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2021年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要點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51W

2021年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要點

2021年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要點

 

2021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加快推動“四大板塊”率先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施策、綜合施策”原則,高效落實“五化”工作機制,鞏固提升“萬人助萬企”“專班抓項目”實效,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支撐帶動作用,着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

2021年預期發展目標如下:

1.工業發展:全年規上工業產值計劃增長9%左右;全力支持一汽創新發展,紅旗汽車產量再翻一番,確保一汽在長口徑產值新增350億元以上。

2.工業投資:全市工業投資增速達到10%,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40%以上。

3.工業標準廠房:2020年已建成的工業標準廠房完成80%以上的項目擺放,2021年再新建200萬平方米。

一、落實“六穩”“六保”,推動工業穩定增長

1.加強運行調度監測對重點企業、行業、區域堅持三級調度制度,監測工業生產動態情況。完善重點企業運行調度台賬,及時跟蹤掌握重點企業月度生產經營情況,加強產品產量、價格、市場銷售、庫存等情況監測。加強七大行業運行質量分析研判,把握行業運行趨勢,強化預測精準性、有效性。加大重點區域指標調度力度,推動各板塊挖掘增量、化解減量,確保全市工業穩定增長。

2.加強分析預測預警跟蹤全國宏觀經濟形勢,加強與重點城市信息溝通和共享,分析比較我市工業位次和優劣勢。研究重點行業發展特點和趨勢性變化,分析研判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對可能造成的影響及時預警,提出應對建議。深入剖析我市工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建議,供上級決策參考,引導企業積極改革、創新發展,不斷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防範和處置能力。

3.全力穩定重點企業堅持精準施策、分類施策,積極協調解決重點產業關鍵核心部件短缺問題,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重點企業包保服務力度,做到有變化第一時間掌握,有停產第一時間預警,有檢修第一時間安排,有困難第一時間解決,有問題第一時間上報。以銀企對接、產需銜接、技術改造、模式創新等方式助力企業應對短期衝擊和長期變化,推動停產半停產企業通過加快重組、技術改造、安全改造等多種方式盤活閒置資產,恢復正常生產。

4.強化疫情防控保障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政策措施,指導工業企業完善防疫應急預案、加大防疫物資儲備、提升突發疫情應對能力,築牢全市工業常態化抗疫防線。及時掌握突發疫情對企業生產的影響,積極協調解決原材料、零部件、產成品等運輸遇阻難題,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秩序。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適時啟動防疫物資生產日調度機制,加大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包保服務和支持力度,滿足全市疫情防控需求。

5.積極培育挖掘增量遴選高成長性、創新性企業建立培育庫,實施動態管理,制定培育計劃、完善服務機制,加強引導、分類指導,切實促進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做好擬入規企業的培訓、指導和申報工作,協調處理申報中出現的問題,推動企業順利入統,做到應報盡報、顆粒歸倉。

6.加強生產要素保障。立足產業長遠發展需要,優化要素供給體系,強化穩定供給能力。堅持政府、企業、要素保供單位三方協調機制,對一汽、長客等重點企業的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問題進行實時跟蹤、重點協調,力促企業保持正常生產節奏。繼續抓好電煤保供,監測電煤進耗存情況,協調煤源和運力問題。

二、深化“萬人助萬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7.深化兩級聯動機制。堅持“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加強市、區兩級級功能組協同配合,突出企業融資、項目審批、基礎設施、黨建人才、法律事務、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七大方面,紮實有效推動各層面問題及時化解。

8.深化企業服務工程。探索建立助企長效服務機制,以“穩增長、強保障、解難題、促發展”為服務重點,努力將“百、千、萬”企業服務工程、規下企業培育升級服務工程、停產企業走出困境服務工程引向深入、落到實處,力爭做到有突破、有創新、有成效、有亮點。

9.完善服務平台功能。不斷完善“長春政企通”平台功能和內容,推動政企通平台企業開通率和問題收集率不斷提升,探索新納入包保範圍企業提交問題屬地化管理和服務機制,為助企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落實夯實基礎。

10.加強督導考核實效。構建督、考、查三位一體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萬人助萬企”考核細則,堅持日常考評和集中測評相結合,加強助企工作跟蹤督辦,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強化暗訪和通報,建立規範、完善、有效力的助企督導工作機制。

11.優化輿論宣傳氛圍。不斷優化“2+N”宣傳模式,加強正面宣傳、輿論引導和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好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立體化、深入化、豐富化的宣傳,不斷擴大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的知曉度、關注度,進一步營造助力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三、謀劃建設重大項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2.紮實落實“專班抓項目”。充分發揮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個專班辦公室的牽頭作用,調動專班各推進組、各成員單位、各作戰單位的積極性,持續推進存量項目加快建設和增量項目謀劃招商兩大重點任務,對存量項目,重點解決手續辦理、土地徵拆、資金短缺、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各類問題;對增量項目,按照“四大板塊”產業空間佈局和“十四五”規劃重點發展方向,積極做好重大項目的謀劃和招商工作,確保洽談項目早落位、落位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

13.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奧迪一汽新能源、長客車輛公司整體搬遷、長春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一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紮實開展項目投產達效專項行動,着力推進一汽紅旗新能源工廠、豐越RAV4新車型導入及擴能、生物製品所新冠疫苗分包裝車間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為全市工業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14.加快工業標準廠房建設。積極協調市直相關部門,為工業標準廠房項目開闢“綠色通道”,高效推動項目設計、土地、規劃、建設等各項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指導各縣(市)區、開發區積極申請政府專項債券,為新建標準廠房提供有力資金保障。構築良好招商引資平台,同步做好標準廠房入駐項目洽談、招商工作,促進產業項目集羣集聚發展。

15.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積極同國家相關部委、省相關部門對接,按照國家中央預算內技術改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省重點產業發展等專項資金支持方向要求,建立全市重點項目儲備庫,加強項目申報的組織、指導和服務,幫助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級戰略平台,支持重點工業企業(項目)加快發展建設。

16.注重謀大局招大商。積極對接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圍繞“四大板塊”產業空間佈局,科學規劃分解年度計劃,謀劃重大產業項目。深化與天津、杭州對口合作,積極推進長吉、長平一體化,圍繞汽車、軌道客車、光電信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產業鏈式發展,緊抓一汽、長客等龍頭企業配套需求,面向重點區域,瞄準重點企業,強化產業宣傳推介,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引資活動,力爭實現重大產業項目突破。

四、加快集羣集聚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17.推進產業鏈鏈長制。構建長春市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圍繞強鏈補鏈延鏈建鏈關鍵環節,加快形成長春市重點產業鏈“五圖”“四清單”,強化橫向、縱向協調聯動,推動產業鏈鏈長制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優勢產業鞏固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產業生態良好發展。

18.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加快推進一汽集團產能提升項目建設和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助推一汽集團轉型升級。全力支持紅旗、奧迪新能源生產基地落位建設,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力培育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大力推動“六個迴歸”,重點推動豐田發動機、玲瓏輪胎、中法智能產業園、富賽汽車電子等一批關鍵零部件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

19.發展壯大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重點推進軌道車輛公司搬遷和長客檢修運維基地建設,同步吸引外地核心配套企業落户長春。引導企業對生產線進行數字化改造,建設一批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線。支持推動“吉林一號”在軌衞星星座建設,加快建設萬豐智能機器人、長德智能裝備產業園、中韓創新基地等重點項目,依託機場、航展、產業園等平台載體,大力開展航天航空裝備鏈式招商,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20.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產業。積極培育領軍型食品產業龍頭企業,加快構建科技水平高、生產加工能力強、上中下游承接貫通的優勢產業體系。重點打造肉牛加工、生豬加工、肉雞加工、玉米深加工、稻米精加工、飼料精加工、大豆精加工、梅花鹿加工、林間特色資源加工、動植物副產品深加工等10個產業鏈。

21.加快培育生物醫藥產業。圍繞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加快推動國藥新冠疫苗分包裝、安沃基因工程抗體藥物產業基地、海外醫藥研發生產基地、吳太醫藥產業園、聖博瑪生物醫用材料等重點項目建設,着力培育具有創新引領、聯動融合、特色發展、開放共享、綠色生態、安全高效的創新產業。

22.加快培育光電信息產業。充分發揮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帶動作用,以CMOS圖像傳感器為核心,不斷壯大CMOS芯片產業,促進光電信息產業與汽車、軌道交通、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產業融合發展。突出發展汽車電子,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重點領域謀劃佈局汽車電子項目。協調解決項目問題,加快推進長春經開光電信息產業園、富賽汽車電子工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

23.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發揮科研院所科技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力度,依託中科英華、中科稀土、中研高分子、高琦聚酰亞胺等重點企業,大力發展先進鋼鐵、稀土發光、非金屬礦物質、生物基和高分子纖維、新型建材等領域,推進產業聚集發展,加快發展壯大產業規模。

五、深入實施改革示範,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24.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制定實施《2021年長春市民營經濟振興發展行動計劃》,着重從優化發展環境、壯大市場主體、促進投資融資、完善支撐體系、打造服務平台等方面推動我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速不低於全市GDP增速,新登記民營企業户數達到2萬户。

25.落實改革示範任務。貫徹落實《2021年國家民營發展改革示範工作要點》,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策體系建設、創新體系建設等十一個方面改革示範,實施十五項示範工程,落實八十項重點任務,重點完善有利於民營經濟長足發展的政策環境、創新環境和轉型升級環境上實現新突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助力我市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6.指導服務民營企業。組織開展“服務企業月”,拓展實施特色服務企業活動,進一步優化環境和精準服務。推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企業開展管理創新、精益生產管理、打造企業文化,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培育工作。繼續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户。

27.加強孵化基地建設圍繞我市產業鏈和產業需求,引導創業孵化基地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培育扶持一批特色創業孵化基地。強化對創業孵化基地的跟蹤與指導,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創建、聯辦創業孵化基地,並適時開展運營管理人員培訓,進一步提升孵化服務水平,力爭年度內新培育建成5户創業孵化基地

28.加大企業人才培訓。以市中小企業人才創業指導中心為依託,大力推行公益性培訓,以培訓帶動穩崗就業。指導培訓機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培訓工作,不斷創新培訓模式,靈活組織企業參加學習。強化專項培訓工作,引導社會培訓機構為創業者在創業知識、創業技能等方面進行培訓,為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培育發展新興動能

29.強化創新體系支撐。以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為依託,打造技術創新平台,推進製造業創新中心培育計劃,組織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認定,為晉升省級、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奠定基礎。組織認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注重發揮中心和平台作用,組織實施技術創新工程計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推進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30.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利用我市科研資源優勢,打造校院企創新共同體,配合組建產學研創新聯盟,推動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技術攻關組織推進技術攻關定製,促進科研成果在長轉化。抓好政策的落實和兑現,推進院士長春創業試點示範項目,支持院士在長創業,培育生成高科技重大產業化項目。

31.培育工業設計中心。健全工業設計公共服務體系聚焦提升製造業基礎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工業設計對產業升級的引領作用。依託東北振興創新設計產業聯盟和吉林省工業設計協會,加強工業設計調查研究。持續開展工業設計中心培育認定,培育壯大工業設計主體,提升全市工業設計水平,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七、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32.建設兩化融合體系。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宣貫,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廣泛實施。發揮貫標認定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培育壯大貫標達標企業隊伍,進一步推動企業系統地建立實施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33.推進企業數字轉型。培育壯大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創新平台建設,推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的培育建設,發揮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引導傳統制造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

34.強化工業互聯網建設。強化工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服務,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以推進新基建“761”工程為契機,加快佈局推進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和應用。發揮吉林省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應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八、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提升綜合管理能力

35.推進工業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紮實開展重點能耗企業能源審計、能效診斷和對標活動,做好節能診斷服務等工作。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實施重點行業、重點用能企業專項監察,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組織重點企業管理人員節能節水業務培訓,提高對相關政策、法規理解落實能力。全方位、多層次推廣秸稈原料化技術,引導推進秸稈原料化利用。

36.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做好工業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按職責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及河(湖)長制工作任務,強化重金屬、固體廢棄物、揮發性有機物管控治理。嚴密組織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加強重污染天氣工業企業應急預警指導督導。推動愛仕得公司落實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主體責任,加大調研督導力度,協調推進按計劃實施異地遷建,高標準完成中央環保督查整改任務。

37.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按照國家工信部、省工信廳工作安排,組織重點企業參加綠色製造體系政策宣傳培訓,組織指導重點企業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產業鏈管理企業。發揮綠色製造企業示範帶動作用,打造一批綠色製造業先進典型,促進製造業綠色轉型發展

38.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在行業發展規劃、政策法規、標準規範等方面統籌考慮安全生產,從源頭治理上指導相關行業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按照民爆行業、道口安全監管職責,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適時開展道口安全專項行動。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安全(應急)產業發展。組織縣(市)區、開發區申報認定化工園區,改造提升園區基礎設施,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39.加強無線電頻譜監管。進一步提升頻率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無線電台站規範化管理,做好5G干擾協調工作。完成9通道監測測向一類固定站升級改造,完善長春市城區和開發區監測站佈局,進一步提升無線電監測覆蓋寬度和深度。持續配合開展治理“黑廣播”“偽基站”專項行動,全力完成重要時期、重大活動、重點行業和重要考試等各類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任務。

九、加強機關自身建設,提升履職盡責能力

40.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堅持不懈錘鍊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

41.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大力弘揚“明理、務實、高效、規範、創新”的工信精神,開展打造“兩先一優”典型示範工程和“服務發展先鋒行動”“改善民生春風行動”“學習示範典型 創建標準黨支部”等活動。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築牢意識形態陣地。培育選樹先進典型,發揚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42.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切實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持續深入開展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防“四風”反彈,嚴肅查處違紀違規等問題,持續改進工作作風,保持工信隊伍良好形象。

43.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審批服務“最多跑一次”,努力營造便捷高效的優質的政務服務環境。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加強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加強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全面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落實普法責任制,全面提高機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治理能力。

44.加強綜合素質提升。組織幹部積極參加全市線上“大培訓”、週末大講堂、幹部夜校等培訓,進一步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創新思路。繼續做好我局“工信大講堂”部門專門業務培訓工作,做好經常性幹部教育培訓。組織機關幹部參加初任培訓、任職培訓、進修培訓、專題培訓等各級各類幹部的調訓工作。完成年度“長春市幹部網絡學校”和“吉林省公務員網絡培訓學院”各項學習任務,確保我局參訓率、完成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