什麼嗎?

幼兒:蹺蹺板。

教師:對,謎底是蹺蹺板,蹺蹺板有兩頭,一人做一頭,一邊上來一邊下去。

2、出示實驗要用的材料,製作蠟燭蹺蹺板。

教師:今天我要做一個特殊的玩具,首先請小朋友邊看邊説製作玩具的材料,有一長根蠟燭、一根針、兩個杯子和兩個盤子(幼兒一起説)。

教師:現在要開始製作這個蹺蹺板,首先把蠟燭的尾部削掉一點,拉出燈芯,接着在蠟燭的中央插一根針,並把它橫放在兩個杯子的中間,然後將兩個盤子放在蠟燭兩端的下面。這個時候蠟燭是平衡的。

3、請幼兒觀察,會出現什麼現象?並説一説原理。

教師:我將蠟燭的兩頭點上火,看看出現了什麼現象?

幼兒:蠟燭的兩端上下壓動,像蹺蹺板。

教師:恩,這個玩具就是蠟燭蹺蹺板,為什麼將蠟燭的兩頭點着之後會出現上下壓動這種現象呢?(請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大家説出了許多答案來解釋這種現象,蠟燭兩邊的重量是一樣的,用來支撐的針是在蠟燭的中間,兩邊的長度就一樣了。將兩頭點上火之後,一定會有邊在下面有邊在上面,但是火焰始終是向上的,所以在下面的一端火焰直接燒在蠟燭的蠟上,所以燒得快,上面的一端就燒得慢,這樣下面一端就相對上面一端越來越輕,所以就蹺起來了。這個時侯下面這端的火變成直接燒在蠟上,也燒得快,變輕了往上翹,就這樣反反覆覆,像蹺蹺板一樣。

4、幼兒動手製作平衡玩具,體驗玩的樂趣。

給每個小朋友人手一份積木製作平衡的玩具,為幼兒的探究指明方向。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序觀察圖片,學習描述小動物的表情。

2、懂得小夥伴要友好相處。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玩蹺蹺板,讓幼兒自由交際玩蹺蹺板的感受,學念兒歌《蹺蹺板》。

2、材料配套: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語言·蹺蹺板》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進行導入。

師:剛才我們去哪裏玩了?玩了什麼?你們覺得好玩嗎?

二、教師出示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

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蹺蹺板是怎麼玩的?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逐幅啟發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和講述圖片內容。

1、圖①:公園裏,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玩什麼?它們玩得怎麼樣?(豐富詞彙:開心)

2、圖②③:這時來了一隻小熊,它做了哪些不對的事?它是怎樣對待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情怎麼樣?(豐富詞彙:害怕)

3、圖④小熊還説了什麼?小白兔和小灰兔怎麼樣了?

三、一邊念兒歌,一邊做《蹺蹺板》遊戲。

1、先請兩名幼兒上來做示範。

師:請大家想想:還可以怎麼變蹺蹺板呢?(先請幼兒思考後教師再請一名幼兒上來做示範,邊做邊念兒歌)

2、請幼兒自發找朋友,兩個為一組,集體一起邊做遊戲邊念兒歌。

四、討論交流,給圖片取名。

議一儀:小熊做了哪些不對的事情?它應該怎麼做才對?小夥伴要怎樣玩蹺蹺板才會玩得高興又快樂?我們可以給圖片取個什麼名字?

活動反思:

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我首先出示圖片蹺蹺板。問大家:玩過蹺蹺板嗎?現在出了一個問題: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蹺蹺板,那你怎樣把爸爸翹起來呢?這個問題較具有激發性,學生能夠較好的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發言。有的同學説可以自己報一塊大石頭,或者再找一個夥伴。這個時候,我強調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東西,或者找一個同學。這樣同學們的思維就只能從爸爸,自己和蹺蹺板身上進行找了。學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這個較為情景較為單一的環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的思考。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學生能夠進行較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用等量代替法理解物體重量間的關係。

2、用判斷推理法靈活解決活動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教具:天平一個、塑料水果、實物圖片

學具:人手一份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天平介紹原理

1、天平幹什麼用的?

2、介紹原理:指針在中心時,左右兩個托盤平衡時説明什麼?

左邊高右邊低説明什麼呢?

右邊高左邊低又説明什麼呢?

3、示範用天平稱塑料水果

稱一個蘋果和一個草莓,蘋果那邊的托盤低,草莓那邊的托盤高,説明誰重誰輕呢?

稱一個蘋果和兩個草莓,兩邊的托盤平衡,又説明什麼呢?

小結: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草莓的重量。

二、出示實物圖片瞭解重量關係

一個西瓜等於兩個菠蘿的重量

一個菠蘿等於三個蘋果的重量

一個西瓜是幾個蘋果的重量呢?

幼兒先索,教師介紹用等量代替法換算。(用圖片演示)

(即把西瓜和菠蘿全換成蘋果的數量)

三、出示蹺蹺板圖片進一步換算

圖片:一個長方體積木等於兩個正方體積木等於三個圓柱體積木的重量。

1、蹺蹺板左邊放兩個長方體積木右邊可放幾個什麼積木,讓蹺蹺板平衡呢?

2、蹺蹺板右邊放四個正方體積木左邊可放幾個什麼積木,讓蹺蹺板平衡呢?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可有多種方法,讓蹺蹺板平衡。

四、操作遊戲“我是小小天平”

老師出示圖片:一棵白菜等於兩個蘿蔔等於三隻茄子的重量

要求:幼兒的身體做支點,左右手做托盤,到操作藍裏找兩種蔬菜,要使左右手托盤中的蔬菜種類相等。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蹺蹺板》,感受音樂的高和低以及音階的旋律。

2、能設計相應的動作,能跟隨音樂做相應的遊戲,喜歡與同伴互動,喜歡參加音樂活動。

3、初步掌握學唱兒歌的技巧,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遊戲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及伴奏、圖譜、娃娃、玩遊戲用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遊戲律動:高人矮人

1、帶領幼兒聽音樂玩“高人矮人”遊戲進場。

2、幼兒跟隨老師在教室以圓圈隊形轉圈,隨音樂變換動作,高低起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發聲練習

玩吹氣球遊戲,練習用“嗚”髮長短音、高低音。

教師示範:雙手空中比劃氣球,一邊發音,一邊變化氣球大小,運用音階,“123”,“12345”,“1234567”逐步由低到高音,氣球變大,由高到低音,氣球變小。幼兒學習模仿,達到初步練聲效果。

三、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認識瞭解蹺蹺板。

1、談話引出遊戲內容。

指導語:小朋友玩過蹺蹺板嗎?蹺蹺板是怎樣玩的?

教師用動作講解蹺蹺板的外形和玩法,用身體動作表現蹺蹺板。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蹺蹺板,體現出蹺蹺板高低不同的變化。

2、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表演玩蹺蹺板的遊戲。

引導幼兒學會兩人合作找朋友,共同表現蹺蹺板的樣子,在遊戲過程中,初步導入兒歌內容。

四、幼兒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説説聽到歌裏唱了什麼?

蹺蹺板,真有趣,一會高,一會低,1234567i天上摘星星。

蹺蹺板,真有趣,一會高,一會低,i7654321一下碰到地。

教師先示範演唱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瞭解歌詞內容,對兒歌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示範演唱第二遍,出示圖譜熟悉歌詞。

教師對照圖譜講解歌曲內容,讓幼兒在認識圖譜的過程中熟悉歌詞,並激發幼兒對圖譜的記憶。

3、幫小娃娃唱出音樂台階。

指導語:小娃娃上的這個台階叫做音樂台階,每一步台階都有不同的發音,請小朋友跟隨小娃娃邊上音樂台階邊唱出來。引導幼兒學唱並認識音階的從低到高,及從高到低。

4、完整的學習演唱歌曲。

教師一邊唱一邊教,引導幼兒帶上肢體語言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五、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歌表演。

幼兒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前提下,加上蹺蹺板的動作,進行歌曲演唱。

六、兩個小朋友合作,加上蹺蹺板的遊戲進行歌表演。

遊戲:蹺蹺板。玩蹺蹺板的遊戲結束活動。

小班蹺蹺板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理解兒歌內容,感受“高”與“低”對比產生的情趣美。

2、嘗試運用合適的語調和肢體動作進行兒歌朗誦與表演。

【活動重點】

感知並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和情趣美。

【活動難點】

辨認並區分紅色直箭頭和綠色彎箭頭,理解這兩種不同箭頭小圖標的`含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曾有過玩蹺蹺板的生活經驗。

2、物質準備:ppt教學課件;幼兒座位佈置成半圓型。

【活動過程】

一、回憶生活經驗,感知蹺蹺板的遊戲樂趣。

師:孩子們,你們有誰玩過蹺蹺板?蹺蹺板是怎麼玩的呢?

二、嘗試唸誦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1、教師完整唸誦兒歌《蹺蹺板》,幼兒感知兒歌的內容。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兒歌,名字叫《蹺蹺板》,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然後告訴大家,你聽到了什麼內容?好嗎?

指導重點:辨認“向上、向下”的小箭頭標記。

2、教師分段唸誦兒歌——第一段,集體感知並理解第一段兒歌內容。

師:蹺蹺板,翹翹翹,翹的高,翹得低。翹得低低,我是魚喲,魚兒遊游到河底。

指導重點:辨認圖譜標記“魚兒遊游到河底”。

3、教師分段唸誦兒歌——第二段,集體感知並理解第二段兒歌內容。

師:蹺蹺板,翹翹翹,翹的低,翹得高。翹得高高,我是鳥喲,鳥兒飛飛上樹梢。

指導重點:辨認圖譜標記“鳥兒飛飛上樹梢”。

三、嘗試運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的內容和情境。

指導重點:嘗試運用“手臂舒展、側身擺動、下蹲和起立”等身體動作,匹配教師和幼兒集體進行唸誦兒歌的速度,合拍表現兒歌的內容和情境。

【活動延伸】

1、嘗試將《蹺蹺板》的兒歌念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進行復習和鞏固練習,幫助幼兒掌握唸誦兒歌的節奏、速度和韻律美。

2、在幼兒能夠完整、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學唱“蹺蹺板”的歌曲,並在班級表演區投放“小魚、小鳥”的頭飾進行分組表演,有的放矢地提升小班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