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道士塔教案4篇 神祕的道士塔:一場教案的探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1W

道士塔教案是指1983年發生在中國吉林省道里區的一起涉及邪教組織的非法活動案件。一部分居民加入了名為“道士塔”的邪教組織,進行誘騙、欺騙和勒索等非法活動。警方介入後,成功將其摧毀,並抓獲了相關犯罪嫌疑人。該案在當時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深刻反思。

道士塔教案4篇 神祕的道士塔:一場教案的探祕

第1篇

準確篩選語言信息,通過語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後把握作者所傾注的思想感情。

通過作者“恨”的感情基調來分析形象及對中國文化的審視。

在上個世紀初的某一天,在中國西部的沙漠裏蹣跚地行走着一小隊人馬,正朝向一個神祕的地方。他們穿着有別於土布長袍的燕尾服,滿面塵灰,順着服尾上隨便綴着幾條黑色布條,迎風飄搖着,胸前縫隙間還露出幾縷黃毛。高高的鼻樑上鑲鉗着兩隻大大的藍眼睛,還架着兩片厚厚的玻璃,儘管衣衫襤褸,但還是禁不住幾絲興奮。當興奮消散之後,絡緦胡邊又浮現出稍許的恐懼。或許那個神祕的地方,周圍被官兵把持着,那麼我們將命懸一線;或許,還要文書通牒還不一定能靠近那個神祕之處;或許……

或許,他們還不不知道,一切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終得到回報。因為他們不遠萬里飄洋過海而來,賣掉了所有的家當,冒着送命的危險。“佛”沒有理由不實現他的諾言。還因為,這裏只有一個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虛掩的破門邊,把持着這個神祕的佛教聖地莫高窟,畏縮中充滿好奇地打量着這些嘰哩呱啦的似人非人的東西……

這是一個故事,虛構的,但又那麼真實。為何這麼説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課文,(板書)《道士塔》,共同揭開這個謎。

1.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當代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

2.莫高窟,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於甘肅敦煌縣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庫。包括洞窟550多個,壁畫5萬多平方米,有10個八中校園大,文獻資料四五萬冊。目前,北京圖書館藏有一萬餘冊,英國圖書館藏有11297冊,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有6000冊,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冊,日本私人藏有592冊,此外還有2700餘冊分散於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圓籙,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陝西。因為躲避戰亂,王圓籙流落到甘肅酒泉,為了生計便出家當了道士。後來王道士四方雲遊,於1892年左右來到敦煌,在三危山下發現莫高窟。這時的他已年過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他向敦煌縣令彙報,並奉上經文兩卷。然而不學無術的嚴知縣卻視為廢紙,毫不理會。

王道士守着經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縣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報。這位汪知縣總算高度重視,並親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這些經卷,然後打道回府,再無下文。後來外國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趕來,用很少的錢從王道士手裏買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書。

作者對這些寶物的損失感到十分痛心並從中深省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作者即是根據這一思路行文的。

目的:掃清文字障礙,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讀音:籙(lù)蘸(zhàn)鮮血(xiānxuè)坍弛(tānchí)

2、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後,作者怎樣評説這件事?

明確:全文描寫的是在19世紀初,發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當時存留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的一場文化浩劫。面對這場劫難,作者沉重地説“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面對這場巨大的民族悲劇,找出最能直接體現作者強烈感情的一句話。

4、縱觀全篇,結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恨他們?

分析:圍繞着這場浩劫,出現了與之有着直接關係的三者,即當時在莫高窟當住持的“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圓籙。大量文物都是從他手裏流走的。

王圓籙這個人物形象,可以從字裏行間窺見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一個平民。在發現文物以前,不僅把洞窟裏“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用石灰粉刷得“一片淨白”,而且還把塑雕那“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學淺笑變成了”“天師、靈官”的泥巴。故使作者親臨時看到的是“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象”,從而“腦中也是一片慘白”。當他發現文物之後,只是到縣城時,“撿幾個經卷給縣長看看,順便説説這樁奇事”。當那些從西方來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用“一些現編的童話”和“一點隨身帶着的”“商品”,“少量的銀元”等就可以換取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而當那些人走的時候,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與他們“依依惜別,感謝司大人、貝大人的”。“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勢佇立在夕陽底下。

其次就是從王道士手中“奪走”文物的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他們“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起來。他們願意變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充着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願意吃苦,願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他們用“幾句現編的童話”和少得可憐的銀元,就從道士手裏“換”走了他們所想要的大量文物。“回到國內,受到了熱烈的”。在他們的學術報告和探險報告時時激起如雷的掌聲時,“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的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

當西方來的探險者(實質上講我們可以稱他們為文化列強或強盜)冒着生命危險“在沙漠裏燃起股股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當王道士隨着不時的進城拿着文物給縣長看看時,他們“文雅地摸着鬍鬚,吩咐手下:‘什麼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已得的幾件,包裝一下,算是送給哪位京官的生日禮品”;當道士和西方來的探險者正進行着他們所謂的交易,當西方的探險者,賣掉全部家產,冒着生命危險也要把文物弄到手時,這裏“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衞”。不僅如此,中國的官員卻嫌“運費不低”,故當有一批文物送京時,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而這些官員只是當時封建末期滿清政府的縮影。

另外,站在這場浩劫之外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當他看到道士對洞窟進行“修葺”時,他在心底裏痛苦地呼喊着“住手”;當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強一箱箱地運走代表中國最燦爛文化的敦煌文物時,他想乘着戰馬,手持寶劍要與之“決勝負於城下”;當看到中國官員隨手糟踐這些文物的時候,他想狠狠心説一句,寧肯把這些文物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但卻很無奈,故只有大哭一場,從心裏發出一句感情強烈的怨憤之語“我好恨”!

通過以上分析,明確:恨的主要內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強、以中國官員為代表的滿清政府及他自己。因為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強貪婪無恥,政府腐敗無能,自己無可奈何。

面對這場巨大的民族悲劇的王圓籙、晚清政府、文化列強、自己。

明確:通過對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強、滿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對麻木愚昧的王道士所持為憤恨,對貪婪無恥的文化列強所持為憎恨,對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所持為痛恨,對無可奈何的自己所持為憾恨。

明確:這場文化浩劫,儘管這些文物的流失絕大部分與王道士有直接關係,但從本質上探討,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場“巨大的民族悲劇”,是因為當時代表政府的官員沒有認識到敦煌文化的價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種腐敗行為與政治上的無能(沒有專門的文化保護官邸,沒有看守和門衞等)。故導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

7、這篇文章,作者在記敍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強烈的感情,難道作者就只有恨嗎?為什麼?

明確:面對這麼一場“巨大的民族悲劇”,任何一個有識之士,任何一個對本國文化持有熱腸的人,都不免會對之扼腕歎息的。扼腕歎息的是中國最燦爛的文化,不僅是其物質形態在自己國家,而且作為一門研究學科,也應在自己的國家。西方文化列強盜取的不單是文物,更是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的尊嚴。故任何一個愛國人士對待這種一現象都會有一種情感,對本國文化與文明的深深熱愛,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作者的所有無奈舉動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學者一樣,都是為了“中國的榮耀與恥辱”,在榮耀與恥辱面前展現的是無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而歷史終於印證“敦煌在中國”的時候,作者也像中國的專家一樣,“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離開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從而引起讀者及後來之士不得不對中國文化命運進行重新關注與審視。

8、這場巨大的民族悲劇距今百年左右,那麼當下的我們怎樣認識昨天的悲劇?

開放題,這需要對中國文化作全面的考察與認識,從愛護中國文化遺產的意識和保護文化遺產的調度責任感上來認識,並且還要具有全局觀念,運用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取其數理化,去其糟粕”的觀點和方法加以審視。

文章通過道士塔以虛構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一段史實,通過描述與這段史實有直接與間接關係的人物形象,讓我們體會到由於“歷史錯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實本質上是由封建統治者的腐朽無能,及其外國侵略者欺騙和擄掠,從而導致敦煌藝術經歷文化浩劫。而這場浩劫也成為中華民族的“恥辱”,最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在屈辱中加緊鑽研,所以使得日本學者不得不承認不僅“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的結論。進而使得“榮耀”的迴歸。在作者的虛構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無比“真實”的史實,從中也流露出作者無比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與作者一起感受這種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會不自覺地對中國文化的命運及價值重新審視。這就是本文的藝術魅力所在。

道士塔教案4篇 神祕的道士塔:一場教案的探祕 第2張

第2篇

1、 把握王道士這一形象,體味“他只是錯步向前的小丑”的評價。

2、 感受“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感受作者複雜的心態,進而感受一種民族的恥辱之痛,一種文人的無奈之痛,一種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有一種文化,源遠流長,從1600年前,綿延至今;有一種文化,燦爛輝煌,從100年前,就引來各方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種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們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樣成了我們永久的痛的?誰應為它的悲劇負責?讓我們跟隨據説是上一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的散文大家餘秋雨,走進他的《文化苦旅》,走進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觸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兩個主要人物,一個是處於事件旋渦的王道士,一個是處於邊緣但感同身受的餘秋雨。

a、 粉刷壁畫(第二節第3段) b、 砸碎塑雕(第二節第4段)

c、 出賣文物(第三節6-11段) d、 報送官員 (第三節前部分)

2、對於這樣的王道士,你作何評價?有何根據?(跟着學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賣國、無知、小丑、罪人、走運、受害者……)

(這裏,就可以抓住走運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學生的討論可能會涉及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不是王道士一個人的過錯等主題性的內容……)

b、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

再自由讀,讀出什麼感情?(譴責、嘲諷、同情……)

(三)、由“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1、 悲劇是怎樣造成的?(朗讀討論第三節的4、5、6三段,感覺官僚的所做所為,感受和歐美學者的差別,)

(對於整個悲劇,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劇!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這裏,不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寶貝,卻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誠如郁達夫悼念魯迅時説: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羣;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這話用這裏也是可以的。)

(四)、 面對這樣的悲劇,面對這樣的王道士,餘秋雨的心理是怎樣的?請大家劃出你認為最能表現秋雨感情的語句,讀讀,並用:

“我看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的餘秋雨”加以表達,簡單地闡明理由。

(這是一個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無奈的、字字帶血,句句含淚的……)

(如果可以,要引導學生體會末節光明背後的傷感與痛楚,揚眉吐氣背後的恥辱與憤懣,那是文人的一種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第3篇

2、理解文章對民族文化和民族生存狀態的深層思考,體會作者悲愴蒼涼的情感

3、學會用自己的眼光賞析餘秋雨的文化散文,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學生已有一定的閲讀散文的經驗,但較少接觸文化散文和學者散文。習慣於課本文章經典無可質疑的思路,閲讀多以接受灌輸的姿態出現,缺乏獨立賞析的習慣和能力。但對學界爭議問題和批判性評價有濃厚興趣,會以此為支點進行一定的探討。

這篇文章是餘秋雨文化散文的代表作,有濃厚的文化底藴,也有強烈的感情抒發。對是非功過問題沒有簡單論斷,而是進一步發掘民族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內涵。運用小説敍事筆法處理枯燥的歷史,且多次進行視角切換,有濃厚的主體意識,使文章區別於一般的文化散文,具有了更強的感染力,但也引起了相當的爭議。文字較淺顯,但有個別句子需加以體會。

本課是自讀文章,擬把更多的閲讀空間和閲讀自由還給學生,以幾個主要問題作支撐,讓學生進行研讀和討論,從中學會自主閲讀及對散文進行賞析的方法。討論前應充分感知全文內容和結構,瞭解文章涉及內容的背景,並讓學生掌握一定資料,使討論有支點而非流於形式。在討論中落實發展性評價和立體對話的理念。

1、質疑導入:塔為佛教徒死後紀念建築,但敦煌卻有一道士塔,為什麼?(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閲讀興趣)

3、介紹敦煌的藝術文化價值、文物流失情況和王道士生平。

(1)王道士真是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魁禍首嗎?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2)餘秋雨在《道士塔》中描寫的'具體事件都是真實的歷史嗎?

6、明確學習目標:從《道士塔》走近餘秋雨,學會用自己的眼光看散文。

明確評價標準:有獨到的看法,有充足論據(文本和材料),發言有條理,注意小組協作。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言,操作時注意小組間的交流、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文本間的交流)

餘秋雨文化散文的價值就在於它不僅看到了表面上的功過是非,而且由景觀及歷史,再由歷史上升到文化和民族的生存狀態,是含金量很高的散文。

8、探討第二個問題:比對史料和課文片段,評價“枯骨生肉”的處理手法。

散文要講求真實性,但這主要是藝術真實而非細節真實,允許合乎邏輯情理的藝術加工,可增強藝術感染力。但某些材料欠缺嚴謹,過於隨意,是弊端。

歸納:散文應表現自我性靈,顯示了作者強烈的主體意識和悲愴的情感。

10、顯示對《道士塔》的多元評價,讓學生開放性討論。

12、作業:寫一封致秋雨的信,就《道士塔》談體會和感想。

第4篇

二、學會準確篩選信息,提高閲讀、分析學者散文的能力。

三、熟諳文章中敍寫的史實,把握全文基調,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遺產的情感與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高度責任心。

一、領會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真摯的激情,學習敍議結合的特點。

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責任心。

正確認識王道士在敦煌文化悲劇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理解造成敦煌文化悲劇的根本原因。

播放錄音:女子十二樂坊代表作《敦煌》,引出餘秋雨關於敦煌文化的散文——《道士塔》。

大家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嗎?誰能介紹一下他的情況?(學生回答,然後多媒體顯示)

餘秋雨先生,生於1946年,浙江餘姚人,當代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協會會長,是近年來在各種文化傳媒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文化名人。先生的學術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散文代表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等。先生的散文自成體系,形成一種“秋雨體”,它以《文化苦旅》發端,以《山居筆記》拓展,以《秋雨散文》集大成;它是中國近50年來感性和理性、歷史感和文化感結合得最好的散文之一,其主要特徵是有一個跋涉者兼沉思者的抒情主體。因此,秋雨散文是一組特寫,是歷史文化深處的特寫。

先生開創了獨樹一幟的文化散文寫法。他的文化散文,既有感性的體驗敍説,又有理性的`思辨、拷問,擅長以動人的文筆抒寫對人類歷史與文化的深刻思索。《道士塔》就是他對敦煌文化與歷史的敍説與拷問。

⑵作者為什麼對敦煌文化的流失如此悲憤?敦煌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粉刷壁畫,敲掉塑雕;出賣文書、經卷、畫卷。

明確:“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一連五個“沒有”,簡直是何等的昏庸與無能、腐敗和腐朽。而所有“沒有”中對應着的“有”,則全是“當政者”最起碼的職責。可是,他們卻全都是“沒有”!

②他們犯下的這些罪行讓人們看到了當是怎樣的狀況?

③相比較而言,王圓籙和當時那些中國文官,誰對敦煌文化的罪責更大一些?

明確:當時那些中國文官——統治階級,是這樣的統治階級造就了這樣的平民。

明確:哄騙,用幾句現編的童話換得難以計數、價值連城的敦煌文物。

4、小結:王圓籙,中國文官、外國人等三種因素的疊加,造成了敦煌文化悲劇。那麼你認為這種悲劇就那個時代與社會而言,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學生熱烈討論、自由發言,然後教師指定一、二名學生回答。)

點撥:王道士本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悲劇由他造成只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社會、那樣的統治下,產生這樣的悲劇卻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討論: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不再是清朝末期民愚國弱的中國,你認為本文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它的價值是什麼?

思考:我們有接受這種警示的必要嗎?多媒體顯示《民族之魂——漢語言文化》:

漢語言文化是我們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邁,很大氣,亦可以很精緻很婉約,它可以抒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式感慨,亦能傳達出“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風情。這是無論多麼優秀的外文譯製品所無法企及的高度與深度。

樓蘭古國消亡了,瑪雅文明消亡了,古巴比倫文明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為語言的覆滅,語言喪失了載體便漸漸葬於荒漠中乾涸的河牀與悠悠的歎息。

漢語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責任,在西方文化無止境地湧入街頭巷尾時,在“三國”、“論語”相繼被戲説時,在全球化的呼聲下學英語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時,國小課堂內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反而顯得彌足珍貴,英語培訓機構滿街都是,可怎尋不到一個國學教授機構。

漢語言文化的傳承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生來就應向祖輩們許下的承諾,不要讓昔日繁盛的古國衰落的故事重演。這莊重的承諾將是我們一生所肩負的重擔,它讓我們在歷史中找到珍貴的內核,讓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

提問:這是一篇大學聯考作文節選,同學們讀過之後有何感想呢?

點撥:我們瞭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嗎?我們在怎樣對待自己民族的文化?我們能夠繼承並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嗎?

餘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曾引用一位青年寫給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勛爵的幾句詩,在此我想用這首詩的結尾來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

根據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主要是從熱愛、保護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歷史責任感高度出發,緊緊抓住導致敦煌文化珍貴遺產流失的罪魁禍首這一主線,引導學生通過閲讀討論、歸納分析,深刻認識到反動的統治階級和腐朽的社會制度才是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本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珍視並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情感。當然,由於課型、課時的限制,對於文章中語言的品味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等,都顯得相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