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四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優質教案5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讓孩子輕鬆掌握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7W

這篇優質教案是為四年級學生編寫的數學下冊教案,主要涵蓋了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兩個重要知識點。通過活動設計、教具運用和思維拓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四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優質教案5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讓孩子輕鬆掌握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第1篇

四年級(4)班、(5)班,從上一學期來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脱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冊教材包括:四則運算,觀察物體(二),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圖形的運動(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總複習。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圖形的運動,會畫出對稱和平移後的物體,掌握利用平移求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和麪積。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瞭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四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優質教案5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讓孩子輕鬆掌握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第2張

第2篇

1、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4、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並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5、在經歷小數的發現和認識的過程中,通過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識。

6、在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地思考,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結果。

7、通過學習,感悟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培養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探索性,數學知識的生活化,獲得成功的體驗。

1、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4、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並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3課時

1、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2、知道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初步認識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各數位上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3、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你能説説嗎?(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這麼多的地方用到小數,説明小數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處不在。 請同學們把各自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寬(或高)的數據説一説。(教師將各個數據分別按“整米數”和“非整米數”兩類板書)

師:這些不夠整米數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單位寫出來,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怎樣的數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閲讀教材第32頁的內容。

師生共同歸納: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是,小數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小數的知識。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後再全班交流,交流時説説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1分米= 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 米=0.1米,3分米= 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 米=0.3米 ……

(2)觀察上面的等式你能發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繫嗎?

師生交流後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的數,那麼兩位、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麼呢?下面請同學們以這些兩位小數為材料,繼續研究。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這樣的一份或者是幾份表示百分之幾米,可以用像0. 04、0.01這種兩位小數來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 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那麼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1。同理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 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小數是怎麼產生的及小數的意義,那你們知道小數的歷史嗎?

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説是如何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的。

師生交流後總結: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小數就是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還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了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第3篇

1、集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平均數、求平均數以及討論平均數意義的過程。

2、初步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瞭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體會用“平均成績”説明問題的公平性

使學生體會用“平均成績”比較哪個組成績好的公平性,瞭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學會計算平均數。

,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的內容要圍繞着“目標原則”,即儘量設計成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本課重點內容為計算平均數,通過對簡單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為這節課計算平均數打下基礎。】

1、1號筆筒有( )支鉛筆 2號筆筒有( )支鉛筆 3號筆筒有( )支鉛筆4號筆筒有( )支鉛筆 5號筆筒有( )支鉛筆

2、上圖中一共有( )支鉛筆。要使每個筆筒放的鉛筆同樣多,每個筆筒應放( )支鉛筆,動手分一分。

?設計意圖:整個小研究的設計體現了低起點、多層次、深思考、求精煉的原則,課前嘗試小研究的設計意在從學生舊有知識,且與本課密切相關的逐漸渡到新知的嘗試研究,充分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為學生的解決嘗試新知鋪路搭橋。而課上嘗試小研究通過計算平均數,加深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展示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感受平均數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

小組討論交流課上研究(一)(二)。多媒體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

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

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小組合作交流建議的給出使小組交流有序進行,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與合作、學會傾聽與欣賞、激發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探索知識的慾望。】

1、找一個小組展示本小組對嘗試研究問題的討論結果,其他小組作補充和評價。

要求:下面的同學也要認真聽,看看你同不同意他們的研究方法。一會説出你想問他們的問題,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評價,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進行補充。

2、組長帶領全組同學,對老師指定的嘗試小研究的內容進行交流彙報。

在交流彙報的基礎上,組長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評價、補充、質疑。

組長:哪個同學對我們小組的彙報有評價、補充或提出不懂的問題?

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價、補充、質疑。教師適時點撥,填寫評價表格。

3、教師適時點撥引領:平均數的含義,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互相糾錯,小組內同學互相檢查嘗試題做得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設計意圖:班級展示提升是小組內形成統一的觀點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並引發深入思考的過程,通過小組間思維碰撞,以及老師精彩的點撥引導,使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使知識更加系統化,使學生將知識內化於心】

出示新華國小四年級(1)班第五組和第六組同學體重的統計表,讓學生讀表,瞭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時關注學生是否發現第五組有7個人,第六組有8個人。

教師提出:要比較哪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該怎麼辦?學生可能回答先計算兩個組的平均體重,然後進行比較。

接下來讓學生分別求出兩個組的平均體重。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指名兩名學生進行板演。

提出“議一議”中問題“ 42千克、40千克分別表示什麼?”組織學生討論求出的兩個平均數的意義。完成比較哪一組平均體重重一些的問題。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感受計算平均數的必要性,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小軍的身高是1米40釐米,他在一個平均水深為1米20釐米的 游泳池中(小軍不會游泳),問:小軍會不會有危險。

?設計意圖】藉助此題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軍的身高是1米40釐米,他站在一個平均水深為1米20釐米的游泳池中(小軍不會游泳),問:小軍會不會有危險。

課後反思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課堂氣氛活躍。

第4篇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的特點,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義。

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並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能在三角形內畫出對應邊上的高。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老師帶了幾張照片,請同學們欣賞欣賞!

師:在這些圖片中,你們都發現了三角形(課件演示抽象出的三角形)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有三角形,你能找一找、説一説嗎?

師:由此可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認識三角形。(揭示課題:認識三角形)

師:先請同學們在作業紙上畫一個你喜歡的三角形,同時想一想,為什麼它叫做三角形呢?

師:老師也想畫一個三角形,誰來教教我?(指一位學生一遍説畫法,一邊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

預設(1)學生先畫三個點,在把3個點連起來,教師可以先畫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讓學生髮現同一條直線上的3個點不能畫出三角形;

(2)學生先畫一條線段,再緊接着畫兩條,圍成三角形。

師:謝謝同學們的幫忙。那麼,誰來説説,為什麼叫三角形?(根據回答:板書三個角)

預設(1)三條邊,指出三條邊,提問這三條邊是怎麼連接的呢?根據學生回答,指出三條邊首尾相接。所以三角形還可以叫做三邊形;

師:我們又畫又説,究竟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學生交流討論)

總結:像這樣由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師:這些圖形中哪些不是三角形,為什麼?(課件出示幾個圖形)

師:我們知道一個三角形要有三個頂點,如果我給你4個點,你能選擇3個畫出一個三角形嗎?(請學生到講台展示自己選了是那三個點,再指一指三個角、三條邊)

師:有沒有人選擇這三個點(同一格線上的3點)為什麼?

師:小矮人喊你來蓋樓啦!(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人字樑)

師:這是兩個人字樑,比一比,誰更高?你們比的是那條線段,為什麼要選擇這條線段進行比較?

現在變成了什麼圖形?(課件演示)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師:剛才同學們都覺得右邊的圖形要高一點,我們來用尺測量一下吧!

師:我們認識了三角形的高,你們想知道怎麼畫出三角形的高嗎?

師:我來教你們一種方法吧!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和底邊重合,再沿着底邊平移,當另一條邊到達頂點位置時,就從頂點向底邊畫垂線段。這個垂線段就是這條底邊高。(板書:高和垂直符號)

師:你能自己嘗試畫出這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嗎?(學生完成練習)

提問:猜猜看,一個三角形一共有幾條高?(學生可能答1或3)

師:剛剛我們以這條邊畫高,換一條邊,能不能?再換一條呢?(總結:一個三角形有三條高,一條底邊對應一條高)

已知底是5cm,高是3cm,你能畫出一個三角形嗎?(展示學生練習)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你能説説你有什麼收穫嗎?

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包含三角形,你們知道為什麼嗎?三角形到底有什麼祕密讓人們普遍使用它,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三角形是學生們平日裏接觸較多的一種圖形,在低年級就已經直觀認識過,因而本課的重點就放在三角形的穩定性、定義和分類上。所學重難點都是由學生在操作中獲得的,不是由老師講出來,硬塞給學生。這樣做,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學習,落到實處,效果也好。在整個課堂裏,老師只是充當一個參與者、引導者。課堂總結也是通過老師的引導,由學生做出歸納,這樣效果要比由老師包辦好。從這節課可以看出: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感受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習不僅是追求一個完美的結論,它更是一種經歷,要讓學生親身體驗、感知、認識和學習。“三角形的分類”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因而更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去操作,去感知,去思考、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維,促進思維的發展。

評價的主要目的在於:“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在評價過程中,我注意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與鼓勵,讓學生樹立自我認同感,明確努力方向。

第5篇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脱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1、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在綜合應用中,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