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教案3篇 教師必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啟蒙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9W

本文主題為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教案。本教案基於國小生最愛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設計了多個系統的哲學、理念、知識、技能等知識點,旨在幫助大班幼兒認知情感、社交溝通、生活常識等多方面的素養。

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教案3篇 教師必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啟蒙教案!

第1篇

1、激發幼兒對舞蹈的熱愛,並從中體驗在舞蹈中小羊們戰勝灰太狼所帶來的快樂,激發幼兒不怕困難,敢於敵人作鬥爭的精神。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學習舞蹈,創編併合作表演挖陷阱和織網的動作。

3、能在腕帶和標記的幫助下迅速變化圓心交替走和圓上走的隊形,並能結伴交換舞伴。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音樂、灰太狼頭飾、場地畫圓貼上小花

1、你們是什麼羊?(美羊羊)你們是什麼羊?(喜羊羊)

3、(師幼圍成圓圈坐下聽背景故事)我是慢羊羊村長,青青草原要開舞會了!

灰太狼:青青草原要開舞會了,我也要去參加,到時候我要抓住所有的羊,我就可以吃頓羊肉大餐了!

1、灰太狼要來抓我們了,我們怎麼對付它?(幼兒回答)

2、我覺得挖陷阱這個主意不錯,誰會挖陷阱的,來試試。(提示:如果加上腳的動作就更有力,挖得就更深了)

3、如果我們邊走邊挖,這陷阱會怎樣?(往中間挖陷阱,再往後退,挖得更大一點)

4、剛才我們進去挖了幾勺?出來又挖了幾勺?一共挖了幾勺?三勺挖完幹嗎?為自己加油(跺腳嘿嘿!)教師哼唱歌曲,幼兒動作。

5、剛我覺得進去的時候太擠了,怎麼辦?(美羊羊和喜羊羊分開進去)好,我們來試試(聽音樂動作)

6、剛美羊羊進去的時候,喜羊羊幹嗎?(在外面挖)我們挖得很辛苦,所以要給自己加加油。現在挖陷阱開始了(進三步嘿嘿,退三步嘿嘿)

1、剛挖的陷阱很好,如果灰太狼跑出來怎麼辦?(幼兒回答)

2、逃出來可以織網,誰會織網的?(幼兒自由想象)(師伸出食指)這是兩跟針,我們可以怎麼織?

3、我們可以一上一下織,織好後打個結。(教師哼唱音樂幼兒做織網動作)

4、邊走邊織可以織得更牢。我們伸出有手腕花的手,轉身。我們在圓圈上織網。

5、我們織幾下要往前走》(4下)往前走到前面小草上,打結。如果沒織完可不可以往前走?

2、這個陷阱不夠深,這個網不夠大,我們再來做大點。

2、學習羊打招呼動作。羊打招呼的時候可以怎麼做?(羊角相對)

3、我們美羊羊伸出有手腕花的'手,喜羊羊伸出沒手腕花的手。再共同伸出有手腕花同方向的腳往前跨到對面的草上。我們來試試。

4、我們來試試(教師哼唱歌曲,幼兒聯繫交換位置)

1、看,這是誰?(由另外個教師扮演),我們圍起來抓住它。(師幼圍圓圈轉,打敗灰太狼)

2、打敗灰太狼,(錄音:舞會開始啦!)集體參加舞會。(隨歡快的音樂跟老師動作)

在本次活動中,我能夠抓住當前流行的元素髮揮自己的想象開展活動,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設計出有新意的活動,是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活動的參與度大幅度上升。活動的教學形式較為開放,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也顯得師生間的關係無比的親近和諧,活動氛圍營造的很具有親和力。在活動中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使幼兒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德和諧統一。

從現場的效果來看,我有一些地方並沒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説話聲音效果會更好。

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教案3篇 教師必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班啟蒙教案! 第2張

第2篇

2、音樂《我最牛》,音樂“我只是一隻羊”(前奏與問好音樂、“織”音樂、完整音樂)

4、幼兒按標籤分組(黃羊羊、綠羊羊、紅羊羊、藍羊羊)

一、見面問好樂陶陶——羊兒們,讓我們出發去青青草原嘍。(在“村長”帶領下,邊做“問好”動作邊進入場地)。

1、“村長有件煩心事,想請你們來幫忙,灰太狼經常來搗亂,誰有辦法來抓住他。”

:“用罩出他,真是個好辦法,誰知道怎樣織”(讓幼兒嘗試着説説做做)

(1)欣賞教師的“織”動作後,請幼兒來説一説做一做是怎樣織的。

(1)師:我現在想織一口怎樣的`?誰看明白了來介紹一下。

(2)織時需要我們步調一致,聽一聽有幾句歌詞我們就需要變換成功了?

2、合着音樂節拍,走“方形”隊列,隨後表演“織”。

師:讓我們跟着音樂邊跳舞邊來織一口又大又結實的方形吧。

指導:縱橫對齊,抬頭挺胸、手臂橫平豎直,動作合拍有力,這樣織出的才會結實。

3、通過“發現漏洞”(如個別幼兒沒有對齊,動作不合拍無力等)引導幼兒重新再織一次,織得再結實一些。

(2)出示隊列變換圖示師:請你們自己先通過看圖來説一説變換的方法?

重點:理解簡箭頭所表示的含義,通過與第一張的比較發現“中間兩排小朋友有轉身的動作”

師:我們先織成方形然後繼續努力把它織成圓形吧!我們得織得很整齊哦,織得很結實。

1、師:把我們的架得高高的(手拉手舉到頭頂),放(一起蹲下放)呀真不錯,成功!這回準能抓住灰太狼了。

(1)師:呀!我發現灰太狼來了,讓我們快點來織一口又大又結實的抓住它。

把不知不覺鑽進陷阱的“灰太狼”罩住,然後慢慢的把收緊,抓住灰太狼。

五、慶祝 ——伴隨“我最牛”的音樂,帶着灰太狼喜洋洋地離開“青青草原”。

第3篇

1、在有趣的遊戲情境中,聽懂不同的音樂信號並表現相應的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音樂《郊遊》、《別看我只是一隻羊》、歡快的樂曲和低沉的樂曲

1、“今天幼兒園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呢?”演示ppt課件,出現喜羊羊圖片。

1、去青青草原做客“喜羊羊邀請我們去青青草原做客,我們一起出發吧。”播放音樂《郊遊》,老師和幼兒一起跳律動。

2、遊戲——向客人打招呼“喜羊羊説他的幾位朋友也來了,在前面等着我們呢,看看是誰呀?”演示ppt課件,出現懶羊羊圖片。

⑴“我們和懶羊羊打個招呼吧。打招呼的時候要像這樣説,他才喜歡。”老師一邊用雙管筒打節奏,一邊有節奏的説“×××│×××│××│×—││”。幼兒按照要求(懶羊羊懶羊羊早上好)的節奏型打招呼,一邊拍手,一邊説“懶羊羊│懶羊羊│早上│好─││”

⑵繼續演示課件,依次出現美羊羊、村長,用同樣的節奏型打招呼Ⅰ。

⑶“讓我們同時和四位客人打招呼吧。”老師不示範,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請個別幼兒嘗試用“喜羊羊│懶羊羊│美羊羊│村長│早上│好─││”的節奏型打招呼。

3、遊戲——爬高山“前面有一座高山擋住了去路,怎麼辦呢?”

⑴“我們要慢慢的爬到山頂”老師一邊説,一邊引導幼兒伴隨鋼琴彈奏的音階“1234567i”做爬山動作,隨着音階的升高越爬越高。

⑵“到達山頂後,我們要滑到山的`另一邊。”老師引導幼兒伴隨鋼琴快速彈奏的滑音,做快速下滑的動作,蹲下表示滑到了山腳下。

⑴播放低沉的音樂,“聽,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灰太狼來了,我們要趕快躲起來。”幼兒快速躲到自己的小椅子後面,“孩子們,一定要藏好,別被灰太狼抓走了。”

⑵播放歡快的音樂,“孩子們,灰太狼走了,我們出去玩吧。”幼兒到場地中盡情的隨音樂跳舞,自由做動作。

終於來到青青草原了,跟朋友們一起跳舞。播放樂曲《別看我只是一隻羊》,師幼一起跳律動。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每設計一個教學活動,每實踐一個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幼兒展開,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年齡特點、發展水平等方面出發,開展教學活動。我設計這一個小班音樂活動《喜羊羊與灰太狼》,正是因為《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喜羊羊和灰太狼這兩個動畫形象深得孩子們的心,所以在活動一開始,當我一播放喜羊羊的圖片,並告訴他們要去青青草原做客時,很容易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抓住了他們的心,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充滿期待的看着屏幕,猜測着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間會發生什麼樣有趣的故事。

在和孩子們跳過一小段律動後,我和孩子們玩節奏遊戲,練習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型,但我的教學語言裏沒有出現“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這些專業名詞,我甚至沒有説“我們要練習節奏”這樣的話,因為學齡前兒童,尤其是小班幼兒,他們的思維是具象的,他們不懂什麼是節奏,什麼是節拍,但他們能夠感受到節奏的不同和變化。所以,我用雙管筒打擊節奏,同時引導孩子們用語言表現節奏,讓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節奏特點,潛移默化的在腦海中形成節奏型。遊戲中,不但培養了孩子們的節奏感,還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鍛鍊了他們敢於當眾表現自己的勇敢品質。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自然的滲透進來。

再接下來的音樂遊戲“爬山”中,我展示畫面,將抽象的音階和滑音用具體的畫面展示出來,同時配以鋼琴彈奏,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讓幼兒雙重感受,印象更深刻。

接着,我和孩子們玩“躲避灰太狼”的音樂遊戲,其實是讓孩子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通過兩段反差極大地音樂,感受不同節奏、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所表現的情緒的不同。

整個活動,我都採用了遊戲的形式,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每個遊戲都符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積極地參與遊戲,樂在其中,與我配合的十分默契,我每提問一個問題,孩子們都會積極回答,個別孩子的答案很獨特,顯示出其豐富的想象力。我相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是在愉快地、主動地學習,他們確實成為活動的主體,而我作為教師也起到了引導的作用。

當然,活動中還是存在不足之處,在遊戲中,有幾個幼兒表現得較拘謹,在大家自由舞蹈、自由表現時,這幾個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不能大膽地表現自己,遊戲時,顯得較被動。可能是,我只顧看到大部分的幼兒積極表現,而未顧及到這幾個孩子,這幾個孩子相比較別人應該是融入遊戲角色較慢一些,我應該對他們進行更深一層的引導。總之,在活動中,還是要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要顧及到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