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核舟記》教案合集3篇 "核舟記教案合集:探究科技與文化的交融之路"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3W

本文是《核舟記》教案合集,全面深入地介紹了中學生閲讀《核舟記》時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小説主題、人物塑造、語言運用等方面,提高閲讀和寫作能力。

《核舟記》教案合集3篇

第1篇

2、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卓越技藝,激發其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併為適應改革開放,振興中華而讀書

可運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燈(核舟圖片)配合教學,以便學生有直觀印象,加深理解並記憶。

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最優秀、最勤勞、最聰明靈巧的人民,他們創造了光輝燦爛、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矚目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其中最令人噴噴稱奇、歎為觀止的有那源遠流長、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藝術,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樹根經三撥兩弄可以變成一隻活靈活現、凌空欲飛的雄鷹,這是根雕;一塊似可廢棄的石頭經三琢兩磨也可忽然化為山水木石、鳥魚蟲草,或可成為萬里長城的縮影,這是玉雕;不僅如此,一根頭髮上可以雕刻下唐詩三百首的全部詩句,這是髮雕;還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們學習的明末浙江魏學洢的《核舟記》就是遠在數百年前我國勞動人民、民間藝人精湛絕倫的雕刻技藝的一次輝煌的展示。

請大家運用字典並結合黑板上的預習題自讀這篇文章(有些題目需在自讀本上筆答完成)

示例:①罔、貽、軒敞、???篷等 ②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等

3.試分別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語精煉,各不超過十個字)。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這樣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每位同學朗讀兩段。朗讀後,各由其餘同學對該位同學的朗讀情況作評價,或指明其讀音的錯誤,或糾正其斷句不當;或稱道其成功之處。

讀音要力求用標準的普通話,注音要正確,特別是古今異讀、變讀、通假字、多音字必須嚴加推敲,查有實據,讀準字音才能讀得流暢,讀準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徹。

斷句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古人稱為“句讀”。文言的斷句水平跟讀者的閲讀面、閲讀量以及文言的基礎、功底和語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規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於文言文的閲讀和理解。比如句首的發語詞“夫”、“蓋”等必須斷開,“蓋大蘇泛赤壁雲”就不可誤讀為:“蓋大/蘇泛赤壁雲”;另外,斷句跟句法關係密切相聯,主、謂、賓各成分之間一般應斷開;再則,斷句與句意必須一致,不可因斷句錯誤而產生歧義或謬誤。最後,斷句還跟文言的一些語法習慣、文章的感情基調、文體規律、作家作文的習慣、讀者的閲讀習慣等有關。閲讀中均需綜合考慮。

3.在預習並對課文整體內容稍有感知、認識的基礎上,在學生稍有閲讀文言知識的情況下,教師或可帶讀,或可範讀,力爭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達到流利暢達之境。“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而把握文章的整體,獲得這種文體的語感。

本文的題目雖有一個“記”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種記敍文體?它與《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是不是同一種文體?

本討論題旨在考察同學在預習並熟讀之後對課文的整體把握情況;同時藉助比較,讓學生對古文中的“記”體文言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這個問題在本課時最後提出,容同學課後查閲有關文章資料,並分小組討論。

對這個題目的正確解説應當是,(1)從所“記”的對象和內容看,《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等“記”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實地實景,顯然屬遊記類性質的記敍;而《核舟記》作者“記”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藝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國古代能工巧匠的絕頂智慧,很可能寫成説明文。(2)從表達方式及語言看,前者幾乎一律用描寫文字,對其環境、場景、氣氛、人物等窮形盡相作細緻入微的刻劃渲染;本文則多用客觀的説明性語言,採用多種科學的説明方法。就此可以區別:同為“記”,卻是文體迥異的兩類文章。

記敍文是以寫人敍事為主,具體而形象地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文體。記敍文的基本特點是敍述性和具象性,所謂敍述性,就是用敍述的方法介紹和説明事情發展變化的過程或事物狀態的一種特性;具象性,則是就描寫這個寫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動而形象的語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況、面貌等等描述出來,給讀者以具體清晰的印象。

説明文是一種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介紹事物、闡明事理的實用事體。它主要是用來幫助人們完整地瞭解、認識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構造、關係或發生、發展過程,從而把握事物的特徵、本質及規律性。説明文的特點歸結起來有這樣幾個方面:(一)內容的知識性;(二)材料的科學性;(三)語言的通俗性;(四)表達方式的解説性;(五)結構的條理性;(六)功能的實用性。

結合實例反覆闡述、體味,可以辨清兩種文體及兩種語言。

問題的提出時間不必絕對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後。學生素質好的,超前討論,可以先入為主,促進對文句內涵對語言風格的理解;反之,則可在疏解文字後再討論,才不會流於架空或空口無憑式的枉費口舌。二是對這一問題討論的程度不宜過深,點到即止,且多由學生自行體味。)

1.由學生對這開頭,結尾兩段的文句理解質疑,然後展開討論。讓學生自行解決疑難,教師適當點撥、引導。

第一段:總介王叔遠極工微雕(引王説明對象——核舟)

3.討論(1):兩段文字都是“總體説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麼不同?

前者是總括王叔遠的微雕技藝,後者則是對這一核舟本身內容的概要説明。

討論(2):開頭結尾的兩節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説明這一核舟的情況時是緊緊扣住了核舟的一個什麼樣的特點?你從這兩節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詞語中看出這一點?

緊緊圍繞的中心應是雕刻工藝奇巧、靈怪。開頭一節的首句,結尾一節的末三句,有力地説明了這個問題。有關的詞語如“罔不”、“曾不”等。

4.為加深對這兩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隨堂練習,點明和翻譯下列各詞組:

因勢象形 各具情態 貽餘核舟一 為人五 曾不盈寸 桃核修狹者

1,這四段文字是對“核舟”的具體細緻的説明,作者怎樣説明的?試將這四段文字切分為兩部分,怎樣切分比較合理?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説明的是船的正面,後者説明的是船背。

“有奇”的“奇”讀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3)這一節文字在説明船艙中間的情形時,重點説明了什麼內容?

(4)除説明船艙外,這段文字還有沒有其它的説明內容?

(5)試想想,整個核舟只有“八分”長,“二黍高”。船艙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卻在船艙的説明中強調窗户之多,文字之眾,你為有什麼用意?

正是抓住重點,突出各部分的重點,緊扣了“奇巧、靈怪”這一説明核心。

(6)領會蘇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詩情畫意;二是從修辭角度分析,如襯托、對偶等。可為下文有關蘇拭形象的理解作鋪墊。

請反覆閲讀第二段,體會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簡潔的特點。

峨冠而多鬢者 如有所語 其兩膝相比者 絕類 矯首昂視 不屬(與“絡繹相屬”和“屬予作文以記之”作比

分別由學生朗讀描述蘇拭、魯直(黃庭堅)和佛印神態的句子,説説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的什麼樣的心態?

從“蘇、黃共閲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要表現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説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記了現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裏。

這當然是“東坡”。三人中,蘇軾居中,作者起筆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鬢者”,因為刻得用心刻得仔細,作者也就説得真切細膩。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説明者當然不能違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題是“蓋大蘇泛赤壁”,這樣説明,才能與其主題吻合。否則,鬆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藝的奇巧、精湛、無微不至呢?

表現這一點的地方較多,如對東坡外貌的刻劃,對東坡、魯直“衣褶”的介紹,對佛印左臂所掛念珠的説明“珠可歷歷數也”。

(4)齊讀這段文字,理清説明、描述的順序,爭取背誦這段文字。

這段文字,介紹人物神情,其順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個人物,又是由人物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1.討論下列短語的譯法。橫卧一揖 椎鬢仰面 視端容寂

2.考察古漢語中數詞使用與現代漢語的差異。先聯繫前面部分看一些實例:

(1)長約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頭坐三人。(4)共閲一手卷。(5)橫卧一揖。(6)倚一衡木。(7)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見,古漢語中一般情況下,數詞可以直接修飾名詞,這與現代漢語中較嚴格的“數詞+量詞+名詞”的格局不同。

擬人:船尾橫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鬢仰面。 頂真:左手撫爐,爐上有壺。 同時,分辨清楚“若嘯呼狀”和“若聽雜聲然”這兩句的非比喻性。兩句雖帶了比喻詞“若”,但這是表現觀賞者的心理感覺用以表達不確指意義的動詞。這個詞後面所帶的非名詞(本可作喻體)是一個具體的動作,這個動作又是被描摹對象可能發生的動作,並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動作拿來作比較。由此看來,這兩句不能認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種種修辭,正是為了使抽象的説明更為具體逼真,更便於表現其雕刻技藝的精妙絕倫。這一段,“舟尾”、“揖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緊相照應,充分體現了語言周密。

主要運用了總分結構。先説“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後分説,從“居右者”説到“居左者”。

總分佈局法是説明文結構安排的常用技法。總説是概要,可使談者先入為主;分説則可以詳覽,獲得條分縷析的效果。

5.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麼氛圍?為什麼要這樣寫?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彷彿是在那裏呼喚清風,顯得悠閒自在;一個“視端容寂”,彷彿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了一個共同的氛圍,這就是愉悦、輕鬆、活潑自樂。再加上船楫的“橫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於無楫,有舟子等於沒有舟子的一種放任自流的境界。

這樣寫,是為使船尾之境與船頭之情遙相呼應,實現對船首氛圍的烘托或者溝通,從而共同成就“大蘇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寫船的正面,作者先説船艙,再説船頭和船尾,這是一種結構順序的安排,你認為可不可以先從船首説起再説船艙,最後説明船尾情況呢?兩種順序安排,哪一種為上?為什麼?

改用從頭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統,從説明的客觀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卻不如原文順序為佳。

綜合文中第二、三、四段,這一部分實際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蘇泛赤壁”的生活畫卷,生動極了。作者是這樣來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動環境或背景,船艙的描述是交待環境,幽雅恬靜,玲瓏剔透;而窗上刻字則暗示活動的背景,正當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鏡令人心曠神怡的江上風月。當然,這裏十六字的雕刻足見雕刻家的結構藝術,小小一舟自不可移來江上風月,而文字則可打破時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藝術空間,也更成功地衝破了數百年的時限。

在此場景下安排神情各異卻志趣相投的一羣人物出場,就顯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與景、景與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稱獲得妙絕的和諧。

這段文字中哪些説明可以表現雕刻技藝高超這一中心?

寫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寫船背為什麼只用這麼一小段文字?

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觀意圖決定的。更體現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説明技巧。

不可省。因為這是對前文説明的必要的補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備。有關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説明:板書以作法的角度來認識課文,而正因為作者寫作技法的高超,化靜為動,化抽象的説明為生動的描述,才使原核舟雕刻者的技藝獲得最佳的展示。真個是舟以文顯,文以舟名。

1.仿照本文作法,選取家中的某一工藝品,作簡要的介紹,完成在自寫本上。

《核舟記》教案合集3篇

第2篇

1.藉助註釋和詞典,疏通文句,品味説明語言簡潔、周密、生動的特點,讀懂全文。

2.學習本文按空間順序説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本文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説明的特色。

3.瞭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思想感情。

2.重點掌握實詞:為、罔、貽、泛、屬、許、奇、比、詘、衡、簡。

第一部分(第1段),總述王叔遠技藝奇巧,引出核舟。簡要交代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特點和成就,介紹核舟的來歷、形制和主題,寥寥數語把説明對象的基本情況呈現出來。

第二部分(第2-5段),以空間為序,圍繞“奇巧”有條理描述核舟各部分。

第一層(第2段),介紹舟身的正面結構,顯示了雕刻家的巧妙構思和精巧技藝。

第二層(第3、4段)接着介紹船頭,船尾部分的設計以及人物。

第三層(第5段)介紹舟的背面設計,主要介紹作品的題名和篆章。

第三部分(第6段),總體評述核舟特點,讚美和評價核舟及其作者巧妙的藝術構思。

本文介紹了明代微雕藝人王叔遠創作的一件雕刻作品,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微雕藝術卓越的技巧和成就,讚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文章最精彩的是描寫人物。寫船頭,着力表現蘇軾、黃魯直和佛印三位遊覽者的神情。這是表現雕刻主題的重點內容。詳略安排上,介紹時突出蘇東坡的主人地位,緊扣“大蘇泛赤壁”的主題。作者對人物姿態、神情作了生動細膩的描述。文章反覆提到三人的手足、書卷的位置、形狀,具體説明雕刻藝人獨到的設計和精湛技藝,與開頭的“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相照應。

與船頭讀書人的靜態描寫不同,寫船尾兩個船伕則以動為主。右者突出他手攀右趾的粗獷動作和“若嘯呼”的閒散;左者突出他搖蒲扇、聽茶聲的專注,人物都具有身份和職業特點。這一段既可看出雕刻藝人設計製作之精心,又可看出文章作者觀察、揣摩、判斷細微,語言描寫簡潔、生動。

這篇文章採用説明文中最常見的“總-分-總”的結構順序。前後兩個總寫既有聯繫,又有側重。前面部分適當運用了議論,總評價,結尾主要通過數據具體強調,最後以“靈怪”的感歎呼應前面的“奇巧”結束全文。分寫部分以“核舟”的各部分(船艙、船頭,船尾、船底)為説明順序,詳細介紹了微雕作品的空間結構、細部設計和人物狀態。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瞭解蘇軾、黃魯直、佛印的生平、作品。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譯文:明朝有個特別手巧的人叫王叔遠,能用直長一寸的木頭,雕刻宮殿、器具、人物,以及飛禽走獸、樹木山石,都能順着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人物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

譯文:(他)曾經送我一個核舟,刻的是蘇軾泛遊赤壁。

原文: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

譯文: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高大約兩個黃米上下。中間高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葉篷覆蓋着。

要點:有奇:還有零頭。 可:大約。 許:上下、光景。

原文: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譯文:旁邊開了小窗,左右各有四扇,共有八扇。打開窗看,雕刻着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

原文: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譯文:關閉窗子,就(可見)右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塗在刻着字的凹處。

原文: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閲一手卷。

譯文:船頭坐着三個人,中間戴着高高的帽子、長着濃濃鬍子的人是蘇軾,佛印坐在右邊,魯直坐在左邊。蘇軾和黃庭堅一起觀看一幅手卷。

原文: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譯文:蘇軾右手拿着畫卷的`右端(開頭),左手撫着黃庭堅的背。黃庭堅左手拿着畫卷的左端(末尾),右手指着畫卷,好像在説什麼。

原文: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譯文:蘇軾露出右腳,黃庭堅露出左腳,各自微微側着(身體),他們互相靠着的兩膝,各自隱藏在畫卷下面的衣褶裏。

原文: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譯文:佛印極像彌勒佛,袒露胸脯,抬頭仰望,神情和蘇軾、黃庭堅不相同(一樣)。

原文: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譯文:(他)放倒右膝,彎着右臂支撐在船上,而豎着他的左膝,而左臂掛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數出來。

原文: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譯文:坐在右邊的船伕梳着椎髻仰着臉,左手靠着一根橫木上,右手扳着右腳趾,好像長聲呼叫的樣子。

原文: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譯文:坐在左邊的船伕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撫着爐子,爐子上有水壺,那人眼睛正視(爐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的樣子。

原文: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色墨。

譯文:那船的背面稍微平些,就在上面題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得像蚊子的腳,筆畫清清楚楚,它們的顏色是黑的。

譯文:又刻了一枚篆字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原文: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篛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

譯文:總計一隻船,有五個人,八扇窗子,有一張竹篷、一支槳、一個爐、一把壺、一幅畫卷、一串念珠,對聯、題名和篆文,共三十又四個字。

原文: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譯文:但是量一下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挑選桃核中狹長的刻成。啊,這樣的技藝也真奇妙啊!

【思維訓練】(根據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⑵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3.文言文往往將數詞放在名詞之後而沒有量詞。請從本文找出這樣的佐證。

6.概括第2段每句話的意思。這一段的説明順序有什麼特點?

7.寫出文中對聯的出處和作者。寫這副對聯有什麼作用?

9.最後一段,作者統計全核舟的人員、器物、文字的數目,有什麼作用?

12.核舟的奇巧表現在什麼地方?(本文哪些方面緊扣“奇巧”寫的?)

第3篇

文言文教學有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語言學習”,目的是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具體內容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第二個目標是“傳承文化”,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例如,教《鄒忌諷齊王納諫》肯定要教中國的“諫”文化,教《出師表》肯定要教中國的“臣”文化,教《陳情表》肯定要教中國的“孝”文化。

一般來説,語言教學遇到的困難是學生沒有“興趣”,文化教學遇到的困難是學生沒有“感覺”。能否找到一種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的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切近理解的教學方式,是搞好文言文教學的關鍵。

?核舟記》從語言教學來講,主要涉及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定語後置、詞類活用、倒裝句、省略句、雙重否定句等內容。這些內容,只能隨文教學,但很容易陷於串講的泥坑,使學生學得枯燥。從文化教學來講,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我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以及這種精巧中的民間審美意趣。這一內容涉及審美,學生缺乏具體可感的審美對象作參照,很容易流於一般化。

根據《核舟記》的寫作特點和學生學習這樣的課文時遇到的困難,我以“體驗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為教學主線,將語言教學融入到“體驗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的學習活動中。

上課伊始,我先把一個“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的橄欖核放在一張紙上,展示給學生看。學生看到這麼小的一個橄欖核,非常震撼。這樣,學生的印象就非常深,“體驗”了這個核舟的“小”——這個東西這麼小,上面還刻那麼多東西,而且還刻得那麼好,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

然後,進入重點教學環節。我在課外讓學生每人用一張紙折了一隻船。上課的時候,我説:“今天我們學習《核舟記》,主要讓同學們完成一件事,就是把課文中寫到的人和物,按照課文中寫的位置,畫到你們折的紙船上。我們這堂課就是要比一比,看誰畫的最符合課文描寫的狀況。”學生一聽,頓時興趣大增,紛紛提筆準備畫。沒想到,他們立刻就遇到了問題:課文是怎麼寫的呀?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是什麼意思呀?於是,學生紛紛埋頭認真閲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句,就連忙看註釋,或相互之間討論起來。

平時我講文言字句,大家都不願意聽,現在我變成最受歡迎的人了,都追着我問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是什麼意思。這個過程花了近20分鐘,實際的學習內容其實就是文言字詞句。這一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説也許確實是枯燥的,但現在卻將它隱含在畫畫的過程中了:要畫好畫,就必須讀懂課文,因為畫的東西要“符合課文”。

等學生基本都畫好後,我先讓他們相互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評價一下畫得怎麼樣,以及跟課文裏描述的有沒有不一樣,跟課文比誰更生動,然後再請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對照課文説説哪裏比不上課文所寫的核舟。這個活動,教學意圖其實就是“借自己的作品,或者説以自己的作品為參照,體驗課文裏寫到的核舟的精巧”。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上,先理解課文中的描寫體現出來的神奇精妙,再比較自己畫得準確、生動與否。其實,“比較自己畫得準確、生動與否”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引着學生去體驗課文,體驗核舟的精巧。

從教學形態來看,這堂課的主體就是在“搞活動”,教學目標完全指向學生對文言知識和作品文化內涵的“體驗”。過去,我們講到文言教學,似乎體驗教學用得不多。大家似乎有一個看法,覺得文言文教學中,語言教學的內容必須講,講知識要領,講文言詞句的含義和規律。其實,在文言文教學中,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並不是要掌握多少文言的知識。

也就是説,不是看學生能不能説出這些文言文中所包含的“語言知識”,而是看學生能不能讀懂文言文的意思,體會到其中的韻味。這兩個方面靠的都是“文言語感”。“文言語感”的養成,是靠多讀,但現代學校教育中,我們可以提供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時間極其有限,所以靠“多讀”(即閲讀量)已經不可能,只能靠“熟讀”,就是讀文言文要讀得細和深。

用體驗法來教文言文,就是要在“細讀”“深讀”上下功夫,達到深入學生內心,體會領悟文言詞句的韻味的目的。閲讀教學中,所謂“體驗”,就是要讓外在的語言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在很多情況下,恐怕非用體驗法不可。

再説文言文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我們看到很多文言文教學,講到文化的內涵,很容易出現一種傾向,就是脱離課文去空講文化。要麼是把課文放在一邊,去講“孝文化”“忠文化”“臣文化”,要麼是先講課文,再講“文化”,反正是“就文化講文化”。

這樣的文化教學一是違背語文學科的“獨當之任”,即“從語言的角度學文化、文學、文章”的根本任務,二是教學結果大多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知”,學生的理解停留在一般性的條條框框上,或幾點乾巴巴的結論上,沒有沉澱到內心。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重在“記憶”,而不是領悟、沉浸、薰陶、感化。顯然,記憶不是文化學習的主要方式,文化學習離開了領悟、沉浸、薰陶、感化,學到的不會是文化的精髓,只能是表皮。

我的體會是,在文言文教學中,不管是語言教學還是文化教學,體驗法都具有特殊的功效。善於運用體驗法,是搞好文言文教學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