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1篇 【數學學習樂趣無限】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分享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6W

這篇教案是針對大班學生設計的數學活動教案,旨在通過遊戲和趣味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和思維能力。教案內容涵蓋加減法、乘法、除法等知識點,適合於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和家庭教育使用。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1篇 【數學學習樂趣無限】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分享

第1篇

1、根據情景和相關數量,嘗試編加、減法應用題並進行計算,體驗其中的快樂。

2、初步瞭解應用題的三要素:兩個已知數和一個問題。

難點:能夠清楚、準確的表達圖意並進行提問。

一、遊戲。(複習10以內數的組成)小朋友,今天老師和大家玩一個遊戲,想不想玩?大家要遵守遊戲規則:老師出示一個數字10,問:10可以分成4和幾?是幾就把你手中幾的卡片舉起來。違反遊戲規則就被開除遊戲。(進行遊戲)

小朋友真聰明,以前我們學了加法和減法,今天老師要用一些小故事來考考大家,小朋友可一定要認真聽清楚老師問的問題再回答,看誰拒收最積極!

(1):有一天胖胖豬和貝貝羊一起去趕集,胖胖豬先買了5個西瓜,又買了4個西瓜,一共買了多少個西瓜?用什麼方法計算?

(2):像這樣用問題來考大家的小故事叫應用題,應用題都是講述一件事情,告訴大家兩個數,提出一個問題。用加法來計算的'叫加法應用題。

應用題的結構:講述一件事情,知道兩個數,有一個問題,

2、:貝貝羊先買了3個西紅柿,又買了4個,小朋友輕便一個加法應用題考考大家。

出示貝貝羊,按以上模式出示教具請幼兒觀察,提醒幼兒嘗試編加法應用題。(列式計算)

1、:胖胖豬把9個西瓜運回家,吃了2個西瓜,還剩幾個西瓜?用什麼方法算?請幼兒列式計算。

利用以上情境,胖胖豬有9個西瓜,吃了2個,還剩幾個西瓜?(列式計算)總結::這種用減法酸的應用題矯健法應用題。減法應用題和加法應用題一樣,要將一件事情,,知道兩個數字,提出一個問題。

2、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並嘗試編應用題,最後列式計算。

貝貝羊買了7個西紅柿,送給寶寶兔2個,請小朋友來編一個應用題。

1、結合掛圖編應用題出示掛圖,誰最先能編出來。(幻燈片)

2、生活實例編應用題小朋友,有十角錢,買尺子花了5角錢,還剩多少錢?這就是一道應用題,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編應用題,大家可以來試一試。

我們生活中的事情變成有趣的應用題,大家就能很快的計算出來,知道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又快又方便。

活動延伸:情景數學幼兒用書p150頁,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觀察,自編應用題並進行口述,然後列式計算。

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深地體驗到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1篇 【數學學習樂趣無限】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分享 第2張

第2篇

數學學習對與幼兒而言,最大的難點在於具有抽象性、單一性。傳統的數學教材往往以嚴肅的面孔成現在幼兒面前,容易讓幼兒產生枯燥和疲倦的感覺。繪本作為一種新穎的教育教學題材,包含了一些富含數學知識的繪本,主張將數學知識與生動的故事相結合,寓教於樂,為幼兒提供了一種在閲讀和觀察思維過程中學習數學的方式。繪本《避開惡貓的方法》講述了一羣小老鼠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來選擇躲避惡貓的方法,在投票的過程中,孩子認識了實物圖表和柱形圖表。在大班年齡段歲孩子進行粗淺的統計教學,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規範的統計概念及方法,促進幼兒數學邏輯思維的發展。

1、初步瞭解實物統計圖和柱形統計圖的形式,理解兩種圖標所表示的意思;

2、知道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解決問題;

2、實物:禮物盒、字條、柱形統計圖2張、橡皮泥球兩串(用繩子串好)

1、出示禮物盒: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你知道這是誰準備的禮物呢?有打算送給誰呢?

2、出示惡貓圖片:原來,這是一羣小老鼠送給惡貓的禮物。你們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3、故事:從前,一羣小老鼠在一個大倉庫裏過着開心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外出歸來的小老鼠發現倉庫被翻得亂七八糟,牆上還留有一張字條(出示字條,寫着:親愛的小老鼠:我是貓,兇惡的貓,我一定要吃了你們!)糟了,這可怎麼辦呀!你能幫小老鼠們想想辦法嗎?

4、基本部分:認識瞭解實物統計表與柱形統計表;認識瞭解實物統計圖

(1)老鼠們討論以後,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給惡貓的脖子上掛上一個會發出聲音的東西,這樣惡貓一走動就會發出叮噹叮噹的聲音,老鼠們聽到聲音就知道惡貓來了,可以及時的逃跑。可是,掛什麼東西比較好呢?(引導幼兒做簡單討論)

這兩種會發出聲音的物品,你同意哪個呢?幼兒分別用舉手表決和戰隊表決的方法來投票。這兩種方法哪個能最快看出來結果?為什麼?

(3)小朋友的選擇結果已經出來了,那小老鼠們是怎樣選擇的呢?

鼠爸爸請小老鼠們仔細想一想,同意哪種物品就在這種物體下邊擺上一個小石子。(將兩串橡皮泥球粘貼在鬧鐘和鈴鐺圖片下方)

請幼兒觀察實物統計圖:鈴鐺下邊有幾顆小石子?鬧鐘下邊有幾顆小石子?你發現了什麼結果?

(5)小結:這是一張實物統計圖,小老鼠們用石子表示了自己的選擇。那到底應該掛什麼呢?為什麼?(少數服從多數)

(1)故事繼續:那到底應該什麼時候把禮物送給惡貓呢?老鼠們提出了三種選擇:

(2)出示代表三種時間的圖卡,請小朋友用手中的'磁力片在相應的圖片下邊進行實物統計。

(3)小老鼠們又進行了一次投票,不過他們這次用了一種不一樣的統計方法。(出示柱形統計圖)

這張統計圖和我們剛才用的實物統計一樣嗎?哪裏不一樣?三個圖案表示什麼意思?豎線上的數字表示什麼?你從這張圖上看出來選擇每個時間的老鼠各有幾隻呢?選什麼的最多?選什麼的最少?

(5)、小結:柱形統計圖可以讓我們很清晰的看出來每種選擇的數量,選擇的越多柱形就越高。那小老鼠們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送出禮物呢?為什麼?(少數服從多數)

1、故事結尾:老鼠們把鈴鐺放進禮物盒,寫上:送給帥氣的貓咪。中午郵遞員叔叔送信時,老鼠們把禮物悄悄地放在了大門口,主人給貓咪戴上了鈴鐺。從此以後,老鼠們再也不怕惡貓了。

2、出示第二張柱形統計圖(愛心、五角星、擁抱、花朵的分類統計)

小朋友們幫老鼠們出了好多主意,老鼠們決定讓李老師幫他們送你們一件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鼓勵幼兒用柱形統計圖記錄活動室內指定的物品。

2、引導幼兒分析自己製作的統計圖的結果,並能大膽和別人分享。

1、本次活動有選擇的選取了繪本的部分內容,緊密圍繞活動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和實施活動的過程中做到了“心中有目標,眼裏有幼兒”,在生動的故事情節中為幼兒介紹了統計的初步概念。幼兒喜歡有趣的故事內容,積極地參與到投票選擇的過程中。

2、活動結束後,幼兒理解了實物統計的含義,也能夠看懂柱形統計圖,分析出每種物品的數量,哪種最多,哪種最少?知道在大家的選擇不一致時,可以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3、本次活動的難點就是理解柱形統計圖的含義,為較好的突破難點,在認識實物統計圖之後,我請幼兒用磁力片進行了一次實際的實物統計,然後再出示柱形統計圖,請幼兒觀察兩種統計圖之間的區別與聯繫,這樣幼兒就能夠更容易理解柱形統計圖的含義。

4、第一次活動設計時,第一次出示老鼠用石頭投票的環節時使用的是石頭圖片,但是又覺得圖片的形式不能充分地體現出“實物”,所以第二次設計時換成了用繩子串起來的橡皮泥球,這樣就更加只直觀。

第3篇

1、通過操作感知比較兩樣或三樣物體的輕重並學習作好記錄。

2、初步感知物體大小、數量、材料與輕重之間的關係。

3、對數學操作活動感興趣,通過操作提高分析、比較、判斷、推理能力。

自制簡易天平稱人手一個、每人一份操作材料(一顆彈珠、一隻塑料小熊、大小紙團各一個、五片雪花片)、每人兩張記錄用紙、水彩筆一支。教師記錄用紙兩張。

⑵同樣是雪花片,在什麼情況下會重一些?(數量多)

⑶為什麼紙團大彈珠小,比起來還是彈珠重?(材料不同)

⑷為什麼雪花片數量多,彈珠只有一顆,比起來還是彈珠重?(材料不同)

第4篇

教具:寬窄不同的紙條,厚薄不同的毛衣、紙、書。

“這是什麼?有什麼不用?”“哪個寬?哪個窄?你怎麼知道的?”“找找活動室裏哪些東西是寬的?哪些東西是窄的?想想還有哪些東西是寬的?哪些東西是窄的?

區別厚薄“我這裏有幾樣東西,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摸一摸,它們有什麼不同?”“哪個厚?哪個薄?想想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厚有薄的?

教後感:大部分幼兒都會從短到長,從長到短排序,在聽老師要求排序時,我發現有的幼兒不聽要求,我讓他從短到長,他就從長到短。這一點還有待與加強訓練。

第5篇

1、經驗準備:教師和幼兒在課前玩過辨別左右的遊戲。

2、物質準備:課件、音樂、一個鼓、七塊田格軟墊。

1、提問:小動物它們在什麼地方?某某小動物在房子的什麼位置?

幼兒回答: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左上邊,右上邊,左下邊,右下邊。

幼兒回答: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左上邊,右上邊,左下邊,右下邊。

空間方位有:上下,前後,左右,中間,裏外,老師編了活動空間方位的遊戲我們到外面去玩。

第6篇

這是一個認識正方體的數學活動,活動用生活中隨手就能找到的材料(牙籤和黃豆)作教具,主小朋友在拼拼搭搭玩玩的過程中學習。正方體是一個立體的圖形,對於大班小朋友來説,他們的空間知覺已經從平面的逐漸過渡到立體的,對於立體的圖形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但對於立體圖形具體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它的構成和特徵都很模糊。所以,老師有必要引導幼兒明確立方體的概念,幫助他們感知立方體的結構。本次活動,就是通過用牙籤拼正方形——正方形的組合——拼成立方體。在這樣形象具體的過程中,小朋友們直對地感知了立方體形成的過程,實現了思維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化。

1.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徵。

發脹的黃豆,牙籤(裝在罐子裏),正方形紙,記錄用的白紙,泥工板每人一塊。

(評:本環節讓幼兒熟悉教具,感知牙籤的數量,為後面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結構打下基礎。)

1.師:請你們用12根牙籤擺成正方形,正方形之間是分開的,看看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你擺出了幾個正方形?(12根牙籤可以擺出3個正方形)

(評:本環節幼兒學習用12根牙籤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結構——四條邊一樣長,形狀是方的。同時知道12根牙籤可以拼成單獨的3個正方形。)

1.師:現在老師請你仍然用這12根牙籤,試試能不能搭出與剛才不一樣的正方形來?能不能拼出站起來的'正方形?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最多可擺出4個正方形)。你最喜歡哪個平面的正方形?躺着的還是豎着的?

(評:本環節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如果合用一條邊,就可以用更少數量的牙籤拼出同樣多的正方形。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證實了同樣用12根牙籤,就可以拼出4個正方形。)

1.師:現在請小朋友想辦法,看能不能擺出比四個更多的正方形。

3.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擺出由6個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

4.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的。(對稱數和環形數)

(評:如果説上一個環節,小朋友用組合的方法,拼出了更多的正方形,那麼在這個環節中,鼓勵幼兒和立體的方法組合正方形,我們藉助材料是泡軟了的黃豆。有的小朋友也許會有過立方體的經驗,他們能夠自己摸索出來,有的小朋友也許自己不能拼出來,那也沒有關第,老師已經準備了拼好的立方體,供幼兒模仿。關鍵是讓幼兒拼出立方體之後真實地感立方體的結構和特點。這是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立方體由六個正方形的面組成,老師用貼彩紙的辦法來解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師:今天小朋友很能幹,用12根牙籤拼出了3個正方形、4個正方形和一個正方體,下次,我們再來動動腦筋,擺出更多更好看的造型,好嗎?

第7篇

1.知道同一起點可以到達不同的路,同一條路可以有不同的起點和終點。

在日常生活和遊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從不同方向描述路徑,如:從家到幼兒園經過哪?從幼兒園到家經過哪?從家到幼兒園可以走哪幾條路?

引導幼兒看情境主題圖“小紅帽”觀察路徑,引導幼兒充分利用情境圖。理解起點到終點所經過的路。

4.看上圖,圖上有那些小動物,每條路上有什麼東西。

7.根據上圖,讓幼兒再下圖找出每條路上分別有什麼實物,將正確的`答案圈起來。

結束活動:幼兒有序收書,整理自己的物品。

第8篇

集體準備:雪花片若干、實物卡、點卡若干、魔術箱一個

自行準備:空白作業紙若干(人手4—6張)

師:“這個紙箱是一台魔術機器,會變魔術,今天老師就要用這個魔術箱子來變魔術,請你們仔細看,看看老師變出了什麼!”

二)教師通過魔術箱演示魔術,幼兒認真觀察、發現規律。

1)放進1個雪花片變出2個雪花片,請幼兒説説,魔術機器是怎麼變的。

2)接着放進2個雪花片變出3個雪花片,請幼兒説説,又有什麼不一樣。

3)再放3個雪花片,請幼兒猜猜會有幾個雪花片出來?為什麼?

4)——“你們發現魔術箱的祕密了嗎?”(出來都多了1個)

1)放進一張數量為5的實物卡片,變出數量為4的實物卡片,請幼兒説説,魔術機器是怎麼變的。

2)以此類推,再變兩次,請幼兒歸納魔術機器是怎麼變的。

三)與幼兒合作變魔術,鞏固幼兒對遞增、遞減規律的認識。

1、放入一張數量為2的'點卡,請幼兒在空白的作業紙上按遞增規律畫出變出來的點卡。

2、請一名幼兒上來任選一張點卡放入魔術箱,其他幼兒按遞增規律畫出變出來的點卡。

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能力選擇提高活動難度,如“多2魔術”、“少2魔術”、“變一半魔術”、“變兩倍魔術”等等;

第9篇

1、引導幼兒對20以內數字進行順序排列,幫助幼兒進一步對20以內的順向唱數順序進行認知和熟悉。2、幫助幼兒理解順序排序中數字間的增減關係。活動準備:在進行此活動之前,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掛圖,引導幼兒複習情境主題“糖果店”的相關內容,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內容並説一説。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上三組不同的數字序列(例如:2→3→□→5→6→7;11→□→13→14→15→□;□→16→□→18→□→20),每組序列中選若干個數字位置留空。

(3)《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幼兒用書大班下學期(一)p10

1、教師可以用小故事導入情境,並出示小動物形像:“小朋友們好,你們看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出示寶寶兔),大家高興不高興?”

2、教師逐一出示數字序列,並引導幼兒觀察黑板上的第1個序列。

教師:“今天寶寶兔給我們帶來了數學王國的數字寶寶,你們看看,這些數字寶寶都是好朋友,它們手拉手來到這裏,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哪個數字沒有和它的好朋友拉手阿?”然後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並説出那個數字後面的`數字是幾。

在這個環節重點是幫助孩子理解數字前後之間的關係,理解前面的數字比這個數字少1,後面的數字比這個數字多。

2、“寶寶兔想請一個小朋友幫幫忙,誰願意從這些數字裏把它的好朋友找出來?”請一名幼兒在黑板上進行操作,從右下角1~20的數字中找到相應的數字,並把它貼在數列空白的位置上。

3、以同樣的遊戲玩法進行後兩個序列的操作,幫助幼兒鞏固順序唱數、點數、以及對20以內序數的經驗。

按照活動規則,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進行第1個序列的練習,然後讓幼兒獨立完成後面的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説明:在進行最後一個序列時,由於本序列第一個數字空缺,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先從題目已經寫出來的數字開始作答。如:10前面的數字是幾?後面的那個數字是幾?13前面的數字是幾?對能力弱的幼兒要加強引導,幫助幼兒理解並檢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數字的唱數順序和數字間的增減關係。

第10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2.在數石頭遊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並嘗試記錄結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的樂趣及感受毛毛蟲的智慧。

1.重點:按動物個子高矮、嘴巴大小、尾巴長短、體重的輕重進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難點:在數石頭遊戲中,比出動物間的輕重關係,並嘗試記錄操作結果。

1.物質準備:ppt課件;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輕重記錄卡、鉛筆、橡皮擦;動物排序圖片。

2.經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蹺板是平的、翹高翹低表示的意思。

師: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看,都有誰呢?一共有幾位?

師:這樣一個愛心形狀的、又大又紅的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饞得動物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是6個動物1個桃子,讓誰先吃好了?

二、幼兒自由分組探討、操作動物朋友比什麼及展示比試結果。

師:動物朋友們決定玩一個“比一比身體特徵”遊戲,誰排第一,誰就先吃這個桃子。小朋友們,你覺得他們會比什麼,最後誰先吃桃子好了?

師:現在我們分三組,和你的夥伴們商量並操作他們比什麼,怎麼比,結果如何?

三、利用ppt,有感情講述繪本故事並學習按動物的某一特徵排序。

師: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勁兒的跺着腳,直説:“不行”。它會要求比什麼呢?(比比誰最重)你們真的説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體重的順序來排。

師:那體重該怎麼稱?有什麼好辦法?動物朋友決定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師:現在我們一起看看記錄表,給小動物們排排體重吧!看來桃子該給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師:毛毛蟲不願意了,為什麼不管什麼順序,都要從最大的開始!我們可以反過來嘛,論誰的個子最小,誰的嘴巴最小,誰的.尾巴最短,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都是我!説着,毛毛蟲高興地鑽進桃子裏先吃了起來。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動物們依據自身的特點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實在你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請你們回去想想自己在什麼方面是最厲害的?

這是一個幽默生動、結尾出人意料的繪本故事。將這個故事轉化為數學活動時,我反覆思量繪本與幼兒數學活動的結合點,大膽剪裁,調整着作品與幼兒經驗的契入面。總結過程,我有以下兩點感想:

1.活動過程生動有趣,自然流暢的藴含着活動的目標。

2.提問設計恰到好處,推波助瀾的激活着幼兒的思維。

第11篇

中班小朋友特別喜歡幫雪花片積木排隊、串珠、穿項鍊等結合中班科學領域的活動目標,我設計了這次活動,想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有規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幼兒聯想生活中有規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律排序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整節課教學設計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用彩旗裝飾活動室、“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動作和聲音”、“拼一拼,擺一擺”等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於發現與眾不同的現象。

1探索發現生活中常見事物上花紋排列的規律,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表現排序。

ppt,各種幼兒常見的彩色插塑、進餐用的小碗,勺子等;繩子,紅黃藍三色彩旗。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漂亮的圖片,請小朋友看看,你會發現什麼?

播放太陽的圖片:你們看這是誰呀?(太陽公公)今天的天氣很好,太陽公公也出來了,太陽公公的光芒是怎麼排列的?有什麼規律?(一根長,一根短有規律的排列)

播放柵欄圖片:這是什麼?(柵欄)柵欄的排列有沒有規律?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一根紅色,一根白色)

這兩幅圖片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它們都是按2個一組,1個1個間隔排列的。

播放項鍊的圖片:請你們看看這條項鍊上的珠子是怎樣排列的?有什麼規律?(一顆大珠子,兩顆小珠子的規律排列的)

這兩幅圖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它們都是按3個一組,1個2個間隔排列的。

教師出示孩子們平時玩的積塑和進餐用的餐具,讓幼兒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排序。

這些都是我們經常玩的玩具或餐具,今天我們要用它們來進行排序,看誰排的種類多還有規律。

第一次:無論選什麼材料,都必須按2個一組1個1個(abab式)間隔排列的'規律。

第二次:無論選什麼材料,都必須3個一組,1個2(abb式)個間隔排列的規律。

第三次:增加難度,只用一種材料,進行有規律的排序。這次我們只用一種材料來進行排序,看看你們怎樣來排序。

老師檢查孩子們排的是否對,並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排列的。

三、利用身體開展排序,能不能不用材料,用自己的身體來進行排序呢?現在我們什麼材料也不用,就用我們的身體,來進行排序,你們準備怎樣排呢?

幼兒嘗試,現場互動。(有的幼兒是用動作:站立、蹲下、站立、蹲下;前邊拍手,後邊拍手;舉手、放下;還有幼兒是用拍手的聲音大小來排序……)

四、快要到元旦節了,我們準備把我們的教室打扮漂亮點,今天老師製作了三條彩鏈,請小朋友們看看他們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然後我們接着排下去,元旦節時把這些彩鏈掛在我們的教室裏。

五,幼兒有序排列隊伍,出活動室到户外找一找幼兒園裏哪些是有序排列的,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