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39K

教案的質量取決於教師對學生的瞭解和實際需求的把握,教案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6篇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理解並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並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這為以後學習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理解並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

學情分析

分數除法是本單元的第一課,也是非常要的一課,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後面解決問題的學習。由於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必須在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開始學習。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要培養學生在探索除分數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並理解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為問題為切入點,請你們列出算式並計算,看誰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麼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麼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裝幾盒?

300÷ 100=3(盒)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算式,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説一説它們都是已知什麼,求什麼的運算?這就是分數除法的意義。

討論: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一樣嗎?

總結: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探究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參與,探究新知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分數除法的意義,那麼如何來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黑板。

出示問題1。

請大家拿出一張操作紙,塗色表示出這張紙的4/5。

師: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4/5÷2

請同學們通過塗一塗,算一算的方式來研究4/5÷2怎樣計算。小組合作,彙報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5,也就是2/5。展示摺紙和計算過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來做。展示摺紙和計算過程。

4/5÷2=4/5×1/2=2/5

(2)質疑問難,理解新知

①師小結: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數,分母不變的方法算出結果2/5,有的是轉化成分數乘法來做……那麼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②接下來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③通過計算你們有什麼發現?

生1、用第一種方法就不能做了。因為:上一題的時候,分子4是2的倍數,4÷2能得到整數商。而4÷3時,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數,得不到整數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數這種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轉化成乘法來做……4/5÷3=4/5×1/3=4/15

能再講講這樣做的道理嗎?

師:“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操作紙,你能把圖中的4/5平均分成3份,並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嗎?

展示學生的分法

師(指着塗色部分):你所表示的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過直觀圖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較歸納,發現規律。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要注意的是:

結果最簡。除號要變成乘號。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1、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

2.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是什麼?(學生總結)

五、作業佈置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2

第一單元

分數乘法

第五課時

小數乘分數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5,做一做,練習二1~4。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並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

3、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小數乘分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計算

交流時讓學生説一説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分數化成小數。

1.2()

0.4()

3.5()

1.25()

讓學生説一説怎樣將一個小數化成分數?

二、探索新知

1、例題5: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 。松鼠歡歡的身體長2.1分米,松鼠樂樂的身體長2.4分米。

(1)提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已知條件:①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34,②松鼠歡歡的身體長2.1dm。

所求問題: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

(2)確定單位1,根據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34可知,應把松鼠歡歡的身體長看作單位1,單位1已知,所求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2.134

啟發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前面學習的分數乘法有什麼不同?

(3)探討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提問:小數乘分數,可以怎樣進行計算呢?想一想,試一試。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組織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數,也可以把 化成小數。彙報交流計算方法,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化成分數: = = (分米)

分數化成小數: =2.10.75=1.575(分米)

3、解決問題二。

(1)出示問題: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

(2)學生獨立解答。

組織交流彙報。交流時,先讓學生説説列式的依據,再交流計算方法。

學生可能會採用問題一中學習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時教師可以追問:同學們,想想分數乘整數時,我們是怎樣進行約分的,小數乘分數也能這樣約分嗎?

當學生有所發現後,讓學生進行嘗試計算,最後彙報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和分母約分: (分米)

4、觀察比較,回顧思考。

提問:觀察上面三種計算方法,你想發表自己的什麼見解?讓學生獨立思考後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是後進行全班交流 。(三種方法中,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適用於所有的小數乘分數的計算;當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一般不採用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進行計算;當小數和分母不能進行約分時,一般不採用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三種方法中,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計算起來最簡便,因此在計算小數乘分數時,先觀察這個小數能不能和分母進行約分,如果可以進行約分,一般採用先約分再乘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8頁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彙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説説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方法進行計算。

2、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2題。

3、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3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3

設計説明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以及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與分數有着密切的聯繫。基於以上認識,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百分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所以,在引入課題和百分數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通過課前對百分數的收集,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注重新舊知識的對比和遷移,體現類比的思想方法。

對比和遷移能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防止新舊知識混淆,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紮實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與分數的意義進行對比,明確分數的意義與百分數的意義的區別,更加突出百分數的意義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比關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收集的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看了這段資料,你發現了什麼?你有什麼感想?

引導學生髮現百分數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師:你知道這些數叫什麼數嗎?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數?

學生討論後,教師明確:像上面這樣的數,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數。

2.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百分數的資料。

師:同學們收集到的百分數資料可真多啊!看來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那人們為什麼喜歡用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麼好處?百分數有什麼含義呢?帶着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4

一、教學內容

比的應用的練習課。(教材第55~56頁練習十二第3~7題)

二、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難點:會靈活運用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師: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什麼?(點名學生回答)

2、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5、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師:按比分配問題有幾種解題方法?是什麼?(同桌之間説一説)

引導學生回顧按比分配的兩種解題方法。

二、指導練習

1、教學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3題。

(1)組織學生觀察圖畫,理解題意,瞭解信息。

(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並引導學生理解每個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員和7名遊客,也就是救生員和遊客的人數比是1∶7。

(3)交流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5

20xx年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姓名:沈金鵬

學號:134080303

院、系:數學學院

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

20xx年1月22日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2.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和發現確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態°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教學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學生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

課時安排: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第1課:位置與方向㈠

教學內容: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確定位置的

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並會根據描述在

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教、學具準備: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台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説過颱風嗎?你對台風有什麼印象?

⑵播放有關台風的消息:目前台風中心位於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麪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麼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颱風的位置和動態。

2.導入新課

現在台風的確切位置在哪裏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颱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教學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裏;以哪裏為觀測點;圖中台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裏。)

2.交流確定颱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説説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麼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颱風中心位置相對於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颱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説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3.組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颱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台風大約多少小時後到達A市

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裏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颱風到達A市後,移動速度變為40千米/時,幾小時後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麼?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用於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後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

2024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正確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有關圓錐體積的實際應用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作中完成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內在聯繫。

3、情感態度與價值感

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學與我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靈活利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學習者特徵分析:

接受教育者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六年級的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感性知識對於他們來説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真正做到“動手操作、體驗成功”

(2)以實驗要求為主線,既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努力探索圓錐體的計算方法。

(3)問題解決為主的教學策略:通過演示、小組交流、動手操作、感念辨析等方式,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每位同學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6水槽紅顏色水。直尺6把。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課前鋪墊

1、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指兩名板演,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二、提出質疑,引入新課

圓錐有什麼特徵?它的體積如何計算呢?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探討新的——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三、動手操作,獲得新知

1、探討圓錐的體積公式

教師:怎樣探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圓柱——(轉化)——長方體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借鑑這種方法,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學生操作比較。

(1)提問學生:你發現到什麼?(這個圓柱體和這個圓錐體的形狀有什麼關係)

(學生得出: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學語言説就叫“等底等高”。

(板書:等底等高)

(2)為什麼?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麼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為什麼?

教師: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麼樣的關係?(指名發言)

用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後要向同學們彙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麼樣的倍數關係。

(3)學生分組做實驗。

誰來彙報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實驗的?

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發現有什麼倍數關係?(學生髮言: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同學們得出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誰來把這個公式整理一下?(指名發言)

(4)學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組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體積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你發現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整理歸納: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老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把這個大圓錐體裏裝滿了砂子,往這個小圓柱體裏倒,倒三次能倒滿嗎?(不能)

為什麼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裏裝滿了水往圓柱體裏倒,倒三次能倒滿呢?(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

(老師在體積公式與“等底等高”四個字上連線。)

現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覆敍述公式。)

教師:同學們圓錐體裏裝滿了水往圓柱體裏倒,只倒一次,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推出計算公式?讓學生動腦動手?

得出用尺子量圓錐裏的水倒進圓柱裏,水高是原來水高的1/3、

小結:今後我們求圓錐體體積就用這種方法來計算。

(5)應用鞏固

1、出示例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

例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釐米,高是12釐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完成後,進行小組交流。

你是怎樣想的和怎樣解決問題。(提問學生多人)

教師板書:

1/3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米

2、練習題。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3、出示例2:要求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思。

有一個近似於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這堆小麥的體積嗎?

(1)提問:從題目中你知道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提問。並回答同學的質疑:3、14×()×1、5表示什麼?為什麼要先求圓錐的體積?得數保留整千克數是什麼意思?4、比較:例1和例2有什麼地方不同?

(1)直接告訴了我們底面積,而(2)沒有直接告訴,要求我們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出圓錐體積。

四、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1、一個圓錐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徑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噸。這堆沙約重多少噸?

2、選擇題。

每道題下面有3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正確就用手指數表示。

(1)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立方米3a立方米9立方米

(2)把一段圓鋼切削成一個的圓錐體,圓柱體體積是6立方米,圓錐體體積是()立方米

6立方米3立方米2立方米

3、學生操作

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麼體?(長方體)

要在我們的教室裏放一個儘可能大的圓錐體,想一想,怎樣放體積?(小組討論)

指名發言。當爭論不出結果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測量數據:教室長12m,寬6m,高4m、並板書出來,再比較怎樣放體積的圓錐體。

五、課後小結,歸納知識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哪個同學、哪個小組學習?

六、作業佈置,鞏固新知

1、本節課後第3、4、5題。

2、回去觀察你生活身邊有哪圓錐物體?測量計算它們的體積。下節課交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