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資治通鑑》有感7篇 歷史長河蕩氣迴腸:資治通鑑讀後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6W

《資治通鑑》是中國史書中最重要的一部,反映了自漢朝以來的2000多年曆史。它不僅包含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還涵蓋了經濟、制度、道德等方面重要變化,深刻地揭示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閲讀《資治通鑑》,可對中國歷史有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讀《資治通鑑》有感7篇 歷史長河蕩氣迴腸:資治通鑑讀後感

第1篇

?資治通鑑》是一本包含了很多故事的書。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秦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大驚失色,連忙派平原君趙勝去楚國借兵解圍。平原君想從門客中挑選20位文武雙全的門客作為助手去楚國。但挑來挑去,還缺一個人。這時有個叫毛遂的門客自我推薦,但平原君卻説:“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根錐子放在口袋裏,它的尖兒很快就會冒出來。可是先生你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來我這已經有三年了吧?這三年中你也沒有給我謀劃過一個計策,更沒有讓我看見你的長處。這麼重要的事,怎麼能讓你這種默默無聞的人去呢?”毛遂説:“我沒有展現才華,是因為我沒有獲得一個機會,要是您早點把我放進口袋裏,錐子早就戳出來了。這次任務就像個口袋,我會讓您看到我的表現。”平原君聽完後,半信半疑。見毛遂很有膽量,也頗有口才,而自己也沒有更好的'人選,就同意了。

到了楚國後,楚王和平原君在朝廷上談判,一直到中午都沒有結果出來。毛遂卻以自身相逼,把利益細細地告訴楚王,讓楚王同意出兵幫忙解圍。

這就像那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鳥兒一樣。有一次在我們班上,老師問我們班有沒有人想去參加學校繪畫比賽。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調皮大王”逸城同學第一個舉手,胸有成竹地報名了。同學們都用懷疑的眼神看着他,心想:“他還會畫畫?”。比賽結果出來時,大家都傻眼了,他獲得學校繪畫比賽第一名。原來我們全都小瞧了他。

通過毛遂自薦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於自己會的事,就要勇敢的去做出來,這樣才會有機會登上更高的平台。

讀《資治通鑑》有感7篇 歷史長河蕩氣迴腸:資治通鑑讀後感 第2張

第2篇

暑假,我讀了《資治通鑑》(譯本)。《資治通鑑》原著有04萬個字,我覺得司馬光這個人真了不起,他能寫出如此規模宏大的歷史作品。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很長,從春秋戰國時期到北宋時期,整整一千多年的歷史故事都講遍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資治通鑑》這本書名字的由。宋神宗讀了這本書,認為此書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戒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毛遂自薦"公元前262年,秦國派兵攻打趙國。趙國的兵力很弱,很容易被打敗。於是,趙王與平原君商議退敵的`計策,平原君説:"楚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只要跟他們結成同盟,他們就會派兵解圍。"平原君準備挑選二十個武雙全的人去説服楚王,可是在眾多的説客中能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最後挑挑去還差一個人,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主動要求一同與平原君前往楚國,許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平原君最終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國。第二天他們到了楚國,很多説客説了一上午都沒有説服楚王。毛遂走進宮殿對楚王説:"楚國有五千裏土地,上百萬裝備精良的士兵,這些都是稱霸天下的資本,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抵擋。秦國打敗了楚國很多次,此時我們趙國和楚國若結成同盟,一鼓作氣肯定能打敗秦國。"就這樣,楚國和趙國結成同盟並打敗了秦國。事後,毛遂被封成上賓。

?資治通鑑》這本書把歷史寫得很有趣,通過對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描述警示後人。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第3篇

讀過關於“三國”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是指曹、劉、孫建國至“三國”先後滅亡,這是“三國”時期,其實不然。三國時期是以董卓亂京,孫策找到玉璽,好戲就從這裏開始。

三國時期,是英雄豪傑輩出的年代,也是詩人,詞人不受用之時代,所以,詩,詞人不甚出名。因為戰亂你再滿腹經綸也沒用,對方一刀子過去你能寫什麼?而武將則不同,對方一刀子過去,把它激怒了,一棒子跟你拼個你死我活,對方也沒辦法。這是一個“潛規則”:國家混亂是要武將;國泰民安要文臣。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如:諸葛亮,是個文臣,卻能在亂世時,使蜀國安定,這不是武將能做到的.。

説到諸葛亮,就得談一談曹操,這又是為何?乍一看,沒有什麼。可是隻要細細觀察就會發現:諸葛亮與曹操都是丞相;諸葛亮與曹操均開丞相府;諸葛亮為武鄉侯,曹操為武平侯;諸葛亮與曹操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均為“皇帝無權”。

?資治通鑑》這本書比《三國演義》真是得多,希望眾位不妨看一看!

第4篇

今天我讀了《資治通鑑》的劉備三顧茅廬,講的是司馬微向劉備介紹人才,他説:“一般的儒生和俗士,怎能認清時物,能認清的`只有卧龍和鳳雛。”劉備問是誰,司馬微説:“就是諸葛亮與龐統。”後來徐庶來這裏也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劉備便帶着關羽張飛去了,可是他見了三次,才找到諸葛亮,這時諸葛亮在睡覺,劉備便不去打擾他,等他醒了,才進去,諸葛亮將天下分析了一下,劉備認真得聽着,後來劉備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出山。

後來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出謀劃策,説明諸葛亮很聰明,可劉備前兩次都沒有找到諸葛亮,難道真的就這麼巧嗎?我覺得有可能是諸葛亮故意設計出去的,他早已料到劉備要來拜訪,所以溜了,等劉備一走,他再回來,是要考驗劉備是否真心真意,如果是,他絕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找他,如果不是,有可能來一次就走了,到了第三次,諸葛亮故意睡覺,看劉備走不走,不過劉備不等到諸葛亮還不走了,直到諸葛亮起來,可見劉備多麼有誠意而且信念堅定,不管怎麼樣劉備還是等到了諸葛亮,而且讓諸葛亮出山了。就從這裏就能看出諸葛亮很聰明。(注意,此純為自己猜想,並非真實。)

第5篇

一位哲人曾説過,“讀史使人明智”。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民族,虔誠領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歷史,你會發現,國家、社會乃至人生的盛衰之道盡在其中。銘記歷史,不僅可以總結過去,更可以指引我們走向未來。剛剛讀完《資治通鑑》,雖然理解粗淺,卻受益匪淺,感慨萬千。

“鑑於往事,資於治道”。《資治通鑑》是我國北宋著名史學家兼政治家司馬光帶領他的助手,用時十九年才完成的空前鉅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26年的歷史,宋神宗認為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取名“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這一歷史著作中的王朝更迭以及氣勢盛衰都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司馬光用一生的時光和心血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之間的歷史事件,這部三百多萬字的鴻篇鉅著真可謂是十九年磨一劍,書中記錄了歷代明君賢臣的事蹟,簡單明瞭、生動形象地告訴大家:清廉、中正、剛直、温厚、誠信、執著等古人擁有的品質,在今天仍是萬分可貴的精神,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高貴品質,書中有多少精彩絕倫的故事值得我們細細地品味與深深地思考,發人深省,令人拍案。

比如書中描寫秦朝的歷史。商鞅“立木為信”,順利推進改革,秦國日漸強盛。這才有了後來秦王嬴政先後滅掉了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服百越,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由於長期以殘酷的法律制度為主的嚴酷統治,農民起義一爆發就勢不可擋地讓秦朝至二世就匆匆謝了歷史之幕。

比如書中講述的`唐朝歷史。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后,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也正是有了大唐盛世的歷史影響,才有瞭如今影響世界的漢唐文化、唐服、唐人街等......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資治通鑑》中的歷史故事有很多很多,藴含的人生哲理、民族精神、時代內涵也有很多很多,需要孜孜不倦、認真體會。據説,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將《資治通鑑》讀了17遍。所以,想要真正瞭解歷史,還須細細地品讀,就讓細膩而悠長的歷史滋潤我們的成長,伴隨我們進步吧!

第6篇

輕輕地,你來了,混着淡淡的墨香,於筆尖流連處,赫然映入我的眼簾。《資治通鑑》,我的良師益友,陪伴我六度春秋。

?資治通鑑》,我的良師。初次邂逅,依稀是六年前的風花雪月,從“秦王掃六合”的壯麗,到“大江東去”的豪邁,越發深入探究,越發不可捉摸。六年前,初次在書店遇到你,便被你精美的文字插圖給吸引住了。當時,僅一年級的我被你動人的情節牢牢地“禁錮”住了。司馬光筆下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彷彿穿越到了現代,飾演了一場場“千年大戲”。從此,我對你的喜愛一發而不可收拾。

漸漸地,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看過了你的不同版本,可唯一不變的,是那顆堅守六年的心。從三家分晉到大唐消逝,長達一千餘年的歷史,被描寫得栩栩如生。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熱愛歷史的人對古人的過往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混着一絲輕狂,嬴政,你來了。你有着非凡的魄力,大秦在你的統領下,打造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帝國。你説以後嬴氏子孫會被尊為萬世,可你沒想到,阿房宮、長城為秦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導致秦二世亡國。在司馬光的筆下,你是一代霸;在後人的心中,你是一介梟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曹操,你來了。你年少成才,入朝為相,打造了曹魏帝國。你雖有赤壁之戰不輝煌的過往,但也有官渡之戰的赫赫戰功。曹操,我敬你是一個有着超人頭腦的`強者,如果沒有司馬氏,我相信,你的曹魏帝國一定非常強大。在司馬光筆下,你是“東臨碣石”的多愁善感之人;在人們心中,你是“烈士暮年”的英雄。

?資治通鑑》,你帶我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一路上,我彷彿在這上下五千年的煙世紅塵中摸爬滾打。在你的帶領下,我學到的東西不計其數:忠、義、禮、信、廉恥、國恨……

今天,步入國中的我,重新素手捧起你,翻閲一段段過往,好像又一次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游離。我想,我終於可以驕傲地説:我讀懂了你——《資治通鑑》。

第7篇

歷史無時無刻不展現在我們每個人面前,回顧歷史的長河,歷史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可知興衰;歷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憂參半;可以瞭解歷史的這一天發生的事件,借古可以鑑今,歷史是不能忘記的... 。

最近我閲讀了宋朝司馬光用19年的心血主編的一部長達四百多萬字的史書——《資治通鑑》,共294卷。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徵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這本書通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蹟,簡單明瞭又不失生動地告訴大家,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着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這些品質,在今天仍然可貴,仍是我們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來説説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吧。戰國是一個崇尚詭術的時代,百家輩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殺傷力最強大的還是反間計。反間計有很多的表現形式,然而其無一例外的針對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況國君,寡人寡人,説的就是無傾腹相交之人啊。因為敵人和小人的反間,最令人惋惜的還是魏,魏據中原之地,富庶傲視諸侯,如果能留住吳起和孫臏這兩位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又何愁霸業不成;損失最慘重的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趙成為戰國末期唯一能夠和秦抗衡的國家。然而長平一役,趙為范雎反間,以趙括代廉頗,以至四十萬大軍為秦坑殺。有太多的史實和反間計聯繫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將繼續挑戰人類最脆弱的部分。因為信息永遠不可能是完備的,人性永遠是多疑的。

還有一點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商鞅變法。(讀書筆記 )以刑名之學變法,手段太殘酷,積怨太深。他在渭水旁邊處決囚犯,染紅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得到太子虔和貴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車裂滅門。“得人者興,失人者崩”,今日中國要推行各項改革,亦應徐圖緩進,毋操之過急。

再來説説唐太宗,唐太宗是個明知且有遠見的皇帝。一個人要知足,幹什麼都要前思後慮,適可而止。光知吃飯,不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穡之艱難,就不會珍惜糧食,就會大吃大喝,就會忘記勞動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則飯不常也。你只知騎馬,加鞭快馬,不知道餵馬,不知道讓馬休息,不知疼馬,則不能久乘之。不錯,你一時比那些讓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騎已經氣喘吁吁,快渴死了,餓死了,累死了,它不會把你馱到目的地的。君猶舟,民猶水,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當權者不知愛護百姓,當頭頭的,不知關心下屬,則危在旦夕。這也就清晰明瞭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要知足,幹什麼都要前思後慮,適可而止。

小至一個人,大至一個國家,《資治通鑑》裏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比較的典型,從中瞭解我國的歷史,從歷史中學到做人乃至治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更讓我感悟到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要努力學習,遇到挫折不要輕易放棄,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