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觀潮教案模板參考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4W

一個系統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課堂進度的緊湊性和高效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觀潮教案模板參考8篇,感謝您的參閲。

觀潮教案模板參考8篇

觀潮教案模板篇1

活動名稱:

京劇四大行當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四大行當特徵的瞭解,並能根據特徵進行分類,激發幼兒對京劇表演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圖片、黑板、京劇道具、磁帶

活動環節: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遊戲:猜猜他是誰你們想玩遊戲嗎?讓我們能一下就猜出他是誰?(教師小結)

2、現在老師要難點的來考考你們,行不行?

二、嘗試分類鞏固認識

1、你們認識他們嗎?是誰,屬於什麼行當?為什麼?

2、後面桌子上有很多我們一起收集的照片,請你們把他送到他們的行當中去,不要送錯哦。(幼兒操作)

(1)糾錯:看看都送得對嗎?

(2)設疑、質疑——鞏固知識(那你們看了這些照片後有什麼問題嗎?)

3、總結:我們一起裏來説説,原來生中還分成老生、小生、武生(旦、淨、醜)

三、自主裝扮表達表現京劇裏的行當有那麼多知識,在這裏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京劇中的道具,你想表演誰?等會兒請你們自己選擇一樣道具,你可以練練他的動作。

1、你想表演誰?

2、這是什麼音樂呀?(幼兒表演)

活動反思:

優點:

1、教態自然親切,有親和力。

2、用激情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3、導語,結束語及各環節的過渡語導入自然,課堂教學既體現了整體性,同時每一環節的步驟任務清晰明確。

4、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鼓勵的語言分寸把握較好。

5、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區分京劇中的每一行當的特點,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效果較好。

6、教師在課堂中展示有動作模仿,演唱京劇唱段,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不足及改正措施:

1、時間把握的不夠科學合理。前基礎知識部分時間過多,以至於後面動作模仿和教唱京劇唱段環節時間過少。

2、教師展示和學生展示的時間過少。

3、評價方式和結果還有待改進。如評出分數,評出優勝小組;評價標準應當更細緻,更完善。

4、基礎知識問答環節是由教師問,學生答。這裏可以設計出一些學生活動,如用競賽的方式,既鍛鍊了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學習的競爭力。

5、動作模仿環節。應先讓學生進行動作模仿,在總結特點。我的順序是先説特點,再模仿。這樣學生總結起來會用些困難。

觀潮教案模板篇2

設計意圖:

在一次晨間談話:“你喜歡什麼動物”中,孩子們興趣很濃,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其中孩子們對動物的主要習性和特點非常感興趣,為了保持孩子這一興趣,我設想開展一次有關動物的語言活動。而那時,我剛好在一書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麼動物》,該故事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孩子對不同動物的主要習性和特點的認識,又為孩子們創造性地講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定能讓幼兒敢説、願説、樂説,語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次活動就由此而產生了。

活動目標:

1、根據動物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想象動物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表達個人見解,大膽地講述。3、感受幫助別人的樂趣,增進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借動物》。

2、動物圖片若干

3、圖片(1)果園(2)、木材工地(3)房頂上的氣球(4)過河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起興趣。

⑴師:“小朋友,你喜歡什麼動物?”

⑵教師講述故事的開頭,引出課題

二、分段講述故事,運用插問,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較連貫地表達個人見解。

(一)看課件,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老爺爺打電話到動物園借會撓癢癢的動物——猴子)師:“動物園為什麼要給老爺爺送來猴子?”

(二)看課件,講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紅絲巾被風吹到高高的樹杈上,就打電話到動物園借了個頭最高的動物——長頸鹿。)師:“小姐姐該到動物園去借什麼動物?為什麼?”

(三)看課件,講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剛下火車,就給動物園打了個電話借動物——黑猩猩。)師:“剛下火車的叔叔帶了很多東西,你猜猜他要借什麼動物?為什麼?大家大膽地猜一猜,猜錯了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四)看課件,講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媽媽抱着寶寶逛商店,覺得累了就打電話到動物園借動物——袋鼠。)師:“動物園會給她送什麼動物呢?為什麼?”

(五)小結:原來,動物們有很多本領,可以為人們服務。小豬知道了這個消息,也開了一家可以借動物的動物園,可是今天要借動物的人太多了,我們來幫幫小豬,看看誰遇到了困難,該如何解決。

三、通過解決問題,啟發幼兒根據動物們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想象它們可幫助人類的情景。

??教師出示圖片(1)、(2)、(3)、(4)

1、幼兒相互交流講述圖上的人遇到了什麼困難。

2、個別交流

3、看一下籃子裏有xx動物,它們有什麼本領。(幼兒相互交流)。

??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自主講述,貼合適的動物,教師巡迴指導。

??彙總幼兒的操作結果,個別交流。

??小結:表揚動物朋友,鼓勵幼兒向樂於助人的小動物們學習。

四、引導幼兒創造性想像講述。師:“如果我們這兒也有一家可以借動物的動物園,你想借什麼動物呢?為什麼?”

延伸活動:

請幼兒想象動物為人類所做的事情,進行創造性繪畫,並編成一個小故事。附故事:你想借什麼動物有一家動物園真稀奇:這裏的動物不光讓人看,還往外借呢!借動物?老爺爺活了八十歲頭一回聽到這個消息。這天,老爺爺正在看電視,馬上就給動物園打了個電話。老爺爺説:“我的後背正癢癢……我想借個動物幫我撓癢癢。”“好説,好説。”不一會兒,動物園就給老爺爺送來一隻會撓癢癢的猴子。怎麼樣,好玩吧?借動物的人很多很多:有一位小姐姐,她的紅紗巾被風吹到高高的樹杈上,連警察叔叔都沒有辦法取下來。後來小姐姐從動物園借了個頭最高的長頸鹿,長頸鹿來到大樹下,用嘴輕輕一叨,就把絲巾取了下來。火車站的出口,一位叔叔剛下火車,就給動物園打了個電話,你們猜他要借什麼動物?他要借一頭黑猩猩!這位叔叔帶了好多東西,黑猩猩力氣大嘛。可以替他扛箱子,拎包。街上有以為年輕的媽媽。她抱着小寶寶逛商店,走着走着,胳臂酸了,額頭上也冒汗了。年輕的媽媽在路邊打個電話,動物園馬上就給她送來一隻袋鼠……聽故事的小朋友,如果你們那裏的動物園也可以借動物,那麼,你最想借什麼動物呢?

反思

在這次活動之前,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談話,瞭解到孩子們非常喜歡動物,但對動物的瞭解只是表面的、零星的,缺乏對動物不同特徵的瞭解。為了保持孩子對動物的興趣,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借動物》。旨在豐富孩子對不同動物熟習性和特點的悉和了解,為孩子們創造性地講述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幼兒敢説、願説、樂説。從而激發幼兒喜歡動物的情感。

本次活動屬於講述活動。該講述活動是看圖講述。通過環環相扣的活動環節,孩子們能夠運用已有對動物特徵的理解,幫助有困難的人選擇不同的動物。從中可見,在借動物的情境中,孩子們進一步瞭解和熟悉了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本次活動的目標是:1、根據動物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想象動物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發展幼兒的想像力。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表達個人見解,大膽地講述。3、感受幫助別人的樂趣,增進喜愛動物的情感。

我通過一幅幅圖片,讓幼兒瞭解到各種,動物的特徵。讓幼兒自己説出這些有困難的人們會去動物園借什麼動物。通過這些圖片,孩子們都瞭解到了一些動物的基本特徵。

第二環節,讓幼兒自己想象,如如果我們這兒也有一家可以借動物的動物園,你想借什麼動物呢?為什麼?”這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問題,他們説出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還會運用自己知道的一些動物的特徵,解決這些問題。最後教師和幼兒再次欣賞整個故事。

在這次活動中,有着一些問題,在第二環節中,孩子想到了很多動物來幫忙,花費的時間比較長,應該去掉完整欣賞故事環節。

觀潮教案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習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舉起收集的樹葉,説説它們的名稱。

生:桑樹葉、梧桐樹葉、銀杏樹葉

師:看到這些樹葉大家有什麼話想説嗎?

生:樹葉真是千姿百態。是五顏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樣計算樹葉的面積。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計算樹葉的面積,好嗎?

[評:讓學生了解課前所收集的樹葉的名稱,激發學習的興趣,體現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緊密聯繫。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二、探究發現

1.計算長方形面積。

師:出示一個沒有數據的長方形,能説出它的面積嗎?能想辦法嗎?生:量出長、寬。用數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積。

師:(屏幕顯示),把長方形放在方格紙上,數一數長方形中有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評:求長方形的面積是學生已有的經驗,這一環節的設計能有效激活學生用數方格方法求圖形面積的經驗,促使學生把這一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

2.計算三角形面積。

師:屏幕顯示一個三角形,你能説出它的面積嗎?學生互相討論,彙報。

生:像長方形一樣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紙上數一數。把三角形分開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你想得真好!把圖形分開來,再移動變成正方形。數一數有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生:9個這樣的面積單位。先數整格的,再數半格的,兩個半格可以合成一個整格。

師:同樣是在方格紙上數長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數的過程有什麼不同?

生:長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兩個半格可以合成一個整格。

[評:求三角形的面積,學生不僅提出了數方格的辦法,而且在方格的啟發下,大膽想像,指出了先分割,再拼合的方法。這樣做便於學生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3.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

師:(屏幕出示地圖、樹葉、鑰匙等實物圖,再抽象出平面圖形。)與三角形和長方形比,你有什麼發現?

生:都是由彎彎曲曲的線圍成的。它們都是不規則圖形。

師:你們認為像這樣的不規則圖形應該怎樣計算它們的面積呢?請同學們以樹葉為例,小組討論。

彙報:生:把它看作一個長方形來計算面積。

師:怎麼看?生:把彎彎曲曲的線看成是直的,和長方形很像。

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它的面積。

師:如果把樹葉放在方格紙中,這個不規則圖形和剛才看到的三角形比,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樹葉有的佔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師:那麼怎樣用數方格的辦法來算出它的面積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應該把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師:這時,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是準確的嗎?到底哪種方法更接近呢?為什麼?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算半格,計算出的面積就會比實際面積大得多,還是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比較好。

[評:從全是整格一有的正好半格一有的比毒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教師抓住不同圖形的特徵,精心為學生創設了矛盾不斷激化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猜想、爭論,自主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現了非常可貴的估算意識。]

請學生上台彙報計算方法,用自己發現的方法計算樹葉的面積。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來,然後把半格的編號並標出來。(見圖)

生:不滿半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把彎曲的部分都畫成半格,再數。(見圖2)

生:整格的分別標上數據,在兩個半格中間標上一個數據。(見圖3)

[評:讓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獲取成功的快樂。學生在計算時創造了分類計數等有效的方法,展示的過程給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啟發提供了條件。]

三、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物體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

生:手的表面。還有很多樹葉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身體的正面。

師:先估一估,再計算你手中的樹葉的面積。説説是怎樣估的?

生:用剛才的樹葉比較。

生:讓樹葉跟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比。

師:把估出的面積記在心裏,再算一算樹葉的面積,看誰估的面積和計算的面積最接近。

學生彙報計算的方法。

生:我的樹葉兩半是一樣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

[評:教師隨時注意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大膽估算,採用多種估算方法。在計算時學生提出了利用樹葉的對稱性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難能可貴!應該給予更多鼓勵!]

四、拓展延伸

1.學生相互合作,選擇手、地圖和鑰匙中的一種計算出面積。

2.小結。這節數學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請把這節課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寫下來。

3.回家再找一些不規則圖形算出它的面積,好嗎?

[評: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估計並計算手掌、鑰匙、地圖的面積,及時鞏固新學習的方法,學生的體驗是豐富而深刻的。鼓勵學生把最感興趣的地方寫出來,是很好的總結和反思,值得提倡。]

[總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本節課很好地實踐了這一理念。除此之外,還有必要提出三點: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為本課安排的內容容量很少:先介紹用數方格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然後估計兩片樹葉的面積,最後嘗試計算自己手掌的面積。教師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和餘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做了補充。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適合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活動,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策略。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只要得到一個近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時候估算就能解決問題了。據此,教師注意適時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導學生在計算時主動地估算,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意識。更可貴的是,學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時創造性地提出了找參照物類比、利用面積單位去估計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發展。

3.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有效地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學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樹葉的面積,學生提出化曲為直、分類計數的方法;估計樹葉的面積學生運用了類比的方法;有的學生髮現了樹葉的對稱性,利用了對稱特點簡化計算過程。正因為融入了數學思想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濃厚的數學情趣,學生在活動中思維得到磨礪,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優化,學習的經驗得到充實,成功、自信的體驗得到強化。

觀潮教案模板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愛心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幫助幼兒懂得污染了的水將會對人類、動植物造成危害;

3、引導幼兒學習評價故事中的角色行為。

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故事課件。

2、各種水污染現象的課件。

3、河流的背景圖。

4、各種污染水及保護水資源的小卡片。

重點難點

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瞭解水被污染會對人類及動植物造成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提出懸案,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講故事的前半部分,提問:“河裏的小鯉魚突然中毒了,誰是兇手呢?”請幼兒當法官找出毒害小鯉魚的兇手。

2、利用故事及課件,瞭解水污染的情況

(1)請幼兒觀看故事課件,完整的聽故事,找出答案:“誰是兇手?黑熊這樣做的對不對?為什麼?”

(2)請幼兒聯繫身邊生活,説一説水污染的危害:

“小朋友想一想水被污染了,會對我們有什麼危害?”

3、播放水污染的.課件,請幼兒仔細觀察,進一步感知水污染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危害

圖一:漂滿油污的水面;圖二:工廠排出的廢水;圖三:填埋的水庫;圖四:水面上漂着的死魚。 (圖略)

小結:如果水被污染了,那麼水裏的小魚、小蝦等就會死掉;人們喝了污染的水,也會生病。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保護水資源

(1)如果水被污染了,對我們危害很大,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保護水資源(如節約用水;多在河邊種植樹木;不要在河邊大小便;不要往河裏仍垃圾。)

5、利用遊戲,複習鞏固

發給每一位小朋友一張卡片(有污染水資源的,有保護水資源的),請幼兒貼在相應的河流背景上。

活動評析

該活動屬於“收集資料——共同分享式” 的設計。教師將事先了解準備的有關水污染的知識及圖片,在集體活動中進行分享與交流。同時,教師還結合帶懸念的、偵探式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幫助傷心的鯉魚找到罪魁禍首的慾望,符合幼兒形象思維的特徵。當然,若活動前能讓幼兒一起參與或各自回家準備相關資料,那分享的效果會更好。

觀潮教案模板篇5

[教學目的]

一、簡單瞭解小説的三要素。

二、理清課文的結構,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今天,咱們的旅行是到農村去看戲,請翻開書第86頁《社戲》。(大屏幕顯示)

二、簡介作者及課文相關資料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我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於浙江紹興,外婆家在農村,少年魯迅常隨母親探省,所以能和農民及孩子親近,對農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關於農村和農民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社戲》就是一篇,這是作者41歲時寫的一篇小説。小説是一種虛構的作品,但它卻有生活的真實性,飽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説有三大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大屏幕顯示)

三、複述課文

概括複述課文,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四、研習課文

1.理清課文結構

(1)這篇小説人物眾多,誰是貫穿始終的人物?小説再現了他什麼時候的生活情形?

明確:貫穿始終的人物是“我”——迅哥兒。小説再現了他少年時候在平橋村的生活情形。

(2)“我”在平橋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什麼?除此之外,文中還寫了什麼活動或事情?試據此梳理課文結構。(大屏幕顯示)

明確:“我”在平橋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看社戲”。文章在寫“看社戲”之前還寫了“我”在平橋村的生活,之後又寫了六一公公送豆。據此可知課文結構是這樣的:看戲前——看社戲——看戲後。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人物性格

(1)平橋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明確: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因為在這裏“我”可以得到優待,免於唸書,還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如釣魚、放牛。換句話説,在平橋村,“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2)“我”能夠實現看社戲的願望,靠的是一羣小朋友的幫助,想一想,課文圍繞他們展開了怎樣的故事情節?從中表現出他們什麼美好的品質?(大屏幕顯示)

明確:“看社戲”這個中心情節可分為四件小事來理解: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戲、午夜歸航。從小朋友們幫“我”實現看戲願望的一系列活動中可知,他們熱情友好、聰明能幹、淳樸無私。

(3)“看戲後”的主要情節是“六一公公送豆”,想想看這件事體現了他什麼品質?

明確:體現了他熱情好客、寬厚仁慈的品質。

3.齊讀最後一段

討論:在你看來,那夜所吃的豆和所看的戲是不是真的就是的?為什麼?(大屏幕顯示)

明確:不是。因為豆只不過是普通的水煮豆,而那戲也很令我失望——從前文中就可知道,如“我”想看鐵頭老生翻筋斗而他終究沒翻,“我”想看蛇精和跳老虎卻沒看着,“我”最怕老旦坐着唱而她竟真的坐在一把交椅上唱個不停。“我”之所以認為是的,那是因為在那夜的偷豆和看戲中,“我”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自由自在,童年生活的有趣,小朋友們熱情、友好、聰明、能幹、樸實、無私的真摯情懷。流露出“我”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戀和嚮往。這其實也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五、課文總結

前面説過,小説是一種虛構出來的作品,但它飽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前面分析可知,《社戲》這篇小説,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我”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戲的一段生活經歷。作品刻畫了一羣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無私友愛美好的品質,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六、課堂收束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學習之旅只能到此為止了,請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多讀一讀這篇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我真誠地祝願大家,在未來的學習中收穫多多、快樂多多!

觀潮教案模板篇6

認識牙齒,預防蛀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齲齒的原因及齲齒的危害。

2.教育幼兒牙齒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明白保護它。

3.幫忙幼兒樹立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電腦、錄音機、動畫軟件。

2.小牙刷、茶杯。

3.對牙齒的作用有了必須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猜迷,引出課題,複習牙齒的作用。

1、猜謎語。

2、出示牙齒模型,複習瞭解牙齒的作用。小結:方方的牙齒能夠切斷食物,尖尖的牙齒能夠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齒把食物磨碎。它們各有各的作用,能夠幫忙我們把食物嚼碎,吸收有營養的食物,使我們的身體長的健康結實。

二.瞭解齲齒構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電腦動畫,提問:東東的牙齒為什麼會疼?

2、邊看邊瞭解引起齲齒的原因。

(1)吃了東西就去睡覺。

(2)小細菌"小紅臉、小藍臉"在牙齒裏住下做壞事。

(3)牙齒就會變成什麼樣貌?

3、小紅臉、小藍臉"有沒有找過你們?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談一談自己得齲齒的感受。

4、瞭解齲齒的危害。小結:愛吃甜食,吃過東西就去睡覺,不愛刷牙的小朋友,細菌就會在他的牙齒裏住下來,把牙齒弄黑、弄壞,弄成小洞。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還很疼,影響我們吃飯睡覺,説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

三.教育幼兒如何保護牙齒。

1、怎樣將"小紅臉、小藍臉"趕走?(念刷牙歌、教東東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2、怎樣才能不讓它們再來?

小結:

牙齒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保護牙齒。每一天早上和睡覺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確,吃完飯要漱口,持續牙齒的清潔,還要少吃甜食,這樣才能趕走"小紅臉、小藍臉"這些小細菌。如果牙齒有了小洞,要及時補起來,不要讓小細菌再來。

觀潮教案模板篇7

一、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已經了勾股定理,並在先前其他內容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維、逆向研究的經驗,如:已知兩直線平行,有什麼樣的結論?

反之,滿足什麼條件的兩直線是平行?因而,本課時由勾股定理出發逆向思考獲得逆命題,學生應該已經具備這樣的意識,但具體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證等思路,對現階段學生而言可能還具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

二、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節。教學任務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並利用該定理根據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該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數,增加對勾股數的直觀體驗。為此確定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及勾股數的概念;

2.能根據所給三角形三邊的條件判斷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經歷從實驗到驗證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歸納能力。

● 情感與態度目標

1.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

三、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實驗猜想歸納論證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對通過實驗獲得數學結論已有一定的體驗

但數學思維嚴謹的同學總是心存疑慮,利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讓同學心服口服顯得非常迫切,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力求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1)從創設問題情景入手,通過知識再現,孕育教學過程;

(2)從學生活動出發,通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

2.課前準備

教具:教材、電腦、多媒體課件。

學具:教材、筆記本、課堂練習本、文具。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設計了七個環節。第一環節:情境引入;第二環節:合作探究;第三環節:小試牛刀;第四環節:

登高望遠;第五環節:鞏固提高;第六環節:交流小結;第七環節:佈置作業。

第一環節:情境引入

內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邊長度之間滿足什麼樣的關係?

2.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邊的平方和等於第三邊的平方,那麼這個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圖:

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效果:

從勾股定理逆向思維這一情景引入,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為下一環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

內容1:探究

下面有三組數,分別是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並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1.這三組數都滿足 嗎?

2.分別以每組數為三邊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嗎?學生分為4人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一組數。

意圖:

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一結論;在活動中體驗出數學結論的發現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展規律。

效果:

經過學生充分討論後,彙總各小組實驗結果發現:①5,12,13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

從上面的分組實驗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內容2:説理

提問:有同學認為測量結果可能有誤差,不同意這個發現。你認為這個發現正確嗎?你能給出一個更有説服力的理由嗎?

意圖:讓學生明確,僅僅基於測量結果得到的結論未必可靠,需要進一步通過説理等方式使學生確信結論的可靠性,同時明晰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注意事項:為了讓學生確認該結論,需要進行説理,有條件的班級,還可利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讓同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活動3:反思總結

提問:

1.同學們還能找出哪些勾股數呢?

2.今天的結論與前面學習勾股定理有哪些異同呢?

3.到今天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過今天同學們合作探究,你能體驗出一個數學結論的發現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意圖:進一步讓學生認識該定理與勾股定理之間的關係

第三環節:小試牛刀

內容:

1.下列哪幾組數據能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請説明理由。

①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是 ,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確定

解答:b

3.如圖1:在 中, 於 , ,則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鋭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鈍角三角形

解答:c

4.將直角三角形的三邊擴大相同的倍數後, (圖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鋭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不能確定

解答:a

意圖:

通過練習,加強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認識及應用

效果

每題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5分鐘),並指出各題分別用了哪些知識。

第四環節:登高望遠

內容:

1.一個零件的形狀如圖2所示,按規定這個零件中 都應是直角。工人師傅量得這個零件各邊尺寸如圖3所示,這個零件符合要求嗎?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輪船,航行240海里時方位儀壞了,憑經驗,船長指揮船左傳90,繼續航行70海里,則距出發地250海里,你能判斷船轉彎後,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題意畫出相應的圖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轉彎後,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圖: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鞏固該定理。

效果:

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據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以便於計算。

第五環節:鞏固提高

內容:

1.如圖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圖中有幾個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斷的?與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個直角三角形,它們分別是△abe、△def、△bcf、△bef

2.如圖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説説你的理由?

圖4 圖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圖:

第一題考查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考慮問題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題在於考查學生如何利用網格進行計算,從而解決問題。

效果:

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熟悉度後,能夠快速做答並能簡要説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網格的應用。

第六環節:交流小結

內容:

師生相互交流總結出:

1.今天所學內容①會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2.從今天所學內容及所作練習中總結出的經驗與方法:①數學是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②數學結論的發現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展規律;③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據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便於計算。

意圖:

鼓勵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學習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想,體會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廣泛應用及它們的悠久歷史;敢於面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運用數學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

效果:

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與實際收穫,總結出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從古至今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七環節:佈置作業

課本習題1.4第1,2,4題。

五、教學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維模式引入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是否能得到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現的例題和練習。

2.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從中體驗任何一個數學結論的發現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展規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善於對公式變形,便於簡便計算。

4.注重對學習新知理解應用偏困難的學生的進一步關注。

5.對於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論證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不做要求。

由於本班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因而本設計教學容量相對較大,教學中,應注意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狀況進行適當的刪減或調整。

附:板書設計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嗎

情景引入 小試牛刀: 登高望遠

觀潮教案模板篇8

活動目標

1.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掌握側身翻的技巧,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樂意和同伴結對玩耍,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熟記《炒黃豆》的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

2.平整的户外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聽音樂活動手臂、手指、腰等部位。

(二)基本部分

1.先引導幼兒討論:炒黃豆應該怎樣炒?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憶炒菜的樣子,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2.向幼兒介紹玩法:首先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兩人面對面手拉手站好,(教案出自:教案網)然後一邊説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一邊向裏外晃手錶示炒黃豆的動作,兒歌結束時,兩個人一塊翻轉身體成背對背。

3.背對背站好後,遊戲繼續進行,可繼續炒,再翻轉成原來面對面的動作,這樣反覆進行。這個環節中可提醒幼兒用多種方法炒,如單手炒、雙手炒等。

4.待幼兒熟練動作技巧後,可延伸到炒青菜炒花生炒黃瓜等,還可引導幼兒交換同伴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