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8篇 潑水節教學反思:難忘經歷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3W

本文主題為《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潑水節是我國傳統佳節,是我國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通過此節日的介紹和慶祝,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傳統文化的熱愛。本文將探討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8篇 潑水節教學反思:難忘經歷

第1篇

今天給學生講了《難忘的潑水節》一課,感受頗深。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敍述了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景,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羣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剛開始,的確讓我很驚訝,孩子們連周總理是誰都不知道。所以我給學生延伸了我國的開國領袖,並且講解了周總理的主要事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課文第四段“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這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想象:周總理把水潑向誰?向他(她)祝福什麼?傣族人民把水潑向誰?向他祝福什麼?學生説後表演讀,氣氛很活躍。從這裏,學生真正感受到周總理的可親可敬,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總理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

學完這一課,也使我認識到從小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愛國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不忘歷史,從而樹立起從小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8篇 潑水節教學反思:難忘經歷 第2張

第2篇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讓人温暖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敬愛的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羣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破水祝福,同慶盛大的節日。

有感情地朗讀時本課的難點,而最大難點在於周總理生活的時代離現在的學生有很長的時間距離,他們大部分連周恩來總理是誰都不知道,更難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特殊感情。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為什麼使人“難忘”?如何理解“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這個情感重點?我想首先要走進理解周總理生活的那個年代,感受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品質,感受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對他的無限熱愛和無比崇敬,所以我課前佈置學生收集了有關周總理的'資料,並在課堂上簡介周總理生平結合圖片向同學們講了《一束鮮花》、《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鋪墊,明白了周總理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麼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會感到如此幸福。。

教學中,我引導着孩子們去尋找傣族人民為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抓住“火紅火紅”一詞,讓學生感受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多麼開心和幸福。通過朗讀感受到人們對總理無限的崇敬。然後我們抓住體現周總理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一詞理解總理的可親。從總理的穿着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捱得那麼近,沒有絲毫的特殊,從而感受總理偉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後兩個自然段的朗讀,孩子們的感情可以説是水到渠成,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不足的地方,我覺得對於課文的朗讀,我的示範過多,以至於孩子們自己的理解的朗讀較少,除了最後兩個自然段的表現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數是孩子們模仿我的朗讀模式進行的,應該相信學生,多放手讓學生自主感受、領悟,多點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東西。

第3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四、課前準備:教師製作課件、學生蒐集查詢潑水節資料,瞭解周總理生平,事蹟。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

2、消滅“特務”。藉助生字背景圖上的`拼音消滅這些“特務”。

3、交流識字方法。(感悟:有學生髮現可用形聲字規律識字識記的,也有編故事識記的如“褂”字,孩子説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裏煉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1、看圖發現,説説人物的表情、衣着,動作和心情。用“我發現......”的句式説話。

(1)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總理衣着與表情的句子朗讀體會。

(反思: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領會文章內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個別、比賽等多種形式,不斷反覆地朗讀課文,力圖通過朗讀來感受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我指導孩子朗讀本文的語調定為稍高些,因為本文的感情基調始終是熱情洋溢、幸福快樂的,也加上一些運氣和吐音的知識,讓孩子不光是語調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緒激動,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你想知道什麼?(反思:問這個問題是預測孩子可能會想知道什麼是鳳凰花,想了解鳳凰花的有關知識。果然,上課時就有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我就給孩子們欣賞了鳳凰花的圖片,介紹了鳳凰花的習性。)

周總理一手端着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者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民祝福。

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第4篇

上週是沛澍備課,我在沒備課的情況下看課件,並不理解沛澍的設計意圖,等備完課之後回頭發現這篇課文設計的真的很好。

經過認真備課和梳理課件,我們班這節課進行的很順利。開篇讀課題,在課題中教學“潑”字。之後讀課文,問學生問題,檢驗預習成果:什麼是潑水節?孩子簡單回答後,師放一系列潑水節圖片,然後我給孩子們講解什麼是潑水節—少數民族的一種慶祝節日,用來表示對人們的祝福。

這之後進行識字教學,二年級不需要逐字説識字方法了。在開火車領讀和男女生輪讀中發現孩子們掌握的不好的生字,再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習,已達到鞏固加強的目的.。

“蘸、襟”兩個字孩子們容易讀錯,可用生活中識字記住它。“同學們吃過火鍋吧,火鍋蘸料的蘸就是這個蘸。”“襟”是指衣服的一部分,襟字右半部分念jīn,所以它是形聲字。

第二次代問題讀課文“這次的潑水節為什麼難忘?”鍛鍊孩子用“因為……所以……”句式説話。因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歡度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所以這個潑水節十分令人難忘。

指導朗讀重點指導第三段。第一、二段中讓孩子加重“特別、一起”等詞彙的語氣。重點找找課文時如何描寫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敲起鼓、撒花瓣、賽龍舟、放花炮”

周總理的外貌什麼樣?到課文裏找找説説。學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周總理説什麼?通過孩子們的回答,我覺得他們知道了周總理是個讓人敬愛的人。但我覺得識字部分我還是太磨嘰,耽誤很多寶貴的時間,以後要多注意這個問題。

第5篇

?難忘的潑水節》是統編教材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文中主要介紹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通過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周總理穿着傣服和傣族人民一起潑水祝福,把快樂和幸福帶給他們,體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所以講課時按文章順序來進行讓學生體會到周總理對人民的關心,與人民的心連心。整篇文章洋溢着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裏行間,表達了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首先,導入後從題目入手。因為學生有讀熟課文的基礎,幾乎所有的學生能抓住題眼。以“難忘”為題眼,強調此次“潑水節”的不同尋常直接點明文章主題。所以上課一開始就強調題目中那個詞應重讀。

其次,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體會傣族人民為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抓住“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並讓學生去感受歡迎場面之隆重,通過朗讀去感悟人們對總理的無限的崇敬。

第3,本課的'場面描寫是課文的一大特色,描寫具體、生動。在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周總理神情、外貌、動作的詞句,並反覆朗讀,在讀的基礎上體會文意。抓住句段中的關鍵詞,如“笑容滿面”並引導學生做一個笑容滿面的樣子進而體會親切。尤其是穿着的描寫讓學生理解一位共和國的總理能尊重民族風俗,這正是讚頌了周恩來總理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崇高品質。同時注重了本課的插圖,課文的插圖正是照應着這一部分內容的,而且畫面人物清晰,主次分明,所以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圖文結合,用好本課的插圖有利於引導閲讀。又以閲讀來加深對插圖的理解。

最後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昇華。我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氣氛,如: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麼開心!多麼令人激動的場面啊,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讚歎:讓學生感情朗讀---多麼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多麼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多麼令人幸福的場面啊,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讚歎:讓學生再感情朗讀。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再聯繫之前對總理的認識,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不足之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領會文章內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但感覺指導的不到位,還應注意通過朗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6篇

國小語文第四冊《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寫了敬愛的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可是,上完這節課之後才發現,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因此,在上這節課之前,必須講解一些有關於周總理的事件,讓學生了解周總理的基本情況,明白了周總理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會感到如此幸福、難忘。

這篇講讀課文,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既生動又形象,課文中很多詞語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着”“踩着”。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這些,都體現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的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説完整話,並對錶達好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學生説話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變成了願意説、想要説。比如:用“笑容滿面”、“一邊......一邊......”聯繫現實説一句話,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手來,有個同學還説出了這樣一句話:爸爸一邊抽煙一邊看電視。我又藉此向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知道我在上課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我沒有充分利用好所出示的課文插圖,對學生觀察插圖沒有做適當的指導,更沒有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方位去觀察插圖.....希望在以後的教學路上,通過學習,我能夠不斷進步,在大家的幫助下,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第7篇

體現“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這一情感重點。在教學中,我以“情”為感召力,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在“情感的薰陶”中體驗總理和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通過描述周總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沉着、機智、樂觀的精神和為新中國做出的偉大貢獻,學生被周總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學生明白了周總理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麼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會感到如此幸福。同時,在眾多國家領導人當中,我非常敬佩周總理,我常常為我們有一位這樣的好總理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因此,老師對總理的愛戴、尊敬也成功地轉移到學生的身上。這都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

課文裏,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特別”“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詞句,無一不體現人民的高興心情。課文從總理的穿着,神情和動作着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着”“踩着”。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寫“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我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發現了一系列的不足。沒有儘可能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朗讀方式,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觀察發現……學生沒有完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8篇

一、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從一開始的設計,課件的準備,到觀看課堂實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注重了以下幾點

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所以,讓學生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令人難忘,就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自己利用書籍、網絡等資源查閲關於傣族的潑水節、周總理及其他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資料,初步培養了學生自主查閲資料的能力,也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導入環節,播放過潑水節的視頻後,又出示周總理的圖片,簡介了周總理,這樣,學生基本上了解了故事背景,容易走進文本中去。

“以讀為本”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朗讀課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課文的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齊讀等,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前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並通過自己的理解讀出個性。

在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這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想象:周總理把水潑向誰?向他們祝福什麼?學生説後表演讀,興趣盎然。從這裏,學生真正感受到周總理的`可親可敬,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總理的人格魅力。

課文中很多詞語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詞句,無一不體現了傣族人民的高興心情。教學中,我注意抓住這些詞語,在語言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

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正確的理解字、詞、句,並能靈活運用字詞句,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課堂表演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字詞句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本文中周總理潑水時“端、拿、蘸、潑”,引導學生用動作演一演這些動詞,不僅揭示了詞語的含義,而且通過比較使學生更清楚、更深刻,更有趣地理解了詞義,課堂教學也充滿活力。

一個學生演周總理,其他同學演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學生情趣盎然,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有以下幾個亮點

①利用優教班班通上的資源,播放潑水節的視頻,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理解課文做準備。

①“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在出示這句話時,集中了一下學生的注意力,因為這裏特別設計了一個動畫,是為了帶給學生動感,形成視覺衝擊力,化靜為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②在小結“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這個問題時,播放花炮滿天的圖片,再配上聲音,力求創設節日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突出場面的熱烈。

③在朗讀第三自然段時,配上背景音樂,烘托一下氣氛,讓學生感受到當時隆重而熱烈的場面。

本課為調動學生積極性設計的環節:表演總理和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由於讀的次數少,學生接觸少,感悟少,表演時雖很有興趣,但不會進入角色表演。

表演完之後,讓學生互評,指出優點和不足。比如:周總理的表情應該是“笑容滿面”,傣族人民應該是“歡呼”,這樣對課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