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打擊樂機器貓教案14篇 “樂在其中:大班打擊樂教案解析”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6W

本文介紹了一份大班打擊樂機器貓教案,該教案以著名卡通形象機器貓為主題,將打擊樂元素與兒童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巧妙結合,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適合幼兒園大班兒童進行音樂教育與身體協調能力培養。

大班打擊樂機器貓教案14篇 “樂在其中:大班打擊樂教案解析”

第1篇

1、通過整體舞蹈表現x xx ∣xx xx ∣x - ∣,並學習用打擊樂器隨樂進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法,豐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與同伴的演奏協調一致,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一、聽音樂《化蝶》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麼特點?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現節奏?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你有什麼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教師小結: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後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悦之情。

五、出示樂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七、請“小小樂隊”面向觀眾演奏。演出結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於節奏圖上的節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1.變化節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可能是連我自己到哪裏變化節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2.最後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脱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

大班打擊樂機器貓教案14篇 “樂在其中:大班打擊樂教案解析” 第2張

第2篇

1、通過欣賞圖片,能用完整流暢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意思,體驗詩歌語言的優美。

2、結合過新年的生活經驗,藉助簡單的記錄進行詩歌創編,分享歡度新年的快樂。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1、活動重點:通過感官欣賞及詩歌創編的活動,體驗並分享歡度新年時的快樂心情。

2、活動難點:能夠圍繞活動主題"迎新年",結合自己的經驗並藉助簡單的記錄進行詩歌創編活動,要求語言表述流暢,具有詩歌語言的美感,發言時大膽自信。

(幼兒可能回答:很多人在一起吃飯;有的人在放煙火;貼春聯……)

我們把這些圖片裏的事合在一起看,其實它們都在為同一個日子慶祝,你們猜到這是個什麼日子了嗎?

(通過前面對圖片的分析講述,幼兒可能已經猜測出這些都是過新年的時候做的事情,是人們在"歡度新年")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圖片講的都是人們在"過新年"的時候做的事情,過新年可真開心呀!

師:今天唐老師收到了小動物村裏動物朋友的來信,它們把過新年時的照片寄給了我,我請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1)欣賞小動物過新年的照片(即詩歌圖片)師:看了照片,我想請小朋友用誰在幹什麼這樣的話來説説小動物們在新年李做了些什麼事情好嗎?

(幼兒自主選擇圖片講述,注意引導幼兒用"誰在幹什麼"的句式講述)【注:幼兒講完一副圖片,教師進行概括提升,在圖片旁邊出示詩歌中的話,比如"花貓蒸年糕"】

師:唐老師把你們剛才説的話編成了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師:用這樣的話把小動物過新年的事講出來是不是好聽多了?記起來也方便多了!

(引導幼兒感受簡單又完整的詩歌語言聽起來更舒服,很優美,而且方便理解和記憶。)師:我們一起用這樣好聽的話來説一説小動物過新年的開心事。

(幼兒跟唸詩歌,如果有困難,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跟念,能力弱的幼兒再欣賞一次,主要讓幼兒體驗詩歌語言特有的規律性和美感。)

3、結合過新年的經驗,創編自己的《過新年》詩歌:

師:小動物們過新年做了那麼多開心的事,老師也好想知道你們和家裏人在過新年的時候會做些什麼事情,請你們把這些事情用簡單的圖案或者用你能看懂的符號記錄在表格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幼兒記錄:以"誰"、"幹什麼"的形式進行簡單記錄,記錄好後排列展示在黑板上)師:現在請記錄表的主人來介紹一下你過年的時候和家裏人都做了些什麼事情。但是要求是用剛才詩歌裏簡單又完整的話來説好嗎?

師:哇,你們在新年裏和家裏人做了那麼多歡度新年的事,一定很開心,我們一起試試看把你們説到的事情編進剛才的詩歌裏,跟着我一起試試吧!

師幼共同唸詩歌。(如果第一次唸的過程中幼兒有跟不上的現象,就多嘗試一次,鼓勵幼兒大膽自信。)

小結:編的真好聽,大家一聽就知道你們的新年過的很開心的!也許你們還有一些開心的話沒來得及説,請大家自己找時間和好朋友,和老師説一説好嗎?新年馬上要到了,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歡度新年吧!(播放新年音樂,幼兒唸詩歌並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現。)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説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説説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第3篇

我們班的孩子都見過貓,他們喜歡都喜歡貓,因此設計了這節美術課,利用幼兒認識的動物的原有知識,發揮幼兒的思維的能力,繪畫貓。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老師引導兒童瞭解貓能捕捉,喜歡吃魚,喜歡玩球,喜歡睡懶覺,還喜歡看電視。)

“那貓的頭倒底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誰來講講貓的四腳,尾巴、軀幹是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啟發兒童認識貓的身體由頭、軀幹、四肢、尾巴組成。頭部為扁圓形,有兩隻小耳朵,兩隻圓眼睛,一個小鼻子,一張嘴。在嘴的兩邊長有鬍鬚。?

貓眼的瞳孔隨光線變化,白天光強時呈一條線,夜晚睜大呈圓形。貓的身體比較長,上面有皮毛覆蓋全身,後邊拖着長的尾巴。貓的四肢長在腹部下面,腳掌上長有肉墊,跳下來沒有聲音,有尖的爪藏在腳裏。)

引導幼兒觀察課件中作畫步驟:在紙的一側先畫貓的頭部外形,然後添畫五官,想一想貓在做什麼?畫出臉上的神情。畫出貓長長的身體,以及腿和腳,再車出尾巴,添畫細節。還可以畫出身體上皮毛上的花紋。

行間巡視鼓勵兒童大膽表現形象,並不斷注意與兒童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

對不同心理髮育階段兒童的視覺符號創造給予充分肯定。

對多種形式的造型了多種形象的貓。從他們所畫的形象中不難拭睦出教師的知識引導。如貓眼睛的瞳孔變化、鬍鬚、腳上的肉墊……

可在各個區域活動中繼續貓的活動。如手工區中設計給貓造房子、科學區中設計貓吃食物的活動、語言區中設計講述《我的貓咪趣事》可結合此次活動進行。

這節課我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設計與教學,幼兒對畫貓興趣濃厚,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充分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親切的氛圍,我發現孩子們都能很認真,很開心的畫絕大多數能畫出貓的主要特徵。

第4篇

打擊樂器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打擊樂演奏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技能,發展節奏感,而且能發展幼兒對音色,曲式結構的敏感性,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紀律性和責任感,還能夠鍛鍊幼兒的表現力。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曲式輕快活潑,易吸引幼兒注意力,曲調朗朗上口,節奏容易掌握,在樂器配樂與演奏過程中,在培養幼兒的樂感與鍛鍊幼兒的演奏能力的同時又能帶給幼兒快樂的感受。

1、感受樂曲輕快活潑的旋律,瞭解曲式結構,掌握xxx節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出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2、掌握打擊樂器部分的節奏型,並且能看圖譜靈活地使用樂器。

一、導入 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上一次,咱們是不是學了一首歌曲呀?哦,對啦!今天呀,咱們的好朋友洋娃娃和小熊要參加舞會,但是,他們告訴我説,跳舞的時候聽着音樂有點單調,想請我們幫忙,那我們該怎麼辦呢?)自然引出為他們伴奏,或參加舞會一起跳舞。(恩,小朋友們説得非常好,看來,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洋娃娃和小熊,都願意幫忙是不是呀?那我們就要更加熟悉歌曲了,然後為我們的好朋友伴奏!)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洋娃娃和小熊是怎麼跳的?表情有哪些?心情怎樣呢?)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他們跳得開心嗎?他們做了哪些動作?你想一起跳嗎?)音樂教育2/2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鍊幼兒的聽力水平。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兩個部分。第一句至第四句為第一部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至跳呀跳呀一二一),第五句至最後為第二部分(小熊小熊點點頭呀至笑呀笑呀一二一)教師分段播放音樂,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如此反覆,使幼兒對歌曲深入瞭解,對歌詞也能把握。

(1)把簡譜貼在展示板上(標示出分段處開頭部分是一起演奏,第二段分組演奏)。

(3)讓小朋友跟着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接着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着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於對樂器的不瞭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並着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排練了這麼久,小朋友們都已經伴奏得很好了,現在,就要一起去參加舞會,為洋娃娃和小熊伴奏了。而且,小朋友們除了伴奏,也可以跳舞哦。請小朋友們拿好自己的樂器,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頭飾),我們的舞會即將開始啦!教師播放音樂,指揮小朋友伴奏,一部分小朋友則充當表演者。在歡快的氣氛裏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都玩得好開心。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跟着老師,放鬆一下我們的身體。揉揉腿,捏捏肩,抖一抖,捶一捶。

1、讓幼兒模仿教師指揮,其餘幼兒進行樂器演奏練習。

在教學中,我選擇了音樂課,在課型上,我選擇了打擊樂。 之所以這樣大膽地嘗試了打擊樂教學,主要原因是想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在參與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體會到“我能行”。

當然,我知道,在基本功上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已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但是,我覺得失敗和成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動中積累經驗,找到最恰當的方法,這種訓練方法對我們的學生來説是否可行,這才是我選擇打擊樂教學的真正目的。課的開始我觀察到,學生們踏着律動曲的節奏,高興地來到了我的教學環境之中,看得出,他們喜歡音樂課,給我樹立了信心。音樂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大部分幼兒都積極參與活動,但是也有少數的小朋友不太積極,我發現孩子也不是不喜歡,是不太愛表現,平時就是不太愛説話,在以後的活動中,生活中,我將會給這部分幼兒創造機會,使我們的教學能夠更完美。

總的來説,我覺得雖然學生掌握了教學的基本內容,但掌握得較吃力,原因是教學內容難度較大,教學環節安排有不合理之處,如:時間分配不夠科學,教學密度較大,教學過程一直在緊張中進行。由於課前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造成分散難點時遇到了麻煩,耽誤了時間,接下來時間不足,使學生只學到了基本演奏方法,而缺少理解、消化過程,發生了學生意猶未盡不肯離開的現象。

我將通過這次觀摩教學活動,總結經驗教訓,徵求教師意見,學習他人所長,在今後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取得好成績。

第5篇

1.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拔根蘆柴花》。

2.在教師指揮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案,豐富演奏內容。

3.在集體演奏中,注意樂器打擊時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應和諧一致。

4.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5.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在集體演奏中,注意樂器打擊時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應和諧一致。

2.鈴鼓、碰鈴、圓舞板、大鼓、鈸等打擊樂器人手一件。已經擺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1、伴着歡快的《拔根蘆柴花》音樂幼兒和教師一起跳舞,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快樂,激發幼兒進行音樂活動的興趣。

2、幼兒根據配器方案,看教師指揮用樂器進行演奏。

教師:請小演員們從椅子底下輕輕拿出樂器,準備好,我們這一次要用小樂器來演奏了。

教師:這一次我們要用剛才討論的新的配器方案演奏樂曲了,請仔細看好我的指揮。

6、教師組織幼兒探討如何讓演奏更好聽,並提出力度要求。如:x xx|中強、輕快;[11]~[16]小節稍弱、跳躍;[19]~[24]小節稍強、熱烈。

這次的公開課是園指定讓我上一節有關打擊樂方面的內容的音樂課,讓年青教師能有一個對上打擊樂有個初步的瞭解,説真的我心裏沒有一點底,首先現在的教材中在打擊樂方面的教學內容很少,孩子接觸各種打擊樂器就很少,在這種情況下要上好一節打擊樂課 很難。再説這次是讓我上給年青教師看起到一個示範作用,所以我很重視這一次的公開課。要上好這方面的課,首先要給孩子鋪墊一些有關內容,如:認識多種節奏型、接觸一些打擊樂器並認識、還要學會如何去欣賞音樂等等。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知識鋪墊。

?拔根蘆柴花》是我們大班九月份的主題《中國娃》中的內容,整首曲子以民間樂器二胡為主奏樂器,再配以其他的樂器伴奏,表現了歡快愉悦的情緒,洋溢着濃濃的中國音樂風。 一首樂曲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音樂教學,既可以欣賞又可以演唱即能創編律動又能開展音樂遊戲。我把打擊樂演奏作為《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的表現形式。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在學會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演奏。難點是:注意樂器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的一致和諧。設計配器方案。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創造的熱情很高,尤其是在最後樂曲合奏環節,孩子們表現特別棒,各種樂器配合得非常默契。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打擊樂的孩子們來説能有這樣的表現讓我尤其欣慰。

1、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先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2、讓孩子嘗試各種樂器,讓他們心裏上得到滿足。孩子們興趣很高,他們演奏時個個都非常認真、投入。

2、幼兒能根據老師的指揮進行不同的演奏,效果不錯。

3、不足的地方事先我也想到了,在圖譜上是否能讓幼兒看出強弱拍的關係,在集體評課中有的教師也提到了這一點。

第6篇

根據《指南》科學領域水平目標中提出:“嘗試運用基本的科學方法探究問題,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結合領域目標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 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相反的,樂意在遊戲中根據變化尋找反義詞。

2. 能聽清指令,遵守遊戲規則,願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師:跟着音樂做一做高人和矮人的動作,到高人音樂的時候,小朋友們把手舉高高,到矮人的音樂時,彎腰低頭。(讓幼兒初步瞭解高矮的意思是相反的,它們是一對反義詞。)

師:請兩位小朋友來表演一下啊,我播放到高人的音樂時,請你們將手舉高高,到矮人的音樂時,彎腰低頭,開始。

師:剛才我們是根據音樂來做一做動作,那現在,我要增加難度啦,在聽到高人的音樂時,彎腰低頭,到矮人的音樂時,把手舉高高誰想要試一試?來,請到前面來,準備開始哦,聽音樂。

好厲害呀,小朋友們為她們鼓鼓掌,棒棒棒,你們真棒!

(出示實物棒棒糖,讓幼兒直觀的瞭解反義詞大、小。)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棒棒糖。誰能説一説這兩個棒棒糖有什麼一樣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它們都是一樣的粉色,上面有一顆草莓的樣子,棒子都是白色。)

師:再請一位小朋友説一説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師:你太棒了,一下就發現了這兩根棒棒糖的祕密,它們一根大、一根小,大和小是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所以我們就叫它們反義詞。

播放課件《貓的一家》,出示圖片1,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內容。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藏有很多祕密的圖片,誰想當一個小小的偵探,來找出這些祕密?如果你發現了裏面的祕密,不要大聲的説出來,舉起你的小手來和老師分享好嗎。

師:請這位小朋友説一説,舉手很快呀,來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發現了圖片裏的什麼祕密。

師:你説的很棒,但是你沒有告訴老師什麼東西很大,什麼東西很小,要是能説出什麼東西很大,什麼東西很小就更好啦,想要再試試嗎?(引導幼兒完整的進行講述。)

出示圖片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內容,並完整講述自己發現的祕密。

師:這次請一位小來試試看,要用完整的話説出你發現的祕密哦。

幼:老師,我看到裏面有蘋果,一個在桌子上,一個在桌子下面。

師:你能告訴我們你發現的這個祕密裏的反義詞是哪兩個嗎?(我不知道)誰能來幫幫這位小,你去找一位好朋友幫幫忙好嗎?(老師我知道,是上和下。)

用觀看投影片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後,嘗試着發現ppt中更多的祕密,説出一些新的反義詞。

師:咦,這是什麼聲音?(跺腳的聲音)他們是怎樣跺腳的呀?(小朋友根據聲音自由的跺跺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試一試,看你和我們聽到的跺腳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小朋友根據聽到的自己跺跺腳。)

師:他剛才跺腳的聲音和我們再ppt裏面聽到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呀?怎麼不一樣的呢?(他一直很慢的跺腳)那誰要再來試一試?這位小朋友和我們聽到的跺腳的聲音一樣嗎?(和裏面的一樣,一會快一會慢。)是這樣嗎?那我們一起跟着聲音來跺跺腳,看看是不是一會快快跺腳一會慢慢跺腳就和它發出的聲音一樣啦!

師總結:那現在老師告訴小朋友哦,我們剛才跺腳的“快”和“慢”也是意思相反的哦,它們也是一對反義詞。

師: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材料在桌子上,現在請小朋友們回到桌子邊,去看看、摸摸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東西,找找他們藏着的小祕密。

(讓幼兒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捏一捏、拎一拎、嘗一嘗,來感知、探索、發現問題,知道教師提供的嘗試材料中有幾種相反的特徵,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初步瞭解認識反義詞。)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去找過了,誰願意和老師分享一下你發現的小祕密?好,請你來。(我剛才摸的是桌子上的兩塊抹布,它們一個是涼的,一個是乾乾的)

師:你好厲害呀,一下載就發現了兩塊抹布的祕密,但是老師要問你哦,有一塊抹布是涼涼的,那它為什麼涼呢?(因為它是濕的)對呀,它是濕的,所以涼涼的,那麼濕和乾的意思就是相反的,它們就是反義詞,就是我們要找的小祕密。現在你想完整的和我分享一下這個小祕密嗎?(引導幼兒完整的講述出濕和幹是一對反義詞。)

師:剛才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小祕密,知道了“高和矮”、“大和小”、“濕和幹”、“胖和瘦”、“上和下”、“遠和近”等等都是反義詞,那我們現在來玩一個遊戲“和我説的不一樣”。我和張老師先給小朋友示範一下,要仔細看哦。

我:我説大。張老師:我説小。我:我説高。張老師:我説矮。我:我説上。張老師:我説下......

現在小朋友們瞭解這個遊戲的玩法了嗎?那我們來試一試。小朋友們和老師來比一比。師:我説濕。小朋友們:我説幹。師:我説裏。小朋友們:我説外。師:我説多。小朋友們:我説少。

師: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的識字卡片,兩個小朋友一組,一位小朋友拿“大”的識字卡,另一位小朋友就要拿“小”的識字卡;一位小朋友拿“上”的識字卡,另一位小朋友就要拿“下”的識字卡。以此進行遊戲。(教師巡迴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及時的給予指導。)

1.美工區根據相反詞創作的意思相反的作品可以拿回家一起分享,告訴爸爸媽媽你創作的是哪一對反義詞。

2.可以跟小朋友互相交流、合作完成遊戲“和我説的不一樣”、“找朋友”。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本次活動設計過程中,我通過電教手段、以及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身邊的反義詞,通過激發好奇心,讓他們很快的對反義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在活動中,我始終以大班幼兒的實際水平作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性,並積極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認識,通過看聽想説來提高幼兒的閲讀能力,使多數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第7篇

1.充分體驗音樂的美,享受成功,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2.幼兒感知音樂結構和情緒,學習模仿貓的各種動態,根據音樂情緒變化創編貓的不同舞蹈動作。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表現,培養觀察力、模仿力、表現力、創造力及協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拍攝貓的日常活動、《貓》劇的樂曲磁帶及vcd、半成品材料、顏料、剪刀等,活動場地,讓孩子在生活中注意觀察貓的不同動態。

(1)請幼兒完整的傾聽、欣賞音樂,感受樂曲和音樂的特性。

(2)提問:欣賞了這段音樂,你們感覺小貓都在做什麼呢?讓幼兒自由充分的表達。

(3)談話 :生活中的貓。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小貓嗎?小貓是什麼樣子的?

4.分段欣賞,並説出每段樂曲的情緒及表現的情景,嘗試創編舞蹈動作將不同的感受表現出來。

一段:寧靜舒緩的音樂(幼兒可以模範小貓在地上睡、有的綣在一團睡、有的三三倆倆睡在一起,伸着懶腰,打着哈欠……。)

二段:輕鬆活潑的音樂(幼兒可以模仿小貓在整理毛髮,在散步,在玩耍捕蝴蝶……)

三段:激烈的音樂(幼兒可以模仿小貓抓,歡樂的舞蹈……)

5.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一遍,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6.欣賞音樂劇《貓》劇片段,啟發誘導幼兒豐富完善自己的表演。

7.幼兒利用半成品材料及顏料把自己和同伴裝扮成可愛的貓,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及協作能力。

第8篇

打擊樂是幼兒平時比較喜歡的活動之一,利用各種樂器,簡單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樂,的確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然而在我們平時的打擊樂活動中,我們往往也面臨一種難題樂器不夠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們生活中、教室裏常見的一些東西來替代正規的樂器,經過簡單的加工改造,也能成為滿足孩子樂趣的一種"樂器"。而《機器貓》這首音樂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主題曲,他們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節奏也比較明顯。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打擊樂《機器貓》。

本次活動為第二課時,整個活動以"機器貓"這個形象來貫穿,從簡單地拍打身體部位到利用"樂器"為歌曲伴奏,讓幼兒在討論、實踐、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將這些簡易的"樂器"帶入歌曲。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能夠拓展我們平時對打擊樂器的定義,鼓勵幼兒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有意識地改造,積極地投入到"打擊樂"活動中。

1、能夠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拍打出一些簡單的節奏。

2、根據圖譜,用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及利用各類"生活中的樂器"為歌曲《機器貓》拍打節奏。

3、通過用另類的"器樂"來演奏歌曲,從而鞏固對歌曲節奏的把握,提高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讓我們一起來用手指跳個舞歡迎客人老師吧。

2、你知道剛剛我們玩手指操的那首歌曲叫什麼名字嗎?(出示節奏譜)大家是不是還能看着節奏譜來為這首樂曲打一打節奏呢?

3、除了大家一起來拍手,你覺得還能用什麼動作以怎樣的形式來打節奏會更有意思呢?

1、大家知道,機器貓身上有一個什麼東西最神奇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機器貓的袋袋裏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什麼有趣的東西。

2、逐一出示鐵罐子、小鈕釦、牛奶盒、積木等"樂器"這些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3、這些物品出了剛剛大家説到的那些常見的作用。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你聽。當我用手拍打牛奶箱的時候會發出什麼?有了聲音我就能拍打出好聽的節奏。你能嗎?

4、除了牛奶盒你還能利用我這裏的什麼東西拍打出好聽的節奏呢?誰願意來試試?提示:當拍打不能使一樣東西發出聲音的時候可以想一想它和誰一起合作就能發出聲音了。

5、大家真棒,能夠把我的這些沒用的東西都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樂器,為了感謝機器貓,我們就利用這些"樂器"來為這首歌曲打一打節奏吧。

三、聽音樂表演,完整演奏歌曲1、誰來説説看,你手中的樂器表演哪一段會比較合適呢?我們來嘗試一下。

4、大家剛剛的表現真棒,機器貓聽了大家的演奏也很滿意,特意為我們大家準備了它最喜歡的"銅鑼燒"來跟我們一起分享呢。

打擊樂《機器貓》説課打擊樂是幼兒平時比較喜歡的活動之一,利用各種樂器,簡單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樂,的確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幼兒往往對於這類活動也比較感興趣。然而在我們平時的打擊樂活動中,我們往往也面臨一種難題樂器不夠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們生活中、教室裏常見的一些東西來替代正規的樂器,經過簡單的加工改造,也能成為滿足孩子樂趣的一種"樂器"。本次活動中,我就利用"牛奶盒"、"鐵罐子"、"鈕釦"、"積木",通過教師的提示、幼兒的想象,分別改造成"鼓"、"沙球"、"碰鈴",讓幼兒分別以拍、搖、敲這三種形式來表演樂曲。而我之所以選擇《機器貓》這首歌曲,是因為它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主題曲,他們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節奏也比較明顯。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打擊樂《機器貓》。

本次活動為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時候就已經讓幼兒初步掌握了歌曲的節奏,能夠以拍手的形式為歌曲打節奏,為第二課時做好鋪墊。在第一課時過程中其實有一個難點,就是最後一句的節奏,也是幼兒比較難以掌握的。在今天這個活動中,"機器貓"這個形象貫穿始終,從簡單的拍手,到拍打身體部位,再到利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層層遞進。出示"樂器"後讓幼兒自己在討論、實踐、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將這些簡易的"樂器"帶入歌曲,到最後還能分段看指揮合作演奏,不斷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的興趣點始終圍繞着活動的進程。

另外,本次活動中我的圖譜也是加入了自己想法。既然《機器貓》是一首非常活潑富有童趣的音樂,那麼傳統的"叉叉"不免有些煞風景,因此我想到何不就利用與機器貓有關的一些物品,如機器貓的小鈴鐺,機器貓最愛吃的銅鑼燒等來替代傳統的"叉叉",這樣會更有意思。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能夠拓展我們平時對打擊樂器的定義,鼓勵幼兒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有意識地改造,積極地投入到"打擊樂"活動中。

打擊樂《機器貓》説課打擊樂是幼兒平時比較喜歡的活動之一,利用各種樂器,簡單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樂,的確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幼兒往往對於這類活動也比較感興趣。然而在我們平時的打擊樂活動中,我們往往也面臨一種難題樂器不夠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們生活中、教室裏常見的一些東西來替代正規的樂器,經過簡單的加工改造,也能成為滿足孩子樂趣的一種"樂器"。本次活動中,我就利用"牛奶盒"、"鐵罐子"、"鈕釦"、"積木",通過教師的提示、幼兒的想象,分別改造成"鼓"、"沙球"、"碰鈴",讓幼兒分別以拍、搖、敲這三種形式來表演樂曲。而我之所以選擇《機器貓》這首歌曲,是因為它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主題曲,他們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節奏也比較明顯。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打擊樂《機器貓》。

本次活動為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時候就已經讓幼兒初步掌握了歌曲的節奏,能夠以拍手的形式為歌曲打節奏,為第二課時做好鋪墊。在第一課時過程中其實有一個難點,就是最後一句的節奏,也是幼兒比較難以掌握的。在今天這個活動中,"機器貓"這個形象貫穿始終,從簡單的拍手,到拍打身體部位,再到利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層層遞進。出示"樂器"後讓幼兒自己在討論、實踐、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將這些簡易的"樂器"帶入歌曲,到最後還能分段看指揮合作演奏,不斷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的興趣點始終圍繞着活動的進程。

另外,本次活動中我的圖譜也是加入了自己想法。既然《機器貓》是一首非常活潑富有童趣的音樂,那麼傳統的"叉叉"不免有些煞風景,因此我想到何不就利用與機器貓有關的一些物品,如機器貓的小鈴鐺,機器貓最愛吃的銅鑼燒等來替代傳統的"叉叉",這樣會更有意思。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能夠拓展我們平時對打擊樂器的定義,鼓勵幼兒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有意識地改造,積極地投入到"打擊樂"活動中。

第9篇

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打擊樂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將一首結構比較複雜的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自發的投入到聽、説、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音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幹什麼?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

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羣馬飛奔,你追我趕的動人場面。

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老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衝刺→反覆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籲"(全曲結束)

①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為什麼?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①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衝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幼兒筷子上舉,作歡呼狀)

③教師:剛才我們是使用兩把筷子對敲,還可以怎麼敲?

⑤教師:你還想扮演什麼顏色的馬?(交換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師指揮重拍時,你要把重拍敲出!

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裏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在欣賞課《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三年級的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開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頻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為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在初聽音樂中模仿賽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聆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賽馬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着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聆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絃三種演奏方法為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地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地更為深刻。在聆聽a1樂段時,設計了學生模仿賽馬衝刺環節,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為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着興奮起來,這説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在課堂結尾讓學生們欣賞了視頻版本的《賽馬》、笛子演奏的《賽馬》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加深了學生們對於二胡及樂曲的認識和理解,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情緒。

本節課還有一些問題,如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為深刻地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課堂上,我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對每個樂段的處理,讓每個學生思考並説一説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意境,再用肢體語言或者樂器加以表現,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從中受益,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第10篇

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故事的新奇有趣,大膽設想故事發展的可能性。

2、通過質疑、想象、表演、續編等多種方法拓展想象,大膽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積極地交流、主動表述。

1、(ppt1)師:今天徐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們小朋友非常的熟悉。(喵)瞧,有一個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家見面了,它是誰呀?

(觀察圖片)你覺得故事裏的這隻貓,有可能是一隻怎樣的貓?(幼兒自由講述。並請幼兒學學幼兒所説的貓的樣子)

2、(ppt2)説到貓,我們就會想到,對了,故事中另外一個主人公就是我們的,這又是一隻怎樣的呢?你知道它有什麼本領嗎?

3、(ppt3)師:那這樣一隻有點笨、傻傻的貓碰到可愛聰明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幼兒大膽猜測)

二、、結合ppt欣賞故事前半段,引發對後半段故事的猜想。

故事:“在一片玉米地裏,一隻出來找食物吃。突然,一隻貓撲了出來,一下子捉住了一隻,就想吃掉它。心想:‘呀!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麼辦呢?別急別急,我可得想個辦法,救救自己。’”

(ppt6-11)方法a哄騙求饒:它會對貓説什麼來讓貓放了它呢?誰願意來學表演一下,注意用什麼表情。

c搏鬥:小心想反正要被你吃了,乾脆跟你比個高下,還不一定誰輸誰贏呢!

d求救:找找看旁邊有沒有誰能幫忙救救它。(請一個小朋友來學學如何求救,會怎麼説)

2、師:小朋友們幫想了這麼多的辦法,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中的想了什麼辦法來救自己?

1、(ppt12)(出示圖片)師:你看到了什麼?為什麼貓要把種到地裏呢?(幼兒猜測)

傾聽故事第二段:(ppt13)小説了什麼?(學説這句話)貓上當了嗎?貓為什麼會上當呢?(ppt14)

2、驗證:那你們來猜猜,把種到地裏真的會長出更多的嗎?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哇,小怎麼樣了?來我們給聰明的小鼓鼓掌。

這個故事有趣嗎?這個有趣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幫它起個名字吧?(貓種)

小結:碰到困難,不要輕易認輸,一定要勇敢面對,智慧可以戰勝一切。

1、師:逃走以後,貓很生氣,千方百計的想抓住這隻貓,瞧可憐的不當心又被貓給抓住了。又會想什麼好辦法呢?(ppt22)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圖片猜猜這次是在什麼地方抓住的?貓在幹什麼?

“貓”和“”是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兩種動物。在平常生活中,人們傳統的印象會覺得貓漂亮、温順、招人喜愛;而總是髒兮兮的,到處打洞、偷東西。“貓 捉 ,老 鼠 怕 貓”是人人 皆 知 的。然 而,在 孩 子 們的 生 活 中,動 畫 片《貓和》中的“貓”和“”卻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兩個經典角色。它給“貓捉”賦予了新的意義,貓鼠之爭中誰勝誰敗,自在個人智慧,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和無窮的樂趣。本故事《貓種》中,故事情節簡單而富有無限想象,與動畫片《貓和》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於是,我引導幼兒自由想象、演繹精彩紛呈的貓鼠故事,既是對傳統經驗的拓展,又是對現有動畫情境的遷移和深化。這也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這一原則。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藉助貓、鼠的角色形象,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進行及時的互動,引領他們互相學習、交流各自的成功經驗,在一個個合作體中共同分享想象、表演、合作的快樂,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表達力等有機融合與協調發展。

2、有一天,jerry來到一片茂盛的玉米地,它想找食物吃,它東找找西找找,東看看西看看,看到許多玉米心裏可高興了:“這下我可以美餐一頓了!”

3、突然,一隻貓從玉米地裏撲了出來,一下子抓住了,貓得意的説:“哼哼,看你往哪裏跑,今天我要把你吃了!”心想:“啊呀,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麼辦呢?別急別急,我可得想個辦法救自己。”

4、這是一隻聰明的,它知道一般的辦法是救不了自己的,它看了看四周茂盛的莊稼,再看了看貓的臉。想了想,很友好、很認真地對貓説:“貓大哥,彆着急,你瞧,農民把玉米種到地裏,到了秋天就會收穫很多玉米;農民把花生種到地裏,也會收到很多花生。如果你把我種到地裏,這樣就會長出很多很多的,這樣多好啊,你就可以不用每天辛苦的抓了。!”

5、貓聽這麼一説,心裏想:對呀,我把這隻種到地裏,這樣不就能收穫很多了嗎,這下就不用愁沒有吃了。哈哈!於是貓就把種到了地裏。

6、可是當貓挖好洞,剛把種到地裏,聰明的馬上打洞逃跑了。

第11篇

1、初步學習用打擊樂演奏《啤酒桶波爾卡》,掌握xx|xxx|節奏型,能聽出aba段式。

2、藉助圖譜及"小與啤酒桶"的故事情節,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掌握相應的節奏型。

1、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一幅奇怪的圖譜,你們這是什麼?(啤酒桶)

2、這幅圖裏藏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對照圖譜,教師講故事)

3、我這兒還有一首好聽的音樂,也是講的這個故事,一起聽一下音樂(邊欣賞音樂,邊講故事)

4、完整欣賞後提問音樂共分為幾段?哪兩段音樂是一樣的?

1、故事中小是怎樣數啤酒桶的?小是怎樣來跳舞的呢?教師引導學打xx|xxx|

1、講解演奏方式以及樂器的用法,數啤酒瓶的時候用鈴鼓,小跳舞的時候用沙錘和碰鈴,小聽到腳步聲集體合奏,分組進行聯繫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第12篇

2.在打擊樂《喜洋洋》中學習過節奏型 x x|x x|和 xx xx|。

針對本次活動內容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能力和情感

1.感受樂曲結構,學習節奏型“x x|x x|x x|x 0|”、“x x|x 0|”、“xx x|xx x|xx x|xx x|”。

2.能根據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能與同伴合作進行演奏。

3.喜歡打擊樂活動,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喜歡打擊樂活動,感

受樂曲結構,學習節奏型“x x|x x|x x|x 0|”、“x x|x 0|”、“xx x|xxx|xx x|xx x|”。

能根據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與同伴合作進行演奏。

1.音樂圖譜 1 張、節奏型 3 張,鈴鼓、碰鈴、響板等打擊樂器若干

1.請幼兒結合雜技表演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

(1)請幼兒分段欣賞樂曲,運用雜技表演的情節,引導幼兒探索樂曲中 3 種不同節奏型的打擊方法。

樂曲 a 段:節奏型“x x|x x|x x|x 0|”,對應圖譜“拋接球”。請幼兒探索節奏型的打擊方法。

樂曲 b 段:節奏型“x x|x 0|”,對應圖譜“轉呼啦圈”。

樂曲 c 段:節奏型“xx x|xx x|xx x|xx x|”,對應圖譜“頂酒杯”。(2)引導幼兒探索 3 種雜技表演分別可以用什麼身體動作進行表現。

(3)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分組創編每種雜技表演的身體動作,集體進行練習,熟練掌握 a、b、c 段的 3 個節奏型。

3.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嘗試使用樂器合作進行演奏。

(1)出示 3 種打擊樂器,請幼兒討論每種雜技表演可以用什麼樂器伴奏,鼓勵幼兒説明理由。

(2)教師當指揮,請幼兒看圖譜分組進行打擊樂器演奏,重點指導幼兒與同伴的演奏保持協調,並注意空拍的控制。

(3)請幼兒交換樂器演奏,交換時幼兒交換位置,樂器不動位置。

(4)給視頻中雜技演員的表演配完整伴奏,表演結束幼兒收拾樂器。

2.給幼兒提供節奏圖譜及多種樂器,請幼兒探索不同樂器的配樂方案進行演奏。

孩子們對本次活動非常感興趣,較好的完成了預設的活動目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中我創設觀看雜技表演的情境,並貫穿始終,採用總—分—總的學習方式。在聽一聽,做一做,模仿雜技演員的動作中,進一步完整感知音樂。因為幼兒的特點是好動、好模仿,一下子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為了更好的解決活動的重點,我將音樂截取為三段,分段欣賞時,藉助課件、圖譜的形式,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探索 3 種雜技表演的節奏型,輕鬆解決活動的重點。自主練習教師示範拍身體部分練習,為後面的完整表現音樂奠定良好基礎。

第13篇

1、通過改變物體方向的方法表現老虎和小貓的動態。

5、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1)貓為什麼以為老虎是隻大貓?和為什麼老虎以為貓是隻小老虎?

(2)貓和老虎哪裏一樣?哪裏不同?(如:耳朵、臉部、身體大小等)

1、以組為單位完成故事裝訂成冊。每組幼兒商量自己畫哪一個情節,除了四個情節外,多出的幼兒可畫封面。

2、幼兒分工合作,畫出不同故事情節,最後裝訂成冊。

幼兒對美的追求,不僅反映在對自然的評價上,也表現在對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熱愛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無不引起他們的奇思遐想。幼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應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説話快的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和對事物的感受,要比語言還要豐富。繪畫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右腦。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更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徵。

第14篇

?指南》提出,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的滿足幼兒獲取經驗的需要。《快樂的羅嗦》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歡快、活潑的雲南民間舞曲。多用於音樂韻律活動,是幼兒所喜愛的樂曲;根據《指南》精神,並結合我園特色民族元素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特創意性的選擇這一樂曲作為音樂節奏遊戲.因這首樂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全曲速度歡快,節奏也為較簡單,樂曲分為三個部分,是aba結構,幼兒較能掌握。活動以民族娃娃玩遊戲貫穿,更益於孩子們獲取直接經驗。

1、感受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能借助圖形總譜,會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2、在看、聽、説、演奏之間建立一種感覺上的聯繫,找出相應的圖形,會用合適的方法演奏

3、學習手勢指揮、分聲部演奏樂器,體驗與他人合作演奏的快樂。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2、聽賞音樂,聽了以後有什麼感受,感受其性質(歡快.活潑)

1)出示彝族跳舞圖,引起興趣他們在做什麼?他們跳舞時嘴裏會怎麼喊?(喲喲喲喲!嗨嗨嗨嗨!)請幼兒模仿一下;

2)幼兒傾聽教師跟隨音樂伴奏,有節奏地用選定語音朗讀總譜(教師指圖中的女娃,問:她跳舞時怎麼喊?指男娃,問他跳舞時又怎麼喊?.....)

快樂的囉嗦是一首非常好聽歡快的彝族音樂,它常常被運用於幼兒園的韻律教學當中,結合我研究的主題,並根據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潛力的最好途徑。所以,我在本次音樂教學中,特創新的將此音樂用為打擊樂教學,目的在於讓幼兒得到新的音樂體驗。活動中我運用了聲音模仿、做遊戲、即興表演、打擊演奏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用心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打擊樂活動中,我準備了鈴鼓、碰鈴、圓舞板三種不同的打擊樂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探索這些不同音色樂器的興趣。活動過程我也發現孩子們對於打擊樂活動非常感興趣,他們對這首曲子的感受是非常歡快、好聽、舒服,並能跟隨樂曲的節奏,學習簡單的演奏。活動中我還提供了比較清晰簡單直觀的“節奏圖譜”,孩子們嘗試輪流擔任小指揮的角色來打擊樂器演奏,慢慢做到自己能學會指揮、自由結伴和演奏。孩子們整個活動興趣較高,通過模仿,遊戲,語音和嘗試,是一次不錯的成功教學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