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篇 精品語文教案分享:八年級上冊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3K

本篇文章為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包含了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和語文表達能力。其中,包括了文本解讀、思維啟發和寫作指導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篇 精品語文教案分享:八年級上冊

第1篇

1、情感目標:瞭解蘇州園林在設計和建造上的獨特創造,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2、教學方法、手段:利用幻燈等直觀式教學手段,便於學生理解課文。對學生掌握總分式結構進行學法指導。課堂教學力求講練結合。

(1)粗讀課文,給預習提示中加點的字注音,標註小節。

(2)思考問題:《故宮博物院》一課介紹御花園時稱進入蘇州園林,由此可見蘇州園林地位如何?(從文中找答案)

前面我們學習過《故宮博物院》,其中介紹皇家御花園時稱進入蘇州園林,為什麼皇家園林要和小小蘇州城的園林相仿?今天我們學習的《蘇州園林》會給大家一個答案。(板書課題、作者)

1、作者介紹:葉聖陶,蘇州人,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徵有體會。

3、學習重點:説明語言嚴密生動,運用總分式的結構。

展標:總分式的結構,嚴密生動的語言(分行板書教學目標)。

1、字詞注音:請同學順序讀出,用幻燈片打出正確答案,集體朗讀兩遍,標註到課文中。(補充的當堂注音)

2、回答思考問題,導入課文學習:(預習佈置粗讀課文)

請學生回答思考問題,也就是我上一課就提出的問題,請學生用文中的語句回答: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1、上面同學回答的很正確,就是課文第一小節聽這句話

下面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看看這一節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課文最後一節説不止這些卻又不再多寫了,為什麼?

2、那麼蘇州園林有什麼獨特之外,可成為各地園林的標本?我們學過説明一個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徵。請同學們集體朗讀第二節,找出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務必使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為了説明這個特點從哪向個方面説明:(四個講究)。

板書: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映襯近景遠景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

3、請同學們速讀3-6節,看看依次寫了什麼?和我們剛學的內容有什麼關係?3-6節依次照應第2節中的四個講究。

4、僅從大處講究能稱得上是完美的圖畫嗎?不能,還要從小處注意處處體現畫的完美。速讀7-9節看看要注意什麼?

5、從3-9節4個講究、3個注意我們可以看出課文的主體部分採用哪種結構形式?總説--分説

1、根據圖片看課文是怎樣表現出蘇州園林的特點,(4-5節為主)。

(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幾句寫假山,哪幾句寫池沼?這是哪種結構形式?1句、2-3句、4-11句,總分式。

(3)寫池沼除了寫水還寫了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

不能調換。概念層次高下不同文章重點突出的是前者。

小結:總分式結構(中心句-支撐句),説明語言的嚴密性(板書在教學目標上)

2、自讀第五節回答問題(不討論,根據第四節為例做)

(1)結構形式?(怎麼找出來的?)總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説了栽種和修剪兩部分)。

2、説明語言的多樣性體現在:以説明為主兼顧其他表現形式;運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準確、周密、精確。

弄清文章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繫。結合思考和練習,做幾項練習,扣住基礎知識,提高理解詞義的能力和掌握幾種語言表達的方法。最後一個環節是寫作。不要簡單地讓學生做一個現成的題目,而應進行意在鍛鍊思維的有針對性的訓練。

問: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樣明確,但作者為什麼在句子中加上一個狀語似乎呢?豈不矛盾?

問:第七到第九自然段是第三段的後半部分,它與前半部分,與第二段的關鍵句在結構上的聯繫怎樣?

教學後記:學生對蘇州園林的特點把握得還不錯,對文章的寫作層次也有較深的印象,但對園林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境界理解得不是很透徹。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篇 精品語文教案分享:八年級上冊 第2張

第2篇

1、初步瞭解議論文的特點,學習閲讀議論文和寫作議論文的方法。

2、獲取文化營養,豐富思想,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思辨的習慣,享受思辨的樂趣。

4、議論文的閲讀和寫作所帶來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對於記敍文寫作的立意、選材也具有重要意義。

1、本文的論點未直接提出,可組織學生討論,以提高分析課文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2、“七月流火”的例子是為了説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義卻在於讀書不能望文生義。教學中可藉此例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最好水平”,作者説在書面語中不能用,在口語中勉強可用,因為本文是在談論書面語。其實,用在口語中也是錯誤的,也不可取,口語也要規範。

王力先生的《談語言》是一個談話記錄,因此與一般的文章不一樣,有一種特殊的風格。表面看來信馬由韁,想到哪兒説到哪兒,然而所説的內容卻是一位語言學家所深思熟慮的關於語言運用的基本原則,而且脈絡清晰。因而,這篇課文實在是大雅似俗。

本文談論的是書面語的使用問題,其論點是“書面語應當是口語的規範化”。它有兩個分論點。第一個分論點是“書面語不能脱離口語”。第二個分論點是“書面語應當是規範的”。課文的論點並沒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為兩個分論點。分論點也沒有直接提出,而是隱含在或者説滲透在具體的論述中。這種情況在文章中比較少見,但在談話中也並非絕無僅有。因為談話必須平易,而直接説出論點可能過於莊重。而且談話中,句子與語境的關係更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時,談話常常是開始的時候想到了最重要的內容,然後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達完整。

有人習慣於在文章中找原句作為論點,可能認為本文的論點是“既要考慮規範化,又要考慮大眾化”。把這話作為論點的困難在於:第一,所指不明,究竟這裏的規範化和大眾化指什麼?第二,文章談論的是書面語與口語的關係,“大眾化”指的其實是“不能脱離口語”,只是因為上下句都談到了讀者,才説成“大眾化”。第三,作為論點,這裏的“考慮”顯然是多餘的,因為上文説到“不能忘了”,這裏才用“考慮”與之呼應。有人可能會認為論點是“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範化,又要考慮大眾化”。這種認識的困難還在於,直接表達論點的句子應當較為簡約,比如説成

“口語的加工,既要考慮規範化,又要考慮大眾化”。能不能認為文章的論點是“書面語應當口語化,規範化”?這樣也不行。因為“書面語口語化”的説法不通,所謂“化”是向某個方面某種性質轉變的意思,但口語在前,書面語在後,怎麼能把後來的轉變為原有的呢?“書面語規範化”的説法也不通,因為並不是先有了一種不規範的書面語再使之規範,作者的意思是對口語進行加工,進行規範化。那麼,説文章的論點是“文章要口語化,規範化”如何?那也不行。因為“文章規範化”會使人誤認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規範化。這是不是説文章的論點只有一種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論點就可以表述為“書面語應當是經過加工的口語”。其實,“經過加工的口語”,就是“口語的規範化”。

因為是談話,所以本文的語言和一般的議論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單句,句子結構也比較簡單。但既然是議論文,與記敍文相比,句子還是長一些,結構複雜一些,複句中的關聯詞語多一些。這裏只分析一個結構複雜的句子:“他們不懂得,文章脱離了口語,脱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該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從結構上説,這只是一個單句。問題在於,“不懂得”的賓語是由一個複句結構充當的。有的語言學家把這樣的單句叫做超句,而且這個複句結構又是一個多重複句,總體上是假設複句,前一個分句本身又是一個並列複句。作者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結構複雜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達思想的需要。這個句子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個分論點“書面語不能脱離口語”。但在這個具體的語境中,作者不能把這個分論點寫上去,如果那樣,必然會前言不搭後語。因為這裏是在批評反面現象,所以説“脱離了口語”。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飽滿,也為了句式更加流暢,作者又換個角度説“脱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對這種反面現象的最好批評,莫過於指出其結果:“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多重複句:“文章脱離了口語,脱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而這個複句所闡明的道理與上文所批評的某些人的華而不實,弄巧成拙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於是作者就把這個複句結構作“不懂得”的賓語,形成了有人稱之為超句的複雜的單句:“他們不懂得,文章脱離了口語,脱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

(一)(1自然段)愛好寫作的人應當愛語言,掌握好語言。

(2)(3--4自然段)例證某些人的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樸實的好。

第3篇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而,教學本文時,我主要採用討論式教學,在引導學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通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語言特色和寫作手法來進一步理解品味本文的重點語句所藴含的深刻的哲理,從而,挖掘本文的主題思想,提高學生對語文高度的感悟、理解能力。

本文是20xx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十五課《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散文,或寫人記事,如朱自清的《背影》;或寫景狀物,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或議論抒情,如《散文二篇》。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會生活,表達出了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前面的幾篇文章的學習,也為《永久的生命》這篇這裏散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雖然本班有尖子生,但是中等生和中等偏下學生依然是全班學生的主力軍,因此,對於此類哲理散文的理解上,會存在些許的障礙。上課時,不僅要培養尖子生的,樹立榜樣作用,還要重視中等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願意參與課堂,願意走進文本,願意探索他們未知的新領域。

2、感受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及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

重點: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難點:精讀品味,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及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

本詩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詩歌通過兩種人的對照,對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傾注了無限深情,表達了崇高的敬意;而對高踞人民頭上的人,則無情地揭露,表現出滿腔的憤懣。詩歌的獨特之處在於表現了具有哲理意義的主題: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宗璞曾在《紫藤蘿瀑布》一文中,這樣説過: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對此,大家是如何理解的?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呢?當代作家嚴文井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一起走進《永久的生命》!

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曾獲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榮譽獎。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亦是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百科全書式文學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熟悉文中出現的生字詞,在此基礎上理解識記,為後面理解課文做準備。

3、通讀全文,找出文中直接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情感的詞語或句子。

欲揚先抑。先寫生命的易逝,人們的無奈與可憐,感情轉入低谷;接着用“不應該為此感到悲觀”一轉,描寫生命的神奇,個體生命有限,集體生命無窮,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讚美;最後聯繫生活實際,要以愛情來讚美生命,感情高亢,給人以磅礴的力量。這樣寫,前後對比,把對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層次,同時使行文有了波瀾,更能夠打動人心。

設計意圖: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同時,思考並理解作者面對生命,所書法的情感。進而教會學生這種不一樣的寫作手法——欲揚先抑。層層推進,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完成教學目標。

請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談談這篇散文是如何體現嚴老的語言風格的(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1、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隻暫時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除此之外,文中還有很多富有哲理且意味深長的語句,學生可四人一組,討論、探究,並形成文字性的結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尋找語句的同時,會思考,會討論,會分辨,進而組織語言,形成文字性的結論。不僅對學生説的能力進行了培養,也對學生的團結協作的合作性學習方式進行了再訓練。

關於本文的主題,有以下幾種理解,請結合具體語句,説説你最傾向於哪一種?

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軟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價值。

④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設計意圖:“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文本所藴含的主題,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理解,重點在於,怎麼樣才能結合文本,迴歸教材,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理有據的表達出來,這是設置本環節的主要意圖。

設計意圖:前面訓練了學生讀的能力,説的能力,本環節主要是訓練其寫的能力。在寫的過程中,能夠看出學生對本課的理解程度,也能夠看出學生對於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體現。

冰心在《談生命》一文中這樣説過: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生命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崖峭壁,衝倒了層沙積土,挾卷着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第4篇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説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築羣的作用。

二、瞭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築的方位、特徵、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築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一、運用已經學過的關於説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説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二、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説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築羣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築物的特點而定。

金鑾(luán)殿蟠(páan)龍鎏(liú)金玉璽(xǐ)妃嬪(pín)湛(zhàn)藍

上諭(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宮修繕(shàn)擊罄(qìng)詔(zhào)書

3、閲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遊去遊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並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佈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佈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築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佈局特色。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麼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築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5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徵,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築設計特點。所以建殿於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採用了從外向內的説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後、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及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説明的,採用了舉例説明的方法。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麼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説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文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築設計的特色--處處體觀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説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徵,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説明。

2、在介紹建築羣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築,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築羣時,分清主次,採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築物的特徵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麼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後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築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後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還起着分界、過渡的作用。

本文是按照先總後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説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於説明建築物的特徵,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1)在()內填字來完成短語,並按要求歸類:(只填序號)

①規模(宏)大②莊嚴肅(穆)③大肆揮(霍)④重重殿宇⑤舉世(聞)名⑥(煥)發光彩⑦煙霧(繚)繞⑧腐朽昏(庸)⑨龍鳳(呈)祥⑩池館水(榭)

①故宮就是古時候所説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蠻殿。東西六宮的養心殿則是清朝二百年間封建帝王統治活動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層層殿宇,重重樓閣,道道宮牆,錯綜相連。(×)

③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最大,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築羣的藝術風格。(×)

④《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説明文都是按照先總説後分説的順序説明事物特點的。(×)

教學後記:學生對故宮的博大雄偉有較好的理解,但對本文使用的空間順序理解得還不是那麼透徹。

第5篇

3、在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4、為了更好地闡釋“橋之美”,作者舉了幾個例子?請各用一句話概括。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6、説説《中國石拱橋》與本文在表達手法上的區別。

水是會“説話”的。聽聽水的聲音,可以判斷水的狀況。你不妨試一試:把滿滿的一瓶子水倒出來,聽!水在噗噗作響,它在告訴你:我出來啦!用墨水瓶、曖水瓶做這個實驗,它們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這個原理很簡單,因為水流出來的時候,空氣要從瓶口擠過去,那一個個氣泡鑽出水面時,會因為壓力變小而猛一下子膨脹,發出衝擊,水就這樣“説話”了。

把水壺放在火爐上,當水壺發出叫聲的時候,水還沒有開。等水真正沸騰的時刻,叫聲又不是那樣響了。“響水不開,開水不響”,水壺裏的聲音為什麼能報告壺裏的情況呢?

放在火爐上的水壺,壺底的水最先熱起來,於是那裏就產生了氣泡。這些氣泡很熱,也很輕,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邊的冷水層。熱氣泡在冷水裏放出了大量的熱,它們温度降下來,好像泄了氣的皮球,抵擋不住水的壓力,就被水給壓破了。氣泡破裂時會發出響聲,水壺便嗚叫起來。水在沸騰的時候,氣泡一個接一個地鑽出水面衝到空氣裏,很少有在水裏破裂的,這時水的聲音變成“嘩啦”“嘩啦”了。

人被燙着會喊叫,水挨燙時也要“尖叫”呢:把幾滴冷水滴在火紅的爐蓋上,聽!它噝噝地尖叫了。燒水做飯時,我們常常會聽到這種聲音。

水當然沒有知覺,它挨燙時的“尖叫”是由於它在急速地變成汽。爐蓋或紅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馬上變成了小蒸氣。一滴水要變為汽,體積大約要膨脹1500倍,這一漲,就像小爆炸,發出了聲音。

提一壺冷水,向地面上倒一點,你聽到的是清脆的噼啪聲。提一壺開水,同樣地向地面上倒一點,聽!它發出了低沉的波波聲。為什麼冷水和開水聲調不同呢?這跟水的温度有關係。當水温在100°c左右時,水不斷地變成汽,開水四周包着這層汽,好像裹着一層線毯,落到地上的聲調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沒有汽墊的緩衝作用,聲音也就變得清脆了。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鋼球能發出清脆的聲音,掉在棉被上的鋼球只會發出一點兒聲響一樣。

水的奇妙語言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實驗,研究一下嗎?

(1)這是一篇説明文,其説明順序是順序,全文語言有趣。

(2)為了生動的説明水有各種各樣的語言,很多地方運用了的修辭方法。

(4)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怎樣才能判斷出壺裏的水是否是開的?

第6篇

一、學習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徵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理解“無非”、“實在”、“大概”、“居然”、“何嘗”、“似乎”等副詞對錶達句子意思的作用。

二、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情、治學嚴謹的高尚品質和重視中日友情、毫無民族偏見的精神;學習魯迅先生的尊師好學的高尚品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一、講清課文以時間為順序和“我”的思想變化為線索,圍繞表現人物崇高品質的需要來精心組織典型材料的寫作特點,抓住物徵寫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風格在文中的具體表現。

二、弄懂有關的時代背景以及一些含義深刻難懂的句子。

三、充分運用課後的練習進行教學;採用講練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深入理解課文。

通讀課文,辨清應掌握的字的形、音及詞語的準確含義。理清文章脈落、記敍順序,分清課文中變換的幾個地點,瞭解全文記敍的幾件主要事情,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研習課文第一部分(1—3段)。

1 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筆名,本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橫線處內容讓學生回答)進入國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同學們討論、回憶。教師歸納、明確。)現在我們再學習魯迅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

2 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註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朝”讀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來,説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3)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3 介紹時代背景。這篇散文記敍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餘年後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鬥,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後,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鬥爭,用戰鬥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1 做到藉助課文註釋和詞典對文中字的形、音和詞的含義有清楚明白的瞭解,為研習課文內容掃清障礙。

2 考慮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敍的線索是什麼,變換了幾個地點,記敍了哪幾件主要事情,表達了作者怎樣情感,讚揚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貴品質,怎樣來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説説各部分的大意。

(閲讀課文可請學生範讀或老師範讀,大家邊聽邊看邊想,但一定要有情感。還可以用放課文錄音磁帶的方法進行。)

教師巡迴輔導,學生自習。(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定學生閲讀的時間與速度。)

三、閲讀完畢,根據預習中提出的問題,進行研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進行歸納,提示要點。

1 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學生提問,補充書中沒有的註釋。

(3)會館:舊時同鄉或同業在京城、省會或大商埠設立的寄寓和機構。

(4)遺民:①留下的在國外的人; ②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③大禮後遺留下來的人民。

2 (1)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3)變換了三個地點:①“我”在東京;②“我”在仙台;③“我”離開仙台後。

(4)與藤野先生相處寫了他四個典型事例,讚揚他認真負責、正直熱情、嚴謹求實的精神。還寫了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5)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為標誌。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台求學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6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台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讚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請一學生朗讀,同學們看書並考慮:作者是怎樣抓住主要特徵來描寫清國留學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語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麼?“無非”、“實在”對錶達句子意思有什麼作用?

1 作者抓住清國留學生的主要特徵——將長辮盤在頭頂,來描寫他們的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醜惡形象。

2用兩個貼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髮髻”,加上“油光可鑑”,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實在”是“的確”的意思,“標緻”是“漂亮”的意思,用“實在”修飾“標緻”,説思想腐朽的清國留學生“的確漂亮”,這是反語,強有力地諷刺了這些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強烈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的感情。同時,還以“上野爛漫的櫻花”之美來反襯這羣清國留學生之醜。

3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無非”是“只不過”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東京“清國留學生”的惡濁生活的憎惡、失望和不滿。這羣人生活空虛、無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園,就是在會館裏學跳舞。這兒不是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棲身之所,因此決心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環境,而“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這也就是作者要離開東京去仙台的原因。第3段是過渡段,承上啟下,由記敍在東京的所見所感轉到記敍在仙台的見聞和感受。

第一部分內容看似與寫藤野先生無關,實際上從側面反映了魯迅不願與清國留學生同流合污的愛國主義思想。他離開了東京,前往仙台,這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板書段意:寫“我”在見到藤野先生之前,在東京的所見所感,以及離開東京到仙台求學的原因。

1 朗讀這一部分課文,複習研習的內容。(郎讀要求流暢而有感情)

3 預習課文第二部分。該部分可分幾個大層次?各層次寫了些什麼內容?概括各層層意。

第7篇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課前準備〗在上課前,在大屏幕裏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親》這首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師】(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幾首歌詞: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峯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書課題〗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説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閲讀、學習。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於樸素中見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氣息。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奔(bēn)喪(sāng) 差(chāi)使(shi)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妥(tuǒ)貼(tiē) 躊(chóu)躇(chú) 迂(yū) 蹣(pán)跚(shān) 箸(zhù) 拭(shì) 瑣(suǒ)屑(xiè) 晶(jīng)瑩(yíng)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國中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稍停)找幾位同學簡要説説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閲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討論】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討論】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設置慘淡環境,渲染悲涼氣氛,與父親在此困境下仍不辭勞苦,為兒子奔波,與父親對兒子滿腔温情形成對照,更顯父愛崇高。

?討論】3、文中一共幾次提到了背影?分別給每一次的背影起一個名字。

①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為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着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

④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討論】4、面對着父親蒼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淚,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①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②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

讀到父親的來信,觸目傷懷,又想起了往昔父親的背影,這是傷心之淚。

?討論】4、這篇文章的重心在6、7兩段,那麼2、3、4、5段寫的是什麼?不寫不可以嗎?

?分析〗2、3段介紹慘淡的家境,為了營造一種悲涼的氣氛。

4、5段介紹父親對我無微無致的照顧,為了鋪墊我對父親的感情,也就是鋪墊背影。

?討論】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説明理由。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

1、整體閲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閲讀訓練,着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2、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1.學習掌握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樸實語言中所含的複雜感情。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找出文章線索人手,然後圍繞這個線索按照段落順序逐步講解,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有問題法、討論法、教師範讀、演講法等。

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使其懂得審視自己的行為,珍惜親情,探尋與父母、長輩相處的最佳方式。

重點: 1.學習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平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難點: 1.本文的線索是吃的東西,這一點較不常見,對此應稍作分析。

教學突破 : 對學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説教的方式,可通過演講,引導學生自己明白體會。

教師準備 查閲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瞭解文章大意,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1.從文題入手,創建情景,導入課文 ( 1.)講述讓自己悔恨的往事,進入新課學習

第8篇

2、理清作者的記遊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遊特點。

1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遊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遊記》這部著作被譽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遊恆山記 》。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徐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隸江陰馬鎮南陽岐人。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覽羣書,鄙棄權貴,摒絕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奧祕,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都詳細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裏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後,留下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像古代地理書上説岷江是長江的上游,徐霞客經過考察,弄清楚長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雲南騰衝打鷹山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那裏曾經發生火山爆發的遺蹟,他在遊歷會考察最多的是巖溶現象,在桂林七星巖,他對那裏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筍、石乳等地形,進行了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巖溶現象的記錄。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一本《徐霞客遊記》。這部書是我們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地理學上的寶貴文獻。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學實踐中,以驚人的毅力,敏鋭的觀察力和樸實的文字,記下行履所至,觀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實踐、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精神得到後人的崇敬。

風翳(yì)淨盡無攀躋(jī)勞虯(qiú)鬆縈(yíng)回

穹(qióng)碑攀躡(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輒(zhé)斷折若墮(duò)洪濤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盡

俯瞰(kàn)山麓(lù)龍山西亙(gèn)比肩連袂(mèi)

1、 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 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彙報,組員補充。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體現了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

1、 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過的地方,並繪製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地方。示意圖略

2、 劃出文中標明裏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遊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 細讀文章第三段,説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為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為: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並且是由遠及近的。

4、 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餘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過充分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實踐求實的精神。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遊蹤,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祌。

此遊記涉及的景點、地理位置較為複雜,但全文貫穿着一條線索,那就是遊蹤,亦即作者足跡、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景觀,逐一描寫。再寫登頂的艱難。然後是登頂後遠眺四周的景色,把整個山系都清晰地展現出來。最後寫下山情形。

全文有詳有略,處理得恰到好處。略寫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形都寫得極為詳盡,又以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把過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寫了出來。下山的過程詳寫了尋找下山之路一節,其餘的下山過程就一筆帶過了。

作為一個以勘察地貌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處對一些細節觀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細緻。如地裏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顏色等,寫到每個景點,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勢、周圍環境等。

記敍中注重實際,如實記錄所見之景,而且觀察細緻,為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學的嚴謹性。同時,景物描寫也各有特色,生動形象,如鬆影篩陰、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都將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歷歷在目,頗具文學的形象性。

1、 查閲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象的成因。

2、 利用圖書館,閲讀整本的《徐霞客遊記》,寫好讀書筆記。

例句: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賓語虎風口之松柏前置。

第9篇

理清文章結構層次,圍繞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來分析文章過程與方法

1、聯繫社會背景,來領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的方法。

1、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進入國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

2、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註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説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3)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學生了解作者及作品學生了解文章體裁介紹時代背景 這篇散文記敍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餘年後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鬥,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後,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鬥爭,用戰鬥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1 做到藉助課文註釋和詞典對文中字的形、音和詞的含義有清楚明白的瞭解,為研習課文內容掃清障礙。

2 考慮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敍的線索是什麼,變換了幾個地點,記敍了哪幾件主要事情,表達了作者怎樣情感,讚揚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貴品質,怎樣來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説説各部分的大意。 要求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閲讀全文,教師巡迴輔導,學生自習。(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定學生閲讀的時間與速度。)

1、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學生提問,補充書中沒有的註釋。

(3)會館:舊時同鄉或同業在京城、省會或大商埠設立的寄寓和機構。

2、(1)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4)與藤野先生相處寫了他四個典型事例,讚揚他認真負責、正直熱情、嚴謹求實的精神。還寫了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台求學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6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台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讚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弄清左邊的這些問題和內容教學後記:學生能聯繫社會背景領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的方法,能通過私反覆朗讀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能對課文中重點語句進行賞析。

第10篇

1.注重整體感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參考註釋和工具書,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及感情基調有初步認識。

2.注意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以朗讀和背誦帶動其他環節。

2.從敍事寫景的角度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加深理解。

重點:整體感知作品內容,領悟作者發現美、欣賞美的情懷。

對於祖國的秀美山川,無數位文人在讚羨的同時,也作了大量的描寫,但用書信這一文體進行描摹並且成為名篇的卻並不多。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陶弘景用書信文體寫的《答謝中書書》,從中感受他所描繪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南京)人。幼有異慧,年四五歲即以荻為筆在灰中學書,讀書萬卷,未及弱冠,齊高帝即引為諸王侍讀。後隱居於句容茅山,自號華陽隱居。因梁武帝早年與之遊,即位後,逢有朝廷吉凶徵兆等大事,常前去徵詢他的意見,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術,愛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詩文今傳《陶隱居集》輯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因政局動盪,社會混濁,他遁遜山林,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謝中書書》中以描畫山水昭示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1)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句子的節奏、輕重音等,初步感知課文。

(2)自由朗讀兩三遍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做到流利地朗讀。

(1)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如遇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

1.本文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試歸納本文的語言特點。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運用對偶、排比手法,語言精練生動,將描繪的山水之美寫得清麗自然,毫無堆砌雕琢的弊病。

3.拓展:“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歷代詩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詩句,請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詩句,並試簡評詩句特色。

4.《答謝中書書》首句總領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懷。綱舉則目張,中間部分承前文具體描寫山川之美,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從仰視、俯視、平眺的視覺角度,從色彩,從四時,從晨昏,從動靜,從聽覺等角度展開,用自己獨特的體驗去詮釋自然景物綺麗的風光,展現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畫卷。而最後一句則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賢,怡情山水,自得其樂。

描寫謳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煙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這樣短小簡約、字精意達的卻並不多見,我們應學習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寫作態度。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從古至今,以“共談”概説人人皆愛,以“美”點明全文中心。當中部分則具體敍寫山川之美。最後墊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先以感歎總括前文,復以名人證實此説。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這三句是寫靜景,寫得形色俱備,精彩紛呈。作者先以“入雲”表示山之高峻與雄偉,以“見底”表示水之清澈與透明,一仰一俯,視野開闊,山水盡收眼底。接着移步換景,由清流而寫兩邊的景物。可寫之景物必定多不勝數,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給人以具體的視感:五彩繽紛的石壁,鬱鬱葱葱的樹林,碧綠青翠的竹園。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斕,足以讓人大飽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點。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作者描寫自然景物時,扣住最能表現景色特徵的時間——早、晚來描繪。在旭日東昇、晨霧將散的一片寂靜裏,山林中呈現一片猿鳥爭鳴的歡騰景象。“亂”字寫出了猿鳥爭鳴的喧鬧景象,使整個山林充滿着勃勃生機。夕陽將要落山時分,餘暉照映着水面,層層粼波之中,不斷有魚兒從水中爭相躍起。“競”字寫出魚兒爭先恐後躍出水面的場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鳴一躍,構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體流動畫面。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中展現了多種“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四是動靜相襯之美。高峯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聲響)。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見過月亮,也沐浴過它的清輝。在古代,月亮是人們寄託情思、抒發情感的物象。描寫月亮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文學家蘇軾寫的一篇有關月亮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以文才聞名於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歐陽修去世後,成為宋朝文壇領袖。他在散文、詩詞、書法、繪畫方面均有驕人的成就,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作家。

元豐二年,蘇軾因對新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投入監獄,四個多月後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由於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賞月排遣心中的苦悶,故作者借景抒情寫了此文,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1)學生聽讀,畫出生字詞,注意句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如遇有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

①念(考慮,想到)無與為樂者,遂(於是,就)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文中十八字寫景,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使讀者如見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創造了一個明淨幽閒的境界。作者將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句話應怎麼理解?

明月經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賞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當時與張懷民俱貶官黃州,雖任團練副使,卻無實權,實在是一個閒人。作者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貶,心境肯定不會如意,但是作者卻能從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並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表現出作者豁達寬廣的胸襟。

4.《答謝中書書》與本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現加以分析。

?答謝中書書》一文作者是個隱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對山水的喜愛欣賞之情與無人能同賞的些微悵惘。本文卻是作者貶官之後作的,不免有對自己宦海浮沉的悲涼、失意、惆悵和憤懣之情,但同時也有善於自我排遣的豁達態度。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恩賜,也是無數文學家們不遺餘力地歌頌和吟賞的對象,不論是得意或失意之人,彷彿只要迴歸到了山水中,與清風明月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悵然總能一掃而空,重獲心靈的自由。

“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與絲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讓真心觀賞它的人蕩盡胸中塊壘,得到無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來的人們從大自然的美景中不僅能尋求精神上的安寧,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練就了一雙慧眼,他們用生花妙筆及時地描繪出了這些美景,並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論是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中無人同賞的些微悵惘,還是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的豁達,都能夠引起千載之後人們的共鳴,讓人彷彿進入當時的情境中。

?記承天寺夜遊》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寫作者與張懷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層寫散步時所見的月色。第三層寫作者內心的感慨。

這是一篇小品文,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描繪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寫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淨,而是運用襯托的手法,寫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從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潔,給人一種獨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寫得栩栩如生。

全文以敍事、寫景為主體,以抒情為輔助。小品文寫出了作者承天寺夜遊的感受,大體可歸結為:前半部分敍事,中間部分寫景,最後三句抒情。這樣,使全文寫景、抒情結構分明,敍事中流露出被貶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感慨。

文章中起筆扣“夜遊”,徑入題旨,接着用“至”“尋”“步”等詞,把夜遊的地點、同遊者等交代得清楚明瞭。又如作者寫“月”,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作者別具匠心地從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空明。這樣寫,精緻而含有深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