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案集錦3篇 高效提升語文教學:語文教案精選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2W

《語文教案集錦》是一本集合了多篇精選教案的綜合性教育資源,包括各類教案,如課堂教學設計、作業設計、學案、試卷及解答等。本教案集錦旨在為語文教師提供實用的教學參考,以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語文教學需求。

語文教案集錦3篇 高效提升語文教學:語文教案精選

第1篇

1.理解課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詞的不同意義和用法。試圖通過語法分析讓學生初步掌握幾個文言虛字和領會一般文言句式的結構和意義。

2.理解課文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從正反兩方面闡明論點,把説理、舉例、設喻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以及逐層推進引出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

察今,篇名,是《呂氏春秋·慎大覽》中的第八篇。《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的。今本分12紀、8覽、5論,共26卷,約20萬言。(以下引導學生閲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二節:“《呂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課文節選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闡明瞭法令制度應該隨着客觀形勢的改變而有所改變;制訂法令制度必須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以下引導學生閲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三節:“文章……關係弄清楚。”)

對文中一些重要詞語,教師應指導學生閲讀並掌握書上的註釋,再適當作些補充。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後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説,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係選擇恰當的解釋。這裏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於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有似於此:類似,像。似於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裏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明確:“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這是一句並列複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強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語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詞,代“上”(國君)。“而”,連詞,表示修飾關係,連接狀語和中心詞。“法”字後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賓語“之”。“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是讓步轉折複句,修辭作用是欲擒先縱,縱是為了更好地擒。“雖……猶若……”是“即使……還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是設問句。“之”,結構助詞,嵌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相當於“的”。“所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應特別注意。①“所以……”等於“……的'原因”、“……的緣故”等;②“所以……”等於“……的東西”、“……的根據”、“……的方法”、“用來……的”等。這裏作“……的根據”講。“察己則可以知人”的“則”,連

詞,表示兩件事在時間上相承,相當於“就”。“可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詞,相當於“憑藉”,後省略代詞“之”。“人與我同耳”的“耳”,助詞,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

明確:文章一開頭,通過設問設答,提出論點: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論據是什麼?

意思是説,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於它有所損益。

顯然,這第二個論據比第一個論據更為重要。因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接着,作者通過設問設答,闡明先王制訂法令制度的根據。意思是説,先王制訂法令制度主要是從當時的人出發,為當時的人着想。

那麼,今天制訂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無疑義,就得從當今的人出發,為當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見,明察當今的人是制訂法令制度的前提,這很重要。

文章接着説,“而己亦人也”,“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為什麼?“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

以上是從正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制訂的。古今時代不同,所以制訂法令制度應該詳細瞭解當今的實際情況,以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而不應該墨守成規,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明確:“溺死者千有餘人”的“有”(音yu),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的“向”,時間詞,跟“今”構成一對反義詞。句中的“也”,語氣助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尚猶”,同義副詞複用,起強調作用。“此”,是主語,復指它前面的轉折複句。“所以”,這裏作“……的緣故”講。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5.提問學生這一段所講的“荊人襲宋”寓言故事有什麼寓義?它與第一段提出的論點是什麼關係?

明確:“荊人襲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辦任何事情,包括制訂國家法令制度在內,都需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隨着情況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簡言之,必須察今,不能泥古。這是作者從反面形象地論證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論點。

教學要點:1、通過檢查訂正作業,讓學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實詞的不同用法。2、講析課文4─6自然段。

明確:第4段:“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治國。”這一句的第一個字“故”,連詞,作“所以”講,表明這是緊承上節而來的推論。“則”,連詞,表示兩事時間相承,作“就”講。“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講,“以”,介詞,後面省略代詞“之”。“譬之若良醫”的“譬”,作“比喻”講。“之”,代詞,代“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這是一個複句。主語“良劍”出現在第一分句,兩個分句都是主謂謂語句。主謂詞組的主語“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賓語是省去主語(其)的主謂詞組。“乎”,義同“於”。這句也可以這樣寫:“良劍(人)期(其)乎斷,不期(其)乎鏌鋣。”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其結構是:“中心詞+定語+者”。翻譯時應將定語挪前而譯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劍之所從墜”的“所”,附在介詞“從”的前面,和介詞連同介詞後面的動詞“墜”組成“所”字結構,指代介詞所介紹之處所。全句意思是:這裏(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之”,結構助詞,表示它前面的詞(詞組)是定語。“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連同附在它後面的動詞“契”組成“所”字結構,指代行為對象,“所契”即“刻記號的地方”,後加“者”構成“所……者”結構,這就更明確了這個“所”字結構的名詞性。“之”,代詞,代“劍”。第6段:“有過於江上者”的“上”,按《辭海》解釋:指處所。按於在春説:“上”按古義為“側畔”。今

暫從於説。“者”,用於動詞性詞組後面,構成名詞性詞組,表示……的(人)。“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前一個“其”,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那”。後一個“其”,代詞,代嬰兒。“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呂覽纂》:“荊國”作“亂國”。“為”,動詞,這裏作“治理”講。“於”介詞,介進比較的對象。

明確: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的論點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明確:課文1─3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當今的法令制度應當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如果墨守陳規,拘泥於古法,必將失敗。顯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點,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推論的結果。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明確:除1─3段的論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個事例做為比喻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證:

總的説來,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講究實效。這就清楚地説明了:法令制度必須隨着世易時移有所改變。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5段講的“刻舟求劍”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刻舟求劍”為喻,從反面論證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中心論點。如果時徙而法不徙,是糊塗迂闊的表現。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6段又講了“引嬰兒投江”寓言故事,這説明了什麼問題?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引嬰兒投江”寓言故事為喻,説明不能因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這是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

課文第4─6段主要説明時代改變,法令制度就應該隨之改變。如果時代已改變,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會取得積極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通過逐層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結論。為了把道理説得更充分,更曉暢,使人易於接受,本文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證。説理、舉例、設喻三者結合得很自然,頗有説服力。三個故事的寫法,都是先敍述故事本身,再對故事加以評論,最後就故事引出本意,説明道理,使故事成為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説服力。本文具有樸素的唯物思想,能從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有一定的進步性。

2.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作“的根據”講)

4.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徙慕君之高義也(作“的原因”講)

5.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作“的緣故”講)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用來……的”講)

8.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作“的原因”講)

有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了水裏,他急忙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説:“這裏(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來以後,他就從船上剛才刻着記號的地方跳到江裏找劍。船已經行走了,但劍並沒有(隨着船)行走。像這樣找劍,不也太塗糊了嗎?

有個在江邊走過的人,看見有人正牽拉着嬰兒想要把他投入江中。有人問這是什麼緣故。他説:“這(是因為)嬰兒的父親善於游泳。”嬰兒的父親即使善於游泳,那嬰兒難道就善於游泳嗎?用這種辦法處理事物,必然是謬誤的了。荊國治理政治,與上述的故事有相似之處。

語文教案集錦3篇 高效提升語文教學:語文教案精選 第2張

第2篇

1、學生學會本課4個生字以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認識1個偏旁忄。

2、讓學生利用字族文識字的特點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2、看偏旁,並説説這些偏旁跟什麼有關。相機教學新偏旁忄。

1、課件出示一寫着“青”的孩子在哭。讓學生認讀。

2、激趣:“青”看見“也”找到了這麼多好朋友,他也很想找一些朋友玩,我們願意幫幫他嗎?

3、遊戲:找朋友。利用字盤組成:請、清、情、晴、睛、蜻,拿相應卡片的'學生走出來。教師相機貼帶拼音的生字。

師:幫人幫到底,你們能把這些字讀準確給小朋友聽嗎?

4、指導觀察6個生字的拼音都有後鼻音inɡ,要注意讀準。

5、生自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多種形式讀)

6、理解字義:a猜字(把上面6個生字的偏旁變成圖形),説説為什麼?

b揭示形聲字的特點:6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它們的讀音都與右邊的“青”有關,意思都與左面的偏旁有關,因此青是聲旁,偏旁是形旁,這些字就叫形聲字。

7、四人小組選一個生字組詞,説一句話。師出示生字詞,認讀。

8、遊戲:對號入座:把能夠組成詞的字放在對應的車裏,學生合作完成。齊讀。

11、總結(看課件,小朋友笑了):今天,我們作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幫“青”字找了6個好朋友(齊讀)希望我們做個有心人,注意積累,幫的字找朋友,好嗎?

3、自己動手製作一個字盤,跟朋友玩一玩課上的遊戲。想一想,你還可以利用字盤複習哪些相近的字呢?

第3篇

辛棄疾四十二歲時被彈劾落職,閒居信州上饒,離博山不遠,辛棄疾於博山寺旁築有“稼軒書屋”,故常往來於博山道中,這首詞寫於此時期的一個秋天。

辛棄疾這次落職,一直閒居十年。《詞苑萃編》:“辛稼軒……負管(仲)樂(毅)之才,不能盡展其用,一腔忠憤,無處發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鬱無聊之氣,一寄其詞。”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醜奴兒》就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寫出來的。

1、少年時的愁是怎樣的一種愁?(結合“強”字分析)

少年時涉世未深,即使登樓,要愁也愁不出來,因而這時的愁是一種無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閒愁。

少年古時指青年時期,從辛棄疾的生平看,這時的他正處於金人統治區內,看到淪陷區的人們在異族的奴役之下,作為血氣方剛的愛國青年,油然而生收復失地的'報國之志。因而這時的愁情也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對淪陷區人民的同情,對國土淪喪的恥辱感,這時的愁,更多是一種渴望收復中原,建立不世功業的志願和動力,是昂揚而充滿激情的。因而理解為閒愁或做作的愁,是不恰當的。

2、而今的愁是怎樣的一種愁?(結合相關背景知識和“欲説還休,欲説還休”來解答)

而今的愁是胸懷壯志,倍受打擊,以致年華虛度,壯志難酬的愁。是一種深沉而無法解脱的愁。

3、比較少年時登樓與而今登樓的目的有何不同?

少年時登樓,是為了登高望遠,抒情自己的豪情壯志。而今登樓,是為了排遣內心的悲憤之情。

4、為什麼詞人“欲説還休”?是什麼原因使他想説卻又不説了?

a、處境的殘酷。統治者處處排擠、打擊他,他處處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説。

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負化付與流水,鬢髮蒼蒼,功業無成,而又沒有知音,無人理解。這種孤獨的愁情,跟誰訴説,説了又有什麼用,這中間也包含着對南宋小朝廷的無限失望。

5、結句“天涼好個秋”採用欲吐還咽的抒情法,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

“天涼好個秋”是句閒淡的話,骨子裏包含着憂鬱和憤激之情。化深為淺,化濃為淡,寓沉鬱之情於閒淡之中,耐人尋味。

但“天涼”和“秋”卻透着無比的淒涼和冷清,有力地襯托了作者無限的愁情。

少年為賓,老年為主,少年之愁,是可説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無言之愁,是沉鬱之愁。而這種濃得化不開,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愁情,才是詞人要傳達的。

這首詞巧妙運用對比手法,突出渲染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穿全詞的線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詞人大半生的經歷感受。