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故都的秋教案7篇 秋天的京城教學策略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6W

“故都的秋”教案是一份以北京為背景的秋季教學案例。該教案通過北京特有的秋景、文化和歷史背景,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的氛圍和魅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與人文關懷。此外,該教案還融入了多種教學形式,如課堂講授、文化考察和活動探究等,旨在為學生構建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新意的秋季教育環境。

故都的秋教案7篇 秋天的京城教學策略

第1篇

今天,我們要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個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門就遇見闊別多年的老朋友,那麼,當你現在坐在公園的長凳上聽着耳邊的鳥鳴時,你就會覺得鳥的叫聲非常的悦耳。換一種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較倒黴,在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你聽到鳥的叫聲就會覺得心煩。對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對景的感受就會不一樣,那麼寫出來的景當然就會不同了,這就叫做“景隨情異”(板書)。可見,情與景的關係非常密切,弄清情與景的關係,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故都的秋》的一個重點。

下面我們先來看幾首同樣也是以秋為描寫內容的詩歌:

一問:這是一首寫秋天的詩,那麼詩中都寫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確:月——冰,露——冷,風——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聲響如哀彈”,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風吹枯葉,瑟瑟作響,聽去好像誰在彈奏悲哀的曲調。

一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淨”、“清如骨”等。

明確:這裏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一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悲涼,後者清新,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我們前面已提到的“景隨情異”。

二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麼,這裏的秋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是悲涼,還是清新?(要求學生對照上面兩組詩,參考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通過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感情底藴。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 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藴,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一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麼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果樹。

那麼,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四問:面對這麼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五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六問:那麼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在《天山景物記》中學到的一句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舉一個例子,比如鍾,在白天,你根本聽不到它的走動聲,但在晚上,夜深人靜時,你便能聽到清楚的滴答聲,因此,假如要你寫夜的靜,你便可以以鐘的走動聲清晰可辨來襯托夜的靜,這也就是以動襯靜。

七問: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裏,心裏會有什麼感受?

八問:對,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裏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九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簡單地説,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寫出如此之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一問:首先我有一個問題,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二問: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 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 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三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四問: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以夏天的景為描寫的內容,借景抒發歡樂或苦悶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學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字數要在200—300字之間。

當堂做。一、二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歡樂心情的短文,三、四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苦悶心情的短文。寫好後,教師抽查並將寫得較好的文章通過實物投影儀投放出來,大家一起來分析和學習。

讀罷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文章裏那種濃濃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裏的秋雨,那裏的秋蟬,那裏的秋果,那裏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迷人,那麼的富有韻味,令人遐想無限。

作者善於抓住秋的特點來寫秋,五幅圖畫,寫“庭院讀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寫“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靜”;寫“秋蟬啼秋”,連用“衰弱”“殘聲”“啼唱”“嘶叫”四個詞,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盡致;寫“閒人秋歎”天灰、風涼、雨歇、雲卷、天晴,突出沉重淒涼;寫“柿棗映秋”,讓故都之秋“悲”而且“壯”,平添了一份眷戀嚮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別偏愛冷色,如“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淡綠微黃棗子顆兒”,柳陰下的絲絲日光,這些單的、純的、淡的、暗的色彩,都與作者寂寞的感受有關。

作者注意調動不同的感覺寫秋,如視覺,天是“碧綠的”,“秋草”是“尖細且長”的,如視覺作者特別選用一些很輕很細的音響,如“西山的蟲唱”、悠遠的鐘聲、“馴鴿的飛聲”、寒蟬的嘶鳴、息列索落的雨聲、都市閒人緩慢悠閒的微歎。這些細微響動,普通人很容易忽視,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卻留下很深的痕跡。

作者還很細膩地展示自己在觀景賞景時的感觸,如:“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看“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踩在槐樹的落蕊上,“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

?故都的秋》起筆便見不凡,直接切入主題。“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不遠千里竟是為了飽嘗一下北國古都的“秋”,其情的強烈溢於言外,又給讀者留下一個大的懸念,究竟這北方的秋,因何以這樣引人?

接着作者又很簡約的把文章遞進開來: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領略得到。因為“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同時,還蠻有深意的説出了一番話:“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顯然,要想領略這秋,並不在於人人都懂得的都讚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領略,應該在哪裏呢?此時,他筆鋒一轉,把我們帶進了北方的秋天裏。從常見的幾樣毫無關聯的景物裏,並列的,散散的,曲盡其妙又極研盡致勾勒出秋“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總的來説,《故都的秋》通篇無一“愁”字,話到脣邊不言愁,但處處潛着“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閲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係,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

但作為經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

首先我先和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接着設置五個總綱性問題:① 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② 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説説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③ 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⑤ 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否則,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絕非是一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着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能成為活的課堂。”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在備課中多設想學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傾聽學生的意見, 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故都的秋教案7篇 秋天的京城教學策略 第2張

第2篇

1、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1)聽錄音,找出描寫對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動作(出示投影片7)

1、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品味語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語言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 等等。

找出關鍵詞語;比較不同句式;體會深層含義;誦讀精彩文段

3、要求學生課後誦讀,繼續品味其他精妙語言,並總結出更多品味語言的方法。

第3篇

誦讀品味重點語段,通過意象比較明瞭作者感情特點;

1、教學重點:理解秋蟬、秋花、秋雨、秋棗等意象中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運用對比、比喻等多種手法摹寫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悵地歌唱:“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在《九辯》中悲傷地吟誦:“悲哉秋之為氣,蕭瑟兮草木搖落兮而變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無依時哀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麼,秋在近代文人郁達夫心中,又該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進他豐富的內心世界。

師:文題中“故都”指的就是當時的北平,那為何不以“北平的秋”為題呢?

生討論,師相機點撥,達成共識:“故都”之“故”有落寞滄桑之意,無比眷戀之情;“故都”更有一種文化的厚重感、歷史的滄桑感。

1、師與二生合作朗讀全文,餘者思考:作者圍繞“秋”寫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幾個整齊的短語加以概括嗎?這些景物總的特點是什麼?你能用課本上的一句話回答嗎?

1、師: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綠的高天裏;故都的秋是靜的,靜在馴鴿的飛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釣魚孤寂的柳影裏。。。。。。你能接着説下去嗎?

生在低迴哀怨的樂曲聲中自由誦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進行仿句練習。師根據情景關係進行點撥並及時總結。

2、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確實令人回味,但文章還有一段,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方式都與這幾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來,並説説作者為何要旁逸斜出、節外生枝?

生找到後個別朗讀第12段,餘者思考:這段的關鍵句是什麼?

生討論交流,找出關鍵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係特別深了。

師小結:這一段議論有關秋的詩文,創造了一種文化的氛圍,在自然氣息之外,再填一層文化的氣息,彰顯故都豐厚的文化底藴,更顯示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同時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3、正如作者所説,秋能引起人們“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嗎?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來印證你的觀點嗎?

生分別在開頭和結尾找到相關語句,師生討論達成共識:作者用南國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對比,並用博喻寫出自己對故都的愛。作者在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悲涼來頌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深沉的愛給故都的秋。

4、那作者為何此時心中有如此濃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這哀愁仍然揮之不去呢?你能聯繫1934年的中國和作者談談嗎?

1934年4月,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他從上海遷居到杭州,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寫下許多記遊散文,1934年7月,中國大地連年混戰就,民不聊生,郁達夫本人也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於是寫下了本文。因此文中這個“清、靜、悲涼”的北國之秋,是作者當時苦悶心靈的折光。

瞭解背景,知人論世,是散文閲讀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閲讀還應做到如下幾點:反覆誦讀,體會感情;展開想象就,領略意境;圈點批註,品味語言。

師:文藝作品的解讀是多元的,如果撇開寫作背景不談,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懷的?請你打開古詩文的記憶倉庫,拾取幾片金黃的秋葉,再思考上述問題。

1、秋日悽悽,百卉具腓。(《詩經。小雅。四月》)

2、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屈原)

3、秋風起兮雲飛揚,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漢武帝)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5、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6、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上汝州郡樓》李益)

師小結:秋本是個平常的季節,但秋風蕭瑟、秋葉飄零的悽清景象容易引發遊子、思婦、久戍不歸的徵人等敏感人羣的感喟,引發他們思歸、懷鄉、歎逝、傷生等等的情愫,於是,秋葉、秋花、秋聲等自然景觀就作為一種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詩文中,悲秋作為一種文化的因子積澱在中華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學基礎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涼起來。

悲秋不等於悲歎,哀愁不等於沉淪,和前人一樣,郁達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時暗示我們:只要人類還在,文化不死,傷春的淚就流不盡,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1、秋是美的: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橙黃橘綠,碩果飄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顆錦心,一雙慧眼,一支妙筆,你一定能描繪一幅折射你心靈之光的秋景圖。請已“我眼中的秋”為話題寫一篇隨筆,相信你能做到緣情寫景,景隨情遷。

(八)教學反思:囿於比賽紀律,課前不得與學生接觸,學生也不曾預習,所以整堂課上,我像一個並不高明的導遊,指點江山,帶領學生欣賞我眼中的美景,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明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突出,我平時教學中最愛、最容易出彩的質疑環節也不曾設置。所幸的是整堂課語文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多元解讀的理念得以確立。不過,由於時間關係,文化解讀過程中對本文、對我國古典文學中的悲涼美不曾涉及,從而坐失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良機,這不能不説是個遺憾!

第4篇

2、指導學生從文中找出關鍵語句,明確對“綠”的感受和理解。

3、瞭解象徵手法,體會作者表達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2、瞭解背景,明確作者的情感以及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精神的讚頌。

巴金在回憶一位作家時説,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彷彿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散文《囚綠記》的作者,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譯家陸蠡。陸蠡是一位真誠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課前已經佈置大家預習,下面就請大家把你們的預習成果展示出來,介紹一下我們並不熟悉的作者陸蠡。(學生自由發言)

陸蠡(1908~1942)現代散文家、翻譯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綠記》等,其特點是從瑣細的生活情節中,挖掘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文筆凝練、質樸、藴藉而秀美。譯著有《羅亭》《魯賓遜漂流記》等。他也曾寫過許多短篇小説,給人感覺總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陸蠡是一位對生活極為嚴肅認真的老實人。1942年4月,陸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為了追回書刊,他親自去巡捕房交涉,結果被日本特務機關祕密殺害。據説日敵問他贊不贊成偽府,他回答不贊成。問他對於大東亞的看法,他認為一定失敗。正是這種民族的骨氣,堅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貯滿着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李健吾在《陸蠡的散文》一文中説:“生命真純,節奏美好。陸蠡的成就得力於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剛才我們已與作者相識,走進作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品讀課文。首先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閲讀課文並思考屏幕上的問題:

提示:圈劃關鍵句(即那些寫行動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並用象“囚綠”這樣兩個字概括每一層的大意。

⑵ 作者表達了對綠藤什麼樣的情感?劃下你喜歡的語句或是能打動你的語句,待會兒請同學們朗讀交流。

⑴ 8~12段寫囚綠,囚綠之前的1~4段寫尋綠,5~7段寫觀綠,囚綠之後13段是放綠,14段是懷綠。

⑵ 表現作者對綠藤的喜愛之情。文章自始至終緊扣一個“綠”字,尋綠、觀綠、囚綠、放綠、懷綠,作者每一個意念與行動都體現着對綠的`愛,曲折有致地表現了喜愛綠色生命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愛綠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進。(學生朗讀交流有感觸的語句)

⑴ 通過剛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讀,我們也快被作者對綠的摯愛感動了,那麼作者為什麼那麼喜歡綠呢?(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歸納)

明確:因為綠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樂;因為綠給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綠──一株常春藤。

⑵ 在課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寫這株常春藤,這些綠枝條?

明確: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舒開摺疊着的嫩葉;下雨時帶着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當綠枝條垂在案前時,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雖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總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着原來的方向;由於離開陽光,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象病的孩子。儘管如此,這些綠枝條依然非常固執,正因為如此,作者在文中説它是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

⑶ 通過作者細緻精彩、繪形繪色的描寫,我們能否體會出這些綠枝條有哪些性格特點?

明確:它是美的;它是青春、愛和幸福的象徵,正如作者説的,“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葱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它還是倔強、堅貞和固執的,並且是嚮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綠枝條時,一半是寫實景實情,一半是帶着感情與想象,以現實為依據,通過美化、擬人化的加工,賦予綠枝條以人的性靈。

⑷ 通過以上的品析,我們對作者為何如此摯愛綠枝條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一名愛國青年,陸蠡不惜筆墨描繪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

明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於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火車已經斷了數天,我每日須得留心開車的消息。終於在一天早晨侯到了。離開北平一年了。……的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動的背景,也是綠葉生存的背景。正如瞭解作者有助於我們理解文章一樣,明確寫作背景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把握文本。

本文寫於抗日戰爭爆發一年之後。當時,北京淪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他們趕出中國,爭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為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② 面對敵人的入侵,作為一個愛國的作家,能無動於衷嗎?他寫這篇文章真的就沒“別有用心”嗎?請大家結合作者的經歷和體驗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聯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綠枝條的特點和命運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討論中明確:作者通過描繪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讓我們看到了綠枝條的命運與作者有某些相似之處,同處一室,同被囚禁,既體驗到生的快樂,又感受到生的艱辛(類比);同時當時的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作者描寫綠枝條的性格特點,是想用這些綠來象徵包括作者在內的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對自由光明的嚮往(象徵);而作者最後的懷綠,其實也是在懷念苦難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通過剛才的歸納,可以看出,文中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如:類比、象徵和暗示,而這些表現手法的運用也讓我們瞭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現在我們應該理解為何文章要以“囚綠”為題,“囚綠”寫綠枝條最艱難的狀況,這正暗示了艱難的國運家運;“囚綠”表明作者複雜的心情,這也是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侵略我國領土的背景下,作者內心痛苦和精神上堅決反抗的反映。

小結:至此,我們從這篇寫綠的散文中讀出了深意。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為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安寧,這是很多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通過寫綠枝條抒發愛綠的情感,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徵意義,我們從中也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崇高的靈魂”。而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靈的作用。

以上我們一起品讀了文章的內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實《囚綠記》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也有值得我們揣摩的地方,一起來看一下本文的寫作特色。

這堂課我們品讀了陸蠡的優秀散文《囚綠記》,在品讀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一些解讀文章的方法:如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從品味凝聚作者感情體驗,理性思考的語句,把握主旨;而其中託物言志類文章,還應從物的特點思考,展開聯想,明確象徵意義,等等。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品讀,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黃金般的心!

結合本文的寫作特色,選擇其中的一點,談談你對文章的理解,寫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第5篇

通過反覆朗讀,品析文章重點段落,培養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

通過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字詞,學習文章以景顯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自主學習。自己賞析文中優美詞句,體會其中語言的韻味,提高自我語言鑑賞的能力。

在文章閲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對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提高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體會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

把握文章寫景的主體,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老師:老舍先生有過這樣的一段話“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生活經驗上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寫景物的句子,並給這些景圖擬小標題。以第三段為例分析文本,對文章中的景物進行賞析,讓學生體會到郁達夫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的漏下來的日光”中的“數”字寫出了什麼?體現了什麼?

通過老師與學生互問互答的方式,明確了使學生明確了“數”字寫出了作者悠閒、清閒、愜意,體現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感。

運用老師所教的方法來賞析文中各幅景圖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的?同時注意作者的語言和用詞。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老師指導的方式,來明確作者在每一幅景圖中表達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寫了雨後尋常北京人的對話顯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遲歸。”這句詩表達的孤獨寂寞之感與文中郁達夫所表達的感情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通過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來明確在結尾處寫到南國的秋是為了與文中北國的秋形成對比,突出北國的秋的悲涼和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涼的心境。

一起賞析了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這北國的秋是一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畫中還帶着絲絲悲涼,是郁達夫對故都的思念和眷戀,畫中有情,情中有畫,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給人畫一般的感覺。

描繪一幅你喜歡的景色或一個你喜歡的季節,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第6篇

這篇文章是郁達夫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體現了他的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全文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通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單元的第二篇散文,示範作用仍不可忽視,因此,繼續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難點放在運用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表現手法上,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作家對自然、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的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我的教學對象是民辦普通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大好。但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國中學過朱自清的《春》,剛剛又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開學時,我就要求每位學生必須人手一冊課外雜誌。諸如《讀者》、《散文》、《青年博覽》、《小小説選刊》等等,讓它們成為全體學生的共同資源,達到共享。經過調查,一般同學也能説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1、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

2、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教學注重整體感知,要學生能夠知人賞文,利用自身普通話過二甲及擅長朗誦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

3、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本單元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及難點。備課不僅備教材,也備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習過程,適宜地啟發與評價,力求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4、本課只安排一課時,時間可能較緊,因此要求學生必須充分地預習課文,其一,朗讀課文三遍,找出五幅畫面;其二,查找有關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鑑賞作品注重以點帶面,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重點:領悟文章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情感。

難點:全文如何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通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情深意濃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請我們學校的一位美術老師根據大家國中學過的一首詞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 看一幅畫,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 ,就是我們常常所説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説,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我們閲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這種方法,大家在國中已很熟悉,高中閲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閲讀方法。

1. 美學家説: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2、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閲讀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這篇文章的題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藴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課文,你們先齊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確(1) “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

(2)五幅畫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第7篇

1、鞏固閲讀散文的一般方法:從關鍵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2、領會中賦物以情、詠物抒情的寫法,並能將這種手法在寫作中加以借鑑、運用。

3、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明確作者愛綠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徵意義,即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緊扣文本,把握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探討綠的象徵意義。

喚起學生的閲讀興趣,主動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綠”的象徵意義,獲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從形式到內容逐漸突破,由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體驗和理性思考的關鍵語句入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會綠的象徵意義,提高感悟能力。

1、解題:本文題為“囚綠記”,其具體含義是什麼?標題能告訴我們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確:標題:文體、文章的大概內容。“囚綠記”告訴我們這篇文章屬於記敍性的散文;“囚綠”意思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具體體現在文章哪裏──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敍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將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2、作者是如何具體展開文章內容的,請快速閲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劃出關鍵句子,理清文章結構,概括各部分內容。

明確:閲讀記敍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對事件前因後果的敍述過程,抓住文章的關鍵句子,在此基礎之上理清文章的結構,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謂關鍵句,即文中表達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體現行文脈絡的句子。

文章結構:遇綠──賞綠──囚綠──釋綠──念綠。

3、如何理解作者“囚綠”之後又“釋綠”、“念綠”這種看似矛盾的做法,請大家就文中寫綠和抒情的句子,挑選幾處進行圈點批註,談談自己的理解。

綠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的象徵;綠的這一切特性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獲得了精神上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着綠。因為愛綠心切,所以“囚綠”,這體現了作者對綠的“自私之愛”。綠被囚禁之後,它的尖端總朝着原來的方向,固執,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於黑暗,這使作者的心靈受到觸到,所以最後才會“珍重地開釋”、“祝福”,這體現了作者對綠的“敬重之愛”。

文中寫綠的最大特點:賦物以情,將綠(常春藤)人格化。

4、作者在文章中僅僅是要抒發自己對綠的喜愛和懷念之情嗎,還是有更深層的寄寓?請你找出文中能體現本文時代背景的語句,聯繫作者生平(幻燈片展示),談談你的理解。

“囚綠”既是作者個人境遇的隱喻,更是民族命運的象徵。作為一個愛國的作家,作者從綠“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那種頑強抗爭的性格,永向光明的'執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頑強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僅抒發了自己對綠的熱愛,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精神,寄託了作家對民族未來的美好祝願。

陸蠡被日本憲兵逮捕後,日本人問他:“你愛不愛國?”他大聲回答:“愛國!”又問:“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國?”答曰:“絕對不能征服!”

假設陸蠡臨犧牲時,眼前又閃現出那一抹遠在舊都的綠色,他會想到什麼呢,他會對他的“綠友”説些什麼呢?

請以“驀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摯愛的綠友”作為開頭,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舊,蒼翠依舊,固執依舊?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尋的綠意,至今我仍視同至寶;你的姿容,我曾抑鬱的心情經由裝飾,至今仍充滿愛和幸福;你的固執和堅韌,我曾經愛恨交織的情結,至今仍給我以無窮的啟迪……

而今,情緣錯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終相信,曾經選擇,依然選擇,曾經堅持,依舊堅持。只要心有陽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與囚禁將孕育出更堅強的生命!

閲讀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理清寫作思路,把握關鍵信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

我們從本文的學習中最大的收穫在於,不僅鞏固了散文閲讀的方法,也瞭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寫作方法,更體會到了作者那種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們民族的偉大。

請借鑑《囚綠記》賦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寫方法,寫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字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