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7篇 "培養國小生數學思維,三年級人教數學上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75K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三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的教案,旨在幫助老師更好地教授學生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通過本教案的實施,孩子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並能夠在課後獨立完成相應練習。

三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7篇

第1篇

1. 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關係,會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描述具體的事情。

2. 能準確地讀出鐘面上時刻,會畫時針分針,會根據具體情境計算所經過的時間。

3. 感受時間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班傑明接到年輕人的求救電話,向他訴説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他約年輕人到房間好好談一談,當年輕人趕到班傑明房間時,裏面亂七八糟,狼籍一片。班傑明讓年輕人在門外等一分鐘,一分鐘後,門打開了,房間整理的井然有序,而且還有兩杯剛剛倒好的紅酒。沒等年青人把滿腹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話題説出來,班傑明就客氣地説:“乾杯,你可以走了。你進來已有一分鐘了。”年輕人若有所思地説:“您讓我明白了一分鐘能做許多事,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道理呀!”説完,便開心地走了。小結:班傑明知道一分鐘能做許多事,也能讓別人知道一分種的內涵,正如古人所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教育我們即使一分一秒也要珍惜。我們應該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分鐘雖然那麼短暫,但是集少成多。所以,我們應該靈活運用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還要向班傑明學習,讓我們身邊的人都懂得珍惜時間。

在圖上指出一大格,一小格,並知道共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整個鐘面共有60小格,

安靜一分鐘!感受!或者讓學生們在這1分鐘內能做什麼?

①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小格,分針走了()分;秒針走一圈,分針走()小格,是()分。

③時針從12走到1,分鐘走了()小格,是()分;秒針走60小格,分鐘走了()小格,是()分。時針從()走到6,走了5小時。

答案:①60 ;60 ;1 ;1 ②30 ;30 ③ 5 ;300 ;1 ;1 ;1

①從8:40到9:30經過了 ()分;從2:30到4:40經過了()時()分;從6:10到6:45經過了()分。

②跑60米,小紅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 )跑的最快.

一節課40( ),課間休息10( ),寫15個字大約2( ),唱一首歌大約3( ),拍5下皮球 6 ( ),淘氣跑50米用了15 ( ),小紅上午在校時間約4( )。

1. 少先隊員去李奶奶家打掃衞生,下午3:30開始,4:10結束,共用了多少時間?

2. 小明從家到學校要走15分鐘,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應該在什麼時候從家出發,才能準時到校?

三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7篇

第2篇

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的教學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掌握運用列表策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和方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教材例9要求學生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弄清題意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首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究算法,培養學生理解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用列表法解題,學生雖有過接觸,但往往容易出現遺漏,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在列表時讓看的人更容易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課件出示例題,導入:通過課前的檢測,看來同學們對我們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都很好。那麼今天,我們將要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你們有沒有勇氣接受這個挑戰呢?

設計意圖:複習學過的質量單位,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出學習內容,在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同時,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和好奇心。

(1)引導學生思考:有多少噸煤需要運走?有哪幾種車可供選擇?每輛車每次能運多少噸煤?

(2)學生討論後交流彙報:要恰好運完8噸煤,有兩種車可供選擇:一種車的載質量是2噸,另一種車的載質量是3噸,要求每次運煤的車都裝滿。

(1)如果你來派車,有什麼好的方案呢?下面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

(2)出示討論的任務:①你們小組有幾種派車方案?把每種方案填在表格裏。②你們認為哪種方案比較合理?

(3)引導學生在列舉方案時,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填,做到不遺漏,不重複。

5、各組彙報填出的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

預設:第一種方案和第四種方案都是合理的,因為這兩種方案都能恰好把8噸煤運完,符合題意。

7、師小結:為了保證把所有的方案不重複、不遺漏地列舉出來,我們可以先儘可能地選一種車,然後依次遞減。最後看哪種方案滿足題目的要求就選哪種方案。

設計意圖:先給學生提出討論的任務,並出示表格,提供明確的指導,然後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列舉出所有的派車方案,使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探究,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第3篇

1.通過實踐活動了解日常生活中數字編碼的廣泛應用,掌握編碼編排的規則,初步學會編碼。

2.通過對信息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數學活動,初步建立編碼思想。

3.體會數字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1.同學們我們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在信封上不光要寫清楚地址與朋友的姓名,還要寫清楚當地的郵政編碼。誰知道為什麼還要寫出郵政編碼?

2.其實我們每個人也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你知道是什麼嗎?

(1)這些郵政編碼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由6個數字組成。)

(我國的郵政編碼採用四級六位制的編排方式。以行政區為劃分基礎,採用六位數字,分四級編到投遞局。其中前兩位的組合表示省、市、自制區;前三位的組合表示郵區;前四位的組合表示縣(市)局;最後兩位數則表示投遞局。當某個省的區域太大,前兩位僅由一組數字表示不夠用,所以選擇相鄰的幾組數字。像浙江省,它的前兩位可以是:31、32 )

(1)出示身份證號碼,問:現在屏幕上出現了一組數字編碼,在這組數字編碼中包含着老師的很多個人信息,你們知道是什麼號碼嗎?

(2)課前老師請同學們調查了身份證號碼,帶來了嗎?

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到的身份證號碼放在一起,通過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然後再猜一猜老師身份證中的號碼錶示的含義。

(3)彙報:把我們同學在小組中研究的.成果向全班同學展示。

追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及時評價學生的多種獲取知識的方法)

(4)小結:身份證的前兩位表示省,三、四位表示市,五、六位表示區,七至十四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十五至十七位是順序碼,還表示性別。最後一位是校驗碼。

(5)這些數字編碼反映的信息完全可以用文字來表示,那為什麼還要用數字編碼來表示呢?

(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就反映出這麼多的信息,它更加科學、簡明、方便,這就是數字編碼的優越性。)

1. 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編碼?你知道這些編碼包含的信息嗎?

第4篇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7~98頁的第7~11題

1.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正確比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2.在創造分數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3.經歷遇到困難、克服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感受到應用數學的樂趣,體味出數學無處不在。

鞏固與分數相關的知識,在有序思考的前提下合理應用知識解決較複雜的問題。

師:(課件出示教材91頁主題圖畫面)同學們,近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初步認識了分數,你能對着圖説一説你對分數都瞭解了哪些知識嗎?學生結合主題圖,各抒己見,表述自己心中的“分數”,回憶再現新授課中有關的知識及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予以肯定。

(設計意圖:在練習課的開始,教師提供了一個比較開放的情境,使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回憶再現新授課中有關分數的知識及方法,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作出診斷及點撥,同時為後面的練習做好準備。)

(設計意圖:此題以表格形式呈現了四種不同的圖形,要求學生把塗色部分和沒有塗色的部分分別用分數表示出來,滲透了單位“1”的組成,為後面學習分數的簡單加減法做一些準備。)

②男女生分組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組先完成,並且全部正確。

④根據男女生的表現教師做出公正的評價與評判結果。

(設計意圖:此題是分數大小的比較綜合題,沒有給出分數的直觀圖,這樣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説出比較的過程。)

②剪一剪,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同樣大小的圓形(或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在剪得過程中,注意強調平均分。

③彙報交流:指名上台交流學生的剪法及及比較的思路,對於有創意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讚揚,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新動力。

④教師小結:結合學生的剪法,使學生明白,3個圓(或長方形、正方形)的和1個圓(或長方形、正方形)的是相等的。

(設計意圖:此題並沒有僅僅囿於課本提供的圓形,教師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好了其他形狀的圖形紙片,讓每一個學生在動手剪,動口説的過程中,比較大小,充分展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明白了3個與1個相等的道理。)

③説一説:蛋糕平均分了幾份?爸爸吃了多少?媽媽吃了多少?小女孩吃了多少?還剩下多少?

第5篇

1、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學重點:藉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教學步驟: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着“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麼發現。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錶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錶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錶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着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裏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説服力的數據説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

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麼變化。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裏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錶的顯示,説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麼?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裏,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後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係”等問題。讓學生真

3、藉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首先通過讓學生拍手、數數、寫字、畫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1秒鐘、1分鐘的長短,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體驗同樣是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5、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事情所需時間,在頭腦中建立表象,在估測其他事情時可借鑑作比較。

當然,除了在學習秒的認識是可以這樣做,建立其他數學概念也可運用這樣一些做法。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後,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2、完成第4頁“做一做”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説一説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後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二):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説説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3)學生討論回答,試着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説説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台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本節課教學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計算,用家到學生經過的時間來組織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細緻引導,通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實際應用鞏固所學。通過不斷地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説一説每一題是怎麼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説得有道理就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並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説一説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後,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藉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指名説説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説説自己的計算方法。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麼?

四、佈置作業:“練習一”的第10、11題。

教學反思:本節練習課,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善於表達的能力。學生在傾聽與表達中,可以學到的時間計算方法,體驗到將數學知識應用與生活的快樂。

第6篇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瞭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温暖,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瞭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一、導入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麼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1、看圖説説這些人在幹什麼,想象當時的情景。説説他們為什麼想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愛下生長的。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裏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並讓他説説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牆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乾淨、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麼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彙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後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1、教師:家庭是温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在,請我們的同學説説心裏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髮生的矛盾,通常是怎麼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並説明自身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願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滿!

1、結合自身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係。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學校特色角等,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果,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髮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願望。

4、初步瞭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神往。

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係。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從學校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發生為校爭光的願望。

1、收集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照片,學校的展板、專欄、文化牆、學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過去和現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圖片。

2、收集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學校的照片。

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麼嗎?你們喜歡學校的生活嗎?

2)説説自身參與學校活動的紀念品,回憶自身參與的學校活動,如入隊時的照片,參與活動時的照片,競賽中獲的獎,春遊時買的小紀念品,活動後寫的日記,上課時畫的圖畫,製作的美術作品。

1)將學生實地瞭解到的本校的學校文化寫成一個小報告。內容可以為“學校文化面面觀”、“我最感興趣的一角”、“我給學校文化的寄語”等幾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學校設計這樣的學校文化的用意是什麼。

第7篇

1、本節課通過創設情境,利用猜謎語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2、重視直觀教學,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通過數格、撥鐘面等實踐活動把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化,讓學生了解計算經過的時間是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單位的轉換及經過時間的計算。

2、培養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讓同學們充分利用時間。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跑不停。

(1)“矮子”指的是什麼?“高個”指的又是什麼?

(2)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1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1圈的時間是多少?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如:9時15分 、7時3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計算經過的時間”。(板書課題)

1、教師課件展示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説説圖意,找出數學信息和問題。

(2)兩個時間在同一個小時內,所以45-30=15,是15分鐘。

5、做一做:出示超市情境圖,營業時間 早9:00開門,晚8:00關門,現在是早上8:40,還要等多久才開門呢?

6、學生討論回答,試着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方法。

計算經過的時間的方法:(1)看鐘面,數格後計算;

1、達標測評: 星期六小紅9:10做作業,到9:40完成。算一算他寫作業用了多長時間?

(2)一節課是(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時。

一列火車本應 9﹕15到達,現在要晚點25分鐘,什麼時候才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