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散步公開課教案一等獎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9W

保證教學效率需要對教案的制定多下一番功夫,教案在書寫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強調講授內容要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散步公開課教案一等獎6篇,供大家參考。

散步公開課教案一等獎6篇

散步教案1

1、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生活、感受親情。

2、訓練學生用普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勾畫、積累關鍵性詞句,養成辨清字音、字形,解釋詞義的習慣。

4、學習辨別關鍵語句的能力

5、學習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語的能力

6、學習根據表達的思想內容來遣詞造句

教學重點:

目標2、5

單元教學設想

1、用半個課時引導學生注意國中語文學習的特點和方法,突出強調以下幾點:

A、多讀、多看(課內外)

B、課前預習

C、上課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D、認真寫字,開始有.計劃的練字E、養成練筆習慣,一週兩篇

2、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材處理上,儘量減小難度,增加趣味性,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交流,爭取獲得學生的認可。

3、初步摸清學生的語文的基礎,確立各個層次的同學,醖釀語文尖子與後進生的個別指導.計劃。

4、儘量求實,務必讓學生每節課都能感到有所得。

一短文兩篇

金黃的大斗笠

高風

教學目的:通過朗讀體會姐弟情,純真童心。教學要點:朗讀,體會散文詩的特點。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演講

二單元提示

三糾正字音

啃翹攬斗笠分歧粼粼

四聽錄音範讀,指導朗讀技巧,齊讀課文

1語調

(1)掌握停頓節奏:看標點符號,看詞的組合

(2)掌握腔調:掌握高低輕重和語氣

2重音重要詞義的重讀

五指導分析

1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風雨中姐姐給弟弟送斗笠

2學生朗讀並劃出風雨變化過程,分析三幅風雨圖的起迄和特點,.寫作特點

-------風小雨稀.,風疾雨急,風雨交加。描寫有層次變化,有側面描寫,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擬聲詞,有聲有色。

3分析姐弟形象

------弟弟看羊,天真,活潑,可愛。姐姐送傘,細心,聰明,愛弟。姐弟緊靠,姐弟情深。

4學生想象繪畫,

5作業:抄詞;摘抄佳句;續寫“雨後```````”,要求符合姐弟性格特點,原文風格

板書

金黃的大豆笠

風小雨稀

弟弟看羊姐姐送傘

天真,活潑,可愛風疾雨急細心,聰明,愛弟

風雨交加

姐弟情深

(並排,笑聲)

散步

教學目的:

領會文章意味,學會肩負的使命感

教學要點:

朗讀領會含意深刻、優美精彩的詞句

教學時數:

1

教學過程:

一課前演講

二學生分組朗讀

三指導學生分析

1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寫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

2分析散步的緣故(注意用陳述,舒緩的語氣朗讀)

——我出於孝順,為了母親的身體着想;母親從“本不願”到“後來又答應”,則是出於對我的信服,不想逆了兒子的一片心意,表現了一家人的互助愛護,關心,體諒。

3描寫初春的田野,為什麼寫?怎麼寫出初春的特點?(注意用陳述,舒緩,略帶欣喜抒情的語氣讀)

——抓住田野新綠,嫩芽,冬水來寫,富有春天的氣息,既是承上啟下,又襯托了人物的歡愉心情。

4兒子的特點(注意用驚喜的語氣,稍高的語調讀)

——兒子細緻觀察,思考,童言無忌,天真可愛。聰明智慧。

5風波驟起,如何解決?我為什麼心情矛盾?

——由於一切都取決於我,我想兩全其美,但不可能。因為陪母親的時間不多,我決定順從母親的意願而委屈兒子,表現了我既愛幼,但更尊老。

6一波又起,為什麼?

——母親改變主意而且態度堅決,因為她不想孫子不開心,表現母親也愛幼。

7最後以散步作結,結尾的含義?

——人到中年,肩負承前啟後的使命感,責任感。

8學生談感受。

——家庭,朋友之間要保持和諧關係,要互相理解,體諒,謙讓。

9比較課後《送小龜回家》。

——表達了思家,團聚之情,不能人為製造骨肉分離。

10作業:摘抄佳句,談談,寫寫生活中你遇到的分歧,如何解決,應該怎麼解決?

板書

散步

聽話愛護

母親<————————————我,我妻子———————————>兒子

————————————><>

信服矛盾聽從

順從

愛幼孝順,愛幼,更尊老天真,可愛,聰明

家庭和諧,互相關心愛護,理解體諒

散步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及對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學習課文運用精巧的細節描寫表現主題的方法。

3、賞析課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以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對重難點進行突破,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教學難點

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親情美

教學方法

導學互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導綱

1、新課導入

由歌曲《常回家看看》導入。其實,親情無處不在,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2、出示導綱

3、自讀導綱中簡要提示。

4、聽讀課文,完成導綱中知識性問題。

二、合作互動(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導綱中探究性問題,然後在小組內討論)

1、散步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樣的分歧?決定權在誰?

(1)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本不願出來。(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進行埋下伏筆。注意“熬”字)

(2)兒子要走小路,因為小路有意思。

(3)決定權在我,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

2、我為什麼感到責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母親會怎樣想? 如果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母親走大路,妻子跟兒子會怎樣想?)

(1)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

(3) “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4)母親改變主意,決定走小路,走不過去時讓兒子背上,既照顧了孫子,又幫兒子解決了難題,體現了母親的善解人意,疼愛子孫。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3、分歧是如何解決的?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她走不過去的地方,讓我揹着她。

4、如何理解“但我跟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設身處地

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辦?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與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5、找出最能打動你的語句,把你的感受與同學分享一下。(根據時間靈活撐握)

(1)我選擇了走大路。在尊老與愛幼的天平上,作者傾向了尊老。因為母親老了,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兒子還小,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賢惠。母親慈愛,兒子活潑可愛。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温馨和睦。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包含着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人生哲理。體會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

(3)“前面也是媽媽和與兒子,後面也是媽媽與兒子。”

兒子發現奇趣:兩對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現了兒子天真可愛、聰明活潑。

(4)“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母親老了,兒子成長了,挑起了生活的擔子,這樣母親自然聽從於兒子;而我的兒子還年幼,現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應該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5)課文第四節景物描寫。

充滿春的氣息,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

三、導學歸納

課文以“我”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親的關係為主線,用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互敬互愛,融洽和睦的關係,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滲透着肩負重任的中年人對於生活的高度的使命感。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四、反饋訓練

1、每年在你過生日的時候,只要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們是否都為你過了生日?

2、你能準確地説出爸爸媽媽的生日嗎?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媽媽的生日,請你編輯一條短信發送給他們,為他們獻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寫50字以內的温馨短語)

結束語: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無不體現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美的旋律吧。最後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

散步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輕重緩急地朗讀課文,讀進角色,讀出感情;

(2)通過自身品味及合作探究,揣摩詞句含義,品味文中所具有的語言美、意境美、人情美;

(3)感受文章字裏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難點:(1)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美、意境美;

(2)如何理解具有象徵意義的最後一句話。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多媒體激趣,導入情境:

(課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帶動學生情緒,感受充滿温馨的氛圍,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動的參與做鋪墊。)

2、出示目標及學法指導

一讀課文,讀書悟情,傾聽愛的腳步聲

教師配樂範讀,學生認真聽讀

二讀課文,合作探究,找尋愛的落腳點

學生自由朗讀 ,互相討論

三讀課文,美點尋蹤,感悟語言的魅力

學生自由活動,或讀,或背

3、一讀課文,讀書悟情,傾聽愛的腳步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並回答幾個問題:

(多媒體展示字詞)

① 參與散步的人物?散步的地點?散步的季節?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用課文原詞回答)

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田野;

② 這是一次_________的散步?用一句話概括。

舉例:這是一次春天裏的散步;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散步;這是一次感受親情、珍惜親情的散步。

4、二讀課文:

合作探究,找尋愛的落腳點

(出示討論題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討論)

落腳點一:勸母散步,讓生命延續

(1)我們知道母親本不願意出來的,我為什麼還邀請她出來?

(2)母親為什麼不願意出來散步?真的是因為身體不好嗎?

落腳點二:愛的抉擇,把愛延長

(1)母親和兒子發生了什麼分歧?我為什麼感到“責任重大”?

(2)在大路與小路中間,“我”最終決定遵從母親,委屈兒子,為什麼做出這樣的約定?

(3)母親後來為什麼決定改變主意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麼?

落腳點三:背起“世界”,讓愛傳承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為什麼把“我”背母親,妻背兒子描寫得那麼鄭重其事呢?怎樣理解“整個世界”?

5、三讀課文,品味語言。

(1)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讀一讀。

(2)採用句式:“我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寫出了)......”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提示:這篇文章的欣賞,我們可重點從情趣盎然、含義豐富、意在言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也可以從用詞生動、句式精美、修辭豐富、描寫細膩、感情豐厚、角度獨特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尋。

(教師可先範讀課文選段,學生自選感人或優美的語段或詞句品讀,讀出感情。)

6、當堂檢測

又一個美麗而神聖的母親節剛剛過去,你想對媽媽説些什麼呢?

(請在賀卡上寫下你要對媽媽説的話)

要求:(1)50字左右的表達

(2)可敍事,也可抒情。

(3)請從內容和語言兩方面來修飾你的表達

7、佈置作業:

(1)真情: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實感:可將這一過程及真實感受寫在自己的日記裏。

結語:親情不單單是寒冷時父親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單單是深夜裏母親親手為你衝的一杯咖啡;親情應該是海軍稚嫩的小手為父親擦去額上的汗珠,它應該是母親疲憊時孩子倒杯水的體貼。親情不單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也是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責備。親情不單單靠今天課堂上的片刻時間的領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和踐行。親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它更應是兒女的深情回報。

附板書設計:

散步

生生不息

意境美

尊老愛幼

人情美

傳承責任

哲理美

散步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主要內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親情。

2.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夠通過細節描 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難點

以小見大的的手法表現濃濃的親情。

教學準備

課文、教輔資料、教案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創設情境、深情導入

家,一個多麼温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温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

而和親人一起散步,更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一 起散步,去感受家庭裏濃濃的親情。

(板書課題:散步)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問題一: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先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時間?——初 春

第二、散步的地點?——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

第四、散步中發生了什麼?(課文中)——分歧

第五、什麼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誰來解決分歧?——我

第七、為什麼我來解決?——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 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決呢?——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以短。我説:“走大路。”

第九、最後是如何選擇的呢?——最後,我們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穩穩地走了過去。第十、為什麼選擇了小路?——母親改變了主意。

好,下面根據上面的回答,讓一位同學概括一下,迅速組織語言,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明確:這是一篇敍事性的散文,我們在概括的時候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師明確: 時間是初春,地點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兒子和母親, 我們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為我們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問題二:課文的題目是《散步》,他們為什麼去散步呢?

師引導:文中説,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 就覺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應該讓母親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關愛,如果把母親一個人留在家裏,母親會覺得很孤單。一家人一起散步,會讓母親感受到家的温暖。

生2:文中説,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説明母親的心裏是期盼春天的到來,希望出去走走。

師引導:春天總算來了,“總算”説明了什麼。母親熬過了一個嚴冬,“熬”反映了什麼。

(朗讀指導:“太遲、太遲了”、“挺不住”、“總算”、“熬”)

師明確: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親也熬過了一個嚴冬,出去走走還可以喚醒母親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為什麼要寫散步這件這麼簡單的事呢,它究竟表達了人間的什麼情感?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作者與他的創作背景,思考以上問題。

(三)作者與創作背景。

莫懷威:筆名 周平安、章大明。現任重慶師範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園落日》等。本文創作於1985年,創 作的契機在作者與來西南政法學院進修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後,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乎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中的“孝“大加讚賞,説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而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在追求對外開放、大力提高經濟水平時代所丟掉的,發達國度的人卻拾起來,如獲至寶,這使作者感慨 不已,開始重新正視這份看起來很陳舊已無什麼油水的民族遺產。寫作的念頭就產生了。作者想通過此文呼籲人們撿回失落的親情,多關心自己的親人。那麼 下面讓我們細讀文章,體味文章的親情。

(四)品讀課文、分析人物、體味親情

教師:剛才大家説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麼樣

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説説文中的“我”這個人怎麼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於“我”: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着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裏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説:‘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板書:“我”:孝順善良)

關於我的母親: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説”母親很為小輩着想,不願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願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遊的興致)

(板書:母親:慈愛親切)

關於兒子和妻子: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着墨不多,但他們也在儘自己所能維護着家的温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説一説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

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後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後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説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温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 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書:妻子:温柔賢惠)

(板書:兒子:聰明乖巧)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恆的情感:親情。

(板書: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教師:本文就圍繞着這三種親情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

(學生回答)

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五)研讀賞析

我想老師不用問,也知道同學們的心靈已經被觸動了。

下面同學再讀一遍課文,找出最能打動你的句子,並談一談為什麼會為此打動。

(六)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 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

(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裏,都藴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

(七)佈置作業

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三題。

以國中新生活學生想家導入

將(三)放置在(二)之前,另外讓學生找出生字詞並注音解釋

注重讓學生自己概括

板書設計

“我”:孝順善良

母親:慈愛親切

妻子:温柔賢惠

兒子:聰明乖巧

散步教案5

【設計總理念】

一、讓學生自己發現寫作的話題

我的寫作教學原則之一是鼓勵學生自己負責選題寫作。

原則之二是必須在解決“寫什麼”,“為什麼寫”的基礎上才指導學生進行“怎樣寫”的技巧學習。在我看來,不僅提供給學生寫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必須教給學生怎樣發現生活中的寫作話題。

最好的學生作文不是關於火星或者其他未來世界的描寫,而是有意義的家庭情景和個人經歷。許多學生之所以覺得沒東西可寫,是因為他們認為寫作的話題應該是非同尋常的。

二、濃縮教學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語文教材不是知識的講解形式,而是知識的使用形式。教師應濃縮教學內容,把“藴藏於課文中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提煉出來”,把學生必須學習而又可能學習的內容教給學生。對這篇課文而言,這個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就是“以小見大”的作文方法。

為了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教師的啟發(提問)要努力促使學生的思維覆蓋全篇課文,做到“全局性啟發”。以提高教學效率,濃縮教學內容,用較少的教學時間,取得較多的教學效果。

三、儘可能地教出課文原有的“美”來,儘可能把課文交給學生來“讀”

愛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當做正文,把書籍當做註解;以一顆活躍的靈魂,為獲得靈感而讀書。

基於對教師“主導”地位的反思,我嘗試在教學中把“點菜”的權力還給學生——即教學不一定根據教師的計劃來推進教學,教師將努力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來設計課堂教學,努力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優化課堂結構,充分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但作為單元作文的範文,應該説它與單元重點(記敍的詳略)聯繫得不很緊密,因為此文無論怎樣分析,都不能把“詳略”看成是本文的特點或特色。本文的主要特點應該是“以小見大”,是通過一件生活小事來反映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哲學思想和一種傳統的美德。因此,在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與重點,應依據範文,擬為“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和家庭題材的作文寫作”。

文章的立意比較深遠,據作者的自述,這篇文章寫作的起點是“孝”,但由於“孝”已經寫不多少新意,所以把文章的着眼點放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據此,這篇文章就有了一個由故事層面與哲學層面組成的多層次的中心。在學習時雖然不必講這些術語,但應該理解這一點。

文章的另一個特點是巧妙的結構和優美的語句,這是學生作文“技法”方面的範本,在教學時應注意進行點拔。

【教學目標】

1、發現(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寫作的素材;

2、學習《散步》一文,感受這篇散文在語言、構思與立意等方面的好處;

3、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4、提高散文的閲讀能力和對寫作的興趣,進一步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味細節,感受課文;

難點:在學習中理解(而不作理性地講解)“小”“大”其實是一體的東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藴含在“小”(故事、細節、情節)裏面的東西,二者是不可分離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發現家庭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教師儘可能不着痕跡地同學生交談,以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家庭題材作文的寫作。在談話中,教師可以從以下等方面設問:

你們一家住在一起的有幾個人?你們一家人都喜歡些什麼?有沒有你們都喜歡的事?

看電視——幾台電視機?不爭不搶嗎?服從誰?意見真的統一嗎?哪一部片子給你們的印象較深?大家對劇中的人物評價完全一致嗎?

逛商店——什麼商店?幾個人?什麼櫃枱?只看不買嗎?買些什麼?

看書——各看些什麼書?誰先看?誰向誰介紹?有時一本好書不會搶嗎?對書中的人物觀點大家意見一致嗎?有沒有發生過爭執?你現在你們爭執的根本原因(深層原因)是什麼?

下棋等——誰先喜歡的?其他人又是怎麼喜歡上的?

【設計意圖:既然是寫作指導課,那麼這堂課的重點與中心就不應該是《散步》一文,因為課文無非是用以指導寫作的“例子”而已,課堂的重點與中心就應該是“寫作”的指導,而“寫什麼”,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就成了一堂課的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教師先“隱藏”意圖,與學生“聊天”,既減輕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又有意無意間讓學生髮現許多自己身上身邊的寫作題材。

因為關於選題,我學到的最好的一點是設法讓每個學生都發現他自己身上的有意義的話題。

前幾年,當我説“你們來寫什麼”時,我並沒有意識到我已經向學生傳遞了錯誤的信息,現在我知道應該説:“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什麼?有那些值得細細品味的小事呢?”

所有的學生都有好的話題,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去發掘這些話題。而家庭生活是寫作最重要的一個話題庫,因為所有的學生都帶各自豐富的家庭故事來到學校。

因此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探索到家庭故事的豐富性。】

二、轉入範文的學習:導入範文《散步》

教師作轉語:我曾拿這個問題問過一個師範學院的老師,他的答案是《散步》,而且他還拿出了一篇文章,來證明他所説的話。這實在是一篇情真意切,優美感人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這位教師是怎樣把家庭中的一件小事寫得興味盎然,引人入勝的。[板書]

三、整體感知範文——朗讀指導

1.要學好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地朗讀,這既是一種對好文章的品嚐,也是一種理解得對不對的證明。而要朗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它的感情基調:是歡愉還是悲哀,是輕快還是沉重等等。這篇課文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參:(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該怎樣把握?提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①“我”是個中年男子。③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設計意圖:閲讀感知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如果能讀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教學目的也就基本達到了。“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以讀代講或多讀精講的效果絕不應低估,“熟讀成誦”“背熟記牢”應該大力提倡。

如果説真有什麼最優化的語文教學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練地閲讀文本,達到心與言謀,神與文通。所以,拿到課文的第一步,是朗讀。】

四、以問解文,分析範文的語言、結構和內涵

問題一:要你説説,你看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結合多媒體進行推進。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那麼究竟聽誰的呢?——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説,是“愛幼”;對子女來説,是“尊老”。

問題二:文中説“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這是不是小題大作了呢?

參考——我是一家之主,在母親和兒子發生爭執時必須處理得當,否則就會影響家庭成員的感情,這是一種使命。作為一箇中年人,肩負着承前啟後的重任,既要愛幼,更要尊老,生活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問題三:文章最後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

參考——“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揹負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後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在處理以上大問題時,有可能隨意地出現以下小問題:

文章一開頭就開門見山,寫我們在田野散步,第二段筆頭一轉,卻寫母親本不願出來,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母親為什麼不願出來?為什麼又出來了呢?從中可以看出兒子對母親怎樣?母親對兒子怎樣?

母親聽話和兒子聽話有什麼不同?

交代散步的原因。

老了,走遠了會累

兒子勸她該出來走走

兒子孝順關心母親,母親也很聽話

小時侯我聽話出於依賴和尊敬,母親聽話出於信任和尊重。

“我決定委屈兒子”是不是我不在乎孩子的意見?

“我決定委屈兒子”並非不愛兒子。只是拿母親和兒子比較來看,母親年事已高,在世時日已短,今後像這樣的“散步”很難説還有幾回了。“我”十分孝敬母親,想盡最大的努力滿足母親的願望,這種孝心是難能可貴的。

最後,我打算怎麼辦?

為什麼?

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隱含了一層什麼意思?

最後走大路了嗎?為什麼?

這反映了母親什麼樣的情感?

哪一個動作表現了母親的這種感情?

委屈兒子。

大路方便老人,為了照顧母親,我打算走大路。

母親年老體弱,我陪她的日子不多了

沒有母親改變了主意。走小路小孩子感興趣,母親愛孫子,想讓孫子高興

對晚輩關心愛護,對孫子真心喜愛

摸摸

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二人背得吃力嗎?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呢?

不,因為母親兒子都很輕。

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後的責任,母親和兒子是生命中最重的砝碼,在每位兒子眼中,母親便是全部,在每位父親眼中,兒子同樣是生命中最重的

另:散步前,文章還有一段對初春的描寫。找出來,看看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第4段是對初春的描寫。新綠、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覺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冬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調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

【設計意圖:問題是思維的發動機,要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必須既要教師用問題加以引導,又要學生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所以這裏雖然設計了一些框架性的問題,卻沒有具體的一步一步的推進程式,因為過程不應該是完全被設計、被預料的。】

五、依據範文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以“小”見“大”

教師提示:這篇散文寫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作者有沒有面面俱到,把生活中各種事情都拿來寫呢?作者是怎樣做的?

[或者:教師設問: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呢?(初春全家人散步的事。)本文正是通過散步這樣的小事,表現了祖孫三代人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進而讚美了敬老愛幼這種人類高尚的道德情感。這用的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結論:“以小見大”的寫作技巧

什麼是“小”?請指出反映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細節?

s: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思考後決定走大路(對母親的尊敬);母親改變主意,(母親喜愛孫子)這些細節描寫,細緻而傳神,表現了一家人互相理解體諒的情感

全篇只寫了“散步”一事,但讀來饒有興味,除了真情動人外,再一個原因就是敍事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入題寫“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予和兒子走在後面”,“散步”已經起步,本該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在這裏起了一個波瀾:“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於愛母之心決定走大路時,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決定發展,母親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這兩處波瀾不僅使記敍擺脱了平鋪直敍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對母親的摯愛,母親對孫子的親情。

什麼是“大”?(課文短短八百字,卻是一曲温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其思想內涵的三個層面清晰可辨,耐人尋味。)

故事層面:親情。

文章的基本線條是:“我”勸母親散步→全家人一塊散步→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我”母親依從了“我”兒子的→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從而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的互相愛護、尊重、體貼和理解。

寓意層面:使命感。

《散步》以第一人稱敍述,與其説為了真實親切,不如説為了強化主體意識,實現使命感。文中的“我”,一箇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當“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時,覺得“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裏通過特寫鏡頭的定格描寫,強化了中間一代人的主體意識,強化了使命感。

哲理層面:生生不息。

當我們從生命與時空的意義上來審視三代人的“散步”時,卻應該説,這裏還隱含着“生生不息”的哲學道理。尤其是兒子的一個“偉大”發現:散步的三代四口人“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是生命的延續與發展,具有哲學的色彩。

【設計意圖: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是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它的基礎是對文本的學習,因此,它放在對文章的閲讀賞析之後。而且由於在課堂之始已着力於“小”(故事、細節、情節)的指導,此處就着力於對“大”的理解。】

六、讀寫結合,進行仿寫練習

[這一步未必進行,有必要則行之;無必要則刪之。]

仿寫練習一:

依照句子“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在路平坦;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寫一句話,要出“一家人”的一個分歧點或矛盾產生的焦點所在。

有時候,()個人也會——

後來發生了——

仿寫練習二:

依照句子“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不多了。”寫一段在家庭成員產生意見分歧或矛盾時,“我”的心理活動(請注意,你可能不是決定者,所以不能簡單地模仿)。

仿寫練習三:

我説:“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是水波粼粼的魚塘。

七、由一到多,從“多篇”中悟得“一法”

[這一步也是機動,有時間行之,時間不足放到下一課時進行。]

閲讀學生習作《散步》,體會換一角度對家庭生活題材的把握方法,進一步體會“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並且體會文章詳略的處理方法。

教師指導:

1、莫懷戚的《散步》是從一箇中年人的角度來寫的,沈愚的《散步》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寫的,由於角度的不同,兩篇文章在敍述語氣上有什麼不同?

2、由於“我”的角色由一家之主轉換成需要教育幫助的“孩子”,沈愚的《散步》在詳略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它詳寫了什麼?略寫了什麼?

八、小結:

1、大家要相信一點:好作文就是從平常的生活中來;許多細小的事,只要你能用真情去體味,用匠心去構思,就能寫成非常感人的文章(結合適應性考試的近滿分作文)。

2、對國中生而言,尤其是寫記敍文,“以小見大”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好方法。小處要能見細,即要有細節;大處要落實,即不能刻意誇大。

3、這樣的好文章很難得,大家要爭取把它背出來。這是語言材料的積累,如果説作文的技法是建築的設計和建築技術,那麼好文章的朗讀背誦就雖對材料的積累——沒有大理石、花崗巖、好的木材鋼筋,我們怎麼能建造出美麗的高摟呢?

九、作業:

1、仿寫;

2、觀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許多值得一寫的“生活細節”?

【設計意圖:真正的作文寫作是第二課時的重點任務,所以,這時的作業主要是為下一堂課作鋪墊。】

【板書設計】

用多媒體演示,詳見多媒體。

散步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提高審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親情的美好。

三、教學設想

在教師充滿激情而富於親和力的語言引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構建新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家是温馨的港灣,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賞月,一塊共進晚餐,一同欣賞電視……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的尋常小事,也體現出濃濃的親情。現在,讓我們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結構線條

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①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學生思考後回答,明確: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師注意:如有難度,可這樣啟發: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幹什麼?

②圍繞“散步”這件事理出文章結構線條。

指名回答。如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來啟發學生。邊答邊板書。

師明確:“我”勸母親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了孫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師: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板書)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板書)的美德。同時母親的選擇是——

生:走小路。(板書)

師:這又體現了我國另一種傳統美德,是——

生:愛幼。(板書)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內涵

過渡:這篇課文通過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來頌揚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擊着我們的心魄。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你最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理由是什麼?大家可以和同位討論。學生討論後回答。

師注意:至少讓兩名學生回答。

師:我先不評判大家的回答,請大家聽培根怎麼説的,“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文明之舉。”誰能給我們解釋一下?

生解釋。

師總結:“尊老”和“愛幼”都可貴,這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但我更贊成培根的話,“尊老”更可貴。因為這是人類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珍貴美德——“孝”的集中體現。同學們,你們知道“孝”字的最初寫法嗎?它是一個會意字,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古人解釋“孝”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學們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義,把中華民族“善事父母”這一美德傳承下去!

四、揣摩詞句,體味語言

過渡:好聽的歌總是由優美的旋律傳送的;美麗的花得由鮮綠的葉兒襯托;同樣,美文得有妙語來表達。這篇課文的語言散發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讀來的感受猶如揹着花籃與作者邊散步邊交談,於不經意間往花籃裏採摘幾朵並不名貴卻很雅緻的小花。

下面請大家速讀課文,與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們認為寫的最美的詞句,如能説出你們的理由,我將洗耳恭聽。

師注意:學生討論後自由回答,但要注意時間,適時的打住。如學生在這一環節打住,則教師可以提示下面語句引導學生來體會課文語言妙處,之後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