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案例教學教案6篇 案例教學:打造精品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7W

案例教學教案是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通過真實的案例來展示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並培養實戰能力。本文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優秀的案例教學教案,讓教學更加生動、有效。

案例教學教案6篇 案例教學:打造精品教案

第1篇

教材分析:《圓的認識》是西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圓》中的教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瞭解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係。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瞭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後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操作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有關特徵,知道什麼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2)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1)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和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能夠合法有效地獲取網上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協作與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學習習慣,善於動手動腦,勇於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知並瞭解圓的基本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生活之中,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2、課堂上努力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

3、創設層層遞進的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使其自覺地思考,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圓規、直尺、課件、圓紙片、學生自帶一個輪廓為圓的物體。

1、讓學生觀察課本第16頁的主題圖,提問:同學們,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插圖看誰在這幅圖上找到的圓多?學生彙報,(水池、車輪、燈籠、衞星接收天線。)教師:圓與我們的生活關係非常密切,誰還能舉一些外形是圓的物體?同學們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那麼多圓。老師也找了一些圓,我們一起來分享。

2、揭題: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今天這節課就來學習“圓的認識”。

3、我們以前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它和我們以前學的平面圖形有不同之處,你們發現了嗎?(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不限定用圓規)(學生畫出的可能有些不是圓)教師設疑問:為什麼有些同學畫出的是圓,而有些同學畫出的不是圓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好不好?

2、圓規畫圓。教師:請大家拿出手中的圓規,認真觀察一下圓規的樣子,並用它嘗試畫一個標準的圓。學生第一次畫圓。教師:請你介紹一下你用的是什麼工具,是怎麼畫圓的?教師演示怎樣使用圓規正確的畫圓。教師:請同學們用圓規再畫一個標準的圓。

3、觀察對比所畫的兩個圓,有什麼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請同學們思考為什麼兩個圓會不相同呢?是什麼決定圓的大小?小組討論,(半徑小,則圓小;半徑大,則圓大。)圓的位置不一樣,是因為固定點的位置不同,我們把在圓中心的這一固定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

4、認識圓的半徑。教師:剛才同學們畫的圓都比較好,現在大家拿出直尺畫出從圓心到圓上的任意一點的線段並量一下它們的距離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這樣的線段你能畫多少條出來?(這些線段的`長度都相等;畫不完,這樣的線段有無數條。)提問:你是怎樣觀察得出在一個圓內這樣的線段有無數條的?(因為圍成圓的曲線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有無數條)教師: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有無數條,這樣的線段我們給它起個名叫――半徑(齊讀: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的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由於圓周上有無數個點,所以半徑就有無數條。説明半徑的特徵並板書:在同一圓內,半徑有無數條,並且長度都相等。

(1)除了半徑以外,在圓中還有沒有像這樣比較特殊的線段能決定圓的大小。學生討論後回答(直徑)教師:請學生同學們動手畫一畫直徑。畫得越多越好。畫時要注意什麼?(過圓心,兩端在圓上)

(3)直徑的特徵。學生動手操作量一量數一數在同一圓內,直徑的長度有什麼特點,直徑能不能畫完?為什麼?説明理由。(引出半徑和直徑的關係,動手驗證。或直尺量,或用圓紙片對摺)教師: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圓的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d=2r,r=1/2d。這個關係的前提是什麼?(同一圓內)為什麼要加這個前提,不要行嗎?

小結:在同圓或等圓裏,半徑有無數條,直徑也有無數條,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直徑等於半徑的2倍。

1、練習四第1題: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並量出長度。

2、課本第19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1題(1):畫幾個圓心在同一點而半徑不相等的圓;畫幾個圓心不在同一點而半徑相等的圓。畫完後,教師問:圓心在同一點上,為什麼有的圓大,有的圓小?(因為半徑不一樣,半徑越大,圓就越大)這幾個圓的大小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圓在這裏,有的圓在那裏呢?(因為圓心的位置不一樣)

3、議一議:為什麼車輪都要做成圓形的?車軸應裝在什麼位置?為什麼?

4、能力拓展,除了用圓規畫圓你還能用其他的工具畫圓嗎?試一試。

(四)、回顧知識,全課小結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學生回答)。這節課我們只是學習了圓的認識,大家都收穫很多。關於圓,老師希望同學們用心去發掘去尋找。

在教學中充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主要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在看、畫、折、量等活動中來認識圓的特徵。教學過程中,充分掌握學生心理特點,通過不斷地設疑――釋疑,層層深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激發探究的動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讓學生去猜想、發現、討論、驗證、……從而實現“自主探究”,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思想。

著作權與使用申明:獲獎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權,並同意授權《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社與百度公司中國小互聯網應用項目相關推廣活動中以非商業目的對該獲獎作品進行復制、使用。

案例教學教案6篇 案例教學:打造精品教案 第2張

第2篇

4、學生課前準備:學生課前用上網百度搜索等方式查找傳説時代的故事,重點查找黃帝炎帝堯舜禹的傳説故事,並分類整理。

中學歷史北師版歷史教材七年級上第3課《傳説時代的文明曙光》

1、知識與技能:瞭解有關炎帝、黃帝的傳説,知道炎帝、黃帝是傳説中的華夏族的祖先;瞭解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對古史傳説和史實進行區別,作出初步的比較,並作出概括、判斷和解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瞭解這些神話和傳説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的成分,哪些是虛構的,反映了神話和傳説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中華民族為什麼要尊奉炎帝和黃帝為華夏族的祖先,理解“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含義;從“堯舜禪讓”的學習中要禮賢讓能;通過“大禹治水”的學習,要堅強、奉獻,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注重方式方法。

本課是中學歷史北師版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傳説時代的文明曙光》。本課以古史傳説的形式對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的過程作了形象的描述,它在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承上一課的“氏族部落”,啟下一單元的“國家的產生”。它是從傳説這一獨特的視角對這段遠古歷史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能很好地幫助同學們去理解、認識這段歷史。

教學重點:炎帝、黃帝對華夏族形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認識到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教學準備:課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蒐集與本課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及相關傳説故事。研究教材確定重難點。根據重難點有針對性的查找資料。根據需要對找的素材進行處理,如進行視頻的截取和合並,篩選圖片,並製成ppt文件,供課堂使用。用視頻故事,讓學生對傳説故事形成代入感,用圖片讓他們形成直觀形象。用幾個問題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探究歷史真相。解決教學重難點。

本課所介紹的時代距離現代時間十分久遠,跟學生現在的生活差異很大,但有不乏息息相關的內容。又因其缺乏確切的文字記載,很多內容只靠口耳相傳,又不完全真實可信。而七年級學生年級較小,對直觀形象的東西感興趣,對相對枯燥的單純平直陳述關注程度差。所以我選取卡通人物形象的傳説故事視頻進行教學。並進一步利用圖片和學生講故事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這段歷史的印象。解決重點問題。同時通過幾個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在查找材料、閲讀教材、觀看視頻等的基礎之上,分析思考,自行得出結論,突破難點。

(一)新課導入:多媒體出示課題“傳説時代的文明曙光”由“傳説時代”提問那時的歷史是主要以怎樣的方式流傳下來的?(學生思考回答口耳相傳或傳説)我們這節課主要了解幾個傳説時代的重要人物。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習提綱: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説。傳説和歷史的區別。教師我們在課前已經佈置大家查找這幾個人的傳説故事了。這些人同屬傳説時代的著名人物。由此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以下問題:故事主要介紹了誰?他的貢獻是什麼?這些貢獻全是他一個人的成果嗎?

(2)這一時代的傳説有很多,教師播放視頻一關於黃帝的動畫,讓學生帶問題看視頻。(視頻:黃帝戰蚩尤。查找方式:百度視頻搜索黃帝戰蚩尤,選取其中合適資源。下載後對視頻進行截取1分27秒到2分36秒,和2分57秒到4分46秒,並將兩段合併使用。)

(3)視頻播放後提問視頻主要介紹了誰?學生回答(黃帝)後,課件出示黃帝圖片。

(4)問其貢獻是什麼?(學生帶問題觀看視頻,並結合教材找答案。)教師在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答案。(學生帶問題觀看視頻,並結合教材找答案。)教師在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答案。

(5)教師提問是否所有這些了不起的貢獻均一定與黃帝有關?學生解答後,教師簡單總結。遠古時期的任何一件發明或改進,都是積無數人之力,經歷漫長歲月摸索的結果,絕非一人短時之功勞。但是因為確切情況已不可考,後人在追述他們歷史的時候,往往將一些發明創造集中附會在他們中間的傑出代表身上。

(6)視頻中的故事與同學們蒐集到的材料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有是哪些?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材料和個人分析進而對這個傳説的的真實性,真實程度進行探討。注意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意見,但教師要適當進行調整,以免跑題和佔用過多。

(1)視頻中提到的另一個在學習提綱中出現的重要人物是誰?學生回答(炎帝)課件出示《神農教稼圖》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搜索“神農教稼圖”,在結果中選取適當圖片。

(2)他有什麼貢獻?學生結合教材回答。教師用課件進行展示。

(1)課件出示遠古傳説地圖。黃帝炎帝部落通過戰爭走向聯合,不斷繁衍,形成華夏族的主體。(中華民族的雛形形成)炎帝黃帝更因其功績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2)華夏族是否僅僅由炎黃兩個部落發展而來呢?課件一角出示龍的圖片從龍的形象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是有多個部落發展而來的。過渡:炎帝黃帝后的很多年裏,黃河流域又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

(1)課件出示問題:這段視頻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是誰?提到的'重要制度是什麼?

(2)課件出示動畫堯舜禪讓視頻下載後進行截取第一段.從9秒到1分16秒,第二段從1分42秒到2分45秒,第三段從2分54秒到5分08秒,讓後將三段視頻合併使用。找學生回答問題。課件出示堯舜圖片。

(3)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主要是因為舜具有哪些品格特徵?

(4)視頻中的故事與同學們蒐集到的材料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有是哪些?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材料對這段視頻的真實性進行簡單討論。教師同樣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和調整和調整以免跑題和用時過多。過渡: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禪讓給了舜,舜後來又把它禪讓給了禹。

(1)課件出示禹圖片指出禹被禪讓是與其功勞密不可分的。

(3)課件出示大禹治水形象圖治水時治理哪條大河?(強化黃河流域這一內容)

(4)請同學講述有關大禹治水的傳説故事。(如三國家門而不入等,不宜太多。)用提問要點方式進行小結。課件展示內容。本課我們瞭解了很多傳説故事,這些傳説故事可信嗎?你還知道哪些神話傳説?學生結合課前上網等搜索到的傳説故事進行簡單介紹。

3.堯年老後,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xx給舜,後來舜又以同樣的方式傳位給禹。

4.禹是傳説時代的英雄,他因為有功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他的主要事蹟是xx(四字)。

5.有關炎黃的傳説,哪些反映了歷史的真實,哪些是人們的想象?

從本教案的實際應用來看,教學效果比較不錯。學生普遍能對本課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併產生比較深刻的印象。在他們識記重點知識的同時,都能一定程度上比較順利的區分出傳説和史實的區別。

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尤其是一些容易偏離主題或者耗時過長的現象出現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及時調整。

第3篇

為體現新課程改革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導思想,我將《凸透鏡成像規律》設計成學生通過實驗以及數據分析得出規律的科學探究過程進行組織教學,基本流程為複習提問(有關生活中的透鏡)→引導提問→討論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分析論證→實驗評估→交流合作→實際應用→課堂小結。

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和做出猜測與假設的能力。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道理,勇於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學原理。

根據猜測設計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實驗數據的分析、實像和虛像

【器材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照相機、投影儀

根據上節課生活中的透鏡提出利用什麼光學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麼差異的提問,再由凸透鏡成像的差異引入新課。

播放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利用凸透鏡成像的動畫和成像差異表格

同樣是凸透鏡,成的像有時倒立,有時正立,有時放大、有時縮小,跟什麼因素有關呢?請同學們猜猜看

根據動畫和成像差異的表格,幫助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和假設

介紹實驗儀器:凸透鏡:f=10cm,光具座(重點:光具座上的刻度、光屏以及暗示學生光具座上的物體、透鏡、光屏都是可以移動的)、蠟燭、火柴

鼓勵學生利用現有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可行的實驗方案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讓實驗組交流自己的實驗方案,並説出儀器所起作用教師確定一個合理方案,指導觀察實驗數據表格,明確實驗觀察和記錄的項目

學生同時觀察實驗數據表格,明確實驗觀察和記錄的項目

點蠟燭、移光屏,觀察,讀出物距和像距,將數據記錄在學案的表格中,結合猜想思考得到什麼結論。

第4篇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2)經歷“光是怎樣傳播的”探究過程,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1)能領略色彩斑斕的光之美,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

(2)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光手電、蚊香、玻璃磚、火柴、蠟燭、光屏、中間有孔的不透明硬紙板、盛水的小燒壞(水中放適量粉筆末)、果凍。

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伴隨着舒緩的音樂,播放一幅幅美麗的城市夜景。

師:伴隨着美妙的音樂,同學們欣賞到了美麗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學們想對老師説點什麼呢?(學生談感受)是的,正是有了這色彩斑斕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麗,如此迷人。對於光,同學們想知道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光的'傳播》。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城市夜景,那麼,這些把城市點綴的如此美麗的光是哪兒來的呢?

生:結合圖2、1—1天然光源和圖2、1—2常見的人造光源,閲讀課本。然後討論交流。

師:是的,是從光源發出來的。除了課本上舉的例子,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光嗎?

師:很好,剛才同學們説出了好多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我們就把這些物體能夠發光的物體,稱之為光源。

像太陽、螢火蟲、水母這類能夠自然發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像點燃的蠟燭、霓虹燈、白熾燈這類由人類製造的發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師:(手拿着一個激光手電射向天花板。)老師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從激光手電發出的光是沿着怎樣的路徑傳播到天花板上去的?請同學們根據你的經驗或感性認識提出自己的猜想。

師:同學們都猜想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可科學是嚴謹的,僅僅靠猜想是不夠的,怎樣檢驗我們的猜想的正確性呢?

師:好,今天,同學們就用實驗桌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

(學生動腦動手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並觀察各小組實驗情況。)

師:好,現在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設計的實驗、操作的方法、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告訴大家?

學生甲:我們先用激光手電射向硬紙板上的小孔,在另一側的光屏上看到一亮點,而射向硬紙板的其他位置時看不到亮點,説明光沿直線傳播;然後我們做了小孔成像實驗。點燃蠟燭,中間是帶小孔的不透明硬紙板,另一側是光屏,在光屏上我們看到了燭焰的倒立的像。也説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學生乙:當我們點燃了蠟燭的時候,我們小組四個人都看到了光,説明光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學生丙:我們先點燃香,然後用激光手電沿着向上冒的煙的方向照過去,我們看到了一條亮光,時斷時續的,美極了!

學生丁:我們用激光手電照射燒杯裏的水,看到水中一條亮光。又照射果凍,還是看到一條亮光。

師:同學們説的太精彩了!方法各異,但都説明了一個問題: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現在請同學們看老師做一個實驗。

演示實驗:把玻璃磚固定在光具盤上,用激光燈沿光具盤面射向玻璃磚。

師:對呀,光不再沿直線傳播了,同學們能想想什麼原因嗎?

師:考慮一下,同學們做實驗的時候,光是在什麼介質中傳播的?而老師做實驗的時候呢?

生:我們做實驗時,光是在水中、空氣中、果凍中傳播的,是同一種介質,而老師做實驗的時候,光是從空氣傳播到玻璃中,介質不一樣了。

師:很好。所以我們説“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首先要在同種介質中,而且是均勻的。同學們能總結這個結論了嗎?

師:知道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那我們如何描述光呢?我找兩個同學到黑板上畫出來。

學生依據日常生活經驗及對光的認識畫出光的表示方法。

師:同學們畫的都很好,我們就用一條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用箭頭代表光的傳播方向。這樣的表示方法體現了我們物理學上的簡單之美。

師:我們知道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同學們能舉例説明哪裏用到了光的直線傳播嗎?

生:在開掘隧道時,工程師們常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現偏差。

生甲:我們玩過的手影遊戲,就是因為光在傳播過程中被手擋住了,在手後面的牆壁上產生影。

生乙: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也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

生丙:剛才我們做的實驗“小孔成像”也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第5篇

3、學會5個生字,綠線中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掌握多音字“濟”,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理解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落大意。

2、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課文的意境美,體會嫦娥的品質。

能力目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落大意。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輪圓圓的月亮從水面升起,作為一個受過中華傳統文化薰陶的中國人,心中此時會不由冒出許多的詩句來,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比如……(讓生去補)

在四年級,我們還學過一首蘇軾在中秋之夜寫的詞……

引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是啊,在月圓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們多麼盼望能和自己的親人相聚在一起。這是一個多麼温馨而甜蜜的時刻啊。記得小時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懷裏看月亮,看吳剛伐桂,看玉兔搗藥,聽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2)自學好生字新詞(會讀、會寫、理解),常規:比較組詞、課後描紅。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講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九個太陽。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講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講人們想念嫦娥,企盼團圓。

再讓學生試着用簡練的語言給三段分別列一個小標題,交流後板書: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師:列小標題,我們是把課文讀短了,這是本領;讀完課文,頭腦中留下了印象,這時能用自己的語言將頭腦的印象生動地講出來,這也是本領。這節課先來個簡單的,請你用上黑板上的詞語將這個故事講出來。試試吧。

2、採記“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有關中秋、月亮的傳説。

精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1、今天我們繼續讀美麗的民間故事——(讀題)《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們頭腦裏就會出現一幅畫。什麼樣的畫?

2、(課件出示)看,引説:藍藍的——天,圓圓的——月,衣帶飄飄的——嫦娥。感覺怎樣?(美)

3、課文中有一段話具體描寫了嫦娥奔月的這幅畫面,能找到嗎?

4、讀一讀。讀文字有什麼感覺?(同樣“美”,板書)(激發)嚮往美的同學一定爭着讀;心中擁有美的同學一定渴望讀)

5、老師也想讀:(老師讀,不同,我們來對照讀一下,到底有什麼差別。)

1、這段文字抽出來讀我們感覺很美,現在請同學們將這段文字送回文章裏去,把課文整體讀一讀,留意一下,當你再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你還認為嫦娥奔月僅是畫面的美嗎?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體説説嗎?先默讀,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語句用線畫下來。

學生讀畫後:同學們一定把自己的認識化為了智慧的波浪線了,我們來交流。

先從總體上把握。體會在兩點上:一是接濟貧苦的鄉親們。二是不讓壞人逢蒙害人,不顧一切吞下仙藥。

(1)什麼是“接濟”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樣接濟貧苦的鄉親們的嗎?

例:村東的王二家沒米下炊了,孩子們圍鍋台餓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卻一塊布來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這種給以物質上的具體援助,就叫——“接濟”,像這樣事例説也説不完,所以鄉親們都——十分喜歡她。

(2)第二件事情是關鍵,這件事是因一個人而生,那個人就是——逢蒙。那是一個*詐貪婪的'小人。“*詐”(虛偽騙人)體現在哪兒?“貪婪”呢?(“把仙藥交出來!”)面對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麼做的?讀。

“周旋”,什麼叫“周旋”呢?這樣,我們來演一演,我來演那個*詐貪婪的逢蒙,誰來演嫦娥?

逢蒙:別裝蒜了,你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藥交給了你,是你藏起來了,説,藏在那兒了?

嫦娥:你一定聽錯了,那天是他採的草藥賣了錢當我藏起來的。逢蒙兄弟,你缺錢嗎?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來給你拿。

逢蒙:哼,別跟來這一套,我不會聽錯的。(接着翻箱倒櫃搜起來)

與扮演嫦娥者交流:你為什麼要與逢蒙周旋呢?(照應課文中的“心想”)當週旋失敗後,你又為何一口吞下仙藥?(進一步強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誰來將第5自然段來讀一篇,再現那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4、(接着學生),嫦娥吃了仙藥,突然身體就變輕了,飄飄悠悠飛了起來……(讀那段文字)

5、現在我們感覺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個理由,那是——因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內心你能體會到嗎?你願意成為的嫦娥的知音嗎?請你用一個詞語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3)留戀、不捨——留戀人間的生活,這人間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無比的后羿。

7、如果當嫦娥身體輕起來,飛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個温馨的家,飛離了自己曾經與鄉親生活過的村莊,越飛越高,心中湧起的最強烈的情感應當是什麼?這幅圖有個細節是不是改一改更適當呢?(出示修改後的圖)——我們是不是也把這段文字改一改。(淚眼朦朧,不時迴轉頭來遙望大地。)

1、嫦娥深愛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從課文裏哪些細節得知的?讀7小節,我不想聽你説,我想聽你讀。(放音樂)

2、、后羿對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鑑。“嫦娥!嫦娥!”這是課文中后羿唯一對嫦娥説的話,其實,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話要對嫦娥説啊。但萬語千言,一切均濃縮在這連聲的呼喚聲中,全體男生讀。

3、同學們,嫦娥奔月就意味她與丈夫……意味她美滿的家庭將……意味鄉親們再不能……現在再讀這段話(第六小節),你的心情怎樣?(交流後)讓我們帶着對嫦娥的敬意,帶着美好事物破裂帶給我們的無奈、傷痛再來讀這段話吧。

4、因為這樣的美好情感,也就產生一個美好的節日,那就是——讀最後一小節。

其實,《嫦娥奔月》有許多版本,李商隱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討論:你喜歡哪個故事?為什麼?(純潔的月亮,純潔的嫦娥——美)

師:我也喜歡,但課文的故事裏,我也發現了問題(指導自相矛盾處),我曾經跟大家講過,編故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圓其説,怎樣才能把這個故事編得更完美呢,這個任務交給同學們課後完成。

第6篇

(1)瞭解曲線運動的特點,速度方向在該點切線方向上且時刻在變,因此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2)瞭解曲線運動的條件:合外力與速度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3)根據學生理解能力,可將曲線運動的條件深化,即平行速度的力只改變速度大小;垂直速度的力只改變速度方向,可根據力的效果將合外力沿速度方向和垂直速度方向分解;

(4)瞭解合運動、分運動,掌握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5)由分運動的性質及特點綜合判斷合運動的性質及軌跡。

2、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有關教學軟件,並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總結概括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曲線運動的條件,以及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處理複雜運動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概括推理能力,並激發學生興趣。

3、滲透物理學方法的教育。研究船渡河運動,假設水不流動,可以想象出船的分運動;又假設船發動機停止工作,可想象出船隻隨水流而動的另一分運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運用物理學抽象思維的基本方法。

1、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曲線運動為什麼是變速運動,理解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定則;

2、已知兩個分運動的性質特點,判斷合運動的性質及軌跡,學生不容易很快掌握,是教學的難點,解決難點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把每個分運動的初始值(包括初速度、加速度以及每個分運動所受的外力)進行合成,最終還是用合運動的初速度與合外力的方向關係來判斷。

2、斜槽、條形磁鐵、鐵球、投影儀、計算機軟盤、彩電。

機械運動可以劃分為平動和轉動,而平動又可以劃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所以曲線運動屬於平動形式,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仍然可以看成一個質點,曲線運動比直線運動更為普遍。例如,車輛拐彎;月球繞地球約27天轉一圈;地球繞太陽約一年轉一週;太陽繞銀河系中心約2.2億年轉一週。

因為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連續發生變化,我們很難直觀物體在某時刻的速度方向。可以設想如果某時刻的速度方向不再發生變化,物體將沿該時刻的速度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後聯繫實際引導學生想象幾種現象。

(1)讓學生回答,繩拉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圓周運動,當繩斷後小球將沿什麼方向運動?(沿切線方向飛出)然後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繩斷後小球速度方向不再發生變化,由於慣性,從即刻起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沿切線飛出。

(2)教材內容:砂輪磨刀使火星沿切線飛出,引導學生分析原因:被磨掉的熾熱微粒速度方向不再改變,由於慣性以分離時的速度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又如,讓撐開的帶有雨滴的雨傘旋轉,雨滴沿傘邊切線方向飛出(與上例同理)。

(3)在想象與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得出: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在某時刻的瞬時速度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上。並引導學生注意到:曲線運動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同時變化,但速度的方向是一定改變的,速度是矢量,方向一定變,速度就一定變,所以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可知,速度的變化一定產生加速度,而加速度必然由外力引起,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並且方向相同。隨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如果合外力與速度在同一直線上,物體將做什麼樣的運動?(變速直線運動)

(2)繩拉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速度大小不變的圓周運動,繩子的拉力t起什麼作用?(改變速度方向)

(3)演示實驗(用投影儀或計算機軟件):讓小鐵球從斜槽上滾下,小球將沿直線oo′運動。然後在垂直oo′的方向上放條形磁鐵,使小球再從斜槽上滾下,小球將偏離原方向做曲線運動。又例如讓小球從桌面上滾下,離開桌面後做曲線運動。

③不平行也不垂直速度的外力,同時改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④引導學生得出曲線運動的條件:合外力與速度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物體的運動往往是複雜的,對於複雜的運動,常常可以把它們看成幾個簡單的運動組成的,通過研究簡單的運動達到研究複雜運動的目的。

①把注滿水的乒乓球用細繩繫住另一端固定在b釘上,乒乓球靜止在a點,畫出線段bb′且使ab≈bb′(如圖5),用光滑棒在b點附近從左向右沿bb′方向勻速推動吊繩,提示學生觀察乒乓球實際運動的軌跡是沿ab′方向,幫助學生分析這是因為乒乓球同時參與了ab方向和bb′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的結果,而這兩個分運動的速度都等於棒的推動速度。小球沿豎直方向及沿bb′方向的運動都是分運動;沿ab′方向的是合運動。分析表明合運動的位移與分運動位移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②船渡河問題:可以看做由兩個運動組成。假如河水不流動而船在靜水中沿ab方向行駛,經一段時間從a運動到b(如圖6),假如船的發動機沒有開動,而河水流動,那麼船經過相同的一段時間將從a運動到a′,如果船在流動的河水中開動同時參與上述兩個運動,經相同時間從a點運動到b′點,從a到b′的運動就是上述兩個分運動的合運動。

注意:船頭指向為發動機產生的船速方向,指分速度;船的合運動的速度方向不一定是船頭的指向。這裏的分運動、合運動都是相對地球而言,不必引入相對速度概念,避免使問題複雜化。

①用分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求合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叫運動的合成。反之由合運動求分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叫運動的分解。

②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遵守矢量運算法則,即平行四邊形法則。例如:船的合位移s合是兩個分位移s 1 s 2的矢量和;又例如飛機斜向上起飛時,在水平方向及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別為v 1 =vcosθ,v 2 =vsinθ,其中,v是飛機的起飛速度。如圖7所示。

①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提問學生為什麼?(v合為恆量)

②提出問題:船渡河時如果在ab方向的分運動是勻加速運動,水仍然勻速流動,船的合運動軌跡還是直線嗎?學生思考後回答並提示學生用曲線運動的條件來判斷,然後引導學生綜合概括出判斷方法:首先將兩個分運動的'初始運動量及外力進行合成,然後用合運動的初速度及合運動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關係進行判斷。合成結果可知,船的合速度v合與合外力f不在同一直線上,船一定做曲線運動。如鞏固知識讓學生再思考回答:兩個不在同直線上初速度都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是什麼運動?

(1)通過此例讓學生明確運動的獨立性及等時性的問題,即每一個分運動彼此獨立,互不干擾;合運動與每一個分運動所用時間相同。

(2)關於速度的説明,在應用船速這個概念時,應注意區別船速v船及船的合運動速度v合。前者是發動機產生的分速度,後者是合速度,由於不引入相對速度概念,使上述兩種速度容易相混。

(3)問題的提出:河寬h,船速為v船,水流速度為v水,船速v船與河岸的夾角為θ,如圖9所示。

分析①用船在靜水中的分運動討論渡河時間比較方便,根據運動的獨立性,渡河時間

分析②當v船>v水時,v合垂直河岸,合位移最短等於河寬h,根向與河岸的夾角。

1、曲線運動的條件是f合與v不在同一直線上,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為曲線的切線方向。

2、複雜運動可以分解成簡單的運動分別來研究,由分運動求合運動叫運動的合成,反之叫運動的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

3、用曲線運動的條件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知識可以判斷合運動的性質及合運動軌跡。

最後一例題可作為思考題先留給學生。在學生思考後講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